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思想的科学内涵

[摘 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重新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和进步,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作为中国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一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思想及其实践,正确地把握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摆脱照搬别国模式的做法,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关 键 词 ] 现代化思想 科学内涵

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概念.他明确指出:“过去搞革命,要适应中国的情况,走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应中国的情况.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他又明确宣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现代化思想也日渐成熟和完善.在所设想的现代化道路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之后,“中国式”也随之成为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标志.成为中国独创的现代化模式的代称.因此.可以将现代化思想内涵界定为:以为代表的中国人基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关于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思想.现代化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质的规定性: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但要突破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制约.

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化虽然有多种模式,但是本质上只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类.现代化思想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就是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选择,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从中国的近现代史看,中国早期的现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属于搬用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均以失败告终.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正是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


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又要突破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束缚.1949年的革命胜利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以及缺少现代化的经验,全面借鉴苏联现代化模式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的缺陷,是在指导思想上教条主义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及其发展思想.具体来说,在现代化的目标选择上,片面强调国民经济的突出增长和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导致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上,高度集中的行政计划窒息了现代化发展的生机;在现代化的外部环境上,自我选择封闭的发展道路;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之中,随意的发展阻碍了现代化的正常发展.这一模式对中国建国初期的现代化建设产生过积极影响,但其弊端愈来愈明显.严重制约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因而,如何对待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难题.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而言的.因此,现代化思想内涵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传统模式进行改革.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的现代化,但要注意现代化后发优势的利用和内在生长力的培育之间的统一.

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早在18世纪就已经开始,中国开始探索现代化之路却是在100多年之后,比西欧国家晚一个世纪,而其真正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已经是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其中我们又走了很多弯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把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发达国家不仅完成了现代化,而且进行了“后现代化”,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知识经济又悄然兴起.面临着“先行”国家的压力和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现代化的快慢关系到我们的“球籍”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能否实现现代化.决定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投有应有的地位”.我们只有加速度发能.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面貌和取得应有的国际地位.

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发达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化经验和先进的经济技术成果以及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后来者可以通过适当途径吸收和借鉴这些现代化成果,少走弯路,赶超发展.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预料到:“工业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落后国家现代化具有潜在后发优势已为当今的现代化学者们所普遍认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而言.后发优势可以而且应当利用.但是,就现代化的整个动力系统和推动机制而言,现代化从本质上讲应该是内生性的.后发优势构成现代化有利的外在条件,但是它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现实成果.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才会获得持续的良性发展.培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利用现代化的后发优势并不矛盾,如果处理得当,两者之间可以产生一种良性互动效应.中国现代化的最佳选择在于两者的结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处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对外开放与避免依附.在开放的世界环境下推进现代化,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依附性发展,在政治经济上成为西方国家控制的“边缘国家”.因此,邓小早就提出:“我们利用外国的资金与技术,也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第二,引进先进与自主创新.在引进先进的同时,应该注重对这些先进成果的内化及在此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早在70年代,就提出:“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第三,高速发展与环境协调相适应.对于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中国而言,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曾指出:“我们准备植树造林,坚持他二十年.等特别是我国的西北,黄土高原边草都不长,水土流失等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早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我们就会富裕,生态环境就会好起来.”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但要注意现代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现代化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对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和主张完全断绝与西方经济联系的依附理论做出了超越性的回应,将现代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了主张各民族在全球交往中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立足点.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在对外开放中实现本民族自主发展的科学理论.首先,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即强调民族性.充分认识到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特殊性,即它不仅仅是自觉适应现代化潮流的世界化过程,也是一个能动创造、开拓进取的民族化过程.走自己的路,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才是发展中国 家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单纯依靠外界的帮助.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因此,只有民族化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更加没有捷径可走.“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其次.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总结我国历史与新中国建立后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了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必要性.他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等三十几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现代化,开放已经成为了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中国现代化要在结合自己的特点的同时遵循世界现代化的共同规律,逐步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因此,反复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现代化思想实际上实现了现代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第四,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现代化,而且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在内的“全面的现代化”.

众所周知,、周恩来从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现代化、集体化的发展方向到1956年初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向“四化”进军号召,并在实践中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初步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但由于“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苏联模式的弊端特别是“”的破坏,中国现代化进程实际上陷入停顿.况且,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四化”内涵,也主要是经济上的质的规定性.肯定并且继承了“四化”内涵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就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轨,工业化、城市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为此,认为,现代化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地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但是,中国现代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单纯意义上的经济现代化.而是“一场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经济的需要”.一言以蔽之,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社会进步.显然,按照的观点,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常规发展,但不仅仅是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变迁,而且要同时实现具有普遍的社会性和革命意义的社会与政治变迁尤其是人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力发展还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成熟和完善,不仅包括体制革命还包括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更高层次上推进现代化,它既是我们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的内涵与基础,又是强有力的动因.

类似论文

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其价值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转型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是其发。
更新日期:2024-8-27 浏览量:108888 点赞量:24140

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

【摘 要】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平稳快速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战略举措 本文从素质、素质。
更新日期:2024-1-20 浏览量:20724 点赞量:5865

用哲学思想指导科学养生

哲学思想是伟大的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的璀璨瑰宝,是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科学,无论是。
更新日期:2024-5-16 浏览量:68676 点赞量:15387

全面把握科学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更新日期:2024-6-3 浏览量:15087 点赞量:5130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内涵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接受,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具体社会条件具有这样的需要,因此,马克。
更新日期:2024-4-28 浏览量:59295 点赞量:13910

陶行知思想对科学课堂的影响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
更新日期:2024-5-7 浏览量:12837 点赞量: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