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品安全的企业会计改革与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扩大,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或事故频发,不仅对消费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还造成各国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引发激烈的国际食品贸易争端以及政局动荡.因此,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探讨保障食品安全的宏观和微观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基于会计的视角,梳理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研究现况,在分析我国食品企业会计核算、披露与会计管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企业会计改革与策略创新,以期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一、食品安全研究与企业会计系统现状

(一)国内外食品安全研究现状 欧美学者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安全管理技术和政治经济角度进行研究.Whitehead(1995)依据构成要素分析提出了食品控制体系包括六个要素;Dewaal(2003)从控制体系的监管主体分析指出,应建立单一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实现相关资源优化配置,建构更为理性的食品安全管制体系;Romano等人通过对西欧某些国家的肉类和牛奶部门试验性的研究实例,说明了执行HACCP全程监控体系的效果;Taylor等人提出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阻止世界范围内食物传染病的扩大的重要作用;Vetter等讨论了食品产业治理结构中纵向一体化解决消费者无法识别信任品市场上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等;WHO提出了全面应用风险分析技术;玛丽恩内斯特尔通过对美国HACEP出台艰难过程的探讨和传统的基因工程食品里包含的政治问题和安全问题,阐述了食品安全的政治性因素.国内学者主要从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三方面进行了较深层次的研究.衡志诚指出政府由于存在多头管理等问题,往往使食品安全沦为谁都管、谁都管不好的境地;王琼雯认为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有效责任追究制度;李功奎等认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消费者的“逆向选择”,最终导致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程启智等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实现政府规制成本最小化等完善食品安全规制的措施;俞曼华从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出发,认为我国在食品安全上存在多头监管、多头许可的问题;刘为军等提出要加大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对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和管理体系,如GMP、HACCP、TQM、IS09001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信用体系等.

(二)我国食品企业会计系统现状 上述文献主要从宏观层面、技术层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鲜有从微观层面、从食品安全责任主体――企业视角进行研讨,几乎未见将会计与食品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文献;我国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中,也仅见一、两篇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文章,未有就此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笔者选择此课题,旨在履行会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期望从企业会计改革与创新方面,寻求食品安全问题对策.我国食品企业会计系统现况与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信息公告与披露方面.宏观层面上,国家实施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由卫生部统一公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风险评估和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处理;各省、区、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县级以上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国家和地方都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网,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方面的动态、现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等.各监管部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及时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解疑释惑,增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机制还不规范,信息公布方式和渠道比较狭窄,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全国统一的信息公布平台尚待建立,更为遗憾的是包括《食品安全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对食品安全主体企业在信息公布和披露上所承担的权利义务作出规范.企业层面上,我国《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规定证券上市公司应当公告和披露包括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在内的信息;从我国法律规范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来看,强制对外披露会计信息只是针对上市公司(公众公司),另外,规模以上的大型国企定期向政府财政、税务、银行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送报告,而对在企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未强制要求,除特殊情况外,中小企业主动对外报告和公开披露信息的很少.我国的食品企业绝大多数都属于中小企业,由此会计信息报告与披露情况可见一斑.目前,企业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大都属于规范性财务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环境愈加复杂,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要求不断提高,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决策的需求.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非财务信息,已成为国际会计发展趋势.为与国际会计接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鼓励上市公司披露企业的管理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等非财务信息;创业板季报、年报规则也强调非财务信息特别是风险分析与管理责任等的披露,但实际执行情况却并不理想.与企业的漠视相反,政府、投资者和消费者等对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持续发展能力、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却特别关注.我国现行会计信息披露采取通用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即大量生产会计信息这一标准化产品;其形式固定,缺乏灵活性,且信息供给量十分有限,一些应披露的重要信息被忽略掉,一些新的业务无法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尤其有关食品质量、安全和风险控制等信息无法得到充分披露.另外,对于不同信息使用者可能存在“信息不足”和“信息过载”问题.所以,亟待重新设计全面、充分、相关性强的信息披露新模式.

二是会计核算范围与内容方面.传统企业会计以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事项或业务为核算对象,侧重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来反映、揭示企业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状况.科技的进步,市场的复杂性,各种学科的融合交叉以及国际会计改革的推动,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不断深化,出现了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本会计和事项会计等新型交叉会计,新的经济业务或事项不断涌现,会计核算范围、内容得到很大拓展.核算对象不再局限于货币计量,非货币计量的事项也允许进入会计系统;核算时间不再局限于过去,对一些预测信息、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项与业务以及正在发生的特殊重大事项也要求重点关注,《企业会计准则》就有对特殊企业和特别业务的规范,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已初步纳入我国企业会计范畴.由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与传统会计相比,社会责任会计还存在尚未突破的理论难题,阻碍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应用推广.在实践应用方面,新修改的《公司法》首次提出了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概念;深、沪交易所颁布实施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均要求上市公司应充分关注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由于我国企业(包括食品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重视不够,缺乏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动因;社会责任会计对社会成本和效益予以确认和计量较为困难,企业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的成本偏高.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仍然停留在自发阶段,重点在于披露和报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和账务处理等还处于研究、完善和尝试阶段.正是因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社会责任会计推行不够,政府监管不到位,许多企业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肆意践踏消费者权益,损害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利益,致使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三是风险管理与会计控制方面.企业风险管理(ERM)最早起源于美国,随后传到加拿大和欧洲、拉美等地.上世纪80年代企业风险管理开始引入我国,并日益受到重视.为指导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我国财政部等部委先后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国资委据此为全面风险管理列出五大风险,即:战略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相对来讲,食品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特殊,法律风险、市场风险、营运风险、产品质量与安全风险等更为突出,受到监管和处罚更加严厉,风险损失更大,因而更应重视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现实的情况却并不乐观,我国食品企业除少数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建有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和严格的供应链管理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风险意识不强,尚未建立起风险评估、预警、管理和事故应对系统和实施机制,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即使一些企业建立和实施了内部控制制度,其主要目的并非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表现为一种被动型和无意识型的风险管理;更有少数民营企业及其业主根本不认知“风险和风险管理”,平时不注重风险管理方面的投入,防患未然,出了事故花钱公关.许多民营食品企业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内部控制依靠业主权威和亲情等维系,企业治理结构既不科学也不,致使企业管理问题频发.

二、企业会计改革与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干预市场理论 我国的食品市场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市场,处处凸显不完全信息、不完备市场和不完全竞争,而且还存在地方政府寻租以及各类经营主体的道德风险和违法风险等;食品行业具有产业链长、经营者多、散、杂、信息不透明、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更加需要政府的干预和监管.政府干预在宏观上以法律规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税收、管制等对食品产业进行监管;还对食品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种产品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安全性等实施监管.政府干预与监管的重要基础是充分获取和利用各种相关信息.会计信息是政府调控经济的基础,政府各部门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非财务信息,监督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财务会计信息也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消费者)对其经营、投资和消费行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经济信息和会计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决定了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同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决定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有用性.因此,改革以往食品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非常必要.另外,因利益驱动和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导致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严重,也需要政府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于食品安全问题中,要求食品企业充分、真实可靠披露食品商品搜寻品特征信息、经验品特征信息和信任品特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纳入到会计信息体系当中,作为企业非财务信息重要内容,与财务会计信息一并定期上报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同时向社会公众(消费者)披露或公告,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及其由此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会计理论 针对各国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必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建设,尽早实施社会责任会计,建立食品企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促使企业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SA8000的产品,增大食品行业的出口量,使我国食品行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主动和优势.目前,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在重视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背景下,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推行社会责任会计势在必行.

(四)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理论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食品企业面临诸多风险,食品安全风险、法律风险、产品质量与技术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对企业影响很大,一旦遇上事故或风险暴露,企业将损失惨重,给消费者带来伤害甚至灾难,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因此,食品企业必须实施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居安思危,做好风险预警、评估和应对预案,有效规避风险,化解风险,减轻风险损失,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企业会计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改革并完善信息报告与披露制度 一是对食品企业实行强制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基础是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透明,因此对食品企业实行强制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非常必要.食品企业中上市公司和国有、民营大型企业等继续执行《公司法》、《会计法》和《证券法》等法规,向政府各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报告和披露财务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特别要向政府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上报食品安全与质量等方面信息.大量中小企业向社会公众(包括消费者)披露信息很难一步到位,可先实行强制信息报告制度,即食品中小企业定期向政府各监管部门上报财务会计及相关信息(包括食品安全和质量方面的信息),待条件成熟时,再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信息.建议国家专门制定有关信息披露法规,对没有披露或者披露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予以处罚.

二是扩大报告和披露信息的范围.(1)政府对企业监管信息,包括政府各主管部门对企业违规、违法生产、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的处罚和奖励情况、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以及处理等.(2)实施非规范的财务会计信息如成本信息报告制度.食品生产经营成本及其构成是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信息,也是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食品成本构成分析,可以解读到有关食品质量信息;可以了解食品原材料构成和消耗情况,甚至了解原材料的产地及其是否受到污染的情况;还可以知晓食品是否使用添加剂、使用添加剂是否超标等情况.因此,实行食品企业定期上报产品成本信息报告制度很有必要.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种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不包括产品成本报表.产品成本报表一般当作内部报表,不对外披露.而对食品企业来说,为保障食品安全,应尽快实行“成本信息报告制度”,便于政府卫生、食品监管、质量监督、工商管理等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另外,生产经营成本是食品商品定价的重要依据,实施成本信息报告制度,有助于监管部门了解其成本金额,控制其制定,从而理顺食品机制,有效遏制食品生产经营中的暴利以及因追求暴利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3)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由鼓励和参照指引转变为强制依法公开披露,特别是有关食品质量安全与保障消费者权益等企业社会责任的非财务信息应作为重点,要求公开披露.非财务信息中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应该包括:第一,食品商品的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特征信息.消费者在消费之前获得的信息,如食品外在特征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标识等称为搜寻品特征信息,对此信息既要随同商品标签、食品安全认证等由监管部门公告,又要以会计报告形式公开披露.在消费时获得的信息如口味、口感、香味等,称为经验品特征信息,此信息可建议性披露;在消费之后也无从得到的信息如食品内在成分构成、转基因、添加剂、农药残留以及成本费用构成等,称为信任品特征信息.由于信任品特征信息具有隐蔽性,消费者很难了解和掌握,由该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事故和损失最为严重,因而此类信息必须强制性披露;相关监管部门还要对其真实性进行监督.第二,食品安全质量信息和生产许可、产品质量认证和安全认证以及在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方面的投入、产出和效果、效益等信息.第三,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管理信息,包括企业组织机构中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执行、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管、检测,风险预警和事故应对机制等.

类似论文

关于金融企业会计改革工作的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朗,在此背景下强化对会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有着很强。
更新日期:2024-12-22 浏览量:156371 点赞量:33460

基于内生增长理的企业会计改革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会计核算模式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不能满足知识经济下经济核算的需要,因而不得不进行。
更新日期:2024-6-21 浏览量:82619 点赞量:18525

《企业会计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如何让学生走出校门后就可以迅速上岗,缩短企业的培训时间,在与本科学生。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2396 点赞量:6441

电力企业会计和改革要点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4-000-01 摘 要 考虑到电力企业的特殊。
更新日期:2024-3-18 浏览量:44400 点赞量:10471

食品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

【摘 要】现今加快食品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已经得到了越来越人的关注 本文首先分析先行会计监督体系的。
更新日期:2024-1-3 浏览量:7480 点赞量:3147

食品安全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再

摘 要:经济的高度发展在促进和提升食品质量和数量的同时,也引发了道德困境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而引发的食品安。
更新日期:2024-11-28 浏览量:145473 点赞量:3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