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育的轻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和教育者,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该怎样去做,是我们首要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向学生施加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努力消除或减弱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养育身心健康的学生.通过这些年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经验,我认为,教师应在教育中把握好一些“轻”与“重”.

一、关系重于“发展”

教育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但对个体成长来说,满足关系需要比成长需要更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德弗的需要理论(“ERG”理论)认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儿童对父母都有一种深深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在家庭的生活就逐渐迁移到教师身上.教师只有把握和处理好这种亲密关系,才能让学生获得这种关系上的需要,也才能得到足够的安全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心和耐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一个充分受到教师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学生,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教师忽视的学生则经常自暴自弃,形成一种自卑感反社会的心理.比如,平时有些学生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太少所致.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教师对他的爱.作为教师,无论学生美或丑,也无论聪明或愚钝,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用我们的爱给学生带来自信、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我们应怀着一颗爱心走近学生,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爱的策略,多给学生一些关怀与微笑,分享他们心中的快乐,分担排解他们心中的忧虑与不安.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爱需要贯穿于各类活动的始终,切忌忽冷忽热、喜怒无常.我们应以自己的爱和真诚鼓励学生学习爱和真诚,用爱心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活动重于“知识”

足够的知识是学生在现代生活的必备基础.现在的家长都想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教育教学要符合实际,不能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孩子认知思维发展规律,否则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在现代的教育中,有很多家长和教师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游戏活动就是他们的“生命”,是生活的全部,当然也是学习的手段.游戏本身其实就是学习,是养成合群性和培养独立性的极好手段.在游戏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发展了自我意识,促进了社会化的过程.同时,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也学会了遵守规则、自我约束,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合理的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乐观的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养成坚强的意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孩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通过动作、声音和颜色来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的.这当然离不开游戏,而且学习要依赖于大脑的发育和思维的发展,无法急于求成.儿童时期的思维是由直观动作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记忆也是形象记忆,这些都离不开实物和活动.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小孩子问过我这样一个题目:数一个墙角的立体图形中的正方体个数.他告诉我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题目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能也不应该会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思维方式主要还是直观动作思维.不要说这样的题目,就是简单的“1+2等于3”没有具体的实物,他也很难算出来.这种教学已严重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更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有心理学家谈到我国学生心理问题时指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教育某些方面背离了教育宗旨.就拿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每天要做一个小时的作业,升小学还要考试,一个星期天的作业甚至要用掉几个本子.这样的教育严重摧残了孩子的身心,让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健康发展.

三、理解重于“管理”

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当然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管理.但在管理中,我们更要重视理解,理解学生的行为和言语的真正含义,而不是强制性地管理学生,让学生充分自由又快乐生活,这样也才能让学生和谐相处.在这方面,教师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我们某句话、某个动作可能会影响学生一天的情绪,甚至挫伤学生的心灵.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以愉快、喜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对学生充满挚爱之情,并时刻能够自觉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而且,我在平时注重创设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环境氛围.学生情绪都比较极端化,同伴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时情绪会表现得很强烈.这时,我们教师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情绪问题,而不是问题本身.比如,有个学生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吃了亏”,来找我“告状”诉说.听完学生的诉说,我会对这个学生说:“你和××等你感到很生气,因为他把你等”然后,我会问这个学生怎样解决,是不是打算不和那个同学一起玩了.但结果往往是他们很快就又一起玩了.孩子的观念、看法和我们成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他来找我们就是要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要真正处罚另一个孩子.我们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用孩子的方式看问题.同样,有个学生会经常告诉老师:“××在地面上乱写乱画了.”有的教师也许会处理那些“弄乱了”的学生.但实质上,也许那个告状的学生也很想“弄得很乱”,只是不敢(不知道老师允许不允许),所以告诉了老师.如果教师真的处理了那些“弄乱了”的学生,会使学生“老实”了,但也就“害怕”教师了,尽量不会和教师交流了.其实真的问到我,我会告诉学生,游戏活动的时候,地面弄乱了,是可以的,因为游戏活动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很正常的.当然,我们在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同时,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比如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上,必须管理,温柔且坚定地坚持原则.

四、行为重于“评价”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所以,我们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就非常重要了.为了提供榜样,我们就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适度的评价.评价是认识自我的方式,我们应多表扬和鼓励学生的优点,因为表扬和鼓励能给学生带来自信,但不合实际的过分表扬却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自我评价.在研究调查中发现,经常受表扬的学生在面对容易解决的问题时会表现出更强的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行为;但面对困难的问题,却更多地表现出低的动机和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真实,符合人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常用的表扬和批评,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学生产生伤害.我常见一个学生做了某件错误的事情,只有对老师说“老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老师才会满意.但结果呢,学生会从内心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对待学生的行为,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明白的是要“人事分开”,学生只是做错了一件“事”,而不是他的整个人.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有自我实现的价值的.也就是说,孩子都是好孩子,虽然好孩子也会做“错”事,但他仍是好孩子.我们要尽量表扬学生的行为而不要表扬学生的品性,也不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做了某件事而说他为好孩子,这样的话会让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我们应尽量要让学生自己做出对自己的评价,而不是把我们的评价强加给学生.我想有益的方法是,我们要描述学生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千万不要评价学生的性格和品行.“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判断.”因此,我们要尽量“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评价一个人.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程,关系到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和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握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地“以人为本”,站在长远的发展的角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细致入微地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完成我们教育者的神圣使命.(责编 张翼翔)

类似论文

把握教育核心再创教学方式

摘 要教育信息化带来优质的教育资源,使课堂变得非富多彩 特别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û。
更新日期:2024-5-6 浏览量:12327 点赞量:4028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要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学习的角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
更新日期:2024-7-5 浏览量:14240 点赞量:4292

把握《指南》教育理念引导幼儿表现与创造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把旋律、节奏、力度、音色、曲式等构成音乐的各类要素有机地组织了起来,它运用特殊的思维。
更新日期:2024-7-5 浏览量:17310 点赞量:5826

把握生活契机让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

摘 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
更新日期:2024-10-23 浏览量:132780 点赞量:28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