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基建财务管理问题与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各高校为了缓解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纷纷投入到新校区建设的浪潮中.高校新校区建设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给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本文对从当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初步探索.

关 键 词 :高校 新校区 基建财务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4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开展,高等教育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各高校在注重内涵建设、追求办学特色、着力提高学校“软实力”的同时,纷纷掀起了建设新校区的热潮,扩大外延建设,增强学校“硬实力”,不断推进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确保新校区巨额建设资金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学校领导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财务依据,是摆在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新校区基建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由于新校区建设资金的数额大、流转快的特点,基建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体制,才能实现对资金的筹措、使用进行全程控制和监督.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在新校区基建财务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建设投资决策存在缺陷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决策基本上由学校领导拍板决定,没有广泛征求教职员工的意见,缺乏科学论证和监督意识.新校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粗制滥造,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需的基础数据不充分、不准确,内容不完整,没有对建设需求、建设规模、设计标准、建设资金来源等进行全面的、深入地分析,致使可行性研究“走过场”, 难以对项目投资进行有效控制.有的高校为了取得新校区建设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批复,投资规模报小建大,致使工程项目中“三超”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学校资金浪费、投资效益低下的不良局面.

2.基建财务管理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目前,基建财务仅仅是学校财务的一个分支,学校财务对基建财务的信息需求也只限于一般性的核算要求.许多高校领导对财务人员参与基本建设过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基建财务人员工作就是照章办事、见单付款,没必要参与到基建工程建设中去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以来,由于财务监管缺位,财务人员对工程项目从前期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都缺乏了解,难以对学校基建投资的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做出科学、准确地评价,对建设项目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更是监督乏力,未能充分发挥其参谋、助手、协调和监督的职能作用.

3.基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基建财务内部控制在提升基建管理水平、确保基建资金安全完整、防御财务风险等方面起着保驾护航作用.然而,许多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基建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手段落后,对基建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随意性强,缺乏规范的签证制度、审批程序,监督机制缺失,造成资源浪费;学校基建、财务、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相互扯皮,造成基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低、工程决算审计进度慢、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基建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4.基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高校新校区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校内外协作配合环节多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资金多元化的特点,必然要求基建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力要不断提高,以适应现阶段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当前信息网络化形势下不同层面信息使用者对基建财务核算、业务管理的多种需求.如:合同的信息化不足,合同的签订过程仍停留于人工传递和纸质签阅,合同的执行及付款情况仍以手工统计为主;预算的编制效率不高,不能实时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财务资金的调控制度缺乏统一规范,信息传递渠道不畅,传递速度慢,效率不高;虽然部分高校根据自身特点研究和开发了基建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缺少信息系统平台的硬性约束,同样的业务在高校中处理不尽相同,差异性较大,影响了高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5.基建财务人员连续性较差、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高校为了加强校财务工作的监督力度和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对财务人员实行定期轮岗制度.许多高校没有考虑到基建财务的特殊性,基建财务人员的轮岗频率过快,连续性较差,许多财务人员都是临时抽调、“半路出家”,缺乏必要基建管理知识和财务经验,不具备相应的基建财务管理能力,致使一些高校经常出现基建会计核算混乱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情况.

另外,多数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知识面过于较窄,只局限于财会知识,普遍缺乏基建工作程序、工程项目概算、工程预(结)算、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仍停留在事后记账、算账、报账的技术层面,很难从宏观调控的层面根据资金状况控制建设成本,利用财务手段来调节资金流量和流向.

二、加强高校新校区基建财务管理的途径与对策

1.加强基建投资项目决策管理

为将新校区建设成为以人为本、生态型、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校园,高校应成立新校区建设专门机构,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新校区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工作,面向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对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的意见,要从学校建设需求、学校财务状况、经济效益等因素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新校区建设规模和建设布局.由于投资估算准确度高低直接决定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因此,高校必须对设计任务书的深度进行认真审查、评估和论证,不仅要防止因漏项导致低估投资成本,而且更要防止高估投资导致可行性研究决策失误.投资决策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更改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项目概算. 2.健全基建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而有效的基建管理内部控制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建设成本和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

2.1.在工程前期阶段,高校应组织设计、技术、工程、会计等部门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审慎地对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严禁决策的盲目性;组织专家全方位评审设计方案,推行限额设计,优化设计方案,控制投资成本.

2.2.健全学校招投标管理制度,强化合同管理.学校应成立招投标管理职能部门以及专家库,统一管理基建招投标工作,花大力气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工作,尤其是对投标单位财务状况和经济实力审查,做好打假维权工作,防范工程风险,维护学校利益,建设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平台.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合同的谈判和签订,审核合同的金额、支付条件、结算方式、支付时间等,监督审查合同的履行情况,尤其是要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如物价浮动因素、政策调整因素、双方的承诺、主材的供货方等要高度关注,运用法律的手段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工期和安全.

2.3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施工图纸自审、会审制度,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变更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明确签证原则和审批权限,规范签证的程序和范围,注重签证的时效性、真实性.

2.4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监督,提高基建管理效率.加强部门沟通,明确权责和控制措施,各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一个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工作高效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部门合力,真正实现从不同时期、不同方位有效的监控建设资金,堵塞漏洞,提高投资效益.

3.加快基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财务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适应大规模开展新校区建设的需要,应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的反馈功能和预警功能,拓展财务管理空间、加快财务管理时效,实现网络技术效益和财务管理效益已成为高校基建管理发展趋势的需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算管理信息化、会计核算电算化、合同管理科学化、资金管理准确化、工程结算规范化等.比如,要加强合同管理信息化.新校区基本建设涉及的合同种类多、数量大,合同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庞大的项目系统,这必然要对合同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迅速了解合同的各种信息:新签订的合同是否已进行信息录入,已签订的合同是否已履行、付款是否执行完毕等,使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满足新校区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的需要,实现对合同的履行和付款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管理.

通过基建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一个基础数据信息共享的平台,解决了使用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动态地反映出工程的施工进度情况、成本支出情况、结算情况,提高了基本建设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有利于领导层直接通过网络系统及时捕捉所需信息资料、生成特定目的的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数据,审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促进基建财务管理体系向更科学、更规范、更高效的方向健康发展.

4.加强新校区基建项目审计监督,增强时效性

新校区基建项目审计是对学校基建管理的再监督, 是对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最为有力的监督与支持,它从工程造价、基建财务、工程预决算、基建内部控制等方面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和更严的要求.学校领导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审计保障学校基本建设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作用,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力量,形成审计合力,加强对重大政策措施、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做到点线面有机结合,确保在高校新校区基本建设时期里的每一个管理环节上的正确控制,降低项目不可预见的各种重大风险.

4.1加强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当前,学校内部审计机构面临着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独立性不强的困境.在高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加快高校内部审计职业化进程,构建多元化专业背景的内审团队,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机制,造就一支素质好、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内部审计队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理论水平,积极探索和创新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是当前高校内部审计的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4.2强化全过程跟踪审计职能.随着新校区投资规模的扩大,为了实现基建管理主要目标,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跟踪审计工作,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监督、服务与评价职能.跟踪审计决不是单纯的查错,而是通过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体现出基建项目跟踪审计防弊、节支和增效共存的理念.通过跟踪审计来监督和规范高校的基建管理行为,实现内部控制与约束,为高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通过对基建项目技术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核查,评价高校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实性、经济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学校基本建设活动的内部控制提供有效的服务,来提高学校的基建项目的审计水平,实现高校审计“有为、有位、有威”,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5.提高基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实现角色转换升级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现代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已不能再局限于基建业务后台,即传统的“反映与监督”岗位,而是迅速奔向基建管理前台,就位于参与基建项目前期立项决策、招投标等更高层面的现代基建管理角色.

一个优秀的基建财务人员要有积极主动的财务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能站在财务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要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多渠道、多形式地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从核算型、执行型向管控型、决策支持型的角色转换升级.如:应熟悉基建工程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建筑法规、造价法规、税收法规、金融法规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整合能力、学习和持续改进能力,提高预防财务风险的能力.另外,基建财务人员特别要注重实践、全过程参与工程管理.只有实践才有发言权,要走出办公室,深入现场,全过程参与程项目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充分依靠专业优势,做到想管、敢管和善管,抓住重点,把握关键,进行有的放矢地投资控制管理,真正起到事前参与预测和决策、事中参与控制和管理、事后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类似论文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9-000-02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
更新日期:2024-7-13 浏览量:92206 点赞量:19990

频繁建设高校新校区的隐忧

【摘 要 】:人们对知识的重视和渴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但近几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出现的偏移,尤其是。
更新日期:2024-4-2 浏览量:10567 点赞量:3659

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其

摘 要: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中,基本建设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相分离,各高校采用将基本建设会计作为单独的会计主体进&。
更新日期:2024-11-13 浏览量:143858 点赞量:31212

新形势下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

摘 要:扩招以来,各高校进行_了大规模的扩建 高额的投资,较长的建设周期,使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以项目管。
更新日期:2024-11-11 浏览量:142455 点赞量:30584

关于基建财务管理的看法

[摘 要] 企业基建会计是企业投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运用基建项目所特有的财务制度,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前期。
更新日期:2024-4-2 浏览量:10097 点赞量: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