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要突出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1-0134-01

摘 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音乐兴趣,丰富情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尤其要关注学生对于音乐风格的把握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关 键 词:高中音乐;审美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遵循音乐教育的“听觉艺术特征与参与式活动特征”的规律,应确定以审美体验为主的教学形式,突出审美教育.

一、感受音乐美

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去的音乐课围绕音乐知识组织歌曲内容,如今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入手选取内容,设置了情境主题和单元主题,构建了全新的框架体系.课程标准降低了知识技能要求,淡化了技能训练,强化了审美、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要求,专门设立了“聆听与鉴赏”学习领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突破.

“聆听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大胆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素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浓郁的歌唱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信演唱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精心布置音乐教室,营造一下歌唱环境,如在教室的周围挂一些音乐家的画像和一些乐器的图片,黑板上画一些跳动的音符,地上画一些五线谱,在学生进入课堂前,还可以播放一些和本节课有关的音乐等等.通过营造音乐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美

二、欣赏音乐美

音乐在刚刚开始欣赏时,它所具有的那种音响的感染力太大了,它几乎能让所有听到它的人为之感动.这个时侯的音乐是非常神秘的.它具有巨大的魅力,让人着迷.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甚至到伴奏的和声等等,都会让人激动万分.我们可以从喜欢不同音乐类型的人群中看到流行歌曲和浪漫情调音乐的差别.非常明显的是音乐在这个时侯对感官的引诱力太大了,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真正接触音乐或较少接触音乐的人更是如此.他们会一下子被它那或委婉的旋律或鲜明的节奏或悦耳的和弦甚至缠绵的歌词所吸引.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在这个时侯往往把音乐当作一种寄托,当作理想,当作礼物,当作远离现实的逃避,甚至当作是自己的幻想世界.


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表现与创造音乐美的基础前提.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提高高中学生的素养,增进身心健康,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营造鉴赏音乐的良好氛围.为此,可鼓励学生对所唱歌曲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三、愉悦音乐美

一首美好的音乐,可以永久地欣赏,一遍一遍地播放,百听不厌.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音乐形象是由主体心灵自由建筑的,它并不是客观的再现.而文字,绘画、电影的形象是体现出客观的内容.由主体建筑的形象(包括创作与欣赏),具有不确定、朦胧的性质,这并非音乐的局限,恰恰是音乐的无限表现力.音乐形象的这一特征在纯音乐中得到更为典型的体现.音乐用其特有的语言,创造各种意境,渲染各种气氛,表现相应的感情.以景托情、情景相生,感情和客观对象水融,造成无限的表现力.

音乐欣赏在最初阶段,主要靠感官对音响的感受.动听的旋律,悦耳的和声,有规律的节奏,起伏的响度等等.都让人感受到的一种欣愉.

高中生的荣誉感、好胜心特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但却很少主动的表现与参与,总希望和好朋友一起唱歌,喜欢多种多样的演唱形式.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较量,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挑战;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比拼.这些竞赛可以是独唱、齐唱的形式,也可以使表演唱的形式;或者进行击鼓传花唱,或者要求编词唱.在欣赏音乐的初级阶段即感性阶段,需要的是对音乐魅力的内心体验.不管是优美的旋律,还是迷人的音色或缠绵的歌词.总之,需要的是能被音乐感动.只要学生能被音乐感动就什么都好办了.

四、理解音乐美

自古以来,音乐和文学就是一体的,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可以吟唱.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用文学这门艺术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和气氛,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拓展他们的思维.在音乐教学中,音乐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文学为学生表达情感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文学特长,让他们把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写下来.音乐既不能绘形,又不能确切地表达语意.只能用流动的乐音体系和完美的形式表现某种意境和情绪,所以音乐形象存在着多意性.如急骤的节奏,音型加重彩和弦的进行,可能是狂怒的情绪,也可能是暴力的象征,也可能是大海的惊涛骇浪.《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爱情主题和封建势力的主题,放到其他地方,前者可能表现春光或月夜景色,后者可能表现正义和力量的象征.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开始是献给拿破仑,拿破仑当皇帝,贝多芬一气之下改为《英雄交响曲》,音符分毫没变,照样流芳百世,被人喜欢.遐想又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它仍然表现并概括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壮举,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强烈革命精神.又如《马赛曲》被柴可夫斯基用到《1812》交响曲里,以马赛曲和俄国国歌作为两个对抗的主题音乐形象,后来俄国国歌成了《伊万苏萨宁》中的恩格斯和列宁对贝多芬的音乐就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并对音乐中蕴含深刻哲理予以很高的评价.恩格斯在1841年写给他妹妹信中谈到听《第三交响曲》的感受:"这是一个多好的交响曲啊!你要还未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一生可以说什么也未听过.第一章是惨痛的绝望,慢板乐章是挽悼的哀痛与柔和殷切地申诉,第三第四乐章是自由的号角和青春力量的欢呼.”列宁听了《热情奏鸣曲》也是赞不绝口:"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想每天都听一次.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是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恩格斯和列宁对音乐的感受是深刻的,对音乐形象的把握是准确的,这是因为他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修养从而使他们& #33719;得美的享受.

类似论文

中小学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是音乐教育的根本 只有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
更新日期:2024-1-7 浏览量:7667 点赞量:3102

高中音乐教学向素质教育改革

[摘 要]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是普通高等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
更新日期:2024-11-14 浏览量:142999 点赞量:30727

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进行教育

摘 要近年来,在高中的教育教学阶段更加关注和重视音乐教学的探索和创新,将其作为素质教育。
更新日期:2024-4-21 浏览量:57977 点赞量:13514

初中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

“美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而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组织好良好的艺术教。
更新日期:2024-10-9 浏览量:18628 点赞量:5224

高中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201-01摘 要:音乐教育的。
更新日期:2024-1-18 浏览量:19620 点赞量:5394

音乐教学与审美教育

摘 要: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发现美感,通过生动。
更新日期:2024-10-12 浏览量:128895 点赞量:2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