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能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蔡老师走了.那天,我从新浪微博上看到这条让人悲痛的消息后,忙发短信给清晨要从外地专程赶往北京探望的朋友.只是她还是没能见到蔡老师最后一面.

远在他乡的我,只能感伤命运,追忆时间.我多么后悔没有在蔡老师健康的时候向他多请教、多学习.

我和蔡老师是同一学院的同事,但交往仅限于平时开会的见面和交谈.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蔡老师是2005年4月在华盛顿参加的一次会议.从那时起,他宽厚温和的形象就印在记忆中.

后来,在重庆的一次会议上,他的电脑有些小问题让我去看,我注意到他的电脑还是几年前的Thinkpad600系列.他说:“这机器买的时候很贵,合不得换,反正我也够用了.”

再有一次,还是开会,在茶点闲聊时间,他向旁边的学者很认真地介绍我,说这是我的同事.实际上,现在我根本不记得他在向谁介绍我了,或者是耶鲁的教授,或者是人大的官员,但是他拍我肩膀时的亲切和那种信任提携的声音,一直让我感到温暖,也让我现在忍不住泪眼朦胧.

2008年,我是从朋友那里知道蔡老师病情的,但我不想因此去问候打扰他.只是听说他知道自己患病后,愈发忙碌起来.我甚至有一次在车上的收音机里,还听到他回答记者关于反就业歧视方面的问题.再后来我就出国了,偶尔会从朋友那里知道蔡老师对自己病情的乐观.

在当下的中国,以法律为业不容易,研究宪法更是难上加难,特别对那些对真理诚实追求、对祖国满腔热爱的学者更是如此.而蔡老师则用他的文字和行动维护了法律人的尊严和宪法学科的光荣.

就文字而言,蔡老师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第一是描述阐释现实制度的作品,以最具权威性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代表;第二是还原回溯历史情境的作品,以中青年法学文库中的《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为代表;第三是吁求论证宪政和基本权利的作品,包括他发表的《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为辩护――对当前反理论的回答》等.

就行动而言,无论是在课堂之上,还是在校园之中,蔡老师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既能参与宏大叙事的实践,又能事必躬亲地参与琐细之处.他有大理想,但他更晓得任何理想都需要下笨工夫,从细微处着手.

因此,他会亲自去拆迁现场认真记录和观察,他会深入社区了解公众参与的具体状况,他会罹患绝症之后深夜批改学生作业.他对这片国土和人民“进亦忧,退亦忧”的赤诚令人感动不已.


蔡老师的法律学术和实践历程对法律学人具有启示意义.首先,他由现实、历史描述而至宪政理想吁求,这提醒我们,中国的法学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法律解释学类型的研究,因为转型中国社会当中的既定法律制度可能存在诸多问题,倘若拘泥于此并不加思辨地加以推导,既可能回避现有问题更可能抑制制度创新.

因此,这需要我们时常跳出法律解释学的框架,同时辅以法律政策学的思考.

其次,他倡扬宪政理想的同时也着眼于基本权利的具体实践,“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顾准语),这提醒我们,如何能把转型社会中的宏大理想具体化为权利话语,恰恰是法律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特质,更是当代中国法律学人对社会转型作出应有贡献的可能之处.

事实上,比方在英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居于特殊地位的法律学家布莱克斯通,他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把自由主义的政治口号转化为几千个具体的普通法规则.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律学者回避讨论宏大政治法律问题,疏于思考转型中国社会的严峻现实.在这艰难的时刻,蔡老师作为榜样的力量愈发显得珍贵.

昨天和一个朋友闲聊,我说,2010年去世的何美欢老师、蔡定剑老师,他们的研究可能恰恰分别代表了中国法律人的两个使命:何老师强调商法救国,那是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残酷竞争之中的法律人使命;蔡老师强调宪政,那是提醒我们在迈向现代化国家当中,如何重塑国家结构、政权合法性以及保障民权民生的法律人使命.这其实就是“民族民权民生”,这承继了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的梦想.

只是,他们都走了,而且走得如此匆忙.

蔡老师临终之前说,“宪政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只是,这让他沉迷的,让我们沉迷的百年梦想,究竟是可能,还是不可能的

类似论文

关于沉迷网络学生教育的典型案例

摘 要目前沉迷网络学生的教育转化问题不仅重要,而且很棘手,本文就此问题,从一个典型案例着手,试着用了解学生成长史、尊。
更新日期:2024-9-17 浏览量:119303 点赞量:26090

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父母一般对玩游戏的孩子采取的措施不外乎两种:要么限制玩的时间,要么干脆禁止 一个朋友。
更新日期:2024-4-16 浏览量:55538 点赞量:12494

自考助学生网络沉迷问题和管理策略

【摘 要】本文以高校中的自考助学生为研究对象,关注起网络成迷问题,以浙江师范大学自考助学生为例进行了调研 其主要存在。
更新日期:2024-9-16 浏览量:119512 点赞量:26232

沉迷欧式梦境

在出发到平湖九龙山海湾度假城之前,看到了这样一句宣传语――上海忘了,还有九龙山 或许很多读者也有着跟编辑一样的一知。
更新日期:2024-9-7 浏览量:15064 点赞量:3900

频道推荐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