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融入大学通识课程的理性审视

摘 要 :通识课程的力量来自历久弥新的经典名著.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N大学通识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经典名著融入通识课程中面临的问题.研究据此提出,高校应该理性审视“经典名著”通识课程的现实价值,从教学文本、教学方式、教师资源、考核模式等方面予以建构健全,更好地推进经典名著与大学通识课程的有机融合,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培养“完整的人”.

关 键 词 :经典名著;通识课程;价值;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4-0033-05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猛烈冲击着传统大学安身立命的根基,大学逐渐从“塔”演变成社会“服务站”,构成人类精神基础的人文教育被不断压缩.正如美国教育家·克尔所言:“大学保存与传授经典文化、增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自主职能,正在让位于为劳动力市场训练和以资助为目的的科研这一公共职能.”与此同时,“经典名著”通识课程也面临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各种思潮的严峻挑战,逐渐偏离了原有轨道,在课程实施中出现工具化、功利化、装饰化等不良倾向,导致大学生疏离经典名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对高校“经典名著”通识课程的研究同样不够重视,大多是一带而过.只有李静在《君子不器——大学通识教育中经典课程的实施》一文中,阐述了文化经典的教育意义,提出四条将文化经典作为通识课程内容的较为详细的建议,但也只是理论上的泛泛而谈,并没有进行专门而系统的实证研究.为了进一步真实、深入地探讨高校“经典名著”通识课程的具体实施情况,本研究选取N大学进行实地调查,试图发现大学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改善措施,以期为“经典名著”更好地融入大学通识课程提供科学参考.

二、研究方法

N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用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目前开设12个学科门类、100个本科专业,具备研究调查的代表性.

(一)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大学通识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因而本次学生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N大学一、二年级各专业学生,兼顾高年级学生,调查样本涉及N大学所开设的全部12个学科门类.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8份,回收率为94.5%;其中有效问卷为366份,有效率为96.82%.在378个样本中:男生176人,占总样本的46.56%;女生202人,占总样本的53.44%.大一学生112人,占总样本的29.62%;大二学生172人,占总样本的45,50%;大三学生63人,占总样本的16.67%;大四学生31人,占总样本的8.20%.教师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N大学开设通识课程的各级教师,调查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94.57%.其中,从学历分布看,本科学历教师1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51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20人;从职称分布看,助教6人,讲师45人,副教授18人,教授15人,其他职称3人.

2.问卷设计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参考庞海芍教授2006年设计的“大学通识教育调查问卷”和部分大学经典课程现状调查问卷的调查维度和指标,结合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实际特点,制定出“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认识、通识课程实施的现状、实施效果以及实施体系五个部分.调查问卷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两类.每类问卷分别设15道题,其中有5道是多选题,另外10道均为单选题.问卷设计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邀请专家和学生代表对问卷提出建议,修改后进行了试测,并针对“经典名著”通识课程实施的特殊情况对个别问题做了必要的调整,最终确定了正式问卷.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观察和访谈调查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观察和访谈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弥补定量调查的不足.笔者随机走访若干个“经典名著”通识课堂,观察学生的上课情况,并在课前或课间选取文、理、工科各2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涉及以下内容:对“经典名著”通识课程的认识、学习经典名著课程的主要动机等.

三、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

(一)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工具化

以N大学通识课程设置为例,通识课程分为思想政治课、自然科学课、工具技能课、体育军事课和通识选修课五大类(前四类属于通识必修课),各类课程开设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可见,在通识必修课设置中,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应用性色彩,偏重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技能教育,以及作为理工科专业课基础的自然科学教育,造成具有人文性、普适性的通识选修课只占一隅之地.而通识选修课又涵盖文学、艺术、语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能等多个领域,在增强学生人文修养和心智训练方面的效果十分有限.其中,名著类通识选修课因内容枯燥难懂,开设数量寥寥无几,仅存的课程也通常采用导读、概论加通史的教学模式.

(二)通识课程实施动机功利化

如图2所示,在“大学生选修通识课程的主要动机(限选3项)”调查中,“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占据首位,约有72.6%的大学生选择此项;但紧随其后的是“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为就业做准备”,且大有超过前者的趋势.调查表明,虽然大部分学生认可通识教育理念、渴望得到全面教育.但受到功利性目的观和现实压力的影响,逐渐看重与工作相关的实用性目的.大学生在选修通识课程时往往带有短视的功利倾向,轻视经典名著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独特作用,导致经典名著课程备受冷落,难以发挥通识教育应有的教育意义.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大多数教师认同“培养健全的人”的通识教育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教育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从事通识课程教学的回报远远比不过科研带来的收益.因此,教师大多热衷于“利润可观”的科学研究,很少有人愿意开设“无名无利”的通识课程. (三)经典名著课程低水平开展

在对经典名著通识课堂进行观察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未投入精力在课堂听讲上,而是在阅读其他专业书籍、看杂志、聊天、睡觉等,并且学生迟到、早退现象颇为严重.在课间访谈中,个别学生透露,选修经典名著课程的目的就是“混学分”.一些学生甚至反映:经典名著课程考核要求极低,只要期末上交一篇论文就可通过,平时课上并没有什么硬性要求,上课逐渐演变成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未能真正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如图3所示,对“教师开展经典名著通识课程的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只有20.5%的教师是“主动开设经典名著通识课程”,56.4%的教师是为了“弥补教学量”,12.9%的教师是出于“院校通识教育教学要求”,其余的教师是由于“其他原因”.如此低效的教与学,不仅消解了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学习兴趣,更降低了“经典名著”通识课程的自身价值.

四、原因分析

若要克服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找到造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有的放矢地推进“经典名著”融入大学通识课程.

(一)工具理性影射大学课程

当今时代,人们已无暇考虑社会和人类的终极意义,社会正迅速地“还俗”,从精神控制中大规模地撤离.大学教育只能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的工具化倾向成为一种客观事实.因此,高校注重专业教育,开设大量工具性课程,“通才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而经典名著课程往往被认为“无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逐渐成为换取学分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沦为原理、概论加通史的模式,完全架空了经典名著,使学生只获得对“经典”的一知半解,通识教育简化为一般的知识教育,工具性知识的传授代替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功利性主导大学目的观

在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下,大学逐渐混淆了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治器”,过分强调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再加上政治压力和商业侵蚀,大学渐渐变得急功近利,高等教育的工具化倾向日益显著.一些教师也将学术理想定位于周期短、回报高的科研项目上,在教学方面的精力投入明显不足,对于费时、费力、回报小的“经典名著”通识课程更是无暇顾及.大学生无法真正认识经典名著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意义,片面地认为学习一门社会急需的专业、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即可,原本远大的人生抱负和高深的人文情怀逐渐被市侩式的时世权势所取代,忽视了经典名著对理智能力训练的重要意义.

(三)教育资源制约课程实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迈向普及化,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激增,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我国经典名著课程仍然是以大班教学为主,教师面对近百人的名著通识课堂,只能采用讲授法照本宣科,难以进行师生互动、深入研讨.因此,教师对名著的一元讲解取代了学生个体对经典的独特感受,取代了学生群体对经典的多元解读.此外,部分理工科院校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教师的人文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有限,无法更好地满足开设“经典名著”通识课程的需要.

五、建议与对策

经典名著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经典中的实践性情境反思,“把个人对时代和生命的感受融入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砥砺、相摩擦,就时代和生命所面临的新问题与经典展开对话,从中阐发出新的内涵,从而使经典的阐释既具有时代感和个人特性,又富于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要充分发挥经典名著的独特价值,促进经典名著有效融入通识课程,不应是教条的强制灌输,而应是开放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一)合理选择经典名著的教学文本

文本对于人文科学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作者凝聚意念、呈现意境的场地,也是最大可能贴近作者个性意念并体验意境的惟一凭藉基础,同时它还是作者与读者不同个性意向视域得以交流融渗的惟一依托体.显然,在经典名著融入通识课程的过程中,文本的选择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经典名著课程的讲授对象基本上是非文史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较少获得人文精神的陶冶,阅读范围和解读能力有限.因此,有必要针对名著课程的教学对象,因人而异、科学合理地选择经典名著的教学文本.

首先,经典名著的选择应注意其代表性,力求少而精,真正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其次,经典名著的选择要把握其灵活性,选取的文本要由简入繁、从浅至深,具体根据学生的解读能力和接受水平而定.教材不是为专业人士所选,而是为普通的大学生而选,因而不能盲目追求专业性、学术性.最后,所选的经典名著应该能够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教育意义,这是经典文本选择的最基本要求.尽量选择充满人文关怀的经典名著作为通识课程的教材,如涉及思辨、理想、责任、尊严等主题的名著,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与文本的直接交流中自由地选择、独立地建构,培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

(二)体验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由地体验文学的多样性,直接获得经典的人文熏陶,培养终生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达到名著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这才是通识课程的根本所在.因此,经典名著融入通识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和组织讨论课相结合的形式.教师要摒弃“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元教学模式,打破教师的话语霸权,尽量融入情感体验与反思的元素,强调师生的互动参与和教学相长.

首先,教师在运用传统讲授法时,不仅要细致解读文本内容,穿插有助于学生理解经典的各家解读,引导学生进入多元化的人文世界,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名著有关的阅读材料,弥补教材选编的缺陷.其次,组织开展讨论课.讨论课是国外大学经典通识教育的标准要求,在我国并没有真正落实.在讨论课前,教师要预先规定文题,列出讨论提纲与参考书目.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以一种倾听者的身份参与到讨论中,鼓励、引导学生讨论,同时记录课堂讨论情况.讨论课的形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学习兴趣,还要适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努力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科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名著、体验经典. (三)加强培养和利用教师资源

美国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指出,“人文教育与应用学科的综合,不仅依赖于计划本身,还取决于实施计划的人.课程本身并不能相互协调,教师必须为大学生教育的成功提供必要的启发和综合.他们不仅要献身于自己的专业,还要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教育精神并做出示范.”经典名著课程对教师的人文素质和讲授水平要求极高.因此,要适应经典名著融入通识课程的需要,高校必须重视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优秀教师资源.高校在开设经典名著课程时,要充分动员校内具有影响力、做出卓越贡献的教授和专家学者,鼓励他们走人通识课堂,将丰富的学识和对经典名著的独到见解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经典名著课程的吸引力.此外,大学还可以开设经典名著通识讲坛,广泛吸引社会优秀人士来此论道,围绕经典名著展开学术争鸣.另一方面,加强培养青年教师储备力量.若要经典名著通识课程经久不衰,就要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高校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在职培训,打破各学科割据、排他的局面,将不同学科的教授和青年教师组织起来,展开跨学科的交流与对话,使年轻教师习得整体的思维方式和全面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该鼓励青年教师开设经典名著课程,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早日发现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四)灵活运用立体多样的考核模式

“经典名著”通识课程既不属于理论课程,也不属于应用性课程,带有极强的鉴赏性和个人主义色彩,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体验.如果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用一张试卷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极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打击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因此,要打破单一的考核制度,建立立体、多样的考核模式,体现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多样性和个体性.

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应在时间上贯穿课程全程,在空间上延展至课堂内外,在深度上考察教与学的双向效果.首先,将学生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纳入课程考核中,考察学生的发言情况和参与态度,体现教学互动.课堂讨论可以较为直观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识教育所密切关注的.其次,在学期中,要求学生上交课程的课外学习心得,涉及学习经典名著的方法、体会,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等,体现教学效果,并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予以及时反馈.在学期末,以开卷的论文形式进行期末测试.期末论文要侧重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考评,包括考察对经典名著的分析能力、评论能力、创新能力等,体现教学目标.最后,将以上各部分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评分,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经典中的人物形象、内涵和影响而自省其身,从中汲取伟大的人文精神.

正如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所言,“学习经典名著能使学生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增长真知、纪律和美德,从而获得通识教育的永恒性和广博性,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经典名著对通识课程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能够为理性知识教育提供体验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大学生增长心智、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最终达到通识教育所不懈追求的“完整的人”的境界.因此,经典名著融入大学通识课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类似论文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探究

摘 要:通识教育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有着历史渊源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在高校中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的课程。
更新日期:2024-5-24 浏览量:69268 点赞量:15388

设计概通识课程的教育现状和

【内容摘 要】现代大学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一方面通过专业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通识课程提升学生的素质,这是。
更新日期:2024-9-16 浏览量:118710 点赞量:25799

高校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

为适应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需要,积极发展留学生学位教育,提升留学生学位教育整体水平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大幅度增加留学生学位生。
更新日期:2024-9-19 浏览量:121370 点赞量:27019

通识课程设置方案

附件一:通识课程设置方案(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课内学时/学分课外学时计划开课学期开课专业考核方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更新日期:2024-9-23 浏览量:117589 点赞量:24985

综合性大学通识选修课现况的调查

摘 要 :本文结合武汉大学通识选修课开课状况,抽样调查和分析了在校学生开课领域、选课状况和需求以及对已开设课程。
更新日期:2024-2-25 浏览量:34450 点赞量:8891

通识课程食品科学概调查与教学实践

摘 要:通识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通识课程的关键环节 通过课堂问。
更新日期:2024-11-23 浏览量:145282 点赞量:3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