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探析

内容摘 要 :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在他们合著的《垄断资本》中,明确界定了经济剩余这一关键概念,并对经济剩余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而剩余价值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二者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基础,剩余价值不同于经济剩余,它是经济剩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探析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

关 键 词 :经济剩余 剩余价值 垄断资本

经济剩余

“经济剩余”这一概念由美国当代激进派经济学家保罗·巴兰在《成长的政治经济学》(1957年)中最早提出.他把经济剩余分为实际经济剩余和潜在经济剩余.他认为,社会现有的物质产出和社会现有的消费之间的差额就是实际经济剩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储蓄或积累;而在现有的自然环境和科技条件下,社会可能的产出和可能的消费之间的差额称为潜在的经济剩余.此后,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在他们合著的《垄断资本》中,给经济剩余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一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与生产它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在该著作中,他们还详细阐述了经济剩余理论—经济剩余的产生和吸收理论.该理论成为他们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理论,同时,该理论也成为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指导理论.

“经济剩余”的要素包括“全部财产收入(利润、利息、地租等),买卖过程中的浪费,某些其它广告费用,金融与法律服务部门从业人员的报酬,以及由政府吸收的剩余”.巴兰和斯威齐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成本日益降低意味着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而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又意味着利润总额不仅在绝对数上而且在所占国民总产值的份额上增长,即存在着“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他们还声称,这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因此,他们主张用“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代替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实际上,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即p`等于m/c+v(p`表示利润率;m表示利润,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内容,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也就是说c+v等于全部预付资本).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竞争日益激烈,“不变资本”的增长就快于“可变资本”的增长,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平均利润率就会趋于下降,即m的增长速度低于c的增长速度,就会出现:“剩余增长趋势规律”和“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其中利润率下降,但利润还是上升的,即“剩余增长”.


因此,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并不相矛盾,它们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一种趋势的两个不同方面,即他们是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趋势规律”的结果就是,“经济剩余”的总量会越来越多,而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提供更多的“消费和投资”出路,因而就会使“剩余吸收”困难问题日益凸显,致使资本积累停滞.这样一来,垄断资本主义将会出现经济危机,从而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危及资本主义的存在.而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也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停滞,进而危及资本主义的存在.

剩余价值

(一)剩余价值的内涵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和全部发展过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剩余价值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两种.第一种内涵,是从价值创造者的视角来说,“剩余价值”是相对于“自用价值”而言的,它是指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果某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而没有一点剩余,那他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果某工人创造的价值不大于(低于或等于)其工资,那么他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因而,只有当他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工资时,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劳动力价值就是“自用价值”,它是由维持劳动工人生命及其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它包括劳动者本人的生活、培养教育费用以及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因此,从根本上说,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显然,此时,马克思是站在批判资产阶级维护广大无产阶级立场上来阐释剩余价值本质内涵的,这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深刻揭露.

第二种内涵,是从价值的载体视角来说的,它是相对于“已用价值”而言,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没有第一种含义常见,例如,笔记本电脑原来价值是3800元,用了一年后,其价值还有2000元(当然,假设这一年没有通货膨胀现象),那么这个2000元就是电脑的剩余价值.不过,这种关于剩余价值的说法并不多见.因此,通常所说的剩余价值就是马克思所理解和界定的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分类

剩余价值生产又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由于工人的劳动日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被资本家雇用的工人都在做双重劳动.他的工作时间的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劳动,在这段时间内,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可见,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其工资收入,而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因而,资本家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多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例如,如果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是8小时,但是,如果资本家把工人的总劳动时间延长到每天工作15小时,那么资本家就获得了11小时的剩余价值.由此可见,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代价的,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直接严重地摧残了工人的身心健康.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人的劳动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例如,工人每天工作时间还是12小时,如果把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到2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由原来的8小时增加到10小时,因此,资本家所得的剩余价值,就由工人原来8小时生产的价值增加到10小时生产的价值.当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的机器设备和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的.

一般来说,在资本主义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这时的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以及工人阶级觉悟的不断提高和斗争的不断深入,到了资本主义中后期,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但是,这时也存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只不过处于次要地位,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存在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即榨取最大的剩余价值.

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一)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具有统一性

其一,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基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个剩余产品就是经济剩余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了剩余价值,它是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超过工人所得工资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所在,也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剩余价值和经济剩余的产生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其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生产有利于经济剩余的积累和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所在,剩余价值生产越多,资本积累就越多,社会中的经济剩余也就越多.因此,剩余价值生产就能促进经济剩余的进一步积累和扩大.

(二)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具有对立性

其一,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浓厚的感彩,经济剩余是个中性概念,不带有阶级性和感彩.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关 键 词 语.剩余价值实质上指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它是资本主义得以存在的根基.然而,一般来说,经济剩余是社会现有的物质产出和现有的消费之间的差额,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储蓄或积累,经济剩余是个中性词不带有感彩.

其二,经济剩余不涉及分配问题,无论怎样分配,经济剩余始终存在,而剩余价值则涉及到分配问题.如果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全部归工人所有,那么剩余价值就无从谈起,但是,这时的经济剩余依然存在.

其三,在存在形式上,剩余价值一般采取价值形式,而经济剩余既可以是价值形式存在,也可以是物质财富形式存在.

其四,剩余价值是个历史范畴,经济剩余与人类共存.剩余价值只存在于资本主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而经济剩余则与人类共存,即便是在原始社会也有部分的经济剩余,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经济剩余依然存在,它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众所周知,马克思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实际上,这三个阶段都有经济剩余,而剩余价值则仅存在于第二个阶段,即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它是一种严重的异化现象.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进入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一切异化现象将被摒弃,剩余价值也将会消失.“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等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因此,剩余价值是个历史范畴,它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剩余价值具有永恒性,这根本上是错误的,它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这实质是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永恒性.

总之,本文通过探析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从理论上厘清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基础,剩余价值不同于经济剩余,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产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而经济剩余则与人类共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剩余价值和经济剩余概念探析对于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类似论文

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的概念探析

摘 要地缘政治学诞生于政治地理学的思想之中,二者在学科分类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区分,但在研究内容上却有大量的重叠。
更新日期:2024-9-24 浏览量:120741 点赞量:26531

房地产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探析

[摘 要]我国近几年正在大力推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更新日期:2024-11-15 浏览量:143879 点赞量:31128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师范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经。
更新日期:2024-4-4 浏览量:12741 点赞量:4654

基于SWOT法的经济类硕士生就业模式探析

摘 要: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一。
更新日期:2024-1-2 浏览量:9115 点赞量:4005

中国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问题探析

[摘 要]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诸领域之中,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开始成为推动企业发。
更新日期:2024-9-23 浏览量:120263 点赞量:2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