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习报告

"华夏姓名取名探究"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一,常州市新桥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

名称华夏姓名取名探究研究开题报告导师秦菊珍班级高一(6)时间200年 9 月19 日课题

组长恽志波课题

成员周超 杨慧萍 蒋振颖 王红 黄扣香 许沁 吴思杰 周佳华 张洁 赵苏楠课题

简要

背景

说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它不仅能表达出群类中一个个体的身份,还诠释着一个人的特点,性格,爱好,追求,理想等深层含义.可以说,一个人的名字有其独特的内涵.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华夏姓名取名的文化和历史,又有多少人去欣赏和解读自己的名字思考它的来源呢因此,本课题组想通过介绍华夏各个朝代姓名文化的趣味史,让人们在这一方面作进一步地了解并能够重新认识自己.可行性

分 析课题切入口小.从华夏姓名取名角度探究姓名文化,探究华夏姓名丰富的内涵.而且有关姓名方面的研究资料也很多.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人的姓名也暗藏玄机,学生对于华夏姓名取名会很感兴趣.课题

目的

意义1,了解我国古代姓名的趣味史,并尝试解读自己的名字. 2,在共同研究中,学会与人交往,有助于培养交际能力,协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在学习过程中,增长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阅历,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装饰花季雨季的梦.主导

课程语文相关

课程历史,信息技术任务分工以下可以涉及工作有:

负责打印(誊抄)

查找资料

联系组织访问

收集资料

网上查找

实验分析

实地考察

成果发言人

等等恽志波,杨慧萍:打印,誊抄杨慧萍,赵苏楠:设计网站,幻灯片许沁:成果发言人全体成员:实验分析,论文撰写,查找资料

常州市新桥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续)

骤阶段

时间

主要任务

目标

2016年9月

选择课题

确定课题名称

2016年10月

开题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和计划

2016年10 月至2016年12 月

查找资料

访问调查

实验操作

实地考察

完成资料查找

完成调查报告

实地考察分析

2016年12 月


分析研究

完成资料分析

2016年12 月

汇总整理

完成资料整理

2016年 1月

结题报告(论文)

完成结题报告

2016年1 月

交流

制作PPT对外交流

所需条件电脑,U盘,数码相机

图书馆资料

公交车

预期成果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对我镇的学生厌学情况作些真实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提出建议,最后以调查报告和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导师意见该课题可操作性强,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意立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内容(含具体活动过程,成果,内容)

活动摘 要 1

课题名称华夏姓名取名探究活动日期09.10.20活动地点学校参加人员组员周超 杨慧萍 蒋振颖 王红 黄扣香 许沁 吴思杰 周佳华 张洁 赵苏楠组长恽志波指导老师秦菊珍 活动内容

一,活动目的:设计调查问卷

二,活动形式:集体讨论

三,活动过程(内容)

你的名字有内涵吗如果有是什么

你的名字涉及到哪些事物,颜色

你的名字是否与五行有关

你的名字的一部分来自于诗歌词吗

你在家的小名与你的姓名有关吗

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如果可以改,你想取什么名字

如果你将来做了父母,你会取什么名字

对于一些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名字你能说出一些吗

四,活动结论(可以另附详细页面)(解决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出现的新问题等)

详见调查记录

五,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同学们的合作能力有所提高,我们会再接再厉.

记录者 恽志波

活动摘 要 2

华夏姓名取名探究剧本

编剧 蒋振颖

导演 赵苏楠

演员 周超,吴思杰,周佳华,张洁

题目 取名风波

第一天:

(老太太喜得孙子,正在和家人商量着给孩子取名子的事儿)

老太太:太好了,祖上保佑,我王家有后了,儿子,你真了不起,让我抱了个孙子,明天我去找算命的给我们家孙子取个名字.

大儿子:妈,不要去找那个先生,名字我们来想就好了.

老太太:你们哪有先生算得准,我去等

(老太太找到先生说了孩子的八字,说希望孩子长大后挣大钱)

算命先生:这孩子命中缺金,要想发财得让他名字中有一个金字,最好把发也加进去,我看就用八吧,八八发发,老太,你觉得怎么样

老太太:好,好,听你们的,就八金.

第二天

老太太:儿子,跟你媳妇说,儿子名字就叫巴金.

大儿子:什么巴金,人家作家的名字啊,不行,不行,不太好.

老太太:那有什么作家,为了能让我们家孙子挣大钱发财,八八发发的八,金子的金,王八金啊,有什么不好.

大儿子:这等

(大儿子将这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媳妇.)

媳妇:什么,王八金!老太得什么病啦!告诉她,我们儿子的名字我们自己取,不用她老人家费心,我想好了,我儿子叫杰涵,聪明而又有涵养,老太那是什么名字

大儿子:这名不行,不过你也不要和我妈针锋相对,态度好点,我去跟我妈说说.

大儿子:妈,孩子的名字就按XX来起吧,挺有气质的.

老太太:凭啥,按我的,我给孙子添金怎了,她不服气啊,不让,气质有什么好的,不让.

大儿子:(尴尬的思索)不然这样吧,就把你连名字结合起来,就叫王金涵,妈,您看行吗

老太太:就这样吧.

媳妇:还偏要带个金字,多俗啊,不如用鑫吧,叫王鑫涵,听起来多有内涵.

大儿子:那好吧,就叫王鑫涵吧.

部分史料

各朝代姓,名发展史

中国人的姓名起源很早,应该说,中国的姓名与中国的文化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中国曲阜的孔氏家族,完整的家族谱系长达2500多年,完全有资格称为世界第一家族.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他们的姓名形成都比较晚.

姓名其实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姓,一个是名.每个人有名字很简单,世界各地都很普遍.有姓氏则不那么简单.中国人很早就注重姓氏,与中国人崇拜祖先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现在人们的语言中经常说:"叫什么名字啊""名字"两个字放在一起连用,其实"名"和"字"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字"是成年以后才有的.此外还有"号"等等.

中国古代社会,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名字可以很简单,例如,清朝有一个着名的乞丐名叫武训.其实,武训这个名字是后来文人替他起的.武训的本名叫"武七",或者叫"武二豆沫",因为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七.严格来说,这个"武七"的"七"还不能算是名字.但是,不管武七,武二豆沫的名字多么简单,不雅,他至少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姓氏.与孔子同时代的希腊圣贤柏拉图,苏格拉底,都只有自己的名字,而没有姓氏.

当今社会的很多民族依然保留着只注重名字,不注重姓氏的特点.比方说,一个维族人的姓名是阿提江买买提,那么,按照一般的理解,"阿提江"就是他的名字,"买买提"就是他的姓氏.其实不尽然."买买提"其实是他父亲的名字,他的父亲很可能叫买买提热合曼,而他的爷爷可能叫热合曼阿卜杜拉.也就是说,他们是把父亲的名字当作儿子的姓氏.因此,他们的姓氏是不固定的.

在姓名的顺序上,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人的习惯是姓在前,名在后.大多数亚洲国家,也是这个规则.西方人的习惯则是名在前,姓在后.有人说,这表示西方人比中国人更加强调个人,区别于中国人强调祖先.这个说法也许有一点道理,但是,这可能并非西方开始建立完整的姓名规则时的初衷.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也许同维吾尔族的姓名习惯有着同样的根源.只不过是,西方人现在已经把姓氏固定了.

之所以说西方的姓名排列习惯不一定是强调个人,还有一个例子可以参照.中国古代,女人出嫁后要随夫家姓,有只用"夫姓"与"夫姓+本姓"两种基本形式.在社会底层,嫁到张家的女人,可能就叫"张氏".但是,在稍有文化的家庭,李家的女子嫁到张家,应该叫"张李氏".也就是说,女人出嫁后,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姓氏,只不过要放在夫家的姓氏后面.而即使是现在的西方社会,女人出嫁后,往往也只有夫家的姓氏,不保留自己的姓氏.

姓名学的完善,除了崇拜祖先的意义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全世界最早形成的.户籍制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每个人都要有姓名,以便于统计,便于管理.最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的姓名都不重复.这个要求在个人的姓名领域内较难实现,但是,在工商领域,现在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要求做的.中国古代姓名学的发达,也从一个侧面保证了社会管理的高效率,成为中国古代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个因素.

相比较而言,日本一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才开始有健全的姓名体系.在此之前,日本虽然大量学习中国文化,但是,只有少数贵族才拥有姓氏.绝大多数平民只有名字,没有姓氏.那些平民的名字基本上类似中国人的"小名",阿猫阿狗,老大老二之类.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了加强社会管理,开始实施中国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实行的户籍制度.这就要求每个平民都必须有名有姓,以便更加清晰地区分每个个体.但是,这个制度一开始推行得并不顺利,因为太多的日本人不习惯姓氏这个东西.为此,日本不得不颁布法律,要求每个公民必须尽快给自己取一个姓名.于是,大量原先没有姓名的日本国民,只好赶紧临时找一个姓名.出于方便,日本人的姓氏大多都借用某些实物,例如"田中","","井上","山下"等等,名字很多也采取简单化的方式,例如"太郎","四郎"等等.

西方姓名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类似日本的现象也有.例如"史密斯"是铁匠的意思,"贝克汉姆"的"贝克"是面包师,"乔丹"是马桶盖.当然,中国的姓氏里也有这种现象,例如"陶"姓,有人说是范蠡携西施隐居后,以制陶为生后的姓氏,过去的制陶工匠还把范蠡视为行业的祖师爷.其他如"司马","司徒"等,都是古代官职.不过,由于历史悠久,而且,这种现象在中国的主要姓氏并不很多,所以不是很突出.

每个人从小儿呱呱坠地起,便有了自己的姓名,然后带着它进入社会活动, 使之起到代表自我而与他人相区别的最实际的作用.但是,在古代中国社会里, 姓名的意义远远不止如此.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的姓名文化,曾是中华民族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环扣之一,在政治,文化及社会活动诸领域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考古资料已经证明,中国人早在100多万年之前就在自己古老的国土上生活栖息了,可是称"姓"的历史,却迟至距今五,六千年时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才开 始.母系社会的特征,是妇女在氏族内部事务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实行 不同氏族相互通婚,氏族内部禁婚的制度.正因为有了这种族外婚制度,便有了辨别每一个社会成员相互间有无直接血缘关系的必要,于是就产生了作为共同血 缘关系的识别称号--姓. 1

根据清代学者顾炎武的考证,中国最古老的姓共有22个,但很可能还有更多 的姓随着整个氏族的消失而淹没在历史波涛中了.与此同时,那些得以延续下来 的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约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中国人在经过母系氏族社会后,走过了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开始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飞跃.这个过渡时期的基本征象之一, 就是不同祖先的氏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斗争趋于频繁,由此导致的领导和臣服的格局,阶级社会的雏型开始出现.与之相伴生的,是许多有功绩的社会成员 得到了占有新领地的封赏,并且被允许带领他们的家人,部属以及在战争中获得 的俘虏一起前往,共同开辟新的生活区域.这些派分出去的人,来自若干姓称, 在获得新居住地之外,他们还得到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的标识--氏.

到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中国后,最初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姓"与来源 于父系氏族社会的"氏"开始一体化.此后,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朝代更迭数十次,而每一次更迭都产生新的封地,新的封地又产生新的姓氏. 因此,姓氏成为阶级地位的标志,并以姓名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 通过子孙繁衍而承传.而强烈的数典认祖,追宗寻根意识,便是这个整体的核心所在.

时至今日,居住在国外的华人华侨仍然有到中国大陆寻根问祖的传统. 近年来,中国姓名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特定历史产物,已成为人们从一 个新的角度来学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巨大库藏.比如从姓氏的起源,区分与合 流入手,可以加深对上古时代不同社会形态更替特征的认识,又比如,从谱牒, 世系,堂号,联宗等一系列具体事象着眼,可以揭示血缘关系纽带在古代社会发 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作用等等,总之,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系列本质特征,如专 制制度,家族型社会结构,以忠君孝亲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等,无不通过姓名文化得到充分展示,这又是它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的原因.

原始时期的人名特征

人本无名,这说的原始时代.

最初的洪荒年代,人类和白云间的飞鸟,绿树中的走兽,清波里的游鱼一样,无名无姓,混沌未开.

要单独存活,困难重重.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强化社会组织系统,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一员.

原始社会,人类组成了族群,生产,生活,彼此打斗,以争夺生存空间.那时的人们还不会使用抽象的名字,常常以实物来标识自己和族群,什么动物啦,植物啦,矿产啦,天象等等,大多数图腾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原始社会,图腾可以说就是名字.以咱们炎黄子孙为例,黄帝族群最初的名称是有熊族,炎帝族群最初为羊人族,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西羌族.这些在《史记》中都有记载.

先秦时期的人名特征

中国社会,有据可考的个人姓名历史,可追溯到周代.

那个时期,风尚质朴,取名多按照人的身体特征,出生时状况,周围相关物体等,不求文雅,不避俗字俗事,没多少讲究.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出生时,头颅有些异样:头顶低洼而周围隆起,似山丘之状,故其父母为他取名为丘.

还有晋成公,堂堂一国君主,名字却叫"黑臀",皆因其出生时屁股上有好大一块乌青胎记而得名.郑庄公,名字"寤生",意思是倒着生出来的,即脚先出来,头后出来的那种难产.鲁恒公的儿子,生日与父王同日,取名为"同".

纵观周代至秦时期的人名,和《诗经》一样,洋溢着一派淳朴天然,随意清新的旷野之风.

两汉魏晋时期的人名特征

到了汉朝,人们的文学意识日渐觉醒,取名开始讲究字眼,追求寓意,寄托人生的理想和抱负.

西汉时期,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局面,人们希望建功立业,进取心强.翻开史书,西汉许多战将的名字,"安国,安世,充国,定国,辟疆,广汉"等不时跳入眼帘.

如西汉名将赵充国,其父取名时,取义"充国之光",希望他长大后能为扩大国家疆土做贡献.

这一类名字的流行,强烈反映了汉初建功立业,治国安邦的志趣.

由于道教盛行,西汉社会还普遍追求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老,史书记载中开始出现"延年,延寿,寿昌,去病"等字样.大家都熟悉的霍去病,就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父亲是个衙役,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婢女,都是普通人,生下孩子,只祈"健康无病",因此得名.

此外,因为汉代独尊儒术,所以儒家崇尚的"仁,义,忠,孝,礼,德,节"等字眼,也开始在名字中流行.

尤其到了东汉,对人格,道德的追求更多,名字更讲究文雅含蓄.在《三国志》的人物中,"文,仁,德"等字频频出现在字号中,如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曹操字孟德.这些枭雄的字号中不约而同地出现"德"字,并非偶然,因为按照儒家学说,德,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是基础.

魏晋时期,儒学式微,老庄玄学大行其道,"道,玄,元,真等字眼,流行于人们的名或字之中.例如,东晋时着名的南,北二玄,北有谢玄,南有张玄,两个人都是文武兼备的人才,他们的名字,皆出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纵观两汉魏晋时期的名字变化,其间观念变更,价值取向,可窥见一斑.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人名特征

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融合成为一个特色.北朝人不仅接受了汉姓,还学着汉人的方式起名,不过,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素养,名字往往起得随意率真,比如什么杨大眼,闾大肥,傅竖眼,卢丑,孙小,王络儿等,颇具生活情趣.

南朝人,士族大家居多,讲究门第之风盛行,"士,彦,之"等字眼很受垂青,例如,着名的王羲之家族,还有祖冲之,裴松之等.

这个时期,佛教风靡一时,名字中的佛家语也颇为多见,如"昙生,僧荣,法真,慧修"等.

唐朝国泰民安,社会稳定,佛儒道三教并行,文学也很昌盛,所以取名比较讲究,强调立意.如房玄龄,张昌宗,颜师古,薛仁贵,狄仁杰,等等.

在唐朝以前,单名占人口中的多数.这种情况,到了唐朝,有明显变化,因为双名是两个字搭配,能更好地表达立意,所以,唐代人名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双名开始占据优势并流行.

善于运用古代经典文句和古代圣贤名字来取名,也是唐朝开始出现的另一大特点,比如:

武三思,源自《论语》"三思而后行".

杜如晦,源自《诗经》"风雨如晦".

孔巢父,借用古代隐士巢父之名,慕其高风亮节.

李孟尝,借用战国孟尝君的号,以示侠义.

宋元明清时期的人名特征

宋代重文德而轻武功,理学发达,所以宋人取名偏爱那些表示美德善行的字眼,"子厚,执中,延德,师道,德明"等.宋人以老为美,绘画中常出现枯枝,落日,瘦马,相应地,名字中也常出现"老,翁,叟"等字样,意趣相通.

比如撰写《梦华录》那位宋代文学家,叫孟元老,还有一个苏元老,是大文学家苏轼的族孙,据说文章颇有"苏氏之秀".

再比如,与李清照齐名的词人刘辰翁,南宋理学家徐荣叟,魏了叟等.

元代的知识阶层,用字倾向与宋人同,像魏忠贤,方孝儒.但因为北方蒙古族入主中原,所以还出现了蒙语汉译的特殊名字,如"成吉思汗,窝阔台,铁木尔"等.

清代,"文字狱"盛行,起名立意,开始变得迂回曲折,很多人假托古代的玉器,青铜器的名称为字,免惹祸端.如"姚鼐,曹振镛,汪士铎,和珅,嵇璜"等.清人的双名,很少直接从古代经典文句中提取,而是含蓄表达,如"黄宗羲,洪承畴,查继佐,梁诗正"等.

新中国时期的人名特色

1949年中国建立政权至今,称之为新中国时期.这个时期,翻天覆地,风云变幻,各个阶段的名字特色十分突出.

建国阶段:

如果你见到"建国,爱华,爱国,开国,国庆,兴国,卫国,保国,国强"之类的名字,很有可能就是那时生人.此外,还有"和平,兴华,自立,更生,向阳"一类.至于"土改,有田,解放,抗美,援朝"等名字,就更直接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大事件.

例如,知名女作家张抗抗,生于1950年,因为她的父母相识于抗战时期,她又出生在抗美援朝这一年,父母希望女儿具有一种顽强的抗争精神,故名之.

当时,中国和苏联以及东欧的关系密切,不少人用"斯,基,娜,娅,莎"等俄文音译字为孩子起名儿,当时有个苏联女英雄叫卓娅,女孩子用"卓娅"做名字的为数不少.

50年代中国影坛的知名演员陈强,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访问演出时,喜闻大儿子出世,就起名陈布达,后来老二出生,顺理成章就叫了陈佩斯.

大跃进阶段:

这个阶段的名字,多为"跃进,钢,铁,公社,集体,超英,超美",十分契合形势.

""阶段:

那个时代,极"左"思潮泛滥,全中国都陷入了史无前例的政治狂热之中,拥有一个革命化,政治化的名字,就像拥有一套绿军装一样,时髦,流行.许多人因此而改名.",卫革,卫东,向东,爱东,爱兵,红军,卫红,永红,红卫,向红,反帝,反修"等等,不一而足,一时间,相同的名字大量涌现.

当时,由于语录和诗词非常流行,用其中的字句起名也成为时尚,如"咏梅,长征,奇志,爱武,万山红,钟山,拥军,爱民,立新"等.

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建国后三个时期,排名占前6位的人名用字分别是:

1949~1966年:华,英,玉,明,秀,国.

1966~1975年:华,红,军,文,英,明.

1976~1982年:华,丽,春,小,燕,红.

追风的取名思维,导致了大量重名的出现,你的身边,应该还能看到不少这种时代的"烙印"吧.

改革开放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国禁打开,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取名也逐步趋于多样化,不但重名大量减少,而且还出现了追求创新,追求个性,不喜欢随大流的特征.

有几种新的模式出现:

1.父姓+母姓等于孩子名.

这一类名字充分体现了实施计划生育后,三人世界的大量涌现.

2.四字名的出现.父姓+母姓+双名等于孩子名,或者父姓(或母姓)+三字名等于孩子名.

3.洋名增多.现在许多父母早早打算送孩子出国深造,起名时就考虑一名两用,如"马丽,瑞秋,伯德,安娜,斯高,莉莉"等.

看了这么多信息,你一定也感慨良多吧,小小的名字,竟然蕴含着历史的风云变幻,再为孩子取名,你会不会胸有沟壑,气象万千了呢

寇将男,诸葛(男姊)刘欣男,刘荣男

刘兴弟,孙男玉,杨芷(字季兰,小字男胤)

好笑的是一家7姐妹:李德相,李和上,李瑰儿,李阿停,李五男,李六止,(第七个墓碑上没写),这家子求儿子心急火燎!

其余的姐妹名还有:

姐妹:李长辉,李仲仪,李叔婉,李季嫔,

姐妹:崔始怜,崔止怜,崔玉树,崔静胜,崔善姜,崔静研,崔遗姜

姐妹:寇顺华,寇婉华,寇将男,寇休华

姐妹:李孟宜,李媛姿,李仲妃,李婉华,李休颜,李四辉(估计这家排行只算了嫡出女儿) 姐妹:元(孟蕤),元(仲蒨),元(季葱)(清河王元怿的女儿们,以姐妹间的排行为名,从字头上看元怿挺风雅的)

姐妹:元凤容,元恒娥

姐妹:荀柔(字徽音),荀和(字韶音),荀恭(字惠音)(晋朝的)

姐妹:王韶(韶英),王丽(韶荣),王则(韶仪)(晋朝王浚的女儿们,可见晋朝女子多单名双字,不过也有意外的,比如菅洛,字胜)

研究感悟

恽志波:高中的生活烦琐而单调,但总有一丝朦胧细雨滋养着我们的心田,于是我们不再乏味等原来,高中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

蒋振颖:研究性学习最大的亮点,这是一门利用团队精神完成的学科.不在于人数的多少,只要这个团队团结一致,分工明确,每个成员各司其职,课程就能一点点完善,最后是队员成功的喜悦.通过一次次的研究实践,我们的课外知识增长了不少呢,我们了解了古代有关姓名趣谈,了解到现代人对于取名的观点,了解到我国博大精深的姓名文化,我们国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赵苏楠:很荣幸能成为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员!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平时的课堂,老师学生在一起相互交流,从调查资料,分析资料,安排活动都是由学生决定,这便让我们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主见.在相互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分工,学会了聆听,在同学的发言中寻找自己的不足.活动时更显我们绞尽脑汁,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活动设计得与众不同,于是我们有了自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王红: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新型的科目.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动手去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很有利于为我们日后发展积累经验,经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发现这个科目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我们收获颇多,不但培养了我们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也让我们学会如何走向社会,如何与人交流和沟通.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如问卷设计的单一性,主观性,调查取样,数据收集及处理还可以更具体全面.下一步,我们还将逐一改进这些工作,让我们的课题研究更科学,更全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发现,一个团体,要做什么事,首先,这个团体一定要团结,因为团结才是力量.

教师点评: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当他们拿到课题,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分工合作,精心设计活动,认真搜集资料,在活动中,他们懂得了合作,懂得了分享,懂得了如何搜集资料,活动中他们长大了!

家长点评:

孩子参加研究性学习,让我看到了他的主动性,也看到了他学习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他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

9

类似论文

性学习报告

"华夏姓名取名探究"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一、常州市新桥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华夏姓名取名探究研究开题报告导师秦菊珍。
更新日期:2024-8-28 浏览量:104484 点赞量:21931

性学习报告开题报告品牌

研究性学习课题上传流程及管理一、设置导师 进入"湖北高中课程改革网",以教师身份进入"教师培训管理系统",点击"栏"。
更新日期:2024-2-9 浏览量:8475 点赞量:3090

2023年性学习报告

澄迈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指导教师吴红英课题小组长吴小妹成员(5人数)廖贞贞,吴小妹,曾德。
更新日期:2024-4-22 浏览量:55474 点赞量:12244

性学习报告开题报告永教师

1 从"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专题实验教学中选择一个实验,谈谈如何搜集和整理与本实验相关的教学资源 果酒和果醋的。
更新日期:2024-7-12 浏览量:92885 点赞量:20365

性学习报告开题报告资源

如何以疑激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根据同学们的爱好,特长与志向,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取。
更新日期:2024-10-28 浏览量:131375 点赞量:28076

性学习与高中英语教学结题报告

摘 要:为了实现高中英语高效课堂,贵州省盘县第二中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与大家共。
更新日期:2024-1-8 浏览量:8417 点赞量:3459

性学习报告开题报告高中

附件3:荆门市普通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情况检查表检查项目内容及权重得分评分标准学校管理(40分)1,学校课程计划(4分。
更新日期:2024-10-4 浏览量:17723 点赞量:4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