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域内经济协调的

摘 要 :现阶段中原经济区域内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社会生活平均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滞后及区域创新缺乏协同性等问题.中原经济区未来应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兼顾社会生活、资源环境与科教文化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建立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农村人口转移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调整区域自主创新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中原经济区域内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中原经济区;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099-0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短期和局部来看,就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GDP增速高于相对发达地区,地区经济总量差距和人均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协调性提高是国民经济中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性条件.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包含了5个省的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具体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截至2011年,中原经济区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3.39%和9%.


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积累、经济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中原经济区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及不平衡特征也逐渐显现,且近年来有加速扩大的趋势.因此,解决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远景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内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交往、发展内容、发展速度上关联互动、相互依赖,以实现各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实现地区的共同发展.只有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才能保持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依照中原经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实际,本文采用社会经济系统的“四分法”——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科教文化的协调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各地区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同质性高,对外开放度有待提高

从中原经济区经济协调情况来看,中原经济区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征明显.主要体现在:

1 中原经济区内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从2011年GDP总量来看,郑州市GDP总量4980亿元,是中原经济区GDP总量的11.86%.从人均GDP来看,郑州市的人均GDP为56855元,分别是阜阳市、宿州市、周口市的5.4倍、3.8倍、3.6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特征,即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 产业结构同质性导致区域内分工合作存在一定难度.中原经济区工业门类齐全,但由于工业基础条件类似,各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行业设置重复,资源竞争激烈,导致中原经济区内部跨地区分工合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3 中原经济区存在对外开放短板.外贸依存度是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是评估与衡量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50.1%,而中原经济区各城市对外贸易依存度均在40%以下,该指标值位次靠前的蚌埠、济源、郑州依次为39%、25%、20%,较为靠后的开封、三门峡、驻马店等还不足2%.因此,中原经济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

(二)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相对于其他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经济总量大,但城镇化水平、社会生活平均发展水平等明显偏低.主要体现在:

1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3%,比2001年提高13.6%.河南省2011年城镇化率为40.6%,比2001年提高17.4%.中原经济区其他省份城市诸如山东聊城市、菏泽市2011年城镇化水平为37%左右,安徽毫州市、宿州市2011年城镇化水平为30%左右.由此可见,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中原经济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态势.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已由2001年的3170元扩大到2011年的11590元,城乡居民收人比已由2.5:1扩大到2.8:1.

3 中原经济区内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以人均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为例,2011年郑州市、济源市这一指标值分别为39905元和33647元,阜阳市和毫州市仅为3978元和5501元,相差近10倍.另外,各地区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三)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环境保护水平有待提高

1 中原经济区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中原经济区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的生产量均居全国前十位;钼、钨、铝土以及天然碱等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三.但由于中原经济区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例如经济区人均耕地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少0.16亩;河南省人均水资源为349.02m3,仅是我国人均水资源1730.4m3的1/5等.

2 中原经济区环境保护水平逐步提高,但仍待优化.以污水集中处理率为例,中原经济区涉及的30个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均在65%以上,个别城市高达97%.在工业废水排放量方面,河南省的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从2001年的50.464吨/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9.84吨/万元,这一指标的全国平均值在2001年和2011年分别为46.495和11.768.由此可见,中原经济区近年来的环境保护水平在逐步提高,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科教文化发展和投入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自主创新协同性

1 中原经济区内地区间科教文化发展和投入水平参差不齐,R&D经费投入强度较弱.在科教文化发展方面,2011年,郑州万人专利申请数为14.64项,洛阳市为8.13项,周口和宿州仅为0.48项左右.郑州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为884人,新乡为212人,晋城和毫州仅为23人和18人.在科教文化投入方面,以科研和教育的财政支出占公共预算财政支出比重为例,首位城市郑州市的这两项指标值为1.79%和16.22%,发展靠后的宿州市为0.67%和25.72%,而全国平均的指标值分别为2.03%和16.71%.同时,中原经济区R&D经费投入强度较弱,约为1%,低于全国1.8%的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原经济区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 中原经济区内地区间缺乏自主创新协同性.如河南的军工研发体系、国家部委在豫研发体系都具有明显的创新优势,但自成体系,与区域经济联系不多.同时,科技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创新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跨区域的研发合作很少.

二、制约中原经济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

(一)中原经济区经济基础和政策导向存在差异,导致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1 地区间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人力资源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甚大.发展快的地区一般自然资源、地理和交通条件以及人力资源方面都比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相对优势,而这些差异势必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如首位城市郑州市,在自然地理、历史基础、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人力资源等方面相对于区域内其他地区均具有很强的优势.

2 政策导向、体制设计和发展战略的差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如济源市,虽然原来只是一个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但通过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投融资体制、行政审批制度等各项改革,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和产业集聚区,工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使济源市从一个山城小镇转变为小县城再到初具规模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

(二)工业化滞后、资金和制度约束导致经济区社会发展水平低

1 工业化滞后.城镇化发展初期应以工业作为主要推动力,但中原经济区长期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80%的人口依附于农业.产业结构落后阻碍了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发展.

2 资金约束严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财政预算,缺少社会化和多元化投资渠道,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难以配套建立现代化的公共基础和服务设施.

3 制度体系尚需改革和完善.农民市民化、土地的利用集约与户籍制度改革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有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已经严重滞后于现实生活发展的需要,限制了人口的合理流动.而进城务工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缺乏保障,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经济区人口基数大,导致区域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保护压力大

国家(2011)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把加强环境保护、集约利用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随着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加快调整,人口向城镇加快转移,容易出现耕地减少、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水平低,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面临压力大,注定了资源的节约利用成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市场体制不完善和政策缺位致使经济区科技和自主创新发展滞后

1 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导致企业缺乏R&D投入的动力.提倡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的缺失,是企业R&D投入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导致自主创新缺乏协同性.在宏观管理体制上,中原经济区目前尚未建立与自主创新相适应的决策体制和组织机制,部门之间在决策机制上缺乏相互协调和配合.相互封闭除了使各部门竞相争取财政资金外,也导致科研资源分散、重复投入、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科研经费得不到有效、合理利用.缺乏统一的自主创新战略规划,最终导致自主创新缺乏协同性.

三、促进中原经济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中原经济区实施共同发展战略具有稳定的经济基础,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原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缩小地区差距.对中原经济区而言,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经济协调为中心,兼顾社会生活、资源环境和科教文化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中原经济区内的协调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的协调、社会生活的协调、资源环境的协调和科教文化的协调,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经济协调发展是综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各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和综合协调发展的主要保障.同时,经济协调发展也必须兼顾其他三个系统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生活、资源环境、科教文化的发展,既不健康,也缺少人文关怀.区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归根到底是发展的协同化问题,应以经济协调为中心,兼顾社会生活、资源环境和科教文化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二)建立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约束、资金约束和制度约束.因此,为消除城镇化滞后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利影响,重点应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第一,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二,完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和就业保障.第三,坚持产城互动,以产业发展带动进城农民就业,以城镇化发展为农民落户提供条件,同时做好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等制度安排,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虽然中原经济区资源利用状况较前大有改善,但资源粗放利用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生态环境的改善仍然任重道远.因此,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征收生态税,生态受益对象明确的地区或政府应与生态提供地区签订协议,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补偿.另外,应通过金融财政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采用集约技术,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

(四)完善市场体制,加强政策环境建设,实现区域协同自主创新

为了提高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一方面,要完善市场体制,为企业R&D投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科技法规,鼓励和保护创新活动,规范创新行为.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力量积极参与和社会经济有机结合的创新活动.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改变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级政府科教领导小组的领导协调力度.完善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和工作制度,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实现地区间创新要素资源的共享,对部分科研方向基本相同和相近的科研机构进行调整和合并,不断改善科研条件,为自主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闫春英)

类似论文

区域经济协调中的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内容摘 要: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及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及现状的分析,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得出了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更新日期:2024-7-26 浏览量:96257 点赞量:21537

金融危机挑战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发端于2007年春天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并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尽管各国积。
更新日期:2024-6-18 浏览量:82125 点赞量:18415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的区域经济协调

内容摘 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2011年和2012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
更新日期:2024-3-11 浏览量:45074 点赞量:11096

电子商务在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作用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借力电子商务的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真正实现资源高效率、低成。
更新日期:2024-8-28 浏览量:108974 点赞量:24177

关于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的

摘 要: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的佳木斯市为例,系统梳理、分析、总结其在城镇化与农。
更新日期:2024-1-6 浏览量:8434 点赞量:3543

西部区域内经济的协调问题

摘 要:要实现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必然会在西部构建区域内的增长极 由于在西部区域内也存&。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0976 点赞量: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