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具,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摘 要]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出:学生使用学具可以很好地辅助学习,而科学使用学具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体现它的科学性必须保证以下几个方面:学具来源的多样性、学具使用的充分性、学具使用的拓展性和学具使用的创新性.


[关 键 词 ]学具;数学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7-0071-03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具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因此,科学地、有效地使用学具辅助学生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使用学具的科学性:

一、学具来源的多样性

在选用学具时,教师应坚持“经济实用、就地取材和贴近生活”的原则.选用学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只要能达到这一目标,至于学生选取的是什么质地的材料,教师大可不必作统一的规定.

比如,为了更真实地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应人手一个这样的实物作为模型来帮助认识.生活中长方体的实物比比皆是,而正方体就显得相对较少了,如果教师进行了多项条件限制(纸盒、包装盒、实心物等),学生寻找模型的范围就会缩小.如仅仅只规定为正方体,学生带来的学具将是多种多样的: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手工自制的正方体、魔方等.

再比如,在认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学生要带上一定数量的小棒,文具店里那种袋装的彩色小棒很多,但也有很多学生讲究环保,变废为宝:吸管、牙签、废弃的一次性筷子等等.

二、学具使用的充分性

在有些使用学具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变成了为操作而操作,为应用而应用,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缺乏控制,对学生操作学具的方法缺乏指导,使学具成了摆花架子的装饰品,这样的结果通常是耗时多而收获少.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到操作中来,并让学具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比如,在认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准备了4种规格的小棒:10厘米、6厘米、5厘米和4厘米的.全班同学各自动手摆成一个三角形后,总结发现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材中关于学具的使用就到此结束了,可笔者认为此处教者可将学生手中的学具再次充分使用:同学们,应用这4种规格的小棒一共可以拼成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呢?这不仅使学具得到了二次使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将新发现的规律应用于实践.

再比如,在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时,学生将手中的正方体剪开,得到一种展开图.如果教学就此结束的话,学生对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就显得太单薄了.教师应充分运用全班学生手中的学具让学生对正方体展开图有个充分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再运用教具进行补充,将正方体11种展开图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全面地观察和对比,再进行归纳和总结:第1~6种为1-4-1型,第7~9种为1-3-2型,第10种为3-3型,第11种为2-2-2型.

三、学具使用的拓展性

心理学指出: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如果他们能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利用好学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文字的习题拓展相比,可使学生的学习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时,课后习题安排了一道根据棋子的色彩找规律,再进行计算的题目.教师对此进行了改编,让学生带上黑白围棋动手操作,从中发现规律,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1.教师按照●○○○●○○○等这样的规律先摆了两组,让学生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一组(学生动手操作学具);2.教师提问:这样摆下去,第12颗棋子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那第21颗呢?(学生依次回答白色、黑色)一般教材到此就结束了,笔者认为此处可进行思维的拓展,继续提问:如果想使第21颗棋子还是白色的,那前面的棋子应按照怎样的规律重新摆放呢?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学具,并进行展示:

①●○○ ●○○等 ②○●○ ○●○等

③●●●●○○○ ●●●●○○○等

④○● ○●等

⑤○○●● ○○●●等

⑥○●●●● ○●●●●等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对上述几种摆法进行探究,这六种摆法又可以分为几类呢?(两类,一类是没有余数,最后一颗正好是白色,还有一类是有余数的,通过找规律发现余下这颗仍为白色.)教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整理复习时,在“探索与应用”环节,学生用橡皮泥和小棒搭出了许多长方体和正方体,如果教学仅仅停留于这一层次,就太过于肤浅.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哪些同学手中的长方体只要换掉4根小棒就可以变成正方体了?(具有这种特征长方体的学生马上把长方体高高举起)这些同学手中的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变成正方体后,表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样,学生的思维可得到更大限度的拓展.

四、学具使用的创新性

全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吴正宪说过:探究是学生课堂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孩子们展示智慧才能的用武之地.教师要善于燃起孩子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让跳跃智慧的手充分地活动.教师要为孩子们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搭好台,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去经历数学,感受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具的出现,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并且让探究过程变得简单明了,趣味横生.

教学六年级上册第14页的思考题时,教师为学生制作了一套学具,将下图5种规格的图形按比例放大,各复印了六张,让学生通过剪、拼、贴等手段得到长方体或正方体.通过操作学具,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拼出各种形状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如果能给我再多一点的这些图形,我还会有更多的拼法.”教师回答:“你可以假设这些图形都有若干张.”学生回答道:“那么我可以用24张2号正方形拼出一个正方体.”全班顿时静寂下来,一分钟后又突然沸腾起来:可以的,用4张拼起来做一个面;给我若干张我也可以拼出更多种长方体等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全被打开了.

在教学“圆的周长”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时,很多学生都是将圆片放在尺上滚,或是用绳子围绕圆片一圈再量出绳子的长.而有一个同学的方法很特别,他拿出一盘圆形胶带纸,在胶带纸的起始处标上记号,然后剥开一圈到记号处,量出这一段胶带的长就是圆的周长.这种方法测量出的结果要比其他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准确得多.

学具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我们学数学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而学,从而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且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培养了他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类似论文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在教学中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绝对主体,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
更新日期:2024-7-28 浏览量:96079 点赞量:21376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作为小学低段的数学老师,对于数学教学或多或少也有一些体会 首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完成。
更新日期:2024-2-24 浏览量:33377 点赞量:8420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同时,对学生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学生是否。
更新日期:2024-4-25 浏览量:58672 点赞量:13735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一个重要的改革目标就是提高小学数学课。
更新日期:2024-4-11 浏览量:57374 点赞量:13596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 要:本文注重从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外延伸等方面入手,真正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更新日期:2024-1-19 浏览量:20771 点赞量: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