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旅游景区管理

摘 要 :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创建低碳旅游景区具有创新景区发展规则,促进区域低碳产业整合开发以及养成低碳生活风尚等现实意义.但是目前低碳景区管理面临着技术难、成本高,景区评价标准不完善,人们尚未养成低碳习惯的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景区间的战略联盟,构建以生态GDP至上的景区评价理念,完善景区评价指标体系.

关 键 词 :低碳,旅游景区,生态GDP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046-02

1.低碳旅游的产生背景

低碳旅游产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据调查,1981年~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并排放了过量二氧化碳的结果,它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透过性,同时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从而形成“温室效应”.全球升温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后果: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雨季延长,水灾日益频繁,北冰洋和南极半岛冰雪融化,生物种群灭亡,传染病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时间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等扩散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因此,温室气体已经到了不可不控的时期.气候变化将增加自然灾害,数十亿人将受到影响,上亿人将面临饥荒的威胁.如果温度升高超过1.5~2.5度,20%~30%的动植物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同商讨制定了《京都议定书》并在第二款中明确指出:“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低碳”成为催生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积极响应.

低碳旅游催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长期以来,旅游业以其“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征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逐渐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旅游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从旅游活动本身来看,旅游活动是一个包括食、住、行、游、娱、购在内的综合活动而这些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因此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

2.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意义

“低碳旅游”的意义不在于口号,在于落实.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起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创新景区发展规则.

低碳景区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的错综复杂催生了新的景区发展规则.在诸如怎样将低碳的衡量指标融入到现有的景区评价体系,怎样在低碳运营模式中改革现有景区的管理模式,怎样实现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新技术,生态文化综合效益能否最大化等等都需要制定规则予以引导.

(2)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整合开发.

传统景区在低碳的建设与改造中,不可避免地将低碳的发展理念向其他产业和区域全面渗透,有利于激活区域优势资源,构建整合互动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区域其他产业的低碳进程,构建“互惠共赢”的区域发展模式.

(3)促进民众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在低碳旅游景区的游客无论在饮食、住宿、交通、通讯等各个方面都能亲身体验到低碳生活的方式并且通过景区低碳知识的宣传,碳补偿等活动深入了解低碳的意义,教育他们节约资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在旅游活动结束后继续坚持低碳生活,逐渐形成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

3.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要表现

旅游景区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交通特别是空中飞行、住宿和娱乐设施主题公园娱乐、滑雪等旅游活动.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2005年,来自旅游交通和住宿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192Mt和284Mt,全球旅游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5%,除去飞行贡献值为3%,2035年以前,来自旅游业的碳排放量约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长,至2035年,旅游业交通及住宿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436Mt和728Mt.另外,旅游业的奢侈消费助长了负面环境影响.如普通居民一般一天用水100~300升,但星级宾馆用水则达到每天500~2000升,超豪华宾馆则更高.又如随着气候变暖,冬季雪期缩短、雪量减少,滑雪等旅游项目不得不依赖人工造雪技术.据估算,北京市人工造雪一个冬天要用掉半个昆明湖的水量,相当于全北京市一天用水总量的1/10,是8300多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因此,限制旅游景区的碳排放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低碳交通.

其一,景区内实行交通管制,可采用自行车、牲畜等作为交通工具,鼓励步行游览,将因运输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景区之间的换乘可安排中巴或者电瓶车定时接送客人.其二,鼓励旅行者选用碳排放量低的交通工具,如放弃飞机,选用火车、汽车、轮船等作为出行工具,短途旅行者可徒步或骑自行车,既达到环保的目的又有益于身心健康.

(2)低碳住宿.

酒店越豪华,碳排放量一般也越高.因此在低碳旅游景区应提倡游客入住舒适、便捷的经济型酒店、乡村客栈、家庭旅馆等,并且在酒店内不主动免费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提倡旅行者在住宿时自带洗漱用品、节约用水用电等.

(3)低碳饮食.

尽量选择旅游目的地本地食物作为食材,避免因外来品运输、包装、存储等环节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选择绿色食品,避免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和添加剂的使用,选择自备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所消耗的石化产品量.

(4)低碳游览.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该讲文明,做到留下脚印不留任何东西,不随便丢垃圾,游客还可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增加碳汇,以弥补因为交通运输、履行消费所造成的碳损耗从而达到反哺环境的作用.

(5)低碳购物.

游客通过购买旅游目的地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惠及当地经济,可以减少当地人为了谋生而砍树、采石、挖矿等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提供低碳旅游的各种咨询,如配备专业的低碳导游,在讲解美景的同时融入低碳的知识,查询低碳交通工具租借点、提供低碳饮食资讯,标示“低碳营业商店”:凡响应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落实垃圾分类回收、不主动提供包装塑料袋、优先使用当地食材的商家皆有标示.旅游者应尽量自带引用水,不买或少买瓶装水,抵制过度包装的商品,以达到减少废弃垃圾量和资源浪费量.


4.景区面临的低碳困境

(1)游客的“低碳”习惯养成需要时间.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景区低碳意味着游客很多惯常的旅行行为需要改变,如酒店不再免费提供牙刷牙膏等日用品,减少换床单的次数,用电瓶车、牲畜取代汽车等交通工具,垃圾要自己带回家,自己随身携带餐具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食用素食等.这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对很多人的旅游习惯提出了挑战,如果大众能够接受则无疑实现了节能环保和高游客价值体验的双赢,反之如果人们不能接受则势必降低游客的体验价值甚至降低景区游客满意度.

(2)技术门槛高,中小景区难实现.

建设低碳景区,首先是引用低碳技术改变现有能源的消耗模式,涉及到景区能源供应如改变景区的能源利用模式,使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替换如使用电瓶车、自行车替换汽车,建筑如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环保材料,服务如增加低碳导游,设置低碳通讯,饮食,住宿服务以及垃圾废物的分类回收处理等.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景区而言,革新技术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实现,而对于一般中小型景区而言,则没有能力解决.况且,就目前我国利用新能源的技术现状而言,完全在景区使用新能源也存在困难.据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关于太阳能的技术规范,技术产品质量认证标准,部分关键设备依靠进口,一些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技术仍然依赖国外,农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的培育研究进程缓慢等.

(3)成本高昂,进程艰难.

从景区经营管理来说,景区的低碳转型需要付出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技术更新、替换以及融资等方面,如自主创新技术不成熟所付出的设备购买成本,投资额大,融资渠道有限所造成的融资成本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景区在实施低碳转型期间的一种本能的退却反映.

(4)景区“低碳”,优劣难衡量.

目前的景区评价标准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工业化标准衡量后工业化时代追求个性的旅游业发展,在评定5景区时,停车场要有多大、道路要有多宽,这些硬性的标准已经完全不能适合低碳型景区.对景区的评定衡量中,经济GDP至上一直是奉行的理念,提高游客接待量,加大景区开发力度是景区GDP的主要增长点,然而,毫无限制地扩大游客接待量和过分开发势必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现行评价体系与低碳景区评价标准不相符.

5.出路

(1)政策支持.

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低碳景区建设的关键.国家应出台更加细化的政策法规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从而加快进入低碳旅游的步伐.从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加大对旅游景区低碳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激励景区及涉旅企业加快推进低碳旅游方式,包括制定政策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环保企业,支持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游运输等旅游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低碳旅游指标对旅游景区景点及相关企业进行常规考核与管理,让低碳旅游真正成为时尚,成为人们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

(2)景区间要建立战略联盟,冲破成本、技术关.

低碳经济背景下,景区面临着来自于技术变革,设备更换,基础设施以及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过程等等的共同压力.景区之间如能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应对外部变化必将增强竞争力.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横向战略联盟.旅游景区联合价值链上处于同阶段其他景区的资源与技术,以创造更大价值的联盟系统.技术联盟:联合其他景区共同研究适用于低碳景区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整合人力、知识资源优势,形成景区之间彼此互补,相互协调的联盟,分摊新技术开发成本,形成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新竞争优势.营销联盟:组建营销联盟可避免同类旅游景区在激烈竞争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低碳旅游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型旅游方式,营销模式如何创新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营销联盟,可以扩大低碳旅游的影响力,通过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其二,纵向联盟.纵向联盟是指景区与处于旅游产业链上不同阶段的其他旅游企业合作,以增加价值的合作竞争系统.纵向联盟主要表现为旅游景区与旅行社的联盟,为了降低由于旅游线路交通的碳排放,游客低碳知识教育,低碳行为规范,低碳景区应与旅行社保持密切的沟通,形成一种利益趋同的纵向联盟,这将有助于增加低碳景区的客源量.

(3)构建以生态GDP至上的景区评价理念.

低碳经济背景要求必须改变经济GDP至上的理念,尽快建立起“生态GDP”体系,维护景区生态环境,协调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构建均衡、和谐的标准体系.建设一套由经济指标、社会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共同构筑的反应景区总体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将其贯穿到评价体系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中,改变如经济发展、生活质量、贫富差距、生存环境,以及人们对测评对象的意见、看法、期望值和满意度,等方面指数.

类似论文

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模式

[摘 要]近年来经济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 人们物质丰富的同时,更加关注环保低碳,于是“低碳旅游”。
更新日期:2024-7-18 浏览量:94138 点赞量:20753

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模式

【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对低碳经济更加关注,我国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随着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酒店管理体制与模。
更新日期:2024-3-4 浏览量:10098 点赞量:3697

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模式的探究

【摘 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条件下,低碳旅游也应运而生,成。
更新日期:2024-8-12 浏览量:106811 点赞量:23659

相关利益者视角下的国内低碳旅游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 要 :作为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作用突出的产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20788 点赞量:26631

《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教学方法

摘 要:《旅游景区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引入景区管理案例很有必要 但案例的选。
更新日期:2024-7-7 浏览量:15834 点赞量:4994

旅游景区管理

摘 要:本文从旅游景区管理创新的定义入手分析旅游景区管理创新的原则,进一步论述了旅游景区管理创新的内容以及。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18876 点赞量: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