生分类培养体系的与实践

摘 要本文详细分析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机制及研究生培养计划中暴露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生培养体系及本专业实际特点,提出研究生培养“学”、“术”分制,分类培养模式,以期改善以往培养体系中的弊端.

关 键 词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教学体系分类培养

0引言

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有上百年的实际应用,并被看作是工业发展中有效的培养手段,对促进经济发展占有较高的地位.我国在实行分类培养教育的模式上,应用比较晚,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是处于时起时落的阶段,没有较好地推广开来.分析其原因,第一是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脱节严重,封闭教育与社会的进步相分离;第二是受我国目前的体制的限制,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把高等人才的培养局限在了学校狭窄的专业性教育上,把实践能力的培养限制在校内比较单一的实训上;第三是过多强调研究生的学术培养,忽视了实际生产工程的实践,把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主流排斥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之外①.为此,我院油气井工程专业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制定了一套研究生“学”、“术”分制,建立分类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

1研究生培养模式简介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都是在较为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②,在现有石油工程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体制下,大部分精力投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中,导致石油类研究生毕业后很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油田及石油研发类企业的需求,在企业中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不能很好结合起来.而研究理论知识的研究院所需人才数量较少,油田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紧缺.所以现有研究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训练和创新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太相适应.

近年来随着各个院校研究生数量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学术培养主要以学校内部资源为依托,校外资源补给不足,造成导师资源、设备以及科研经费非常紧张,严重地影响了油气井工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随经过最近几年的改革和调整有所缓解,但是所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传统的封闭教育体制不能适应当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导致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实际生产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生产基本知识掌握不足,造成了油田企业缺少大量的实际应用型专业人才.

2建立“学”、“术”分治,分类培养模式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专业学位是相对学术学位而言的,其培养目标与学术学位有很大的不同.油气井工程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油田现场解决问题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而油气井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职业方向,以石油科研与技术发展更新为主要目标.为了满足当今石油工程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院正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增加,过去单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的油田人才需求形势,分类培养模式成为培养应用型硕士的必要条件.

(2)设置多元分类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多元化目标培养的而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计划的多元化方式.对于油气井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要加强理论基础的同时,重点培养学术上的创新能力,培养其思维方式的改变.而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则要求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在毕业时达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有良好的结合,能够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油气井工程技术发明与创新上.因此,对于学术性人才,重在优化培养的过程,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培养效率.对于应用型人才,应该及时结合当今石油行业技术要求,在课程设计和培养方式上能够体现应用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积极为石油行业输出优秀的人才,积极探索与各油田单位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3)建立分类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强油气井工程专业与各个油田单位和研发中心的合作,根据油气井现场技术的新需要,开发出一套具有实践性与学科前沿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不断地提高研究生实际解决技术问题和科研发明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主修方向以及兴趣方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一定比例的专业选修课程.在分类培养研究生的课程建设方面,要参考全日制研究生课程体系,吸收其注重专业基础的优点,并加大选修课的科目类型以及数量,着重培养其个性、兴趣的发展,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灵活的研究生课程培养体系可以更加完善油气井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对进一步分类培养做好了比较扎实的铺垫,提高了研究生总体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4)建立不同培养目标.对于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由于其学生数量较多,校内资源有限,在分类培养的目标下,要求校内专业导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创造能力,通过校外第二导师的带领和指导培养其科研的研发能力;而对于数量较少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在分类培养的目标下,可以采取与石油企业和科研的单位的合作培养方式,把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转移到各个企业单位和科研单位,尽快地把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尽快地投入到实际的生产当中.因为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仅靠校内的学术型导师培养是不够的,必须要和油田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培养,达到理论与实际的良好结合.这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既能进行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可以及时对油田企业中实际生产问题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还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5)为适应油气井专业,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与大庆油田采油院、钻探工程公司钻井技术研究院共同建设“油气钻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满足研究生分类培养体制,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科研研究和解决现场实际工程问题的平台.全面提升学校和企业科研水平和开发能力,使之成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基地、开发基地和推广基地.

3结束语

东北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经过多年教育体系改革和实践,并结合本专业自身特点及与各油田的合作建立了一套“学”、“术”分制体系,分类培养教育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油气井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紧扣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将油田工程实际内容纳入核心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油气钻采研发中心的平台,油田企业单位和研发中心的合作,建立了完善的油气井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制度,形成了一套具有本专业特点的研究生“学”、“术”分制,分类培养体系.(3)通过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促使油气井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更早进入油田现场进行学习及实践,能够把理论与实际现场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解决石油行业实际性问题.

注释

①石定寰.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5-28.

②芦丽君.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4.3.

类似论文

高等中医院校生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 键 词 :中医药;研究生;创新能力;中医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更新日期:2024-2-1 浏览量:9534 点赞量:3909

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生能力培养体系

【内容提要】如何提高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和学术研究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
更新日期:2024-7-22 浏览量:95550 点赞量:21335

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与实践

摘 要: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与民生建设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 社会保障是关涉经济发展、政治稳。
更新日期:2024-6-23 浏览量:81976 点赞量:18159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生培养体系与实践

摘 要: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差距,在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充分调研。
更新日期:2024-10-18 浏览量:132829 点赞量:29168

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与实践

摘 要: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与民生建设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 社会保障是关涉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关系协调的综合体系,这。
更新日期:2024-4-17 浏览量:56592 点赞量:1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