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企业家认知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的作用机制

内容摘 要:在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会对企业战略变革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企业家认知会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结合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观点,从资源基础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组织认知理论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企业文化、企业家认知与企业战略变革之间关系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影响机理.

关 键 词:企业文化企业家认知战略变革作用机制

引言

现代企业正处在一个“永恒不变的是‘变’”的时代.在这种环境中,依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动及时进行战略变革是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唯一的选择.同样,时代的变迁也使得企业文化与企业兴衰成败密切相关,文化已深深地融入企业的变革和管理实践中.自“战略变革”这一概念兴起之后,国内外学者已围绕企业战略变革进行了诸多研讨.然而,许多学者虽然对“企业文化对战略变革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只是从某一角度进行阐述,未能从多角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问题大多是非结构化的无法通过简单模仿或沿袭旧方法来解决,需要决策者根据对环境的认知并结合个人的判断做出战略决策.由此,企业家认知的重要性也逐步受到各方的重视.这样,影响战略变革的深层次因素也将发生变化,企业家认知会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鉴于之前的研究未能予以足够的关注,本文将企业文化、企业家认知与企业战略变革纳入同一个理论框架,分析影响三者关系的相关理论基础,探讨这些理论对三种变量关系的作用机理.

企业文化、企业家认知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的理论基础

(一)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而非一组产品―市场位置.Grant和RobertM.指出资源和能力为企业的战略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它们是企业利润的基本源泉.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那些高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难于模仿性的资源.而企业的卓越业绩最终取决于对有竞争力的稀缺资源的巧妙配置.企业管理的战略任务就是找出,发展和配置这一部分与众不同的关键资源,以谋求长期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与企业成长、发展水平有着重大影响.IBM的小沃森认为:任何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获得成功,必须拥有一套牢固的观念,作为制定政策和采取行动的前提;决定公司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忠诚地遵守哪些信念;一个企业若想对付变化中的世界挑战,它必须准备改变自己的一切,但它的信念在整个公司的生命中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一个企业的基本哲学、精神对于企业的成功产生的作用.企业生产运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优势的企业文化资源与竞争对手尚未注意或充分利用的市场机会相结合,继而创造出更多新价值的过程.斯坦福大学帕斯卡尔和哈佛大学阿索斯两位教授就美、日两国的企业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美、日两国在企业管理文化上的差异,并很好地解释了长时间困扰西方学者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什么二战后初期经济濒临瘫痪、社会千疮百孔的战败国日本在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与被“山姆大叔”的占领、控制的情况下,只用了短短十数年的时间,就具有了足以匹敌美国的高度生产率与强大竞争力.究其本质是两国企业间组织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实际上,一方面,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组织嵌入或因果关系模糊等特性,建立起了抵御复制的独立性机制,从而保护了企业的差别化竞争地位.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战略性资源之一.由于它对企业创造性策略会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其自身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与协调功能来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以及潜在的机会资源,使这些静态资源提升为企业动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企业在外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因此,作为战略要素的企业文化资源,能够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变革创造性的广度和深度,其在创造性战略变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创造性战略变革的智慧源泉.

企业家精神(包括企业家认知)是一种动态的资源转化和配置机制,其通过创新、公司风险活动和战略更新,不断根据环境变化把企业的内外部通用资源转化为独特的竞争优势.BarneyJ.(1991)认为,在一个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和快速变化的任务环境中,较之于能力而言,企业战略变革行为可能会因企业家组织、处理信息的习惯与偏好方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因为能力存在“天花板”效应,即超过某一界限,认知因素就会成为战略变革决策及其后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武亚军等人(2010)对5016位企业经营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快,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前瞻性、领先性、主动性和快速行动,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把握机会.由于企业家处于组织结构的金字塔顶端,是企业战略变革最主要的发起者、主导者,其认知与企业战略变革的各个层面紧密相连.因此,作为实现企业战略成功变革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企业家认知会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的决策过程、实施进度与成果质量.此外,NuttP.(1997)指出企业家也必须为战略调整提供相应的资源,并组建有效的高层管理团队来管理新的企业组织,以便支持新战略的实施.

(二)演化经济学理论

关于演化思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机制以及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基因遗传理论.现代演化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2年,Nelson、Winter《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的出版标志着演化经济学思想的真正形成.他们认为,惯例是企业的“基因”,具有持续性的特征,提供了经济体系中“自然选择”发挥作用的、稳定的“遗传物质”.企业中的惯性既可以作为企业的休战协定,也可作为企业的记忆存储器.他们同时指出,企业坚持惯性将导致其相对刚性甚至是惰性的行为,可以通过主动“搜寻”来调整其惯例行为.积极的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一个企业内部生态“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保留有利、淘汰有害性状的过程,更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保留符合企业宗旨的文化观念,去除违背企业宗旨的观念倾向.同时,谨慎研究是否吸收在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中产生的异质文化对主体文化进行必要补充和调整.维护优秀的主体文化,遵循、分享绝大部分组织成员所认可的共同价值观,增进组织内部的团结,强化组织凝聚力,极力消除任何可能引致混乱的因素,有利于保证正确战略的有效传承;合理吸收异质文化,则有益于战略变革的启动与深化.因为企业文化不是通过领导的某个命令或某次会议的决定起作用,而主要是通过人文环境的熏陶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起作用.企业文化具有相对的继承性,会植根于企业内外环境之中,成为企业运行的惯例,成为职工无意识的行为,这种惯性和无意识行为,不会因领导更换而改变,也不会因组织机构的调整而发生根本的变化.Nelson和Winter认为组织将其行为惯例化能最大限度将组织内潜在的和明显的冲突保持在可预测 340;范围之内,这有利于企业避免战略执行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矛盾.此外,惯例的记忆存储器作用则可以使企业按照某种标准程序来规划、执行部分战略,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当然,这两大功能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战略规划与执行的效率,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旧有惯例的组织记忆功能仍将起作用,致使企业表现出边际搜寻倾向,只是在已知的惯例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而不是根本改变原有的惯例,这压抑了企业的注意范围和吸收新信息的能力,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防御了新奇事物以及任何转变企图”.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惯性约束了大部分组织激进地改变战略.

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变革之间的桥梁,其认知会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一方面,企业家认知能够通过“创造性破坏”使企业资源组合处于不稳定状态,进而打破企业文化原有的运行惯例,启动战略变革,提升战略变革的合理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组织惯例存在着“结构面”与“行动面”两个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层面,“结构面”对“行动面”起着指导和说明作用,而“行动面”通过反馈来维持、修改“结构面”.当然,企业的惯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全排斥体系以外的实践和行为模式.它们在“行动面”与“结构面”的相互作用下,通过“变异―选择―保留”机制也可能逐步融入到固有的惯例体系之中,从而使组织惯例在行动中产生内生变化,进而达到新的稳定.因此,企业家认知应该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惯例“行动面”的能动性上,通过对组织惯例的调整来推动战略变革,使新的战略成为未来的“惯例”,逐步融入到企业惯例体系之中.此外,企业内部生态的“自然选择”会受到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陈维政等(2004)认为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企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风格,并设计和塑造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由于企业家在企业组织科层金字塔式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其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企业对组织文化优劣评判的标准,而不同的评判标准会导致文化取舍的不同,进而对战略执行、变革产生重大影响.不仅如此,企业家还应该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允许其在认同企业目标前提下,潜在地形成对企业战略变革的不同体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选择并不是简单的移植,需要一个与民族文化传统的整合过程.所以,企业在进行文化移植时,不能机械地将本土企业文化生搬硬套.企业家认知应当认真分析当地民族文化特点和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价值理念、形象设计、客户服务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尽力塑造既有自身文化个性、优势,又能为异地各方普遍接受的经营风格,实现相关各方物质与精神的共同繁荣,进而根据企业文化的具体调整,指导异地经营战略的修改与变革,以适应异地新环境.

(三)组织认知理论

就像个人一样,组织也拥有认知能力.自20世纪中叶始,赫伯特西蒙、詹姆斯马奇和理查德赛尔特等将认知、心智模式等概念引入到组织理论研究中,认为组织拥有自己的心智模式和心智架构.组织理论认知观将组织视为一个“聚焦装置”,因为组织存在共享认知,包括对知觉、诠释等认知过程的共同了解,以及规范、认同等共同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共享价值观.但组织认知并不是其内部成员态度、理解或观念等的相似性的简单综合,而应该是组织成员在组织共有的目标和信念基础上,通过共同参与的经历及密切的人际互动后逐渐形成的.组织会在认知的基础上,把自己和行业标杆、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根据它们所采取的变革模式和行动,再进一步考虑自己采取的变革策略,从而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共同认知.文化实际是一种群体意识或组织氛围,只有企业成员在许多基本问题上有共同的观点,才会成为组织共同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在组织成员的相互支持和鼓励下,形成统一、融洽的文化氛围.当企业需要对其过去选择的目前正在实施的战略方向或路线进行调整时,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则对这种战略调整或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动态视角出发,企业文化可以被看作是企业成员在适应内外环境中凭借彼此互动而积累起来的共享经验.这种共享性越强,组织各成员间互动交流就越频繁,彼此信任的水平就越高,有利于提升组织成员个体之间知识交流、共享的有效性,保证战略运行的高效率.但也可能致使所整合知识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同质性,阻碍必要战略变革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组织成员的个体认知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正如BartNooteboom(2000)指出的那样,知识互动的主体之间需要适宜的认知距离,即互动双方的知识存有一定差异.而认知距离过大难以保证成员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影响战略运行效率;认知距离过小,极度相近的认知结构会使思维模式、观点过分趋同,进而患上近视症,降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度,错过战略变革的最佳时机.将企业文化视为企业对信息加工处理的一个过程,企业文化也贯穿于信息加工处理的始终.因为企业文化的不同,不同的企业在转换、存储、检索和使用信息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能力也有较明显的差异.本文将企业看作是一种人格化的装置,没有优质的企业文化,企业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绩效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灵魂,企业战略变革离不开企业内外部相关信息的流动、支撑和创造,所以企业文化会对企业战略变革产生影响.此外,企业在进行信息加工处理时,通过“学中干”机制,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惯例或惯常方式,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换言之,在企业战略变革的过程中,因企业文化所引起的路径依赖性或习惯域反而会阻碍企业创新认知的产生.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马奇指出,主体未来的战略变革选择受制于过去的知识和方法集合,即一般意义上的由经验限定的认知路径依赖性.企业文化由内而外包括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次,它们相互依存,是组织的价值观由内容到形式、抽象到具体、本质到现象逐层向外展开的产物,共同构成了特定的组织文化系统.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把自己与企业理想比较,把自己与行业中的优势竞争对手比较,寻求差距,发现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模式和行动,启动上到高层战略、下至基础技术的变革,从而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企业文化的个性突出体现为企业家文化的个性,而企业家文化的加入使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认知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管理者之间对组织愿景、使命、目标、资源等因素的共同认识与理解.将这一概念落实到企业中,我们很明显就可以发现企业家认知在组织认知形成过程中区别于一般普通成员的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很早就有研究表明组织高层管理者对组织内外部因素的认知在解释其后续管理行为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促发组织变革的动力绝大程度来自于高层管理者的推动,而高层管理 者对组织变革的推动又来自于高层管理者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判断.所以,企业家认知对企业战略变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战略发源地的企业家及其团队所具有的认知特性”为企业战略变革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考―行动认知框架,这个认知框架将企业文化、外部环境等因素纳入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引导战略变革的实践者深入理解变革,从而进一步指导变革的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功能主义也认为,在企业治理结构的框架内,高层管理者反复告诫企业成员并引导他们做出“组织所赞赏”的决策和行为,以使得与这些企业当前战略保持高度一致性的决策和行为一直延续下去.同时,企业家也必须能够清晰地构建出具有说服力的战略变革前景,设计新的且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实施标准,使企业成员能够富有热情地实施战略变革.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今这个“加速”的时代,企业战略变革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在战略变革过程中,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战略变革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作为企业战略发源地”的企业家认知会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为此,本文将企业文化、企业家认知与企业战略变革三大变量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之中,综合分析影响三者关系的理论基础,即资源基础理论、演化经济学企业理论、组织认知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三种理论基础对三种变量影响关系的作用机制.希望本文能引起企业对这三种变量影响关系作用机制的足够关注,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但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依然存在相当的不足之处,仅限于理论探讨,并未经过实证数据检验,这是今后笔者需要做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类似论文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摘 要: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就是ISO9000质量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主要针对领导所发挥&。
更新日期:2024-5-28 浏览量:71719 点赞量:16499

基于文化差异的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

随着企业战略联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稳定性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
更新日期:2024-2-5 浏览量:9827 点赞量:3913

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

摘 要:随着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求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得实施企业文化管理和企业战略管。
更新日期:2024-1-20 浏览量:20539 点赞量:5798

建设符合企业战略的企业文化

摘 要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被企业成员普遍认为有效而共享,并且共同遵循和维护的基本认识、基本信念。
更新日期:2024-9-25 浏览量:119393 点赞量:25846

基于文化差异的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

随着企业战略联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稳定性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正反两方。
更新日期:2024-2-26 浏览量:34688 点赞量:9004

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文化

[作者简介]宇红(1975-),女,辽宁鞍山人,大连民族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管理 [镝要]企业家作ߒ。
更新日期:2024-8-17 浏览量:105021 点赞量: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