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本质是“简单”

《寻找规律》

作 者:李书玲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 价:42.00元

【 智囊推荐 】

如何将系统的、逻辑的、多样本规律的管理思维、工具和办法,在一个个企业的具体情境中动态常识化,从而产生直指结果的力量?如何将“或者掷地有声却零散的管理直觉、或者繁杂而没有轻重先后的问题处理方式”系统化、规律化,从而产生可复制的、继承的、升华的力量?本书作者对中国企业中常见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帮助管理者拨开迷雾,看透管理本质,抓住管理要害.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给书玲写书评,但是当她的书真的出版了,我又觉得义不容辞.

《寻找规律》是一个女咨询师10多年工作修行的心血结晶.书名透着一种“在路上”的谨慎与恭敬.书玲在序言中写到,恐怕过不了多久,她就会意识到本书的局限,但同时又希望它成为一个“起点”.这就是书玲,一个和君咨询的合伙人,她边读书边工作,在北大从本科读到博士,读的是人力资源,做的是人力咨询,可谓“干中学”、“学中干”.所以与许多“野蛮生长”的咨询师相比,书玲多了几份“书卷气”;而与许多只会写文章、发Paper的学院派比起来,她又多了太多“实操感”.

这本书呈现出来的就是这两者之间的交融.我认识书玲快4年了,还记得她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是一个对管理学知识感兴趣的咨询师”――她似乎从来都不把工作当做工作,而是当做学习机会,她说,“关于社会学科、实践学科的规律的发现与总结,样本量是一个永恒相对的标准”.换言之,每做一个咨询案子对她来说就是多了一个样本,于是也有了这本《寻找规律》,副标题叫“中国企业常见管理问题的本质理解与对应思路”.

本书呈现出来的是思考管理核心命题的“后台”.或者说,相对于出锅码盘的菜品,《寻找规律》谈的是“厨房问题”.书写得很实在,作者力图化繁为简,穿过商业的热闹,进入管理的门道,“帮助管理者拨开迷雾,看透管理本质,抓住管理要害”.

书玲说过一句话,“问题是简单的,但是影响问题的环境是复杂的、人性是复杂的”.这句话说得很对.所以你会发现,管理学中很少有普适规律,因为这门现实学科没办法像牛顿定律那样真空隔绝、不受外力、没有摩擦,它最迷人的地方恰恰在于变量的纠缠.

本质思考

管理命题起源于个体之间的关系,起源于亚当斯密笔下的劳动分工,而分工之后的协同问题,是管理的核心命题.

书玲在书中不止一次地引用美国企业史大师钱德勒的观点,显然,她认为钱德勒触及了管理的本质命题――“企业的效率、财富的创造,来源于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协同,来源于管理的有效性,而不单纯来源于资源配置的方式.‘协同’涉及到人的主观意愿、自由意志和情感诉求,这是企业组织的本质,也是‘管理’的核心命题.依靠管理实现有效协同,是组织的力量源泉,是财富创造的内在秘密”――这是管理的来源.

书玲也常说一句话,“管理就是循人性、管人心”.为什么?因为――“分工在放大了人类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比较’,这种比较也正是人与人之间许多问题的根源,成为集体效率的制衡.人与人的组合不可能天然地实现效率最大化.人与人之间因为分工承担不同的工作,就意味着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难真正意义上的换位思考,没有换过位子很难真正换位思考,即使换过位置也不一定能够客观地换位思考”.而且你还会发现,人本身是非理性的,这中间存在着“非理性与感知的差异”,因为“每个人的成长学习经历不同往往会造就不同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惯性,对于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解读和感受”.与此同时,“人的又是可以被激发的等很多时候所谓需求和目标往往是被外界环境激发的,是被其他自己去比较的人所激发的”.

可以说,抓住了分工与协同,抓住了个体之间的关系和人们的内心感受,就抓住了管理的牛鼻子.其实很多时候的情况都是如此,我们因为走得太远了忘了为何出发.管理也是这样,越搞越复杂,但是如果回到原点,追本溯源、正本清源的话,就像法约尔在管理14条一般原则中所谈的,最开始还是一个分工问题,一切起源于分工.就像书玲所谈的,“分工基础上的协同是管理的核心命题,而管理的功能是由企业内部管理层级制中的经理人员来实现,一个层级的协同效率往往需要上面一个层级管理功能的发挥”.尤其中国员工,许多不满都来自于“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说白了,也是因为员工分工之后的相互比较,所以,如何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的组织环境,也就是处理协同问题,永远是组织建设的法宝.


动态思考.

管理不是打“固定靶”,而是打“移动靶”,管理要在运动中完成姿态调整,管理改革往往要解决的就是业务和管理之间的有效互动问题.

还得引用那句已经说到滥俗的老话,“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做管理就是这样,做管理就是管理改革,就像做招聘就是做不断招聘,做薪酬就是做薪酬变革.

所以,管理中从来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管理只有永恒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因为业务要发展、人要发展,所以管理也要发展.就像书玲说的,“本质上,管理改革的目的是通过释放内部运营效率以支撑公司战略业务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推动公司不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管理既不能严重滞后于业务的发展而成为瓶颈,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风险增加、内部协同效率低下;也不能超越业务的发展阶段,因为太过复杂、成本过高而影响业务发展的灵活性;更不能违背业务本身的规律、或者脱离业务谈管理、导致业务与管理两张皮,相互制衡.管理脱离业务本身也是管理滞后业务的一种表现.在企业快速发展变化的阶段,实现业务与管理之间的有效互动越发重要、同时也更加困难.”

这本书中《变换的三角形》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书玲发现,“无论任何企业,如果我们按照其内部岗位构成、沿着汇报关系从上到下排列,同一层级内按照流程的先后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我们便可以把企业简化成一个三角形的形状”,换句话说,每个企业都可以被画成一个三角形,而如果观察这些三角形变化的话,即企业成长,则通常有两个路径,“第一个路径是先横向后纵向,也即是‘先业务、后管理’.第二个路径是先纵向后横向,也即是‘先管理、后业务’,先有人才和纵向的管理层级,后有横向业务的延展”.通俗一点说,这就跟人一样,有的三角形是先长个儿、后长肉,一个细高挑儿,就是一个尖的三角形;有的三角形是先长肉、后长个儿,一个矮胖墩儿,就是一个扁的三角形. 而且不仅如此,比如,大的三角形中又套着小的三角形,就是里面又有子业务;还有的三角形是缺脑袋,就是没有称职的当家人;有的则是缺“腰部”,就是没有中层管理者.所以这些三角形看起来千差万别、稀奇古怪.但是到了最后,你会发现它们都要变成一个相对正常、周正的三角形,该长肉的长肉,该长个的长个,该补脑袋的补脑袋,该补身子的补身子,就像书玲所言,“从管理层级制的发展规律上来讲,管理是个殊途同归的学问”.

整体思考

组织建设要同时兼顾战略地图、组织地图和员工心智地图;而管人的需要同时要兼顾员工的安全感、公平感、成就感、归属感和危机感.

我认识书玲这么多年,听过她讲了这么次课,印象最深的还是她画的这三张图――战略地图、组织地图、员工心智地图.书玲说,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组织建设命题往往体现为三张图之间的相互匹配,基于三张图的视角思考一个企业的组织建设,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没有伴随着“管理体系发育”和“人员能力升级”的组织地图的演变,战略规划很容易变成空想而很难实现.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恰恰就是组织现状与战略目标之间的落差太大.

第二,无法转变为“员工心智地图”的组织地图只是一张图片,毫无力量.

第三,基于战略地图延展的需要,组织地图和员工心智地图的建立和规划必须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当前与未来之间的平衡以实现三张地图之间动态的平衡.

其实你会发现,许多对一些问题真正有理解的人,最后都是形成了一套词儿,说起来就跟念经似的,一套一套的,这意味着他们形成了如何完整看问题的一套体系.书玲也是这样.比如她认为,如何管人?不仅要管人的能力,还要管人的努力,最终是管人的心态.

再比如,书玲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克服有限资源局限与非理性人的群体组合的低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动力和创造力,实现群体效率的最大化”,而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实现管人的目的,首先的一个前提是必须深入了解员工的需要,在管理中能够“投其所好”.如何投其所好?就是要管理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又分为五点:首先,员工需要安全感,即待在企业中的安全感,持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安全感;其次,员工需要公平感,即员工对“工作责任和成果与所获得的认可和得到的报酬之间正向的因果关系”的一种需要;再次,员工需要成就感,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存在感”,觉得有意义;另外,员工需要归属感,这也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即一种回家和归属的需要,最后,员工需要危机感,这也成为一种必要的提醒,避免个体在工作中产生习惯性的懈怠.

除了上述,读者在阅读这本充斥着英式长句的准教科书作品的时候,应该也能体会到作者女性视角的柔软和温度,这种体验在大多数同类书中并不多见.

恐怕这些观察与觉知最应了书玲在结尾处的那段话――“因为工作的关系,一年之中我们会跟上百人沟通等我们会感受到不同的人的人生轨迹和生命状态等当我们带着一种悲悯的心态试图去化解这些问题,试图去成就一个人群的努力和成就时,又仿佛看到了一面面的镜子,照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里,开始想明白我们在自己生活中的困扰,开始解开我们自己心里的许多结,开始对尝试对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的个体的喜怒哀乐建立觉察.然后在过程中时不时惊喜地发现,帮助别人的过程原来是在帮助自己.”

在书玲送给我的样书中,她写了这样一些话,她说,“共同的关于管理学研究的兴趣让我们一见如故”,“在管理探索的路上,感觉我们就像战友”.这些话的确也让我非常受用,共同的对组织与人力资源的热爱,经常会让我感到不再孤单.最后,也用管理学大师巴纳德的一段话送给书玲――“不应该使人们产生这样的期望,即对社会中人类行动的研究,会比我们的思想可能从事的最复杂的研究简单一些”――以此共勉,且行且珍惜.

类似论文

有效管理:简单?坚持

一、化繁为简是有效管理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有效的管理所倡导的简单,就是在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两。
更新日期:2024-3-3 浏览量:8261 点赞量:2815

人本管理的本质特征

摘 要:近几年来关于人本管理的讨论引发了许多人的热议,大家对人本管理理念的认识也是众说纷。
更新日期:2024-9-8 浏览量:16451 点赞量:4536

辨析企业管理方法的本质与应用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存在着管理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管理理论和方法说得有条有理,但就是。
更新日期:2024-4-26 浏览量:58570 点赞量:13626

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化信息系统在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工作上的实际应用 它的关键作用是对煤矿生产。
更新日期:2024-4-19 浏览量:60161 点赞量:14673

关于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

【摘 要】本文提出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总要求,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人员的。
更新日期:2024-8-2 浏览量:15216 点赞量:4503

有效管理:简单?坚持

一、化繁为简是有效管理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有效的管理所倡导的简单,就是在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两点之间,找到。
更新日期:2024-2-12 浏览量:30278 点赞量: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