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道

摘 要: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支撑.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到目前阶段已处于深水区,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教育质量、教师队伍提升等诸方面问题呈胶着复杂状态.解放教师的头、手、脚、嘴、时空,鼓励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是教育科研突围的必由之道.

关 键 词:教育科研;困境;突围

中图分类号:G4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3-0061-04

《诗经·大雅·文王》中有句名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蕴涵丰富的哲理,“革新”意识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教育改革同样将伴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教育科研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前途和命运.

纵观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从上到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从教人员都意识到教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阶段,大家已经形成科研促改革的共识;忧的是教育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加减乘除,需要科学的理念、正确的方法和研究的土壤,而这些正是当下教育科研,特别是基层学校的现实困境.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实困境

困境一:科研初衷与教学实践“两张皮”

纵观学校的科研活动,每一轮教育科研计划的初衷都是良好的,都想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革新改面的理想效果,所以制定了一系列看来很美的实践方法和实施流程.但是到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现实原因的掣肘,教学实践过程“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片地”,循着惯性穿新鞋走老路是最容易的.科研初衷与教学实践“两张皮”,其结果可想而知.


困境二:科研活动与教学质量“无正相关”

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客观发展过程的,任何的改革创新都不是呼风唤雨就可以立马见效的.我们科研时间预设正常为五年,少则三年,多至十年甚至更多,想要一、两年短期内就有成效难以自圆其说.教育科研需要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挨得起冷眼的勇气和毅力,任何急功近利的科研都是“伪科研”.

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多种多样,就如八仙过海,可以各显神通.现实生活中,很多教书更用心、更科学、更人文的教师,教书教不过那些“死扣书本”的、简单重复反复练习的、没有科研的教师.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不是说那些讲究科学教书的教师错了,实在是教育教学影响的因素太多,而评价的手段却相对单一,造成了这样的表象.评价体制的简单划一,很难将“无形”的质量进行“有形”的比对.

困境三:科研期望与提升队伍“无显性关联”

学校期望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实践,帮助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具体实施中如果科研仅仅停留在书面的东西,科研等于写论文、交案例,做的还是表面文章,那么科研仅仅带来了外在的荣誉,却不会带来教师队伍实质的发展.教师内在素养很多是隐性的,天长日久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哪怕一低头的温柔,对学生却是最温暖的肯定;哪怕一句简短的问候,对学生就是天籁的福音.

教育科研的实施如果纯粹是行政的需要,而不是教师内在的需求,那么要想通过科研提高教师队伍就只是一个美好愿望而已.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问题剖析

造成当前教育科研的现实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简单剖析如下:

(一)评价体制的禁囿

当前教育的评价体制还是“一分定终身”,新加坡教育专家评价中国教育是做“点”的事情:相差一分,就不能上名牌高中,就不能上大学等而不是“面”的工程:全面评价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多少?除了主修课的分数,选修科目情况怎样?学生领导能力怎样?分数是否达到一定的区间内?

教研最终如果仅仅是为“点”服务,那么任何教科研就会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很难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从“人”的角度,去科学地思考改进的方法.

(二)教师职业的倦怠

教师的职业是个很容易倦怠的职业,简单地看那些书本知识,都是很有限的几个知识点,一个教师工作三年就基本达标了.而要想不断进步,个人修养的提升是无止境的,那么教科研也永无止境.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回答她公开课的准备时间时说:“我今天的这节课花了40分钟准备,但是为了上好这节课,我用了40年的时间.”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浮躁思想,教师收入也算小康,享乐主义的思想影响了部分教师队伍的成长,有教师感觉做个机械的教书匠比天天埋首科研的教师要轻松多了.部分学校教师没有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教科研只是行政领导几个人的事情.

(三)教学工作的繁杂

客观地讲,很多教师还是非常有上进心的,都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不为名利,只为心安;不问收获,只为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无奈,学校工作很多,除了教育教学,还有许多的杂务牵扯很多教师的精力:学生纪律好不好?不好的话要训练;学生生活有没有困难?有困难第一要保证安全,等等,这些都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家务活”.

上级部门各条线的工作都希望从教育的出口寻找贯彻的途径,譬如妇联,团市委、宣传部等这些部门,另外国土局的知识宣传、局的宣传等等“小手拉大手”类型的活动,无不通过学校,通过学生开展宣传和推广.很多时候,教师的精力被琐事牵绊,苦于没有分身之术进行教育科研.

(四)科研方法的缺失

有些研究的问题不是基于学校教师自己的教学现实,研究工作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相分离.许多一线的教师,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学习,没有深入地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在进行学校要求的教科研活动时,往往处于无头绪状态,既不知道研究的方向向哪里去,也缺乏好的教研途径和方法,教研效果不难想象.

三、走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困境

以上分析中,个人以为,第一和第三点我们基层学校可以作为的地方很少,紧紧依托日常教学活动开展切实可行的教学研究,解决教师教育教学的困难才是务实的教育科研.在第二和第四点上基层学校是大有作为的,通过研究方式的变革顺应学校的发展需要.开展以学校为本位的教育科研是可行的教研之道,让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学校中,笔者认为:只要创设好科研氛围,形成制度化的保障,领导主持,教师合作,专业支持,开展好校本化的行动研究——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行动、观察、反思,逐渐走出教育科研的困境指日可期.

“计划”指的是重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文献考察、计划制定、方案预估;“行动”指的是根据预设进行教学实践,大胆尝试,同时深入了解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反思、调整、修改;“观察”是有目的地观察教育教学行为,通过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将观察的结果形成各种形式的记录(研究日志、课堂实录、教育教学案例等),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 料;“反思”是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度解剖,结合相关理论形成分析材料.其中案例是反思性研究最主要的基础和工具.

陶行知有句名言: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把它引用到教育科研上来也无比贴切.要解放我们教师的头脑、双手、脚、嘴、空间、时间,让教师得到自由驰骋的天空,投身到热爱的教育研究中去.

解放我们的头脑

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更新是教育科研的第一步.从个体内在需求入手,不遗余力激发教师内驱力是科研领导者的首要任务.由于研究的场景和条件在学校中,参与者是全体教师,所以科研首先可从改变教师的观念出发,如:利用书吧等场所,开展经常性的读书交流会.校行政各职能部门应善于发现有利于开阔视野的好书资料,定期推荐给教师阅读取经,使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的冲击,享受智慧碰撞的过程.

再如:带领教师们去高校听讲座、去名校听报告——“洗脑”.基层学校的教师最缺的就是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高校教授们高瞻远瞩地分析教学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经典案例,往往迫使教师倾情投入地去聆听,去思考.每一次“洗脑”都是一次提升,精神“大餐”带来的愉悦也推动着教师们前行.

三是请来专家,零距离指导,锤炼青年教师.学校实施学校导师工程,聘请名特专家为导师,每学期至少来校辅导两次.专家零距离指导加上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除此之外,学校出台相应的科研考核制度,通过制度推动,文化引领,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的绩效依据.我校将专业发展分为名师型、骨干型、胜任型三个层次,由教师对照条件自行申报,不同的层次职责和义务不同,考核达标后的奖励也不同,一年考核一次,三年一个周期,然后再申报晋级.其中,考核的内容70%为学校指定,属于必须完成项目;30%的内容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科研实绩和其他反映个人成长的成果.教师自选申报类型,自觉记录成长档案.目标明确有挑战,数据清晰可达成,阶段成果可检视,后续跟进有措施,形成一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完整体系,很好地调动了全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解放我们的双手

学校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放手科研,教学考核不只看学科平均分,而要跟原有基础成绩进行比对,看有没有进步,进行成败得失的因素分析:是良性的提高,还是“高能耗、低效率”的提高分数?在同年级组同学科中的发展状况如何?达到一定标准的都给予肯定和奖励.

学校推出各种不同的平台让教师大胆尝试研究:领导干部亮相课、员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经典演绎模仿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研讨实践,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研究展示氛围,充分发挥领导、党员、骨干在教师群体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体教师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地进行教学科研.

解放我们的脚

走出去取经是促进教师思想革新的不二法则.教师看得多了,眼界自然就高了,对自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我校每学期选送重点骨干教师走出江阴进行短期培训,时间半个月至一个月不定.每年轮流安排全体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一次,校课题组成员、学习意识强烈的骨干优先安排,多渠道安排.

一是走进名校,感受名校文化,移植优秀经验.从2008年开始,我们启动了“走进名校”培训计划,每学期选派骨干教师到上海、南京的名校挂职锻炼.走进名校,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也改善了教师的心态.比如他们看到名校的工作节奏更快、课时工作量更多、家长要求更高时,自然感到自己平时那点压力算不了什么,因此能够以更加饱满的投入到工作中.培训归来,教师通过专题讲座、移植优秀课例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收获与全校教师分享,在学习、总结的过程中实现新的飞跃.

二是走进高校,借助专项培训,拓宽教师视野.我校与华东师大、浙江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培训合作关系,多次组织教师到高校进行高层次的科研培训.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难教,我们组织心理学培训,“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的班主任工作专题研究,“建设型班级”的经验和方法,激起了班主任的共鸣;针对青年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校本教研,我们接受“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将教师、学生、课堂进行国内外的现状比较,启发教师反思;针对教师们不擅长进行案例分析,缺乏撰写论文的技巧,我们开展“案例研究专业成长”的专项培训.专家们丰富生动的教学启迪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四射的点燃了教师们的科研热情,激发着我们的教育理想和事业追求.

解放我们的嘴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勤于笔耕,善于将个人的思考付诸文字是教育科研的落脚点.教科研的主体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领导要积极营造广开言路、百家争鸣的研讨氛围,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备课组活动等固定时间进行交流、讲演;教师则要敢说、善说、多说,积极利用沙龙活动历练自己,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权.我们学校组织的“澄翰大讲坛”,让一线的教师上来讲自己教学“宋诗提升学生古诗文修养”;讲“整理和复习课”怎么上效果好;讲“优等生的培养”,等等,教师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此外,教师积极撰写科研随笔、思想浪花等小文章,是记录科研实践的好方式.我们开展每月一次优秀反思交流,进行网上发帖点评.每位教师至少必须对本备课组内(或相关组)的教学反思进行一定思考,开展对作者有所启示的点评,期末由全体教师推荐优秀点评人.每月由教导处、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组成评委评出优秀反思,作为精华文章推荐阅读.学校通过评比的方式,督促教师养成记录教学情况的好习惯.

(五)解放我们的空间

教育科研不能狭隘地闭门造车,现在资讯这样发达,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网络论坛、沙龙论剑、草根对话都是很好的民间交流平台.我们积极开展以网上“澄江论坛”为载体的教学研讨活动,倡导“创自己的教法,说自己的做法”,积累个人的教学经验,同时让分享成为一种习惯.通过“多人一课”研讨、读书交流会、校园网论坛、教育沙龙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增强教师自主研究意识,增强教师教育研究的自信.

校级交流互访也是不错的科研方式,如果说走进名校主要是“取经”“吸氧”,那么走进同类型学校更多是探讨成长,走进稍弱的学校则更多是倒逼成长.交流活动通过讲座、课堂研讨、评课等形式互通有无,形成教研共识,锤炼新人,历练骨干.空间大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也宽阔起来.

(六)解放我们的时间

定期定点定岗的教研固然重要,无奈每次仅有的1、2小时总显得那么匆忙,有时探讨的刚刚点燃,时间已经不知不觉到点了,没有轮到发言的教师难免郁闷.所以,不拘一格、不限时空的,浸润于教学工作每时每刻的研讨更像细水长流,天长日久就汇聚成大江大河.我们倡导茶余饭后、课间假日的小研讨——一个学生的错误怎么纠正?可以探讨出几个好方法;一个教学环节如何设计?可以尝试好几种方法;一个新的知识点如何教?可以设计哪几个层次等研究活动是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相连的.

开展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我们相信,只要真正做到六个“解放”,心中有研究的弦,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研究,那么教科研的春天一定会来到,宏愿实现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石萍

类似论文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道

摘 要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支撑 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到目前阶段已处于深水区,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
更新日期:2024-6-27 浏览量:84690 点赞量:19338

真实的行为:落实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关键

摘 要:从工作层面反映课题研究的实施举措,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准确性 宜兴市基&。
更新日期:2024-12-16 浏览量:157148 点赞量:34071

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问题与

摘 要:中小学科研管理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从无到&。
更新日期:2024-7-27 浏览量:94962 点赞量:20827

中小学教育科研状况调查与

摘 要:本文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教育科研管理进行调查,试图对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
更新日期:2024-4-11 浏览量:56025 点赞量:12894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异化

摘 要:中小学教育科研一般是指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就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的。
更新日期:2024-7-27 浏览量:94160 点赞量:20427

中小学教育科研问题现状其解决途径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当行之际,中小学教育科研对新课程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育科研在解决教育实。
更新日期:2024-4-8 浏览量:13003 点赞量: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