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推动遵义文化大大繁荣

将遵义建设成为文化强市

记者: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了文化兴国的战略,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遵义在推动全市文化发展与繁荣方面的目标是什么?

廖少华:当前,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凸显,不管是从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还是从推动贵州科学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跨越来认识,我们都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实现文化的跨越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遵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基本建立文化产品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市场要素繁荣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到2015年达5%以上,到2020年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文化执法体系健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文化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创意理念不断涌现、科技手段广泛运用;文化人才体系基本建立,人才保障更加有力,遵义成为文化强市.

记者:文化将成为遵义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将成为遵义的支柱性产业.要实现上述目标,具体的举措有哪些?

廖少华: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认真落实好文化改革发展系列工程.这些工程有:文明素质工程,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干部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文艺精品工程,丰富群众文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工程,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遵义文化影响力;文化人才工程,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将文化产业培育成

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记者: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前提是必须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在这个方面,遵义有哪些构想?

廖少华:遵义是文化资源的富集地.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首先是要充分发挥好遵义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构建黔北经济文化圈.这个布局的特点是 “一心、两翼、多点”.一心,即由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和桐梓县、遵义县、绥阳县构成的“中心城区文化产业圈”,重点发展红色文化、现代传媒、演出演艺和创意文化产业.两翼即由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构成的“赤水河文化产业带”,依托国酒茅台、四渡赤水战斗遗址和丹霞自然遗产,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由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构成的“湄凤余文化产业带”,着力培育茶文化产业.多点:即在道真县、务川县、正安县、绥阳县发展仡佬民族文化体验区、黔北历史文化区和康体娱乐产业组团,构建与“一心、“两翼”相匹配的四个文化产业发展节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项目带动,着力推进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遵义长征文化博览园、遵义酒文化产业园、遵义会展基地等省列“六个一批”项目建设,加速发展创意设计、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工艺美术、咨询策划、现代印刷、营销、文化旅游等产业.着力培育遵义红色旅游集团、遵义日报传媒集团、遵义广电传媒集团、遵义文化演艺集团,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打造文化经济品牌,形成特色文化产业结构和新的竞争优势.

第三方面是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壮大国有骨干文化企业,积极扶持民营文化企业,鼓励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文化企业上市.加快形成一批经纪、、评估、鉴定、咨询、策划、研发、法律服务等机构.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流通组织,推进全市广电传输、图书报刊发行、电视购物等网络和电影院线、演艺院线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市场,形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群,提升产品价值,促进文化消费.

最后一点是强化政策保障,认真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市级每年安排一定量的土地指标,保障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需要.转制文化企业原划拨土地需转为经营性用地的,所上缴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作为扶持经费返还企业.国有文化企业土地置换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以先征后返的方式扶持文化企业.各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按照相关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信贷和等经济杠杆,积极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在资金投向、产业结构和布局、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发挥资金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多渠道投资文化产业的体制、有效的筹资机制和综合性、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

更好地满足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记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基本要求,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的,而这正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功能之所在.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遵义在这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廖少华:人是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当前,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重要而且紧迫.


我们的规划有: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体现城市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同时加快现有文化设施的改造和基层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加快建设现代传播体系,支持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新媒体,扩大覆盖面;实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强红色文化遗址、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重要工矿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

记者:当前,我省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对这些矛盾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其中就有文艺精品力作不多,文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在生产精品力作和培养人才方面,遵义将有哪些举措?

廖少华:创作生产精品力作,前提是激发创新活力.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人才的奖励力度.丰富群众文艺活动,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认真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文艺精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支撑,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将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加大文化领域与其他领域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力度,加强文化工作拔尖人才和高素质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工作者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

为推动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文化自觉,但不能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而文化建设的投入,往往不像经济建设投入那样,见效快、效果显.因此,有的地方对于文化建设,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在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财政投入方面,遵义有哪些考虑?

廖少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从2012年起,将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市各级政府要确保每年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同时,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与工作格局.

总之,我们将像抓工业、城市、农业一样,全力抓文化产业发展;像加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像加大经济发展力度一样,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像培育工业大企业大集团一样,扶持文化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像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一样,改善文化发展环境.确保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以上,将遵义建设成为文化强市.

(责任编辑/吴文仙)

类似论文

大学的文化自觉

[摘 要 ] 本文从大学对文化地位属性的深刻理解,对自身使命的正确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三个方面$。
更新日期:2024-3-28 浏览量:43965 点赞量:9891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大繁荣

【摘 要】热点专题复习是政治备考的重要环节 专题的讲解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引领学生走向鲜活的社会生活,。
更新日期:2024-7-18 浏览量:94765 点赞量:21052

文化的繁荣与小的突围

【摘 要 】文化繁荣的主要标志是文学的繁荣 小说是文学的主力军,尤其是长篇小说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学发展的。
更新日期:2024-8-20 浏览量:105684 点赞量:22791

站在时代高度看文化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审时度势地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战略命题,是改革开放30年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
更新日期:2024-11-3 浏览量:18460 点赞量:4982

期待基层文化的繁荣

看了上一期《当代人》杂志《各子村有个新农文化社》的报道,我这个基层文化工作者也很想说几句 我认为,。
更新日期:2024-2-1 浏览量:6960 点赞量:2594

中华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

摘 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培养高。
更新日期:2024-4-6 浏览量:12658 点赞量: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