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韧性

四川云雾缭绕的山区,是藏族人和羌族人的家园.过去,游客往往会跳过映秀镇前往更高海拔的景区,但是2008年发生的一场毁灭性地震将这个小镇变成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景点.地震夺去了6566位村民的生命,死亡人数占到了全村人数的40%.一栋五层高的中学教学楼在这场地震中倒塌,导致55人死亡.其中有19位学生和2位老师的尸骨至今还埋葬在废墟下.

4年过去了,倒塌的学校废墟并没有被移除.作为这场灾难的纪念,它得以留存,而其他所有地震留下的痕迹几乎都已被抹去.这座小镇出现了大量新建的住宅,它们的屋檐都绘有浓郁藏族风格的绘画.有些住宅带有屋顶平台,为了与装饰传统羌族建筑的白色石头相呼应,每个屋角都装饰上了水泥做的白色三角形屋顶.小镇路边的一个广告牌写着:映秀是非凡重建的典范.不可否认,中国着手重建地震灾区的决心和速度,鲜有国家可以匹敌.

地震给灾区的居民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地震使得当地的经济状况恶化,但重建行动的脚步却随之而来.或许正是因为失去了太多,所以一切才都显得大有可为.直到今天,映秀周边的山间公路上还挤着成排的卡车.

一些经济学家担心中国经济很快就会遭受另一场震级不明的金融地震.位于摩纳哥的一家名为派沃特资产管理公司(Pivot Capital Management)的对冲基金认为,中国近期的投资热潮,是由“信贷狂热”驱使产生的,但这种狂热马上会转变成一场痛苦的“信用破产”.评级机构惠誉中国的首席分析师朱夏莲统计了一些数据中未展示的项目(比如从很少受到监管的信托公司放出的贷款).该机构发现,中国信贷额从2008年的占GDP的122%跃升至现在的171%.朱夏莲认为,这一信贷激增令人回想起了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1991年日本金融危机以及几年后的韩国金融危机到来前的“冲刺”阶段.当惠誉公司将中国的数据录入自己的灾难预警系统(宏观审慎风险指标)后,该模型预示明年年中前中国银行业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为60%.

总的来说,中国狂热的信贷投放是和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存款吸纳体系相匹配的.即使是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对他们的金钱还鲜有可供选择的存放地.这种诱人的低成本存款来源使得中国的大多数银行都可以远离动荡.虽然它们犯了很多错误,但它们也拥有同样大的容错空间.这有助于它们抵御任何迫近的动荡.

但是这一传统的能量之源并不是永不衰竭的.中国那些最富裕的存款者正变得焦躁不安,他们要求更高的存款回报,并在寻求规避中国利率调控政策的途径.最终,政府将不得不放开利率,那将使得中国的银行更有效率,但同时也会压缩它们的容错空间.

中国的金融风险是很难确定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不良投资”都会导致坏账.中国有许多奇怪的产权开发,比如零负债且有钱挥霍的投资者会买下鄂尔多斯那些无人问津的公寓.同理,并不是所有中国的“坏账”都意味着不良投资.乡村基础设施项目就是一个例子,这些项目通常都难以筹集资金,它们很难通过收费获得足够的收入达到财务平衡.但是基础设施通常能为更广泛的经济发展做出高于自己成本的贡献.这在那些刺激性基建项目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它们要雇佣大量原本闲置的劳动力,还需要购买大量原材料.

让我们假设中国真的发生了一场金融地震:中国经济将作何反应?金融灾难能像自然灾害一样摧毁财富,而且有时规模更大.但正如中国在遭遇地震时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以GDP来衡量的话,一次性的财富损失并不一定会导致对经济活动长久的破坏.映秀镇在人员和财产上遭受了灾难性的损失,但随之而来的是产出(尤其是建筑)和就业的显著增长.

如果这看上去有些反常识,那是因为很多人误解了GDP的意义.它并不是财富或者幸福的指标,因为这二者都会被灾难直接破坏.GDP是经济活动的节奏,这种节奏决定了就业和收入的增长.金融灾难将破坏中国的财富与福利,这几乎毫无疑问.但有趣的问题是,它是否同样会导致经济活动与就业上的明显衰退,即多次被预言的“硬着陆”呢?用主席的话来说,一场金融动荡能够阻止中国人民吗?

如果银行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核销掉其16%的贷款,那么它的抵押资产净值将会归零.但在这发生前,国家很早就会进行干预.尽管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挥霍无度,它的政府仍有实力防止那些贷款变成坏账,或者在坏账产生时对银行进行资产重组.中国的政府债务约占GDP的26%(包括由铁道部和其他零散部门发行的债券).如果再算上其他所有地方政府债务,这一比例仍将低于60%.作为一种选择,中国政府能够用不到20%的GDP重组整个崩溃的银行系统.

即便许多贷款最终变成坏账,银行也不必立即承担所有损失.正如一句老话说的:只有当要求偿还时,贷款才会变成坏账.3月,政府公布了一个旨在延长地方政府还款期限的计划的细节.在这些债务中有很多在它们所注资的项目完成前就已到期.如果项目值得完成,那么这种长期性的计划便是一种对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一些项目一旦开始就必须完成才能保住投资价值,即使它们可能并不值得开始.

延期还贷给了银行赚钱的时间,它使银行在承认坏账之前,能从那些好的贷款中留取利润.中国比其他国家能更容易地进行这种操作.银行还能够付给储户低于市场利率的回报,从而强迫储户承担一部分银行的损失.事实上,中国的存款利率通常是低于通货膨胀率的,这使得实际利率成为了一个负值.这意味着虽然银行在向储户们借钱,但储户却要支付给银行利息.

中国的银行能够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存款利率被政府设定了上限,这种政策防止了其他银行向储户提供更高的利率.中国的资本控制同样使得储户难以将资本带到国外.结果就是中国的银行尽情享受着一个巨大的廉价存款池,这些钱比它们在2011年底时的贷款总额还多42%.

这种现实的状况给了中国的银行业非常大的缓冲空间.数据显示,2011年新增存款额达到了9.3万亿,相比之下新增的7.3万亿贷款显得毫无风险.虽然存款增长正在放缓,但流入银行的巨额还是使得银行可以继续放贷,即便它们已经到期的贷款并未完全地、按时地偿还.

一种慢性病

所以中国的财政负担不会导致中国遭受西方国家近期所遭受的那种金融灾难.相反,它们将会成为一个长期的烦恼——国家和银行会尝试通过政府主导的延期付款、抑制利率以及贷款偿还的组合政策来逐步改善情况.

虽然这一组合政策对纳税人和存款人不公平,但它能稳定市场.国际清算银行的马国楠粗略统计,银行储户和借款人最终为中国最近一轮,即1998年以来十年间的银行重组支付了约2700亿人民币.不过一些评论员认为中国很难在未来复制这样的把戏.存款者不会像以往一样听话.对中国金融政策断断续续的抵制看上去正在增强.


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承认:“坦白地说,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设定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政策保证了银行可以轻易获得丰厚的利润,也防止了可能的存款竞争,并且使得大银行以很低的代价吸纳了大量资本.

如果提高存款利率上限,小银行就能提供更诱人的利率并从现有的银行手里分一杯羹.与此同时,大银行也将削减他们的存款基数,中国家庭将因他们的存款获得更多的回报.正如温家宝总理公开表示的那样,中国的银行“垄断”应被打破.但事实上,在利率自由化的道路上,政府仍然显得犹豫不决.这反映了国有银行的政治势力以及政府自身的担忧.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发达国家)在放开金融系统后都遭遇了危机.新兴银行会抢走已有银行最好的客户,在威胁后者生存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自身的过度扩张.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美国,利率自由化使得数以百计的银行将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独立出来,即便它们的资产只能产生很低的固定收益,它们也会提供给储户很高的收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的一份报告中,费达翰和他的同事们强烈赞同中国进行利率自由化.但有鉴于美国的存款与贷款危机以及发生在韩国、土耳其、芬兰、挪威和瑞典的更严重的金融崩盘,他们也承认利率自由化会因为处置不当而导致巨大的金融危机.关于这些风险最著名的研究著于25年以前.在那篇文章的标题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这样几个大字:“再见,金融管制;你好,金融崩盘”.

正在显现的金融泡沫

金融管制的风险

谨慎有理,但拖延并不可取.管制利率有其自身的危险.为了规避负利率,储户们已经过度投资了其他资产,比如房地产,这导致了令人担忧的投机性泡沫.在一些地方,比如浙江省温州市,利率监管导致富有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发放非正式贷款,他们绕开银行监管系统,进行这种不安全、隐蔽且不受保护的金融活动.与此同时,公众的耐心也在消磨殆尽.4月,在人民银行的发布会上,一位来自新华社的记者公开表示了对存款负利率的不满.

越来越多的储户开始寻找规避负利率的办法.那些拥有大量的富人推动了“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这些由多种资产组合支撑的短期投资工具,往往能提供给储户更丰厚的回报.

惠誉预计到2012年一季度末时,这些投资产品的总额将会达到10.4万亿,这个数字比存款总额多了12%.这些产品大多期限很短,客户可以随意按月购买.对于习惯坐等存款的银行来说,它们的日子不会再这么好过了.银行监管者对此十分担忧并禁止市场发售偿还期限少于一个月的投资产品.

但事实上,近期理财产品的激增可以看做一个实际上的利率自由化.对存款日渐激烈的竞争也同样体现在其他方面.当财政部拍卖其半年期的存款时,银行给出了6.8%的高利率,这个数额比它们给普通储户开出的最高利率整整高了两倍.

政府也许会促使这一趋势,逐步给予银行为长期大额存款设定高利率的自由.否则,这种存款将会从银行的账本上消失.比如净公司存款,在2011年它的增长完全停滞了.更高的利率有助于将它们吸引回来.

这同样会提高银行的融资成本,迫使中国达成更高效的资本配置.目前中国的金融系统被分割成了两大部分:享有低贷款成本的大型国有企业和缺乏信用度,但潜在回报率非常高的私有企业.在一个更加自由的金融系统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会逐步结束这一格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项的研究表明,如果利率上升到和资产回报率相持平的水平,中国投资占GDP的比率将下降3%.

彼得森国际经济学院的尼克·拉蒂认为,更加灵活的利率还会刺激中国的消费.他预计,如果银行回报给它们的海量储户符合市场行情的利率,那么中国家庭收入的上涨将会帮助GDP增长2%.拉蒂表示,收入增加后家庭支出也会顺势上升,而储蓄率会下降.高利率导致低储蓄率的观点听起来有些违反常识,但拉蒂发现存款利率提高会有效刺激人们的消费意愿.他提出,中国家庭大多在为住房的首付和潜在的医疗应急等长期目标进行储蓄.如果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他们只会更努力地存钱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纳巴所做的研究证明,高利率确实会压低存款率,但这种效应并不明显.他的计算表明,如果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从现在的0%(事实上是负利率)上涨到更合理的3%,中国家庭储蓄占GDP的比例只会下降0.5%.这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高利率也不能解放中国的消费,那还有谁能?

类似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的规模收益

中图分类号:F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5-0000-01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一直。
更新日期:2024-2-16 浏览量:31638 点赞量:7821

中国经济走到节骨眼上

经历了1997年金融风暴的冲击,经历了 1998年世纪洪灾的洗礼,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祈愿1999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然而,树。
更新日期:2024-9-5 浏览量:16423 点赞量:4629

中国经济领跑亚洲

亚洲经济将在未来两年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中国有望继续保持领头羊的地位 在增长率预测方面,花旗银行与世界银行比较相近,认为。
更新日期:2024-10-27 浏览量:130280 点赞量:27540

《中国经济周刊》大学四年学什么?

又到一年开学季,又一拨新生步入大学校门 而就在此时,一份“2013中国大学新生心态表”出炉了 表中显示,2013级本科新生最期待学。
更新日期:2024-3-28 浏览量:47190 点赞量:11506

中国经济慎重出牌

中国经济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 这次经济放慢和2004年前后调整的放慢看上去差不多,但实际上并不一样 上次调整是中国国内的调整,外。
更新日期:2024-8-14 浏览量:104127 点赞量:22237

十年展望: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

新一代领导人可以通过进一步改革,理顺政府和经济的关系,建立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法、公共财政、金融系统改革,并通过积极运作破除西方国家的。
更新日期:2024-5-13 浏览量:69189 点赞量:15753

2023年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的表现如何一定程度上也受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
更新日期:2024-10-3 浏览量:18335 点赞量: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