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哲学探微

摘 要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总的结果”的表述,学术界大多把它定位在社会历史观或社会学理论,其实它是实践哲学的一般原理,具有哲学的整体架构.从形成过程看,它是理论化了的实践世界观,是关于从实践去理解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在内的整个人类世界的根本观点,从实质内容看,它是实践哲学关于人类世界的图景、源头、规律和前途的理论内容,从本质属性看,它是现代哲学而具有实践性、整体性和多维性等.唯有把它作为实践哲学一般原理,才能真正达到“总的结果”应有的理论高度,才能真正符合马克思的本意.

关 键 词 :马克思,实践哲学,实践性,整体性,多维性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3-0048-0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总的结果”的表述,斯大林把其放在社会历史观上,认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的所作的天才的表述”,即所谓的“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自此,我国学界沿袭此观点.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总的结果”“只是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而不是他的哲学社会历史观”.那么,“总的结果”究竟是什么马克思生前未明确指明,但在《序言》里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的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等”恩格斯“他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显然,能指导哲学领域的研究和批判的“总的结果”,其理论高度超出了社会历史观和社会学理论,从其形成过程、实质内容和本质属性来看,它只能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一般原理,具有哲学的整体架构.

一、“总的结果”的形成过程

“总的结果”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实践世界观的理论化过程.实践是劳动、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改造自然的活动、科学实验等的总概括.实践世界观就是关于从实践去理解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在内的整个人类世界的根本观点.实践世界观的理论化这里是指实践世界观理论的研究与建构以至于形成实践哲学的一般原理,“总的结果”是实践世界观理论化的结果.

第一阶段:实践世界观探究的开始.1842—1843年,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让他深思的是:议会即国家为什么要对一个捡枯枝的贫苦农民进行惩罚由此他怀疑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对自己本身,而会面向只有用一个办法即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这给批判思维规定了实践方向,顺此深入便认识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等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此时的批判把他引上了实践哲学研究之路,1844年1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1843年10月中-12月中)的发表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开始的标志.


第二阶段:实践世界观维度的哲学直观到实践哲学的基本命题的提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对实践世界观维度的哲学直观.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之后,就在《手稿》中对实践作哲学直观,试探其世界观意蕴,审视实践与人类世界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异化劳动对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等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等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一切奴役关系、普遍的人的解放与劳动有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世界历史、自然界都与人的劳动及其结果有关.“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此时他超越了经济学家“劳动是人的能动的财产”的观点,初步直观到实践与人、社会、世界历史、自然界和理论等的关系.

《神圣家族》(写于1844年9-11月)是对实践世界观维度的深入探索.马克思用自己“现在所达到的成果”去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帮助广大读者识破思辨哲学的幻想”,再叙述“对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的肯定的见解”.此时以实践为武器反对思辨哲学,获得了比以前更深刻的认识:“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就不能“达到即使是才开始的对历史现实的认识”,“不去认识(比如说)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就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历史时期”,“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就如同把“自身和世界分开一样”,“历史的发源地”就“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这里,他进一步说明了实践与人、历史、社会、自然界、理论等不可分割的联系,断定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开始构想实践哲学关于以实践为直接源头的人类世界图景.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春)确认实践世界观维度并提出实践哲学的基本命题.什么是实践马克思给出规定:“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就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以及主客相互作用的机制和结果等元素蕴涵在实践范畴之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唯心主义的“抽象性”,都因脱离实践.《提纲》共11条,对实践世界观在认识论、宗教观、人学、社会历史观、社会学、世界图景、哲学观等方面的体现,一一点破,确认了实践哲学即“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尤其是提出了实践哲学的基本命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表明他确信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内在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头,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哲学基本范畴.恩格斯说:《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新世界观”就是实践世界观,已初见端倪.

第三阶段:实践哲学的基本命题的初步展开到形成“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德意志意识形态》把实践哲学的基本命题作初步展开,“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等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个“概括”将是取代思辨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等.这种历史观等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等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段叙述是对实践哲学基本命题的展开,从这些带有设想性的用语来看:“从等出发来阐述等把等理解为等然后等描述等阐明等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这种展开是初步的,主要是为实践哲学一般原理规定基本思路,是“总的结果”的基本框架.关于“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的观点,“可能”一词表明,还处于探讨之中.

类似论文

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探微

摘 要 :学校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面对新形势,校长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勇于实践,开拓创新,通过有效的。
更新日期:2024-11-5 浏览量:18675 点赞量:5051

媒介现象的哲学探微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是人类摆脱原始的动物蒙昧状态,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
更新日期:2024-11-17 浏览量:141566 点赞量:29923

生教育国际化实践途径探微

教育的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必然选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研究生。
更新日期:2024-12-25 浏览量:156076 点赞量:33234

马克思实践哲学探微

摘 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总的结果”的表述,学术界大多把它定位在。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18397 点赞量:4876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与探微

【摘 要】随着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和定位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根本性改变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及时调整和加。
更新日期:2024-7-19 浏览量:95350 点赞量:21340

庄子的人生哲学探微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巨匠,也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庄子的人生哲学建立在“道”的哲学范畴之上,从&。
更新日期:2024-2-13 浏览量:30374 点赞量:7323

“五个一”模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微

摘 要: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
更新日期:2024-12-12 浏览量:156321 点赞量:3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