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摘 要: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是十七大报告的重要特色.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路径选择.运用多重委托理论和基于民生视角,从制度层面探讨和研究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关 键 词 :政府社会管理;民生;委托理论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094-02

保民、安民、重民,贵在政府.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关键.本文则从多重委托理论的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1.多重委托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

1.1 委托理论的内涵

委托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契约理论,基本内容是:当一个或更多的行为主体(委托人)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人)为其提供服务,并授予其某些决策权,委托人根据人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1.2 多重委托

学术界有单重委托和双重委托理论之说.冯根福在2004年提出了双重委托.在现实中,委托并非单重或双重的,而是多重的.多重委托,指委托是层层委托形成了以委托链为核心的多向度的委托关系.

1.3 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的多重委托关系

人民 → 人民代表→政府 → 社会公共组织

(公众)(人民代表大会)公务员

如上所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关系.人民委托人民代表来履行人民的权利和实现自己的义务;第二层是人民代表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第三层是政府与公务员、社会公共组织的委托关系.政府把政策执行委托给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来执行或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实现的目标或宗旨是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社会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及安定有序的生活秩序和发展空间.

政府社会管理多重委托关系的特点:委托关系的层次多、链条长;委托关系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多,如人民、人民代表、政府;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多重委托关系涉及多任务委托,最主要的是政府与公务员、公众之间;第二层委托关系中错综复杂,涉及到政府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这是改善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多重委托下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第一个层面看,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关系.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代替自己行使相应的权力.在当代社会政治制度框架下,选举制作为当代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之一有其优越性,但是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人民往往在不了解代表信息的情况下就从众地选举了代表.代表作为人掌握着一些委托人所不了解的信息,而委托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清楚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非均衡,就有可能导致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从第二层讲,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委托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机构,来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在政策执行中会偏离政策原有意图,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以至于社会管理的失效与社会政策的失败.从第三层讲,政府与公务员及社会公共组织之间的委托关系,也存在着许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公务员和社会公共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更是存在着信息的不完全、环境的不确定等因素,由此导致了政府社会管理的失效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滞后.

3.多重委托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3.1 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激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运用委托理论探讨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正与十六届六中全会所要建立的社会管理格局相符.下面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四个维度,对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进行的尝试性研究.

(1)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

选举制是现代政治的三大政治制度之一,关注民生定要关心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改善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从十七大代表选举方案得出特征是:提高了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的比例;扩大了差额选举比例;整合党派的建议;代表候选人实行公示制度.选举制的变化体现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更加.

(2)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的构建.

第一,建立制度化的激励监督机制.对我国而言,《公务员法》是规范公务员行为的一部制度性的法规.在这部法规中,对公务员的激励和制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政府既要从法律上对公务员进行监督和制约,也要建立政府体系内外评价机制.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勤政保障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运行机制,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依存. 按照委托理论的观点,政府应该做好公务员的考录、考核、奖惩、晋级增资等制度上的激励制约,以实现公务员能够负责有效地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二,完善公务员文化建设.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塑造公务员终身学习的意愿.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创建公务员文化进步的社会环境.公务员的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其次,公务员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价值.此外,公务员的文化建设也要体现在制度层面的创新和能力层面的提升.

第三,加强公务员的建设.公务员的建设包括责任、义务等方面.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公务员建设.政府要提供公务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不仅要根据职位和品位对公务员的报酬和待遇进行改革,而且要给予公务员充分的尊重和发展权.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败德行为的发生.

3.2 社会公共组织的激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第一,创建发达的公民社会、培育完善的社会组织.在信息化和后工业时代,权力开始逆向回归,政府向社会放权,把权力回归到社会.让公民自己来管理自己,体现了公民意识的增强.这是政府作为委托人把一部分社会管理交给公众去管理,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公民社会逐步成长的结果.

第二,积极推进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管理.未来的政府不再是统治的政府,而是治理的政府. 随着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和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政府通过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鼓励第三部门也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更好更快地服务公众,体现民生.

第三,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要重视公民自身的力量和作用,增强公民社会管理的意志,转变公民社会管理的观念,使公民把社会管理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管理和服务.

3.3 新型政府社会管理机制的创设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表明防范和治理社会问题,确保社会安全、协调发展.根据理论和结合现实国情,笔者主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激励约束机制的创设.新型社会管理机制的目标是建立“主体多元、责任明确、合作互动、协同管理”的体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社会化.主体多元主要是指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而且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以及第三部门等非营利型组织.责任明确主要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作为整个社会宏观调控者,应把握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引导好社会发展航向;在其他部门能够做好的领域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合作互动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公众进行合作,实现互动管理社会.协同管理指在社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运用协同理论,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只有这四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4.结语

本文从多重委托理论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从民生视角进行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制度创新和理论探讨.重在运用多重理论,研究了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微观方面: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建.

类似论文

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改革

【摘 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
更新日期:2024-10-24 浏览量:131870 点赞量:28443

供应链管理理视角下的政府采购管理探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当前企业供应链管理理论,在政府管理中提倡公共管理理念,并充分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对政府采购管理模式进&。
更新日期:2024-6-15 浏览量:83545 点赞量:19207

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探究

摘 要:行政管理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经过历次的改革调整,我国政府职能转ࡢ。
更新日期:2024-6-22 浏览量:81198 点赞量:17782

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新举措

摘 要:民生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治国理政之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要。
更新日期:2024-9-2 浏览量:18322 点赞量:5688

社会管理视角下的在华外国人治安管理

【摘 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等耳熟能详的话语,体现了我国热情好客,对国际友人来。
更新日期:2024-11-23 浏览量:145490 点赞量:31641

重视社会和改善民生问题

《中国城市经济》: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路,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更新日期:2024-6-22 浏览量:81760 点赞量:18059

依法行政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

自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受到了。
更新日期:2024-10-16 浏览量:131241 点赞量:2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