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摘 要 】混凝土建筑施工呈现施工产品易损性、工序施工复杂性和施工期混凝土结构的时变性等几大特性.当前的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已经不适应建筑产品的要求,因此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应在工序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实施跨工序的产品保护控制,即实施工序质量管理加施工循环质量保护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本文正是基于此,从钢筋混凝土在施工阶段结构特性分析入手,分析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及其设计.


【关 键 词 】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60-01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优良率约3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优良率约43%.同时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消费者投诉中,全国商品房质量问题高居榜首.混凝土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产品单件、生产场地流动、作业工人流动、制造工序多、工种多、生产设备设施多、上道工序产品是下道工序产品的支撑体系和作业平台、产品为复合材料、外在品质不能完全代表结构整体品质等特性,给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带来困难,建设工程质量难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存在的低质量与倒塌事故的发生有技术上的原因,如对施工时变结构体系的认识不清,同时质量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为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本文结合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特性,探索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创新模式、施工概念设计原则.

1钢筋混凝土在施工阶段结构特性分析

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易损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产品的易损性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前道工序产品作为后道工序产品施工作业的平台和支架,受后续工序施工作业影响,其品质会遭受破坏.而且,前道工序成果在后道工序实施后,通常会变成隐蔽工程,其缺陷不能及时识别;即使未隐蔽,也会因混凝土的硬化成型,使缺陷的处理异常困难,由此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开裂质量问题,严重的发生倒塌事故.

1.2复杂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通常包括以下工序流程:准备工作、测量与放样、模板架立、钢筋架立、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消缺等.这些工序工作面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给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带来困难.同时工序产品不直接构成建筑最终产品,工序产品可能仅是为制造建筑产品的临时支架,如建筑模板支撑系统,或虽进入最终产品,如混凝土、钢筋等,但必须与其它工序产品融合构成新的建筑产品,并由此造成工序产品的不可替换性.

1.3时变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通常包括以下4道主要工序:一是为浇筑上一层楼板而安装支架和模板;二是进行钢筋绑扎;三是混凝土浇筑;四是拆除底层模板支撑.这4道工序构成一个施工循环,每一次施工循环,结构就增加1层,这样周而复始地施工,建筑就“生长”起来了.施工中的建筑,是随时间(即随施工工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种自身随时间变化的结构称为时变结构.它的形状、材料性能、空间位置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工序进行构件不断更替,作用在时变结构上的外荷载也在不断变化.

新浇筑的混凝土重力荷载以及施工活荷载,必须通过模板支撑以及二次支撑传递到下面先前已浇好的一层或多层楼板,在每一阶段,施工荷载都由混凝土时变结构和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承载系统承担,这一临时承载系统的形状和混凝土材料性能与支模层数、施工周期密切相关,其承担施工荷载随施工工序不断变化.这种由混凝土时变结构和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承载系统称为时变结构体系.在一个施工循环内的不同施工工序: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底层支撑拆除、新浇筑楼层上架设模板支撑、钢筋绑扎等,由于作业性质不同,各工序所需施工设施、材料、施工人员数量差异较大,导致作用于时变结构体系的荷载随施工工序(即随时间)不断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的时变性,来自于早龄期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还未完成,混凝土未经充分养护,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尚处于发展阶段,随时间逐渐增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也随时间变化.因此,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必须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的上述特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产品的易损伤性,要求施工工序质量管理模式向施工循环转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考虑施工阶段的时变性特性,加强技术设计,强化概念设计.

2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及其设计

2.1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施工模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产品施工终结的标志是一个施工循环的结束,而不是施工工序的结束.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具有的特性,使以施工工序为核心的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无法避免工序产品因后续施工作业损伤而引起的建设工程质量降低.为此,我们可以采用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式控制新模式,即在以工序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础上,引入跨工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把工序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延伸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施工循环.这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起点是施工工序的开始,终点是一个施工循环的结束,而不是施工工序的结束.因此,要求在原有施工工序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措施的基础上,一切质量活动延伸到施工循环结束.工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以施工工序结束控制,同时把工序产品质量保护的监督检验纳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之中,以有效杜绝因工序产品损伤造成的建设工程质量降低事故.在一个施工循环内,对每道工序实施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和工序产品质量保护管理与控制.工序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与传统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相同,同时设置工序产品保护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它在每道施工工序结束、工序产品检查验收后实施.例如对模板架立产品经检查验收后即进入产品保护程序,安排模板架立工人专人维护管理,采取随钢筋架立实时修补损伤,随混凝土浇筑作业巡视模板支架的稳定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维护;对钢筋骨架产品质量保护,安排钢筋绑扎工人专人跟踪维护,采取随混凝土浇筑头提拉踩扁的钢筋骨架以及重设马凳等措施,由此实施工序产品质量保护措施,如图1所示.

2.2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施工设计施工概念设计是对无法正确分析表达,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因素进行适当控制.根据工程调查研究经验,这里提出以下几点点建议:

一是模板支架自成体系,不得与脚手架连接,以消除脚手架振动损伤混凝土结构;二是梁端模板支架,建议采用支于柱模上的斜支撑(偶撑),以加强梁端模板刚度,防止梁柱界面裂缝.三是抵抗模板支架侧力宜采用钢管锚桩,不应与立柱连接.采用多层支模时,上下各层立杆应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四是施工期间昼夜温差较大时,宜采用木支架,以减少温差变形导致模板支架伸缩造成混凝土开裂;五是浇筑合理分区,减少浇筑对初凝混凝土的扰动.连续浇筑时间较长时,宜对模板支撑作适当分区;六是合理选择拆模时间,除保证拆除楼层混凝土结构具有足够强度外,应考虑新浇混凝土所处凝结阶段.最后是对放置浇筑管道与浇筑架的区域,模板、模板支架应预以加强.

3结束语

本文从混凝土建筑工程产品建造的特性出发,探讨了适合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模式,由此,获得以下基本结论:混凝土建筑施工呈现施工复杂性、工序产品易损性和施工期混凝土结构的时变性等几大特性.工序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不适应建筑产品的易损性特点.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在工序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实施跨工序的产品保护控制,即实施工序质量管理加施工循环质量保护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

类似论文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摘 要】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只有处理好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
更新日期:2024-9-23 浏览量:120265 点赞量:26324

刍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呈现出蓬勃展的态势,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发挥。
更新日期:2024-8-5 浏览量:17878 点赞量:5719

多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之我见

摘要:现代城市规划与旧城区改造脚步的不断加快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
更新日期:2024-8-17 浏览量:107559 点赞量:23841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管理措施

【摘 要】合理的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关键,贯穿于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 建筑施工管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
更新日期:2024-11-27 浏览量:144979 点赞量: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