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迁徙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系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成长的不同阶段,接受了层次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离不开所处的环境.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成长环境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随之发生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成长环境变迁的过程中,主体把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接受的教育内容随主体一起迁入到新的环境中.文化迁徙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载体,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积累的文化通过濡化成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受文化迁徙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基于不同的层次需要优化.通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文化文化迁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作者简介:王江荣,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硕士,助教,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2-228-02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张耀灿先生在其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这个概念,我们是认同的.此外,陈秉公先生在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亦作出了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也可以这样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两种界定,虽然表述不同,但是在实质上,两者趋向一致.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所有外部因素,那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这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其发生作用往往是多种因素的合力.可是,从微观方面看,单个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亦是存在的.我们试着从文化传播与迁徙的角度,来探讨文化迁徙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从而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造条件.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二、文化迁徙的含义与途径

文化迁徙,或文化变迁是指文化从一个地方和环境传播或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和环境.在这当中,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传播的推动者或实践者.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的四大文明已经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的不断迁移或消融或消失或融入到一种新的文化中,成为新的文化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可谓是经典之传.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生命力,特别是与中国文化的某种可相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从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理论,成功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程,在实践中丰富了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说,文化迁徙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和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迁徙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进行.这就是文化迁徙的途径问题.文化迁徙的途径主要包括口头传播、书本传播、潜移默化式地传播和网络传播.

首先,口头传播.这是最原始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人类在群居生活中往往是由长者把本族群积累的知识,用口头传授的方法传给下一代.其中,采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当然,这种知识不能被称之为知识,只能称之为传说.

其次,书本传播方式.把文化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甲骨文是人类较早的记录文化的方式,虽不能同现在的文字相比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人类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和印刷术的改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从此以后,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就大大加快了.我们今天能见到和读到的许多书籍,特别那些关于古代史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正是书写方式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再次,潜移默化式地传播模式.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当中,人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受着文化的熏陶.家庭是人所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第一个环境,从出生到成长的每个过程,父母总是把自己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或用语言,或用行为,总的说来是用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地方式把经验和知识传递给青少年.村落或社区环境,是对人进行潜移默化传播知识的第二个环境.人除了家庭环境外,还有社区或村落环境.在社区环境中,人在与社区其他人的交往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最后,网络传播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所谓网络载体,即‘以网络为载体’之意,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帮助人们形成时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过程.与传统的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载体相比,网络载体传播信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信息内容的海涵性.二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三是传播手段的兼容性.四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三、文化迁徙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文化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子.在高校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由高等学校的职能所决定的.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的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即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不断进步发展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职能.一方面,通过文化传承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时代性和时效性.由此可见,高等学校是具有丰裕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的教育教学阵地.此外,高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各种文化几乎都能在高校的自由土壤中相互交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一是丰富了校园文化,二是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三是活跃了思想、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人才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因此,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设和优化,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载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阵地和途径,以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和课外活动为辅助手段,把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为人才培养服务.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就是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外即第二课堂育人环境,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优化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情境创设潜移 默化地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大学生的头脑,优化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每个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是通过隐匿在主体身上所负载的关于自身阅历、经历及通过家庭、社区和社会耳濡目染所形成的文化因素,体现在主体的言行、生活习惯和方式上.在高校这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环境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社会交往,把自身所载的文化传递给另一个主体.从而使不同的个体文化在交流与碰撞当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可能.

“任何两个具不同文化的群体甲和乙发生接触时,甲可能从乙那里撷取文化要件,乙也可能从甲那里撷取文化要件.当这两个文化不断发生接触而扩散时,便是文化交流.”这就是说,不同文化之间在发展时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必然地在其发展传播时与其他文化碰撞与交锋.但是,任何文化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在相同的地域环境中,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文化的发展、传播与优化,必然要求与其他环境中的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或吸收或相抗或互相包容.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主体是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而社会交往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文化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人类的精神符号.人类社会在向前发展,文化的发展亦必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实际上,文化之间的交流、发展与扩散就是文化的变迁或迁徙.应当看出,文化迁徙与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环境中的特殊部分,必须要体现环境的共性.文化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文化,特别是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因此,教育事业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活动,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贯彻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通过实践,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此,要积极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文化背景.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此外,集中全国力量创造有力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自由,又使糟粕的个人习俗让位于富有特色、高尚和科学的校园文化.

总之,文化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文化变迁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原有文化,两种文化通过濡化使之形成新的文化形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第二,文化变迁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类似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影响的应用

【摘 要】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有着很大的影响,从人文环境中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
更新日期:2024-12-27 浏览量:159910 点赞量:3505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途径构建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存在不平等的关系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受传统教育思想。
更新日期:2024-3-24 浏览量:47352 点赞量:11730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 然而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 社会文明į。
更新日期:2024-8-11 浏览量:106543 点赞量:23549

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近年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热点,领导也频频出席有关会议,并发表讲话 在。
更新日期:2024-6-14 浏览量:81773 点赞量:18358

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调查

摘 要:校园文化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作用,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更新日期:2024-12-27 浏览量:157573 点赞量:3388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功能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 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更新日期:2024-3-4 浏览量:9437 点赞量:3357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优化

作者简介:王爱蔷,女,民族: 汉,籍贯:甘肃榆中,学历:硕士,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
更新日期:2024-3-8 浏览量:11704 点赞量: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