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央行金融信息化管理模式的

【摘 要 】本文通过研究基层央行金融信息化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的现状,重点介绍了现行的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分支机构的金融信息化“开发、运维和管理”构架,重点分析了总行大、小“1+2”构架与省级分支机构单一科技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探讨了提高基层央行科技部门提高履职效能的路径.

【关 键 词 】信息化管理 科技服务 职能转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也是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重要行业,在我国现行金融管理模式下,金融服务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汇聚枢纽中心由人民银行负责.作为央行分支机构,基层央行金融信息化管理架构和队伍建设的模式将直接影响金融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随着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管理职能的增强,央行科技工作已由单纯的科技服务向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职责转型.目前,央行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身兼管理、运维和开发“三位一体”的工作职责,如何适应新的职责定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央行信息化管理现状

人民银行信息化管理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和管理模式的变革,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总行统一顶层设计,省级分支机构注重执行的管理模式.

(一)总行管理构架

在人民银行新“三定”和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下,总行科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新的布局和框架.

1.人民银行科技管理架构形成“1+2”专业分工的大格局.2011年12月7日,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成立,标志着负责管理、金电公司负责建设、金融信息中心负责运维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正式形成.

“1”就是以“管理”为中心,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主要职责一是完善人民银行技术管理体系,二是建立金融业技术管理体系.

“2”就是指:金融信息中心以“运行”为中心,全力保障人民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金融电子化公司以“建设”为工作中心,以系统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灾备服务,并负责信息化研究、培训、宣传等各项业务.

2.业务部门“1+2”专业科技小格局也正在形成.总行大“1+2”是管理规范化、运维系统化、开发集成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总行在特定的业务需求和管理要求下,有关司局以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部署为契机,也形成了自己的小“1+2”格局,例如征信、支付、反洗钱、外汇等管理部门,以及其下属的征信中心、清算中心、反洗钱中心、外汇交易中心等运行保障中心,也建有庞大的业务系统开发部门和开发队伍.这样,就形成了以有关司局管理部门为龙头,运行保障中心和开发队伍为支撑的小“1+2”专业科技管理格局.

(二)省级分支机构管理模式

目前,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正处于转型期,主要表现在:一是依据央行新“三定”方案,人民银行科技部门正处于履行金融信息化管理与协调职能转换的探索期;二是依据安全管理和保密要求,人民银行网络及信息系统正处于重新布局的调整期;三是依据数据集中管理目标,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正处于关联应用的整合期;四是依据现代金融服务需要,人民银行技术创新正处于多应用的扩散期.

省级分支机构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与总行信息化管理架构不同步,目前还承担着集管理、保障和服务于一体的“三位一体”职责.具体而言:一是承担本行辖区内的科技服务,需要完成本地应用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实现业务电子化、管理信息化.二是负责网络和系统稳定运行,需要完善办公网、业务网边界防护和桌面管控技术手段,规范外联机构网络接入;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应急处置协调机制,维护辖内信息安全稳定运行.三是负责推进金融标准化,推动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加强金融信息技术监管等工作.

(三)省级分支机构信息系统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人民银行联网单位有36类,联网机构多达5600余家,联网银行网点达20多万个,外联应用27项,人民银行信息系统在金融业信息系统中居于“龙头”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纽带作用.

具体到省级分支机构,信息系统的数量也十分庞大.以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为例,管理与维护的网络与信息系统有154个,遍布全省16个地州,另外还有很多信息系统处于全面建设和发展阶段.如:新一代银行会计核算系统数据集中系统、新一代国库会计核算集中数据系统、第二代支付系统、在线知识考试系统、反货币展数字化系统、个人账户实名制核实辅助系统建设;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银行直联接入、新版联网核查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金融机构代码证”管理系统推广;启动全国财务综合管理系统数据迁移,金宏工程实现建国以来纸质金融数据的标准化、数字化入库;全省发行库视频安全系统、全省发行基金物流系统、全省总行电视会议系统到县工程等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任务十分繁重.

二、省级分支机构信息化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和主要矛盾

当前,省级央行科技队伍在职能转换后,经历了一段过渡期,逐步适应了央行科技工作的履职要求,进入较为稳定的成长发展期.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了各业务部门的需要.但从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看,现行省级分支机构科技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队伍建设不能满足需要

近年来一批年纪轻、学历高的新行员充实到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人员年龄、学历结构逐步改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但省级央行科技队伍建设与实际需要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之处.

一是高质量人才总量偏少.承担金融信息化管理职责,使人民银行科技部门的定位和职责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以内部工作和服务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系统建设为主,转移到对内和对外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上来.在人民银行内部机构中,成为管理领域涉及面较宽的部门,涉及行内和行外、涉及技术和业务,涉及金融和社会.这对央行科技人员在管理方面、技能方面以及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真正懂业务、会操作、善调研、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人才稀缺、业务骨干和后备人才不足. 二是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虽然这几年省级央行科技部门,每年都招聘大量年轻的大学生、硕士和博士.虽然省级央行科技部门人员众多,但知识结构不能满足金融信息化发展要求,以前只需要掌握本单位的各项应用系统的专业技能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然而针对不同的商业银行,其信息系统繁多,系统与设备也是参差不齐,想要管理与掌握商业银行信息化水平与安全显得十分困难.

三是监管能力偏弱.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全行人员服务是比较容易的,管理方面经验十分有限.由于目前人民银行很多新行员没有商业银行工作经验,不熟悉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以及业务操作流程,对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系统运行情况以及信息安全情况等方面并不了解,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要承担履行技术监督职能明显力不从心.

四是科技人员培训不到位.人民银行职能从服务转向管理与服务,工作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对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但基层人民银行对员工的培训基本上是基于业务知识的培训,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很少,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甚至培训人员并非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培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人才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多以业务培训、岗前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培训时间不多,专业性不强.

(二)管理架构不合理

依据人民银行新“三定”和总行对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的履职要求来看,要达到金融信息化管理变革的预期效果,现行的省级分支机构管理架构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上下职责分工不一致.总行通过“1+2”模式,对金融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了科学的分工,负责管理,信息中心负责维护,金电公司负责具体的信息化工作;各司局通过自己的小“1+2”实现管理、运维和研发.基层央行的科技部门只有一个科技处,既要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同时还要负责系统运行维护;既要对内提供服务,又要对外履行央行职能;既要完成总行“三架马车”的工作安排,又要应对多个小“1+2”的科技服务.此外,还有一些省份由于特殊的需求,需要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等等.总行的“1+2”模式与省级分支机构单一的科技部门负责制显得并不匹配.

二是岗位设置不适应发展.目前,多数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的科室与岗位设置基本上是沿用十年以前的模式,由于基层央行履职的变化,岗位设置无法满足现在的工作需要,尤其是对辖区金融机构信息化管理方面.基层央行科技部门科室与岗位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管理金融机构的要求?人员安排是否恰当?管理与执行能力是否到位?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是总行机构设置与省级分支机构设置不对口.

根据新的“三定”规定,总行内设综合处、计划处、科技管理处、信息安全管理处、技术工程管理处、与电子支付技术管理处、标准化与规划处(金标委秘书处),共7个处.个别省会中支按照总行内设处室的模式,归类设立了科技处相应科室;但多数分行和省会中支仍没有对口设置相应科室(见表一、表二),例如:各分行和省会中支,为满足日常的办公需求,提供本辖区内的科技服务工作,基本都设置了综合科、网络科和安全科;为进行系统运行与维护,设置了系统科、运行科、软件科等,还有部分省会中支有软件开发部门,比如长沙中支;为管理电子设备,有9个分行和省会中支设置有硬件科或设备科;还有设置特殊科室,比如济南分行设置了外汇应用科,南京分行设置了支付技术科,合肥中支设置了机关业务科,石家庄中支设置转接中心科等等.总行与省级分支机构内设部门的不对口,影响了上下工作衔接,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建立高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设想

人民银行承担金融信息化管理职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使科技部门的定位和职责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以内部工作和服务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转移到对内和对外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上来.在人民银行内设机构中,科技部门成为管理领域涉及面广的部门,涉及行内和行外、涉及技术和业务,涉及金融和社会.这对央行科技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定位科技工作在金融信息化管理中的地位.

(一)构建新的省级分支机构“1+1”管理架构

央行科技部门职责不断扩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需要构建金融信息化管理与金融信息中心为主体的省级分支机构科技管理和运行保障“1+1”体系.目前,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负责全省的信息化管理与运维工作,既要做好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也要应付各司局的科技工作.各省级分支机构业务系统不断增加、系统开发上线的事情不断增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管理、维护、测试等工作只是依靠科技部门有限的几个人,这与金融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的要求,形成明显的反差.因此,省级分支机构也需要建立科技处与金融信息中心相分离的管理架构.这样,才能满足金融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和运行保障发展的需求.

(二)科学界定科技处和省级金融信息中心的职责

准确、科学地区分科技处和金融信息中心的职责是发挥“1+1”管理架构效率的基础,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科技处的主要职责:以“管理”为工作中心,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全省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一是开展省内科技综合管理,落实信息化发展规划,安排年度信息化项目计划,组织本地应用系统的建设和推广.二是实施金融业技术监管,完善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三是推动金融服务信息化创新,研究金融信息化重大问题和实施重大工程.推广和应用金融标准化,引导和支持重点金融标准的实施.建立金融业科技成果鉴定与评奖工作机制,推动金融业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省级金融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责:以“运行”为工作中心,全力保障全省人民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是建立以省级人民银行数据中心为核心的运维技术体系,构建专业的运维技术队伍、配备专门的运维监控设施、装备专业的应急设备.二是加强网络和系统稳定运行,完善办公网、业务网边界防护和桌面管控技术手段,规范外联机构网络接入,统一监控省、州市和县的主机、网络、系统、环境等.最终实现省级金融信息中心成为统一运维监控枢纽、统一网络管理枢纽、统一信息交换枢纽.

(三)对口设置内设机构

要保持科技部门内部机构设置与总行相对统一,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内设科室与岗位设置,应与参照总行的设置方式,根据总行规定的科技部门最新的职能要求和岗位设置,将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现有科室适当增减或归口到相近的科室开展履职工作,以提高工作的对口衔接力度,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推动基层央行科技职能转变

要根据新的职能要求,努力形成科学、规范的金融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增强执行力度;努力强化网络管理,使网络管理从“道路管理”向“交通管理”转变;充分发挥人民银行金融城域网的网络核心作用,不断加强联网机构入网与变更的统一运维管理;积极参与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工作;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与金融技术监管工作的开展.全面实现基层央行科技部门的职能转变,更好地服务辖区金融市场.

(五)全面提升科技人员综合素质

要紧跟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着力提升科技人员在管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统筹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队伍建设.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运维管理、信息安全、金融标准化、电子支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日常科技工作的需要.二要开展专业技能资质的培训.重点开展专业技能资格认证培训,积极配合人事部门推动恢复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探讨建立激励科技人才发展的工作机制,构建分层次、分领域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类似论文

电子病历质量信息化管理模式

[摘 要]病历在临床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发挥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电子病历发展现状及应用过程中存在。
更新日期:2024-8-16 浏览量:106300 点赞量:23253

国企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摘 要:财务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较为重要的内容 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立,不但可以确保相关财务信息。
更新日期:2024-4-23 浏览量:57113 点赞量:13006

对基层央行会计人员管理要强化“六个注重”

【摘 要 】加强会计人员的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调配会计人力资源,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基层央行会计工作任务的前提 本文分析了基层央行。
更新日期:2024-7-1 浏览量:17334 点赞量:5962

电子病历质量信息化管理模式

[摘 要 ] 病历在临床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发挥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电子病历发展现状及应用过程中存。
更新日期:2024-10-14 浏览量:130654 点赞量:28203

有效推进基层央行后勤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根据财权与事权相分离的要求,人民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后勤财务部门承担着机关经费预算、财务结算、财务报销、工资发放、财产管理等重要工作。
更新日期:2024-4-18 浏览量:59213 点赞量:1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