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非国有化进程

摘 要 :本文依据我国工业经济的相关统计指标,测算了1978-2004年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程度,并在测算中解决了由于1998年相关统计指标调整所导致的非国有化率的数据断裂问题.并在这一基础上,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趋势及进程.最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非国有化所有制结构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制度供给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政策的落实是围绕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条是被称为改革的主线,即经济主体的市场化改革;另一条是被称为开放的主线,即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就第一条主线来说,我国经济主体的市场化改革,也就是一个新制度代替旧制度、新政策代替旧政策、新规则代替旧规则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在经济领域中最为根本的表现就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又突出表现为非国有经济比重的变化.因此,测算并分析我国的经济非国有化程度、趋势及其进程,对于说明我国自1978年以来,围绕着经济改革所进行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非国有化程度的测算

1978年以前,我国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逐渐增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供给,使得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打破,经济领域中出现了多种非国有经济成分.现如今,这些非国有的经济成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原来几乎是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工业领域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集中反映了我国自1978年以来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本文就以我国工业领域的非国有化程度来做为研究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程度的依据.我国工业领域的非国有化程度,按照以下的指标公式加以衡量.

非国有化率(FG)等于非国有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100%

非国有化率的增长率等于(FGn―FGn―1)/FGn―1100%,(其中:n代表年份)

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以前,国家统计局在核算工业经济的指标体系中,用的统计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和非国有工业产值.而从1998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则分别改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产值两个统计指标.采用原统计口径,1997年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率已经达到了74.5%,而在1998年改用新的统计口径以后,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率却才为50.4%(见上表).这就是说,统计指标的调整使得非国有化率在1998年前后出现了断裂,并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进程进行分析,笔者维持了1998~2004年的FG数据,不作调整,而是对按照原统计口径计算的1978-1997年的非国有化率按照一个统一的比例(即0.7倍)进行了缩减技术处理,这种缩减技术处理使得1998年以前各年的非国有化率在保持了原来的增长率的基础上,实现了与1998年以后各年非国有化率的连贯和可比.

二、经济非国有化的趋势及进程

(一)经济非国有化的趋势

1978年启动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以国有经济为主,许多领域甚至是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在1978年,我国的国有经济还占有绝对优势,经济的国有化率高达84.3%.1978年启动改革之后,上述格局开始发生变化,非国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1990年,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率达到3 1.9%,2004年更是达到了164.8%.此时,非国有经济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地位的相对薄弱,发现到现如今的占有优势地位了.由此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形成了一个明显的非国有化趋势(见图1),经济的非国有化程度不断加深.并且可以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是我国自1978年以来围绕着经济改革所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经济非国有化的进程 1978年以来,我国形成了一个的经济非国有化的趋势,非国有化率年均增长6.1%.根据这一长达26年的进程所展现出来的特点(见图2),笔者试把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进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并结合我国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制度变迁史,逐一做了简要分析.

1978年以前,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很大的偏见和歧视,严格限制着它们的发展.可是,民间却存在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制度需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面对民间的这种制度需求,逐渐增加了制度供给,使得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复兴和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非国有化程度得到了快速提高,非国有化率年均增长了6.8%.其中1979年是负增长,这在改革初期出现微小波动,也属正常.

2.第二阶段:非国有经济调整发展阶段(1989-1991年)

1988年下半年起,经济环境由宽松转向偏紧,国家采取了收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方针.这使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制度供给不足,刚刚恢复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不得不进行收缩和调整.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率年均增长4.9%,比第一阶段年均增长率放慢了.其中,1989年,非国有化率的增长率才为1.6%.

3.第三阶段:非国有经济全新发展阶段(1992-2004年)

1992年以后,我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是以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特点.其中在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方面,国家增加制度供给,进行制度创新,使得非国有经济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率年均增长了4.8%,在地位上基本上取得了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地位,在总量上实现了对国有经济的超越.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述对我国经济的非国有化程度的测算与分析,可以看出:自1978年启动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在非国有化方向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经济非国有化趋势.经济的非国有化,优化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使得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能够容纳更大的社会生产力.

应该说,经济非国有化的这一进程,就是国家不断增加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逐步为非国有经济“松绑”的过程.制度作为重要的外生变量,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消除了发展中的障碍.每一次制度供给的增加,都引发非国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非国有经济的质和量的进一步提高,对制度供给又产生了新的更高的需求.

(二)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要依靠国有经济的发展,但没有非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也是绝对不行的.非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长期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要扫除非国有经济
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在优化所有制结构方面,应该继续推进经济的非国有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市场机制也不够完善和成熟、市场竞争也不够充分,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还处于构筑和完善过程中.因此,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国应该继续把培育更多的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竞争主体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应该继续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优化所有制结构作为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2.在发展非国有经济的问题上,应该进一步扫除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尽管政府和大多数地方政府都把发展非国有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政策,但是非国有经济仍然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制度性发展障碍.为此,和地方各级政府可以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决贯彻平等准入原则,放宽所有领域的非国有经济市场准入.

国家要进一步通过推动制度创新和增加制度供给,降低市场准入门坎,以使非国有资本和国有资本一样,能够进入所有领域和行业,使竞争原则贯彻于所有领域和行业,从而大大改善产品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尤其是要素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在个别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行业和领域,比如在某些公共品、战略资源等领域,可以允许国家保持垄断或者垄断竞争的市场地位.但是,国家应该通过征收垄断经营税或资源税等形式,把国有企业从事垄断经营所获得的超额垄断利润,收缴到财政,让全民共享.

(2)坚决贯彻公平待遇原则,通过进一步改革现有制度,使得非国有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能够与国有经济一样,享有同样的财税金融支持.

在间接融资制度方面:一是要从现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派生出直接面向非国有经济的贷款部门,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规定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比例,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对非国有经济的金融支持;二是制定政策鼓励发展专门服务于非国有经济的民营中小银行.

在直接融资制度方面:要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制度、创业板市场、票据市场和信用担保制度等.

在财税制度方面:设立非国有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为非国有中小企业提供培训、咨询、贴息、担保等方面的服务;制订并完善各项税收扶持政策,并坚决清理针对非国有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各种税外的不合理收费.

(3)要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重塑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利益结构;要通过推行依法行政,将政府追求目标的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来促使政府通过市场的和法治的手段实现其目标.

要通过依法行政将政府追求目标的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并促使政府通过市场的和法治的手段实现其目标.同时,还要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重塑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利益结构,使政府官员的收入只能来源于财政拨款,而不是来自于对行政权力的滥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遏止政府某些行为所引致的市场进入壁垒、高税负、行政审批偏好等非国有企业发展障碍.

(4)积极维护非国有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

要保护非国有企业主的名誉、人权和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要保护非国有企业依法进行生产的权利不受侵犯;要维护非国有企业职工享有同国有企业职工一样的劳动权益.为此,国家要建立并完善一系列保护性制度,比如,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工会制度、《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等.


类似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的规模收益

中图分类号:F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5-0000-01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一直。
更新日期:2024-2-16 浏览量:31606 点赞量:7809

中国经济走到节骨眼上

经历了1997年金融风暴的冲击,经历了 1998年世纪洪灾的洗礼,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祈愿1999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然而,树。
更新日期:2024-9-5 浏览量:16391 点赞量:4617

中国经济领跑亚洲

亚洲经济将在未来两年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中国有望继续保持领头羊的地位 在增长率预测方面,花旗银行与世界银行比较相近,认为。
更新日期:2024-10-27 浏览量:130248 点赞量:27528

《中国经济周刊》大学四年学什么?

又到一年开学季,又一拨新生步入大学校门 而就在此时,一份“2013中国大学新生心态表”出炉了 表中显示,2013级本科新生最期待学。
更新日期:2024-3-28 浏览量:47158 点赞量:11494

中国经济慎重出牌

中国经济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 这次经济放慢和2004年前后调整的放慢看上去差不多,但实际上并不一样 上次调整是中国国内的调整,外。
更新日期:2024-8-14 浏览量:104095 点赞量:22225

十年展望: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

新一代领导人可以通过进一步改革,理顺政府和经济的关系,建立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法、公共财政、金融系统改革,并通过积极运作破除西方国家的。
更新日期:2024-5-13 浏览量:69157 点赞量:15741

2023年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的表现如何一定程度上也受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
更新日期:2024-10-3 浏览量:18303 点赞量: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