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摘 要〕本文在分析生命教育的机遇与困惑的基础上,指出生命教育不能停留在宽泛的口号上,不能纠结于抽象的辨析中,关键在于推行.在有教育行政资源优势的地方可以进行变革式的生命教育,其他地方可以开展广泛的改良式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融入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一种有效而低代价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生命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深度和生机.

〔关 键 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4-0004-03

近年来,中小学兴起了生命教育的热潮.开展生命教育,甚至被视为学校教育革新的标志.原本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一些学校,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落后了,转而扛起了生命教育的大旗.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生命教育?应该怎样理顺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生命教育的机遇与困惑

(一)生命教育的机遇

生命教育有两种渊源:一者源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1979年建立的“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生命教育中心,侧重健康教育和生存技能教育;二者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死亡教育,侧重“为死所作的准备教育”.我国尤其台湾的生命教育与后者一脉相承,旨在通过教育,让青少年从小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前生命教育的功能已经由预防、降低率,扩展到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以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社会为目标.

生命教育突破了传统对死亡相关话题的禁忌,对青少年珍爱自己和尊重他人生命,激扬生命价值,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教育的兴起,为与之密切相关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契机.

(二)生命教育的困惑

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和理念非常好,得到了广泛的积极响应.但由于其外延过于宽泛,在学校里落实起来非常困难.如台湾生命教育的主题包括人际关系、、生死学、宗教、殡葬礼仪五大项,后来又将情绪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纳入其中.这些内容涉及多个层面多门学科,操作难度很大.

有大陆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生命教育体系:“树立生命意识的教育理念,保护生命存在的生存技能,洋溢生命情怀的心理健康,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激发生命潜能的学习方式,融入生命关怀的管理,尊重生命的德育方法,展现生命意义的阅读写作,提升生命质量的专业发展,促进生命发展的多元评价”.这种说法语言优美,内容系统,但体系庞大,让生命教育无所不包,却又使学校难于着手,乃至化于无形.缺乏具体的内容和实施模式,只会让生命教育停留在抽象的口号上.

(三)生命教育的具体化

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素质教育、生本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教育理念,每种理念的推行都是全方位、渗透式的.每个学校都有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如今,生命教育的推行,是否又需要一切,对现行的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体系进行彻底的变革?抑或只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体系作一些修正和改良?

我们认为,生命教育的推行有两种方式:一是变革式,二是改良式.

变革式的生命教育需要树立专门的生命教育理念,推行生命教育管理模式,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建设专门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各学科的生命教育渗透,开展生命教育式的教学评价改革.这种方式牵涉面极广,工作量浩大,与现有教育体系和模式的整合难度非常大.这种模式的实施主体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如果没有教育行政资源的强力推动,很难实施和推广.

改良式的生命教育是指在现有学校管理和教学体系下,增加生命教育元素,把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具体化到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等相关课程中去.这种模式不需要耗费专门的教育行政资源,不需要承担变革的系统风险,只需要相关课程的教师去丰富和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即可达到生命教育的效果.这种模式的实施主体是科任教师,只需教师个人接受生命教育的理念和训练即可实施,可行性强,覆盖面广.因此,采取这种改良的模式对大多数学校来说,生命教育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学.其价值追求为生命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终身发展.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生与死、身与心、健康与疾病、生存与发展等维度.教学效果体现于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身心健康、潜能发展等方面.以台湾为例,生命教育的核心内涵包括“一个理念、两个方向、三大目标、四个向度、五种取向”.详见表1.

从内涵来看,生命教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五种取向之一,在其方向、目标和向度中也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一种载体.但如果仅仅从如此宽泛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失去了其实体性,会化于无形.

其实,从概念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包含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体验生命意义,实现生命的潜能,提高幸福感.从这个角度看,生命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如有学者说:“在有些语境下,生命教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在另一些语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又包含生命教育.”(二)心理健康教育对生命教育的承载,生命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

自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和普及.相比于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教学体系、教学管理还是师资建设方面都要更加成熟.所以,我们认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去承载生命教育,用生命教育理念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实践途径.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个性培养、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主题,较注重心理问题的辅导和行为的训练,追求短期行为效果,显得微观、近视和务实;而对于人生态度、生命意义、生死等厚重而深刻的主题往往不敢触碰,甚至讳莫如深.对此,生命教育能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提升.把生命教育融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学会感恩,学会生涯规划与目标管理,学会对生命的尊重,懂得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三、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体现生命关怀的教学内容

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主题,如兴趣培养、思维训练、能力培养、潜能开发、情感培养、意志锻炼、性格优化和社会适应性培养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生死教育的内容.

生死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生的教育内容包括:生存的技能,生涯规划,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死亡教育内容包括:了解死及濒死的过程,死的尊严,面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及预防,病情告知与心灵呵护,临终关怀,安乐死,器官捐赠,葬礼与殡葬管理,死亡的哲学思考.这些内容都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严重欠缺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这些内容,以科学的生命知识和真理为依托,能涵育 学生的生命情怀.

如叔本华所说:“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美神.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生死属于终极关怀的课题,旨在确立生命的意义与方向,有助于人类共性的潜能,如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的实现.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的意义疗法认为,心理健康的根本基础是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思考生命意义的自由,追寻意义的意志.而面对死亡,开展生死教育,是认识与体验生命意义最有效的途径.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中小学的很多生命教育课混淆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把生命教育上成了普通的心理课.如2012年在广东省教育学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首界研讨会上,有两所学校展示了生命教育课.其中一所学校讲的是爱的传递,另一所学校强调的是挫折教育.两者都没有把握住生命教育的核心,也就是与生死有关的主题,而偏离到了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上.这样的生命教育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存在价值.

(二)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通常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学科渗透融入各科教学,并辅之以社会实践活动.生命教育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核心是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各种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去体悟生命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并通过多种体验渠道发挥自己的潜力,以求充分发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理性为指导、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学.辛继湘指出,体验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与超越,而不只是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

活动情景的创设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如用实物演示情境,设置必要的背景;用音乐背景下特有的感人语言,展现鲜明的形象;用图画将文本中用语言描写的情境再现出来,把课外内容形象化;用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担任角色,真切感受文本的内容.例如有人通过模拟棺材、模拟追悼会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感极强,学生体验极其深刻.

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类活动,如到福利院、孤儿院做义工,体验对生命的珍爱和尊重.也可以开展参观类活动,如参观烈士陵园、殡仪馆等场所,让学生懂得要珍惜生命.还可以参观看守所、戒毒所或观看一些预防艾滋病的展览,以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使他们懂得维护生命的健康与尊严.

(三)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评估.把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性、脆弱性、韧性,以及生命的情感性和意义性,同时会带来很多深层次的效果,无法简单地用心理测验进行评估.


如生命教育带来的价值追寻和意义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生命的真谛,提升幸福感.生命教育也会促进感恩教育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更懂得珍惜拥有.死亡教育,能使学生直面生死议题,去除心理禁忌,看淡生死,从而摆脱死亡焦虑,降低抑郁和恐慌.生命教育也可能带来与认知方式、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方面的改善,让学生更懂得学会放下、活在当下.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生命成长档案的方式对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效果进行评估.生命成长档案可以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智力、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状况、社会性发展状况、个人成就、个人作品、自传、行为观察记录等内容.运用心理测验和问卷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潜能发展情况,也可以了解其幸福感、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效果.通过对其自传的分析和日常关键事件的记录,则可以了解其价值观和生命意义观的发展状况.这种心理学化的评价模式,有助于生命教育效果的量化评估.

总之,生命教育不能停留在宽泛的口号上,不能纠结于抽象的概念辨析中,关键在于推行.把生命教育融入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一种有效而低代价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载体,生命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深度发展的生机.

类似论文

语文教学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摘 要: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有机地融入到语文教。
更新日期:2024-3-7 浏览量:10624 点赞量:3838

关于构建立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摘 要】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升中学生素质的全面途径 实验表明,构建课内与课外,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主体。
更新日期:2024-10-20 浏览量:131773 点赞量:2853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总结大学,曾经是我们梦想中的天堂 如今我们已经站在了大学这一片热土之上,然而。
更新日期:2024-3-5 浏览量:9908 点赞量:3555

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高校可以通过加强生命教育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可通过宣传促进师生正确认识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具体的。
更新日期:2024-1-8 浏览量:8195 点赞量:3319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

摘 要: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导致医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 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
更新日期:2024-6-14 浏览量:81881 点赞量:18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