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苏区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摘 要:在苏区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重视调查研究,寻找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注重宣传策略,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育思想政治教育骨干.这些经验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财富,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苏区中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65-02

苏区时期是中国领导中国革命步入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着力点,鼓舞广大农民大众积极投入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去,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实践证明,党在苏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重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P104在苏区时期,早期的中国人就懂得依据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阶级斗争路线教育,以达到强化农民阶级意识的效果.这是中国能够最大程度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关键所在.

近代赣西南、闽西等地区社会结构主要表现为宗法家族观念浓厚,阶级意识淡薄甚至缺失.“社会组织,大多是聚族而居”,“无论哪一县,封建的家族组织分布普遍,多是一姓一个村子,或一姓几个村子.”[2]P69在赣闽地区,地主、乡绅握着大量的族产田地,他们管理着包括教育在内的家族的大小事务.由于受到宗族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民与地主富农表示妥协,不愿参加苏区的土地革命,不敢加入打土豪的队伍,即使加入了,也不是出于阶级意识的自觉.如何使农民从宗族观念中走出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阶级意识,从而由自在的阶级转为自为的阶级,成为中国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苏区时期,红军是完成这一重担的最初、最重要承担者.1929年12月,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2]P86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承担着向群众宣传革命的主张,他们刷写标语,甚至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党的领导干部也经常组织农民召开群众性的大会,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革命的道路,启发群众的阶级意识,并进一步进行阶级动员.此外,为了强化农民的阶级意识,根据地还创办了许多学校,并通过印刷教材,增加课程章节,向学生、农民宣传阶级斗争的观念以及革命的道理.例如,赣南某学校《初级课本》第三十六课《觉悟》写到:“富人贵,穷人贱,穷人吃苦几千年.”[3]P355事实证明,中国人的宣传教育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农民越来越相信相信党的理论,并主动投身于革命中去.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多次强调了人民群众掌握理论的重要性.[1]P9在苏区时期,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教育武装农民,使广大农民深化了对阶级斗争的认识,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制定各项路线方针的重要基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在新农村建设中,党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重视调查研究,寻找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对革命的态度直接关系到革命的全局.赢取农民的信任,满足农民的需要,成为中国争取农民支持的根本.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农民都以土地为生.党要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动员广大农民参加土地革命斗争,必须制定符合农民利益的土地政策,这就特别需要重视调查研究.

“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2]P791在开展土地革命之前,就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通过在宁冈、永新一带的社会调查,写了《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为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在苏区时期,为了弄清土地分配存在的问题,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对寻乌、兴国、东塘等地区做了调查,并写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等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正是本着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在领导土地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制定了许多符合农民利益的政策.如,1930年确立了农民土地私有权和土地买卖两项原则,制定了以“抽多不少,抽肥补缺”代替“抽多补少”,对兼营店铺经商的地主豪绅的店铺加以保护,保留他们的工商部分,只没收其剥削穷人的那一部分等政策.

多次强调调查权对于革命与建设的重要性.[2]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中国的许多政策建立在正确调查的基础上,其方针策略才能为农民所认同和接受,才能真正拥有农村中最广大的群众,才使革命的胜利奠定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调查研究,从最广大农民利益要求,制定符合农村现实状况的具体方针和措施,是争取农民群众支持,有效地开展农村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是任何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借鉴的经验.

三、注重宣传策略,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农村,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之投身于反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统治,无疑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因此,必须注重宣传策略,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同革命的形势以及农民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育组织农民,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广大的农民群众,为深化土地革命斗争提供根本保障.在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贴标语是中国人启发农民阶级意识,推动农民投身中国革命的重要宣传形式.苏区的这些标语蕴含着鲜明的阶级和革命思想,对于革命的顺利开展和人民革命意识增强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标语有的体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如“屠杀工农的刽子手国民党”、“国民政府是土豪劣绅的政府”等.有的体现了政府、和红军的性质和任务,如“苏维埃政府是工农自己的”、“红军是人民的先头军”等.有&# 30340;用来宣传打土豪、分田地.如“打土豪分田地烧契毁约”等.有的则用来宣传扩大红军,动员地方配合红军打仗.如“工农子弟都来当红军”、“断绝敌人交通,保护红军打胜仗”等.[4]P108―112这些标语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对于深化农民的阶级斗争理念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了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增强其革命意识,中国人还通过创办夜校、半日学校和业余补习学校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民的业余学习相融合.苏区时期赣西南、闽西等地区农民文盲占较大比例,政治文化程度较低,增加了人宣传革命思想、提高农民阶级觉悟的难度.中国早期领导人走访农村,深入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他们进行交流.同时,深入学校进行演讲,把文化教育与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用实例向农民宣传革命的道理.在农村教育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多与时事、党的政策相结合,阶级立场鲜明,文字多口语化,易于记忆和理解.这种教育方式增强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争取解放的信念,出现了家家报名闹革命的盛景.此外,人和当地农民群众还创作了许多红色歌谣,它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革命性、阶级性,对于动员农民参军参战,打击反革命敌人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新的历史阶段,党要深化农村改革,必须深入农村制定政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传播方式,使农民能够接受、乐于接受.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种科学文化学习活动和群众娱乐活动之中,促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为广大农民所认同并贯彻执行.

四、加强农村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育思想政治教育骨干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这是流传于苏区革命根据地的民谣,可见,农村党员和干部在革命时期的重要性.在苏区时期,每一个农村党员和干部都是党的一面旗帜,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努力提高其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这是党在农村赢得农民支持的重要原因.

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来,许多农民出身的党员和干部也加入到党组织,大量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也被带到党内.尤其是新发展的党员,他们中有不少的人对党的基本问题不了解,入党动机存在偏差.这些都给党在苏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挑战.为了提高农村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影响力,苏区和地方进行了诸多形式的党员干部培训.

1928年,为了提高党员干部的觉悟和积极性,毛泽覃曾经于宁冈的桥林乡创建了专门训练党员的培训班,并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讲党课、讨论、回答问题等,对他们进行基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次年4月,在兴国也开展了了近7天的土地革命教育班,培养了40多名党团干部.讲了政治形势、农民问题、《兴国土地法》、武装夺取政权和中国十大政纲等课程.训练班结束后,这些学员回到农村,成为组织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重要骨干.[5]P77此后,苏区各县党组织普遍采用开会、办党员训练班等形式,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础知识,学习怎样巩固发展根据地等内容.以为代表的中国人也经常到训练班去讲课,使受训的党、团员较快地提高了思想觉悟,使党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正确的思想政治保证.除干部训练班外,党还创办了各级干部学校,造就了大批从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农村土地革命斗争的杰出干部,从而为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有效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争取群众,最有力地开展武装斗争,巩固红色政权提供了人才保障.此外,各根据地还办了一批党报、杂志、政治简报,出版了各种干部教育的小册子.这些教育载体成为对广大干部和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的生动教材,对加强农村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村干部和党员是党的思想政治路线的贯彻着和支撑者,是动员和鼓舞农民参加革命的的战略资源.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执行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党员和干部的系统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素质和工作能力,这对于做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有关苏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重要财富.新世纪新阶段,它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类似论文

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3-145-02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的真正优势,而农村思。
更新日期:2024-4-2 浏览量:12357 点赞量:4524

新时期建设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 要:新时期农村作为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基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
更新日期:2024-8-2 浏览量:17070 点赞量:5425

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愉悦性、有效性的特征;在高校中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调动被教育。
更新日期:2024-8-19 浏览量:106771 点赞量:2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