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

摘 要 :本文紧密结合笔者所在部门的教学实践,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对实践教学的概念、经济类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的理解,并进一步揭示了开展实践教学的具体举措和效果.

Abstract: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author closely in department's teaching practice, unifies the method using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elaborated that to practices the teaching the concept, the economy class specialty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 the important meaning understanding, and has further promulgated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teaching concrete action and the effect.

关 键 词 :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key word: Economy class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application talented person

作者简介:王维红,女,1962年7月出生,经济学学士,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及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不少高校对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本文拟结合分析和总结笔者所在部门近三年来的教学实践,简略论述实践教学概念的界定、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加强实践教学的具体举措和初步效果.

一、加强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并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它是在具备一定的特殊条件环境中,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的一种学习研究或能力训练的活动过程.实践教学旨在实现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教育大辞典》对实践教学的解释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一般认为,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

经济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学科,经济类专业所培养的本科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因此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就更为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不断优化和提升.

实践教学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好坏,是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要使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更适应社会需求,被社会认同,就必须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摆正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指导,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加强具有经济类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的探索.

实践教学是经济类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提出了能力多元化的要求,这就要求经济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比较深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地运用书本知识解决问题.

实践教学是经济类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类专业所设课程来看,如《财政与税收》、《商务策划》、《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课程,都设置了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意识到,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中,理论教学的完成,只是达到专业培养预期目标的一部分,而实践教学能否贯彻落实,则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真正实现.


二、加强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举措

2006年至今,经济系两个专业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探索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举措,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改革考试内容等方面,努力探索应用型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突出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经济系采用了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 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几年来,围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初步探索形成校内实践、校外实习和第二课堂三大模块.

校内实践是指校内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实践课程部分,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可控性较强.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经济类专业从实务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中抽选出30%左右的课时开设实践课.

校外实习分为三个层次,即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认知实习安排在大二结束的暑假,专业实习安排在大三结束的暑假,毕业实习在大四的第二个学期进行.为了保证校外实习的效果,我们根据两个专业的知识体系及特点,分别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外贸企业等四个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实习.总体上来说,认识实习具有浅而广的特点,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则具有专而细的特征.

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是在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力求将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氛围扩展到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专业通用能力上来.第二课堂的具体做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由一些学生组织牵头,进行有目的的社会调查,撰写企业发展规划报告等多项专业实践活动.总之,第二课堂的具体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活动组织、交流沟通、协作配合、指挥领导等能力素质,真正达到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2.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注重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根本指导思想,通过案例法、模拟法、探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

考试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风,决定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效果.经济系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营造实践教学评价氛围.部分课程采取口试、论文、调研、策划报告等形式,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写作、逻辑等整体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

经过几年的反复探索和实践,经济系在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初步效果.

1.应用型经济类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

经过几年的反复探索和实践,目前经济系全体教师对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已逐步达成共识,并形成统一的应用型经济类人才培养理念.

2.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转变

这种双重转变体现在,教师从单纯的讲授知识为主,转变到以策划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配置学习资源、引导学习方向、点拨学习疑难、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为重心.学生的转变则体现在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积极探究者,其学习内容不仅来自课堂与老师,还来自图书馆、网络、企业、社会及团队伙伴.

3.学生学业、实践能力双提高,在各项大赛中屡获殊荣

尽管两个专业多门课程实施实践教学,课程要求较高,课业项目如调研、策划、演示和报告较多,但同学们非常努力,大多数圆满地完成了学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8届、2009届有4位毕业生考取国内硕士研究生,国外读研(包括硕博连读)去向包括美国、加拿大、荷兰、韩国等大学.

2006、2007和2008年,学生在基础部老师指导下,连续三年取得全国和天津市高校数学建模大赛一、二、三等奖21次,参赛人数达45人,另外在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外事学院商务策划大赛和专业辩论赛等活动中,经济系学生都有不俗表现,并屡获佳绩.

从经济系2008届、2009届毕业论文写作选题来看,结合现实经济问题的选题有所提高,从2008届的99篇到2009届的141篇,占全部论文的百分比从55.7%提高到71.6%,提高了近16个百分点.

4.形成了丰富的文字材料

学生撰写了丰富多彩的业务文书,编制了多种多样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业务报告、调研报告或工作总结.以2009年第一学期实施情况为例,经济系共有6位教师的8门专业课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拟定的实践项目包括汇票实务模拟操作、单证审核模拟操作、统计数据描述、计量实验报告、营销计划实施控制、商务融资策划方案等13项,参与学生达1852人次,形成的文字材料达176余万字.

类似论文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文章摘 要】通过对经管类模拟软件实践教学的研究,发现在类似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实验效果不佳,很难&。
更新日期:2024-6-12 浏览量:81186 点赞量:18140

“自下而上”的建设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摘 要】 实践教学作为沟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之间的桥梁,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能得到发展 是教师的职业指导过程,可以改善教。
更新日期:2024-5-15 浏览量:71970 点赞量: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