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2023年4期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1.懦弱、自私.

2.多用问句,特别是“你为什么不生气”的反复使用,更是使感情的抒发淋漓尽致.另外,排比的使用,也有助于感情的渲染.

3.全文紧紧围绕中国人的懦弱、自私行文,声讨批判,可谓中心论点明确.

列举大家司空见惯的典型现象,进行恰到好处的剖析,可谓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人生》

4.(1)使用排比.排比是一种能够抒发感情、感染读者的辞格,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多次使用,使文章澎湃.(2)使用反问.作者在本文中三次使用反问,不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且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心中的情感.

5.(1)活着,是指生理学意义上的;有理想,有追求的活着,才是生活.

(2)人生,重要的是活着时精神富足,逝去后灵魂能够永驻.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3)要积极地看待生活,积极的去生活.

6. 议论文是一种靠分析说理取胜的文体.使用名人事例、名人名言,是为了使说理更充分;如果没有名人事例、名人名言,只要我们能够说理充分,也不是写不好议论文.本文没有使用名人事例,也很少引用名人名言,却说理充分、气势磅礴.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7.在考验面前,坚忍、顽强;要具有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能够忍受长久的寂寞.

8.本文语言充满诗意,是因为作者多用比喻,含蓄有味道.如“没有一片绿叶为你遮挡风寒”“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的乐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

本文语言充满,是因为作者多用反复.比如“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反复出现三次,“你能吗?”也反复出现了三次.

9.用第二人称来写,似乎是在和读者促膝谈心,也就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因而显得特别真挚、亲切.

《眺望二四九》

10.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体地说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中华民族重新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享有荣耀和尊严,可以为世界承担更多责任、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11.必须付出艰苦努力,不能恃强而骄,要保持清醒头脑,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奋发进取,要全面深化改革、勇于攻坚克难.

12.有两个句子构成的整句,也就是对偶式整句,如“春秋常变换,世事多沧桑”,再如“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有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整句,也就是排比式整句,如“嫦娥奔月的想象、天下大同的愿景、世外桃源的摹画”,再如“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


国学闯关

1.B 萧墙是古代国君宫殿大门内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又称“塞门”.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季氏》.当时的季孙氏是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把持国政,专横一时.季孙氏想要攻打小国颛臾,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孔子听说后,认为季孙之忧不在外部,而在国内.萧墙之内指的就是鲁国国君鲁哀公的宫内,孔子认为鲁哀公不会坐视季孙氏的专横跋扈,会寻机惩治季孙氏的.后世用祸起萧墙来比喻祸患起于内部.如《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祖舜宗尧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2.A 铺地藉坐的垫子.古时制度:筵铺在下面垫席,席加在上面供人坐.《周礼春官序官》:“司几筵下士二人.”郑玄注:“铺陈曰筵,藉之曰席.”贾公彦疏:“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孙诒让正义:“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藉.”

3. C “旁门左道”犹如说“歪门邪道”,泛指不正当的方法.“左道”为什么会指邪道呢?这跟古人关于方位的尊卑有关.秦汉之前古人以右为尊.唐代学者孔颖达在为《左传》作的注疏中解释说:“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为右,不助为左.”“左道”出自《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孔颖达疏:“左道谓邪道.地道尊右,右为贵,故正道为右,不正道为左.”

4.C 俗话说“喋血疆场”,疆场就是战场,人们顺口就念出了这个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疆场”的“场”本来是个错别字,正确的字是“埸”,读作“yì”,右边从“易”,而不是“场”的繁体字“”.“”和“埸”的区别很大.“”的本义是平坦的空地,《说文解字》解释为:“祭神道也.”祭神的时候,筑起的土堆叫“坛”,辟出的空地叫“”.而“埸”的本义是田界,孔颖达解释道:“以田之疆畔至此而易主,名之为易.”“疆”和“埸”的区别是:大的田界叫“疆”,小的田界叫“埸”.“疆埸”是一个同义连绵词,本义就是田界、田边.《左传》记载,桓公十七年齐国入侵鲁国的边境,守卫边境的官吏告知鲁桓公,鲁桓公说:“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疆埸”既为边境,当然容易发生战事,因此“疆埸”又引申为战场,比如杜牧的上表:“陛下用仁义为干戈,以恩信为疆埸.”王安石的书信中有:“将帅之臣,出乘疆埸,而有执敌捍患之材.”大约从元始,出身市民阶层的作家们开始眼花,把“埸”字看成了“场”字,“疆埸”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疆场”,一直误用到了今天.

5.C “我”是汉语中使用最普遍的第一人称代称.其实,“我”的最初含义与人称毫不相关,而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说文解字》中说:“我,古杀字”.早期的甲骨文中,“我”字就很像一种兵器.后来“我”字又逐渐变化“以手持戈”的形象,也即手持战戈的勇士.那么,“我”是如何由兵器而变脸为第一人称的呢?古代的王室一年当中有两件最重要的事情:祭祀与戎战,所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所以,古代的王室贵族都习惯将自己的部落、宗族统称为“手持战戈的人”,即“我这方的战士”,于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便出现了.《说文》中说:“我,施身自谓也.”《诗经》中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记载.从那时起,“我”作为第一人称代称便沿用至今. 6.A 这里的“萧郎”是指神话传说中的萧史.据汉代刘向《列仙传》记载,秦穆公将女儿弄玉嫁给一个叫萧史的人,二人成婚后,萧史每日教弄玉吹箫.夫妇于月下吹箫时,天上飞下金龙紫凤.于是萧史跨龙,弄玉乘凤,自凤凰台翔云而去.今人所说的“乘龙快婿”,就是从此而来.我们在后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用“萧郎”来代替情郎和佳偶的情况,《赠婢》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

7.C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周礼》说:“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

8.B 白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属于西方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象与四方、四时、五行有对应关系.青龙在东方,象征春天,属木;白虎在西方,象征秋天,属金;朱雀在南方,象征夏天,属火;玄武在北方,象征冬天,属水.金可以代指兵器,是肃杀的象征.秋属金,我们也常金秋连用,在古代,监狱要处决罪犯时,一般在秋天问斩,这就是俗话说的“秋后问斩”.白虎与秋、金相对应,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相关.

9.C 第一句出自《墨子》,这和“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话是说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学善,则日趋高明,学恶,则日趋.第二句是荀子说的,他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喜好财利,因此一定需要教化和引导,这样之后,才能培养良好的美德,对国家的礼法才会遵守,社会才会安定.而“人性向善,犹水就下”出自《孟子》,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体现.

10.A 这本书的题目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其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被琼瑶化用,作为自己作品的题目.

类似论文

图评天下2023年4期

采蜜人的悬崖 尼泊尔中部喜马拉雅山区的深山峭壁中,繁衍着世界上最大的野蜜蜂,它们巨大的蜂巢被建在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 也就在这海拔250。
更新日期:2024-10-1 浏览量:16270 点赞量:4337

热点直击2023年4期

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是个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每年将对上一学年度全国授予。
更新日期:2024-5-22 浏览量:67984 点赞量:14829

毕业聚餐2023年4期

李海最近很惶恐,这份惶恐来自于同学聚餐 眼看就要毕业了,几个好朋友轮流做东,天天聚餐天天喝酒,似乎想把所有į。
更新日期:2024-8-18 浏览量:104415 点赞量:22240

抓住时间2023年4期

哆哆挖历史 栗子们,试试看,用我们的高智商和超级想象力,来推算一下人类计算时间的历史,应该是个什么样?嗯,古人抬头看日出。
更新日期:2024-7-16 浏览量:91984 点赞量:19745

参2023年11期

必修一第一单元(一)1~12 C A B C D D C C D D A B13 (1)确立了政治权力和财产的继承原则;解决奴隶主贵族。
更新日期:2024-12-18 浏览量:152630 点赞量:31747

会计记录2023年4期

2013年1月11日第12版,《中国会计报》刊登了记者骆伟琼撰写的题为《会计毕业生不会做分录,谁之过?》。
更新日期:2024-4-4 浏览量:9305 点赞量:2934

回归生活2023年4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更新日期:2024-8-28 浏览量:105806 点赞量:2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