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派语言差异看社会语言现象

摘 要 :方言学自古以来就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甚至语言学在刚兴起之初就是广义的方言学,所以方言学与语言学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也能从方言中看出语言现象,更能用语言学理论来验证方言.本文将从方言中新老派之间的语言差异入手寻找新老派语言差异的形成原因,并联系实际来谈谈由这些差异引起的一些社会现象,并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 键 词 :新老派;方言;普通话;社会语言现象

中图分类号:H1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新老派这个概念,现在被应用于各个行业,而在语言学中关于年龄引起的语言差异现象也数不胜数.语言是不分年龄、阶级、地位客观普遍的存在着的,但语言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调查方言中,就同一地区同一方言不同年龄层的人所说出来的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有差异,而这些差异被称为方言中新老派语言之间的差异.在游汝杰的《汉语方言学教程》中:划分老派的依据为年龄一般60岁以上,特点为保守稳定;新派年龄一般是30岁以下,特点是有较大新生的方言成分,特别是新的词汇.新老派之间的差异并不如古今语言差异明显,也不如地域差异明显,但通过研究新老派之间的语言差异,我们能看到近几十年间小时间范围内的语言变化,也能将这几十年的语言变化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从而预测社会语言发展趋势.通过预测的趋势,来分析语言发展规律或为即将开展的语言工作做好措施.

新老派的差异,在社会语言学上属于语言变异,“语言变异是指语言因各种社会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差异,它既包括某个语言项目在共时分布上的差异,也包括该语言在历史流程中的变化”①,新老派属于历史过程中的变化.

我们对新老派的语言差异忽视的原因之一,就是语言在年龄层次上所显现的差异并不明显,这样的地区一般较为封闭.在地理上,通常被山川河流阻隔,天然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区;在经济上,较为落后,自给自足得生活,较少与外族联系;在文化上,通常保留自己的风俗,有强烈的排他心理;在教育上,可能不重视普通话的学习.这样的地区受到其他语言冲击率小,语言传承下来比较纯粹,新老派之间语言矛盾冲突,加上语言自身发展变化就缓慢,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就如在六安大别山的一些村落,祖祖辈辈背靠大山,经济上自给自足,交通不便,与外界基本隔绝,他们的语言受影响的机会也少,他们的新老派之间的语言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新派从老派那继承的语言比较完整也较少有创新.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自己封闭的家乡,甚至出现了移民城市,例如上海、广州、深圳等,这些城市兴起的比较晚,外来人口占了本地人口很重的比例,祖国各地的人聚集到一起进行交流,正以一种强大的杂交语言冲击着当地语言.久而久之,当地方方言成为了劣势方言,语言内部不管当地语言还是杂交语言都发生了变化.

老派较少的参与复杂的语言交往中,他们往往居住在旧城区,与同一年龄层的人交往较多,性格保守,学习接受新语言的能力也较差,所以保留着未被侵犯或侵犯较少的纯正方言.新派却在社会中频繁活动交往复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也较强,所以他们的语言是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变化中.同样的,这些迁移或外出的人回到自己家乡后,带着别地的语言也或多或少影响家乡的人.语言就这样的循环相互影响中,发展的更加迅速.让新老派之间的差异就愈加显著.

总结了这些新老派语言差异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内部:语言自身的内部发展,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甚至是在短时间不可见的.

外部:1,普通话的推广,包括媒体、电视、教育对普通话的普及和宣传.

2,邻方言的渗透.迁入迁出对本地以及外地方言的双向影响.

3,心理对语言的暗示,对外语言的接纳态度以及新潮语言的学习.

这些因素影响着新老派语言差异,我们也能从新老派的语言差异中看到社会的一些语言现象.

一、双言(双语)现象

我们再调查过程中,发现新老派在掌握语言的数量上是有区别的.老派生活的年代,现在来看应该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那是普通话的制定推广还在实验过程中,文字改革和语言文化规范化在探讨的过程中,还没有在全国形成同一的规范,也很少有学习外国语的机会,所以他们的语言比较单一,基本就是以自己当地土生土长的方言作为第一语言.而新派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的一群人,这一批开始了走南闯北的人,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外国语也被作为初中高中的必备考点,越来越多人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除了作为母语的方言,普通话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甚至外国语在某些场合也成为了一种手段.这就促使了双言(双语)现象的产生.

双言(双语)现象是“英语bilinguali一词的翻译,是指个人或语言(方言)集团成员,在家庭影响下说两种语言,或通过正规语言教育掌握一门外国语或外族语现象,是语言交融过程所出现的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规律的现象”②.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懂双言(双语)甚至多言(多语)的人出现,双言(双语)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就老派与新派之间的交流来说,拥有双言(双语)的新派明显在话语的表达上比老派更加形象生动,因为他们储存了更多的语音词汇,他们可以从其他语言中寻找到更为合适的语言来替代补充.同时在语码转换上,新派比老派更加轻松自由.

在这里,双言(双语)现象只是语言历时的过渡现象,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交际,出现双语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交际的便利,通过不同场合的语码转换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而老派的单语,因为交流不便,便产生了到新派的双语,新派的双语中的一种语言是继承老派的,另一种语言是后来为了更好的交际而学习的,再到下一代,若是只有一种语言处在上风或比较常用,那么下一代可能就会选择这个上风的常用的语言来学习,那么到最后双语还是会变成单语.所以在许多家庭中三代人的语言使用演变为:单语→双语(多语)→单语.但是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目前还在处于单语向双语(多语)转变的情况,后一种演变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二 语言特别是词汇的新旧交替加快现象

从新老派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新老派之间的语言存在着新旧的差异,特别是词语的使用和储存也有明显的差异.

网络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使新一代人接受新事情的同时,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也加强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步调使整个社会处在快速前进发展的过程中,适应社会发展的语言也在不停的产生消亡.

每年在报纸上都会总结这一年的高频或高频新词出现,例如[tio213],――体等,这些新鲜词语有时老派还没有接触到,已经在新派中风靡起来了.而那些“小姐”“同志”等在新派的自己的词汇储藏中已经变成了某些特定的含义,而在老派的语言库中还是几十年前的含义.同时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一些方言俗称或不雅的称呼也在逐渐的变更或消亡,例如在六安中,“光着上半身”被称为“[tin213mA224p13](谐音:精马包)”,“上厕所”被称为“[a51m5s1](谐音:上茅斯)”,这些方言大多是老派还记得,而新派平时已经很少这样说话了.这些变化速度是无可阻挡的,并且在新科技新生活中又被提速,所以老派就算与新派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中,但是却远远赶不上新派的新词替换速度.

三、地方语言的普通话化现象.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各种普通话电视电影、以及媒体的传播,普通话逐渐成为了青少年争相效仿的语言.就新老派之间的语音进行对比,新派的语音越来越多的语音朝着普通化方向变化.

文白异读中的白读音,就共时方向来说,就是普通话对方言影响的结果.新老派之间的语言差异更是证明了地方语言普通话化,例如徐州方言中普通话为fei音节,徐州老派读作fi,新派读fe,新派读音与北京话相近;六安方言中普通话为[uan]韵母,老派基本都读成了[uo],而新派却已经普遍趋向普通话的读音[uan].将方言特有词音的普通话化、借用普通话的词汇、语法,这说明新派在学习语言中更倾向普通话化.


地方语言的普通话化是语言的共时过度现象,是方言与普通话的融合和矛盾相持阶段的结果.我们从语言事实中可以发现这种普通话化现象还在发展着,并将持续发展下去,这种趋势可能将方言中的特殊现象不断的弱化,与共同语之间的共性不断增多,等到一定时期(也许很长时期后)方言失去原有的独特魅力,而现在的新老派之间的语言差异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量变.

四、方言特色被放大现象

所谓的方言特色被放大,是指某一地方言中的特殊语音或者词汇或者语法被其他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各地通用的一种方言,也就是俗称的方言的借用,但是这里的借用是大规模的.这种方言特色被放大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一,电视节目作品给方言带来的跨时间跨空间的影响.例如,赵本山的小品带动的了沈阳方言的普及,各地方言区逐渐的会带上一点沈阳强调,有时候在说“什么”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说成“啥”.二,网络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种影响的程度,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用语就是借用了各地方言的的特殊现象,并且这种影响不断地扩展到社会生活中.比如,近期在网络上经常会出现“银家(人家)”“童鞋(同学)”等等类似的词汇,这都是其他地区的方言中特色语音被用于正常的交流中的现象.三,强势方言区的侵入.这种强势方言区特别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其方言会经常被其他方言区的人们或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这就属于“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③,例如在六安的口语调查中,有时会问道“你有没有吃饭”“我有吃饭”,这句话看似是一个正常的回答,但是在动词“吃饭”前用“有”字,明显是学习了港台语言的影响.

五、方言的最终归宿

在讨论方言的众多文章中,说到方言的最终走向是灭亡.在方言调查的过程中的确看到了很多趋向消亡的事实,能找到一个纯正的特别符合条件的方言合作发音人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能发现到具有特色的方言现象也一年比一年少了,老派中具有特色的语音语法现象,在新派中已经逐渐变弱,甚至消失了.也许再过几百年,方言也就仅仅存在与语音上的些许差异,再也没办法恢复当时的一种文化特色,这也是一种文化的消亡.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没办法阻挡,我们能做的就是能用自己的力量来记录保存.

但是,另一方面,方言也可能会作为共同语的增补而存在着.任何一样事物的消亡都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消失,它在现实世界的痕迹,我们任然有迹可寻,方言也不可能最终消失.语言是相互影响的,共同语可能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吞灭了方言,但方言对共同语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就新派方言来说,仍然有老派语言做补充.共同语中缺乏的语言,方言中某些语言就会作为补充加入到共同语中,方言有一部分已经被普通话吸收变成共同语的一部分被全民使用而流传下来了,例如上述现象中的方言特色词被放大现象就是个很好的方言保存实例,这一部分就不会消亡.同时,方言也因记载着文化而被流传下来.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到方言的重要性,它在传承文化方面是无可替代的,各种方言节目剧集电影的推出,方言歌曲地方戏剧文化遗产的推广,也使方言肩负上了共同语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所以,关于方言最终的归宿,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运动的结果.

注解:

①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② 陈恩泉,简论双语和双方言[J],语文研究,1996,2

③ 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P174

参考书目:

[1]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

[2] 李如龙,汉语方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苏小青,刘磊,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的考察――新老派语音差异及变化特点分析[J],徐州,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

[4] 苏小青,佟秋妹从一家祖孙三代的语言差异看语言变化[J],徐州,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

[5] 王莉,方言作品兴起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解读[J],延安,延安大学学报,2009

[6] 陈红莲、张立平,方言生存现状和保护[J],上海,上海师范学院学报,2005

作者简介:岳冉(1990-)女,安徽六安人,汉族,安徽大学文学院12级在读硕士,汉语方言方向.

类似论文

网络语言现象的社会语境

摘 要 :信息社会使人们的生活逐步进入了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状态 而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了独特的网络语言现象,那么网络与语。
更新日期:2024-1-21 浏览量:19768 点赞量:5379

新媒体传播的和社会影响

摘 要:新媒体如何界定,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如和报纸相比,电视可以叫做新媒体 每一种媒体技术的出现都深刻改变着世界和我们的生。
更新日期:2024-5-14 浏览量:68107 点赞量:15204

类化社会语言现象的

摘 要:近几年出现的新语言很多,本文选取较有规律的类化语言作为研究对象 文章通过对类化语言进行分类做了。
更新日期:2024-7-11 浏览量:91766 点赞量:19839

对社会分层现象的理解

【摘 要】在社会生活当中,由于人们的分工不同,导致了不同分工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
更新日期:2024-9-5 浏览量:16307 点赞量:4595

社会冷漠现象之我见

【摘 要】从几年前的彭宇案到近几年的小悦悦事件,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中国的经济正以正增长的速度不断攀升,国民。
更新日期:2024-5-17 浏览量:67812 点赞量:14945

教育公平与社会排斥现象

摘 要:公平是相对于不公平存在的 对弱势群体来说是不公平的情况,不能指望强势群体主动来改变,而这正是政。
更新日期:2024-8-20 浏览量:105883 点赞量:2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