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与反思

摘 要:大学文学教育课程传统教学范式呈现出重文史、轻审美,重修辞、轻想象,重思想、轻情感的特征.针对传统教学范式的不足,不少教学研究者呼吁重塑文学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并提出“三步阅读法”和细读法等方法来推进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大学;文学教育;文学性;课改理念

近年来,人们对文学教育的批评声音不绝于耳,纷纷呼吁改革文学教育.笔者这里探讨的文学教育,是狭义的概念,指的是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指向文学史、文学作品选及其专题系列构成的课程体系.那么,大学文学教育问题的症结到底何在?目前教学研究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这里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大学文学教育课程传统教学范式的基本特征,由此才能找出文学教育问题的症结.

一、大学文学教育课程的传统教学范式

(1)重文史,轻审美.传统教学范式重视文史分析,忽略审美体验.人们关注文学史,竭力爬梳呈现清晰的文学发展脉络,尤其是其中存在复杂关联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和现象.文学史教学落脚点在“史”,充满丰富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淹没于这种追寻历史真相的诱惑中.即便观照某个具体文学文本,传统文学教育的兴趣点仍集中于对文本历史背景、时代精神的阐释,审美体验大多以艺术特征简论归结,成为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譬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野草》,作品的象征意味浓郁,比较晦涩难懂.很多人离开文史分析,便无法理解鲁迅,结果导致过度依赖文史,理解也仅仅停留于文史层面.具体文本的审美内涵无法获取,加深了人们对于鲁迅作品的误解,以为他充满了对现实的怨怼情绪,却忽略了先生内心深处对于理想图景的强烈憧憬.

(2)重修辞,轻想象.当前人们提倡细读法,以为找到了提升文学教育的有效手段.其实传统教学范式也讲究文本细读,只不过二者细读的重心指向有所不同.传统文学教学细读落脚在修辞分析,如字词句的意义表达与转换、表现手法的创新或音节格律的对称等.这一点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文本细读开启了学生记忆与理解的能力,却阻碍了他们审美想象力的飞跃.与此不同,近年来不少研究者通过细读“十七年”文学文本中的革命修辞,从一部部革命斗争史中发现出隐藏的人性与冲动.如果大学文学教学倡导此种类型的细读法,将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想象力.

(3)重思想,轻情感.传统教学范式突出抽象思想的提升,往往将人生哲理或文化哲学观念作为文学文本价值的依归.这种将理性压制情感的逻辑思维,导致更加远离文学教育的本体.与哲学的纯粹理性相比,文学教育不能轻视情感体验,沉迷于思想的放纵.上世纪50~70年代,我们的文学教育即完全受制于这种理念化的困境,导致人的审美心灵世界的荒芜.现如今不少大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根本不去阅读作品,或仅读了故事梗概,却侃侃而谈,叙说文化冲突、终极关怀等宏大命题.远离对文本的同情性体验,思想的演绎注定只是一个空洞的形式.

传统教学范式有其合理性.重文史,便于人们理解接受作品.重修辞,便于夯实人们的语言根基.重思想,便于提升人们的思辨能力.然而,传统教学范式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受众文学感悟能力低.因缺乏感悟力,无法与作品对话,导致审美愉悦的缺失.因审美愉悦的缺失,导致接受心理的排斥.当下青年学子对于鲁迅作品的隔膜与排斥,固然与时代文化精神的变迁有着深刻的关联,但也不能不说从中学到大学长期文学教育的缺失,也影响到了人们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客观认知.如果仅仅向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鲁迅先生是民族魂,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却不能带领人们进入鲁迅的《野草》、《朝花夕拾》,怎能理解真正的鲁迅?

二、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的重塑

(1)文学性.传统教学范式偏重单向度的文史解读和修辞分析,希图从文学作品中获取知识理性,这是一种认识论思维.鲁迅先生著有杂文批评“反诗歌党”,认为“凡要感得专诉于想象力的或种艺术的魅力,最要紧的是精神的炽烈的扩大,而他们却已完全不能扩大了的固执的智力主义者”;“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1]我们的传统教学范式有些时候近似于这种“反诗歌党”,喜欢用科学主义的思维与方法来看待文学教育,恰恰忽视了文学教育的本体——文学.教师对于文学教育本体论的误读,导致学生始终无法切入文学世界内部,在文学本体边缘观望文学文本的社会意义.那么文学的本体又是什么呢?当前不少学者高调提出“文学性”,这是很有道理的.按我的理解,“文学性”指的是文学自身萌发出的审美特性、审美情感和审美意念,与文学外部力量若即若离.传统教学范式相信内容/形式的二元逻辑,因此偏狭地将作品分解为思想主题与艺术特征进行解读,忽略了作品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2)主体间性.由于认识论思维,师生普遍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带着因文史背景形成的成见介入文学文本,必然无法产生同情性的情感体验,无法与主人公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无法与作者实现心灵与精神的平等对话.“文学的特殊功能——从审美的途径提升人的生存层次.”[2]也即说,文学的价值在于通过情感迁移荡涤人的心灵之蔽,陶冶净化人的灵魂,最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师生必须摒弃简单的主客体二元思维,建立起与文学文本间的主体间性关系.这种主体间性关系的确立,能够使人跨越文本外部力量的干预,敞开自我的精神空间,与文本主人公、作者达成情感与心灵的自由交流,而这正是文学教育的理想状态.

三、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大学文学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支柱是文学史、文学作品选及其专题系列课程.如何寻找合适路径,推进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不少有识之士探索的难题.笔者这里结合所在省级精品课程组的教改经验谈谈我们的尝试路径.

针对中文系学生进入大学以前课外阅读量小、文学审美能力匮乏的现实,淮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组提出了建立“先导课”(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基础课”(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专题课”(专业系列选修课)的设想,并在本科生中试行.经过近8年的实践与完善,目前已大见成效.该课程体系改革注重文本阅读,一年级“先导课”强调以作品阅读为主,重在引导和分析,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结合,反复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解读分析能力的培养.二年级“基础课”和三年级“专题课”强调学生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课程组在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中凸显文学性与主体间性理念,重视学生审美鉴赏力与想象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文学史及其专题系列教学也有着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勃兰兑斯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3]因此,课程组提出,文学史最终是人的心灵史,文学史教学切忌使学生淹没于多元复杂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或文学论争的浪潮中,而应立足于文学文本,强调文学传播、文学消费都是基于文学生产层面上的延续性现象,文学史研究、专题研究都是基于文学文本层面上的拓展性研究. [4]课程组选用陈思和主编的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正是由于该教材以经典文学文本串联讲述文学史,让学生在与文学作品的审美对话中发现相关联的历史真相,契合了课程组教改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教学理念的重塑,为开启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想象力和本真人格提供了先条件.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必须有可行的操作方法来推动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北京大学温儒敏先生在探讨如何消除读者与历史经典之间的隔膜时,曾提出一个“三步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三步阅读法”颇具指导意义,除此之外还应提倡针对文学文本“文学性”的细读法.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大一新生缺乏长期专业的训练,面对陌生文本,如果不依靠文史背景材料,往往很茫然,不知如何介入文本.因此,教师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文本告诉学生,而是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告诉.这方面,孙绍振先生用力尤勤,出版了专著《文学性讲演录》、《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系列文章,细致入微地传授师生细读方法.在日常授课中,大学教师也应有意识地以结构、节奏、声音、叙述人、诗意诗性等审美关 键 词 和其他有效方式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培养学生鉴赏文学文本的审美习惯.

类似论文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计算思维是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的热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结合本。
更新日期:2024-10-17 浏览量:133046 点赞量:29280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分析了近几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和该课程的基本特点,以该课程的。
更新日期:2024-6-27 浏览量:83071 点赞量:18530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计算思维是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的热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结合本校实。
更新日期:2024-4-14 浏览量:58670 点赞量:14106

大学本科税法课程教学改革与质量优化

摘 要:目前,由于税法课程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以及内容本身的枯燥繁复,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税法基。
更新日期:2024-5-19 浏览量:71230 点赞量:16553

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CDIO理念教学模式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主要为工程学科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实践技能及其未来发展等,相关的教学目标也得以明。
更新日期:2024-3-14 浏览量:47081 点赞量:11957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摘 要 :文章针对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
更新日期:2024-5-13 浏览量:69496 点赞量: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