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摘 要]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力求对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找出一些对策.

[关 键 词]大学生;心理辅导;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学生刚一进入大四,各种招聘信息蜂拥而至.由于自身条件不好或缺乏充分的准备,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单位.200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51.4%的调查对象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因素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远远超过其他一些原因(学习压力、情感原因、人际关系等),在本次调查中,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示在就业过程中感到“焦虑”或“非常焦虑”.

2.依赖心理.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80后或90后,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不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而是指望学校、老师推荐,家庭托关系、走后门找到就业单位,“等、靠、要”思想严重.据《职业》杂志报道,2005年与搜狐教育频道共同设计的《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调查中显示,52.4%的大学生找工作依赖学校和家人,这一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的依赖心理,独立意识不强.还有个别毕业生缺乏竞争精神,被动就业,静候“理想单位”来相中自己,或依靠父母寻找、依赖学校推荐或等待政府安置等.

3.从众心理.我国的教育机制,以及长期的学校群体生活,深化和促进了学生处理事情的从众心理.不少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如既往的坚持群帮性原则,根本不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不去分析社会需求和发展,别人找什么工作,自己也跟着去找什么工作,盲目从众,贻误了良好的求职机会.

4.攀比心理.在就业过程中,有些大学生“这山望着那山高”,容易受别人影响,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不屑到基层工作.总是盯着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等,总是拿自己和考上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同学作比较.这种不正确认识自己,不能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的盲目攀比心理使得许多大学生迟迟不愿签约,从而导致与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失之交臂.

5.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自卑也是轻视自己或对自己不满的表现,认为无法赶上别人或适应要求的情绪体现.尤其对于地方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感到更是自卑,他们总感觉自己的学校档次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少,与重点院校的学生竞争,始终处于劣势.还有有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限定了学校的档次,地方院校的学生往往被拒之门外.

6.功利心理.功利心理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追求实惠、急功近利的心态.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职业定位上.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把就业目光投到相对稳定、收入高、待遇优厚的行业而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适合该职业.二是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部分毕业生只想进大城市,削尖脑袋往中心城市挤,并且他们非常关注社会地位、名誉等条件,他们希望进到挣钱多、福利待遇好的单位.

二、心理问题的成因

1.主观方面的原因.(1)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所有的毕业生都想日后拥有一份高收入稳定的工作,都想在国企和事业单位就职.但是由于有这种思想存在,多数大学生不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本不愿去偏远地区和私营企业,而只是等待老师、亲戚、朋友和家人给自己找工作.(2)自身综合能力欠缺.自扩招以来,学生的质量不断的下降.大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实践能力欠缺,沟通协调能力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办事不太讲究诚信,不想通过自己的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竞争意识缺乏.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是80和90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严重,备受长辈的呵护,自己不太考虑自己的未来.(4)心理承受力差.很多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没有长远的打算.由于对未来没有规划或规划的不合理,又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往往在初次就业时候不能顺利通过笔试、面试.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就业,甚至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2.客观原因.(1)社会环境影响.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就业过程中加注重经济效益、地域范围,强调自我发展而忽视了社会需求.其次,就业形势严峻.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余万人,2012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80万人,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落实就业的毕业生,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待就业群体,大学生就业将会越来越困难.其次,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我国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再次,就业体制不完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高校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就业机制不健全,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最后,社会上学历歧视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有些单位招聘时要求学历本科以上,其实有些二本的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也不予考虑.更不用说专科生了.另外,一些单位明确规定不接受女毕业生.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导致悲观、不满等不良心理.(2)家庭环境影响.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期望、父母职业及职业榜样、父母对子女专业及工作的关注、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家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学生对父母的看法与态度等等.这些因素影响着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家庭的期望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活动,大学生就业时难以摆脱家庭期望的阴影,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时受父母期望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29.8%和6.9%,家长的高期望值给孩子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还有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特别多,家里都十分地溺爱孩子,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分低能”的状况.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择业过程中全程“作陪”,毕业生招聘会常会看到家长替孩子投简历、陪孩子应聘的现象.家长的“全权安排”,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依赖性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3)学校方面影响.首先,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没有实现市场化而是与社会需要脱节.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的现象,造成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供求比例严重失调.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影响了毕业生能力和水平,使得大学生所学知识也与现实脱节,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困难.其次,高校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比如,有些学校只是等到大四才把就业放到首要位置,从大一到大三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没有很好的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到大四时就会出现盲从或是等待.最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在指导内容上,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过分强调实用性,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涉及的比较少,这样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求.


本篇论文地址 {$ge tarticleurl}

四、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学生方面.(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个性、能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出发定位职业期望值,在职业定位基础上建构正确的择业观.要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方法,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较差,但发展空间大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首先职业生涯设计可以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合理的利用时间,增强实践的动力,提升成功的机会.其次,职业生涯设计能提高个人竞争力.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才能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提高效率并取得成效.最后,职业生涯规划可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3)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就业的竞争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尽量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具备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4)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要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另外,还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如果在求职过程中受挫,也不要心灰意冷,应该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原因,争取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取得成功.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原则,大学生要不断充实知识、培养技能、增强素质,提高参与社会竞争和承受风险的能力.

2.高校方面.(1)加强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把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提升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多渠道有针对性发布就业信息,例如:飞信、群、打、发短信等.(2)交给毕业生面试技巧.包括简历的制作,面试时谈话技巧,开展小型的模拟招聘会等,提高学生的面试能力.(3)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共建实践和实习实训基地.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好与企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4)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并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以实现自我的自身价值.

3.政府方面.(1)政府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现代大学生的确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但是需要转变观念的不仅仅是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们,还应该包括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家长亲友.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农村、西部地区工作.制订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政府和社会都应当进一步重视这一问题,完善国家立法,出台监督政策,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从根本上保障毕业生尤其是女学生的平等就业权.(2)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地要大力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的先进典型,宣传各地各部门见成效的做法,引导大学生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合,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类似论文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趋势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遭遇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本文认为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是关键 针对不良。
更新日期:2024-8-27 浏览量:108495 点赞量:23943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摘 要】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 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 使大学生的择业产生了一些。
更新日期:2024-4-14 浏览量:56470 点赞量:13007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

摘 要: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系列中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择业时,存在着不少心理。
更新日期:2024-7-24 浏览量:95093 点赞量:21001

大学生就业心理

【摘 要】就业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它标志着一个人正式进入社会,承担起完全的责任和义务来,是人生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更新日期:2024-7-3 浏览量:12568 点赞量:3504

刍议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析大学生就业心理规律,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自我,优化心理素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
更新日期:2024-4-19 浏览量:56822 点赞量:12998

大学生就业心理其调试方法

摘 要: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 近年来就业矛盾日。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19524 点赞量:5485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摘 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当前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普遍存在。
更新日期:2024-6-23 浏览量:82555 点赞量:1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