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文学课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改

摘 要:随着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为了提高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设计合理、规范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同时合理、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 键 词:比较文学;规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28-02

随着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也由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比较文学在我国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改革开放之前还一度被视为“资产阶级伪科学”而遭到冷落,因此即使走上体制化道路,各校在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安排、课程的内容等方面也是五花八门.特别是比较文学课程学理性较强,涉及大量的文学史专门知识和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因此对于本科教学而言,究竟如何把握和讲授这门课程,又存在着各种争论,其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就曾提出本科生没有必要上比较文学的课程,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再来认真地学习它[1].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学习了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本科学生而言,比较文学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所学,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关心人类文学与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为此,转变教学理念,设计合理、规范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合理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才能有助于突出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一、转变教学理念,因时因人构筑课程体系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地处西部的一所财经类大学,中文专业的比较文学课程从2008年开设以来,一直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授课,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经历了从必修课到选修课的变更,课时安排为32学时,周学时2学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不好学,理由是比较文学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庞杂,让他们感觉既不像纯理论课程如文学理论课,又不像文学史课程.鉴于课程学时少、学理性强、学生学习困难这一情况,笔者首先在课程内容上进行调整,不再对教材内容按照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的顺序进行面面俱到的讲授,而是侧重于普及学理知识,有选择性地以专题形式来组织教学,例如分为比较文学学科发展概述、研究类型介绍、中西文学比较经典案例赏析等.因为学生并非专攻比较文学的研究者,所以只要能让他们建立起对已学的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文学现象和形成比较的意识,即意味着做到了让学生学有所获.

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利用专题来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始终强调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只有厘清了基本概念,才能建立对该学科的理论认识.例如,在梳理学科发展脉络时,“比较”就成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立足相应的阅读文献,调动学生探寻不同理论家围绕“比较”所进行争论的意义,探讨“文学比较”和“比较文学”的区别,这就为学生正确地理解比较文学之“比较”的独特含义奠定了基础.

但仅拘泥于基本概念是不够的,还应该适时将当前的学术动态带入课堂,这也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放性所决定的.恰如陈惇先生所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但是,教学如果在理论上兜圈子,必然把一门生动的课程讲得死气沉沉,索然无味.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打开过去未能注意的天地,解决了未能解决的问题.新的学术领域、新的研究课题、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是本学科的特长.”[2]事实上,比较文学学科从19世纪末建立开始,就一直处于不断的争论之中,而这也为其发展、创新奠定了基础.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女性主义思潮、后殖义理论、文化研究等冲击和影响下,关于比较文学学科是否死亡在中外学界都引起极大争论,为此,适时将最新的学术动态引入课堂,不断更新课程知识,对于学生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概况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模式上的改革: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注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这种信息的“单向传递”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也只能依靠期末考试的分数来判定.鉴于比较文学的学理性和专业性较强,如果仍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很有可能将比较文学课程变成死气沉沉的理论课.为此,在教学模式上笔者采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力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正如诸多教改成果所示,课堂讨论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从地位,让学生从单纯地听课变成主动参与课程.但课堂讨论必须有的放矢,且教师在组织讨论时应该合理设计问题并把控好时间,这样才能达到师生互动又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目的.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既可以避免学生对理论感到“空而玄”,又能通过例证印证学理阐释,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并吃透艰深的学理知识.举例来说,针对课程教学内容以专题讲授形式来呈现,笔者为每个专题选择了两到三篇中英文阅读文献作为典型案例,每篇文献皆提出三个问题供学生在课后阅读时回答.根据阅读文献的难易程度,笔者或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协作完成,或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口头汇报.在听取学生汇报后,教师应该给予点评,形成自由的师生互动的讨论氛围.比方说,在讲授比较文学研究类型专题时,对于法国学派提出的影响研究,由于涉及史料考证、翻译、传播等多种学科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为此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两篇学术论文作为案例,一篇是英文范文《寒山诗在远东和美国的接受》(TheReceptionofColdMountain’sPoetryintheFarEastandtheUnitedStates,作者钟玲),一篇则是中文范文,即范存忠先生的《<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笔者要求他们除了写出每篇文章的分析框架外,还要梳理出作品传播的时间、媒介、路线、价值及意义等,这就把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学生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讨论,教师最后在点评时又结合学理进行总结,这就让学生对影响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等建立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类似论文

考核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要制定一套符合职教特点的学生评价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更需要全体。
更新日期:2024-1-6 浏览量:8079 点赞量:3365

语文老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写本论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对语文学习兴趣方法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逻辑推理、评价判断、理解理论方。
更新日期:2024-12-12 浏览量:155072 点赞量:33210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七年级历史教学

摘 要:七年级是初中生活的开端,也是一个学习的过渡期,这个学期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历史学习的。
更新日期:2024-9-2 浏览量:18779 点赞量:5939

高中政治课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 :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探索提高政治课堂效率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
更新日期:2024-6-18 浏览量:82927 点赞量:18815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小学生注意力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持久 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
更新日期:2024-5-7 浏览量:14302 点赞量:4979

巧妙质疑,自然过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恰当的课堂提问,令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使整个课堂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作者从四个方面。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2586 点赞量:6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