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柔性管理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边活动.教师管理绩效与学生的发展直接相关.柔性管理是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人性化为标准,采取非强制的方式,使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转化为个体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形式[1].其特征为:立足于灵活,注重启发与引导,强调情感与内在,倡导沟通与对话.在追求创新、、平等,着眼未来、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时代背景下,怎样把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得以提高、灵性得以开启、潜能得以开发的场所,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课堂教学亟待柔性管理

管理好课堂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石,其关键在于能够让学生在整堂课里一直积极地参与教学.而柔性管理,彰显人本思想,能够使被管理者主动行为,它符合课堂管理要求,能够满足学生需要,易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最终实现有效管理.

1.中小学生的时代特征要求课堂实施柔性管理

当今的中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聪明活泼,知识面广;思想活跃,自我意识比较强;价值观念多元化,崇尚自由、与平等等.第一,物质的丰富和亲人的“关爱”使他们总是一帆风顺,缺少经历和克服困难的机会;同伴交往机会的缺乏,使他们交往能力减弱,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降低;父母有意无意的不求回报的爱,使他们缺少生活的锻炼和挫折.第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他们很容易触及多元文化碰撞中产生的新思潮新观点,使活跃的思想更加激进,并迅速产生共鸣.第三,习惯接受关怀,反对说教,阅历浅薄,涉世不深,易将复杂的问题片面化、简单化,易产生偏绪,往往分不清目的和手段.总之,现在的中小学生,物质富足,精神贫乏;生活单调,思维活跃;追求自我,心理脆弱;社会化方面不足,自我调试能力欠缺.面对教学对象的客观变化,教师要打破刚性管理一统课堂的局面,适时地引入柔性管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敢于质疑问难,得到和谐发展.

2.从他为走向自为的管理目的要求课堂实施柔性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就是维持一种良好的课堂环境,使教师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第一,新课程改革从纲要出台到全面实施已走过10多个春秋,但刚性管理依然是主要的课堂管理方式.第二,学校是以成就为取向的社会组织,而且不得不以成就为中心.因为学校既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化的教育机构,也是对社会未来成员进行各种甄别的选拔机构.在现代社会,成就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在评价指标中,仅有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依据的认知评价能够完全量化,具有客观性和可比较性,认知成就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地位分配的重要依据.第三,学校系统内存在着所谓的“好、中、差”不同档次的学校,而“分层”的根本标准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教育质量上的“分层”,虽不会导致教育行政部门的偏颇行为,但却强化择校行为.成就本位和学校间的分层,以及功利思想使一些学校班级规模不断增大,必然带来管理上的难度.管是为了不管,最终使学生从他为走向自为.为此,适应新课程的深度改革,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要转变课堂管理方式,即由刚性管理走向柔性管理.

3.追求创新崇尚的时代背景要求课堂实施柔性管理

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并且要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第一,在开拓未来、追求创新、崇尚的时代背景下,判断教育质量的标准不再是看学生是否重复了前辈的文化积淀,而是着重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性精神.第二,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和执著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敢质疑,敢挑战权威.教师要不断地激励学生去思维,赞美学生点滴的新观点、新想法.第三,多元文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但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冲击着他们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内在的动力,决定着人成长的速度.”[2]学生的内心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进取等正能量,又暗含着软弱、退缩、沮丧等负能量.我们要激发学生内心的正能量,减少其负能量,使课堂成为个性张扬、灵性舒展、展现自我、释放自我、生命体验的过程.总之,追求创新、崇尚的时代决定着课堂教学要实施柔性管理.

二、课堂教学中柔性管理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实施柔性管理就是教师利用情感的方式和非强制的手段,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认可少否定,多信任少怀疑,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创造性激发出来,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出来,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1.情感支持,把言说的权力交给学生

柔性管理强调人是管理的主体和中心,借助情感支持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成员为追求其自我实现而自觉工作.课堂上,教师适时地引导,恰如其分地赞扬,诚心诚意地有效赏识,使学生在言说中体会自身的价值,使内心产生驱动力,为实现追求而努力.第一,要坚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和发展性,课堂教学管理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刚性管理的刻板性、统一性和规则性使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强调了教师的权威性,但却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无异于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思维、发挥想象、提高能力的舞台,成为课堂的主人、言说的主体.如果教师凭借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容易使学生失去自信,养成驯服的性格,而且缩手缩脚.因此,教师要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还原学生的主体身份.第二,和谐互动,倾听心声.好的教学必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引领学生成长.这种教学过程必定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平等对话,引导学生遨游在知识海洋,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品性、快乐心境、主动进取、开拓创新、积极乐观、兴趣广泛、精神充实的人.教师既是学生的“学师”,又是学生的人师,对话中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观察中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做学生的朋友.当课堂具有一种向心力时,也就达到了无为而治.第三,赏识学生,和学生共同管理课堂.教师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管理.首先,可以先教给学生管理的具体方法,并给予恰当指导,使其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其次,可面向全体学生征集课堂教学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一方面,在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管理热情的同时,让其体验课堂主体的作用和价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换位思考,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看学生的诉求,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学生的大脑”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管理. 2.树立威信,魅力折服学生

课堂教学中,由教师的职业、地位、制度、传统所决定的外在权威,使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强制学生上课不准说话、遵守课堂规则等,但这种由社会赋予、认定的外在权威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由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和精神力量所决定的内在权威,能够持久地影响学生.学生由于敬佩教师的人品,折服教师的学识,而集中精力于学习上.当教师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强有力的威信时,就会使课堂产生情感性,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管理的目的.第一,教师要高尚、敬业.“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课堂上教师以其高尚情操、敬业奉献精神在学生心灵中形成良好形象时,学生就会由感动而崇敬,由崇敬而信服,由信服而喜爱,“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行中体现人格魅力,行动中体现博爱思想.要公正客观,淡泊名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第二,教学要具有艺术性.教学艺术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力求达到的一种教学境界,这种境界不但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且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它是教学科学性的升华,体现着教学的个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语言上要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启发性和审美性,做到善于激趣、善于传情、善于表达;导课上要做到恰到好处、新颖有趣;讲授上要做到抑扬顿挫、水到渠成;评价上要做到不轻易判断学生行为的是非,要善于“留白”;板书上要做到直观、简洁,要体现启发性、趣味性和规范性.教师的艺术性教学,不仅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而且对学生来说也是享受的过程.第三,要有广博的学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重要的来讲.”[3]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储备,讲课就能行云流水,深入浅出.具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就能给学生一种能力,能使学生思维深刻,思想深邃,能使学生在平凡中见新奇.

3.真诚关爱,打动学生心灵

真诚与关爱是师生教育的纽带.夏丏尊说过,教育上水就是情和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教师用真诚的心对学生,用真挚的爱感化学生,相信学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教师.要发挥情感维护和稳定课堂秩序的作用:第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人的行为并非完全是由理性来决定的,有时候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决定着学生的所作所为.处于发展中的中小学生,往往以其主观判断和好恶来对待教师,进而对待该教师上的课.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满足、快乐、幸福,而消极的情感会使学生感到孤独、苦闷.要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教师要融入真情,关注学生的苦与乐,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教师的理解与关怀,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慰藉.第二,要尊重、信任学生.课堂管理离不开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课堂教学管理具有双向性,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学生也要尊敬、信赖教师,管理效果就会卓有成效.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多肯定少否定,多赞美少责备,多理解少说教,要真诚地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要有爱心、宽容心和公心,让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被尊重,有了愉悦感、安全感和尊严感,就会全身心投入教学中.第三,交流沟通要真诚.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是双方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重要手段.通过沟通把学生联系到一起,使学生对信息的传递和理解更为迅速,使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课堂上的信息,使管理更加有效.与学生沟通、交流要“从心开始”,用真心和诚意去传情达意,用心去对待学生,去感受学生做的事,学生对教师就会有期待感和归宿感,对课堂就会有满足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4.刚柔结合,以情渗透化刚为柔

刚性管理即制度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作用在于引导、警示和惩戒,在于告诉学生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制度管理带来的是高效和立竿见影的实际,以及制度面前的人人平等.但制度的刻板性和强制性,容易造成学生呆板的程式化思维.而柔性管理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情感,关注人的需要,采用灵活的方法对人进行人性化的管理.面对发展中的中小学生,柔性管理的确能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但也易造成课堂的无序.因此,课堂管理既要注意制度的规范化,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又能不忽视柔性的人情化,调动柔性管理的影响力,做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以情渗透化刚为柔.第一,“刚柔”结合.刚性管理能增加管理的效率,能保障课堂的井然有序,而柔性管理能够增强课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课堂教学中“刚”与“柔”要相互结合,使师生积极教学.第二,寻找“刚柔”之间恰当的契合点.要做到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有机结合,就要在两者之间寻找恰当的结合点,既能关注刚性的引导和警示作用,又能发挥柔性管理润物无声的影响力.教师要做到:“严而有理:符合教育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严而适度:与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能力相适应;严而有别:因学生个性差异采取不同方式;严而有方:方法得当,方式灵活;严而持恒:宽严程度相对稳定,不时紧时松.”[4]第三,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化刚为柔.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补充与完善,是刚性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升华.从实现课堂管理的目标来看,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刚中带柔,柔中带刚,方能相得益彰.制度管理告诉学生规矩不可超越;柔性管理告诉学生爱是教育的轴心.执行制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仅让学生知道“热炉”是烫的,更要让其知道是温暖的.要罚中有爱,罚中有度,化刚为柔.“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用爱的教育来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再用严格的要求来指导学生的行动.


类似论文

课堂教学中情绪的管理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和人发展的需要,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的情绪发展 我们培养人的基本的也是最重。
更新日期:2024-12-19 浏览量:154714 点赞量:32746

实施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管理有效性的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改变 在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5982 点赞量:11338

强化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管理有效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是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的重点课题之一 教师在不断创新į。
更新日期:2024-10-20 浏览量:132436 点赞量:28872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问题的与

【摘 要】本文研究的是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相关的问题 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然后又在此基。
更新日期:2024-4-22 浏览量:58195 点赞量:13577

高师音乐技巧课课堂教学的管理办法

摘 要:在高师的音乐技巧课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着技巧课教师授课随意性强,不好管理的难题 本文从教学计划、教。
更新日期:2024-8-6 浏览量:17669 点赞量:5577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语文教学离不开管理,管理的目标是学习的自主自动化 实现目标的关键在放权。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19465 点赞量: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