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是如何消失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结构和城市景观上发生巨大变化.曾经辉煌的、悠久古老的中国传统城市,至少是城市的传统空间,正在大规模地、迅速地消失,他们被消失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什么

新圈地运动

20世纪90年代的“新圈地运动”,将城市的老市民赶上街头.让他们重新接受新的街道经验的冲击.这种变化打击了老市民,也为新市民(各种涌进都市的流浪者)提供了机会.把经验变成居室经验,正是所有新市民的梦想,也是旧城发生“脱胎换骨”变化的助推器.

旅游经济

为了吸引广大游客,每一个城市都在充分发掘甚至开始虚构自己的历史资源.旅游开发中所倡导的“小题大做、无中生有”.使旅游正如北岛在《失败之书》中所描述的:“正在变成一场人类的灾难.单说这旅游文化,就比口蹄疫传染病都厉害.如同戏法,它把假的变成真的,或者刚好相反,依我看,旅游多少有点儿像我们当年的大串联,只不过背后操纵的是资本.”


假古董

当“都市旅游”演变为“都是旅游”时,古城的居民、古村落的原住民都要为旅游发展让路,甚至全部被搬迁出来.将古城变为“影视城”,古村变为“民俗村”.历史被文化商人所利用,变成一罐罐“文化可乐”.明清文化街自然会被大量制造出笼,“假古董”如同古玩赝品上伪造的铜锈.让大众一次又一次地掏腰包.

新天地

今天一个城市若没有像上海“新天地”这样的时尚空间,那可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于是杭州、南京、武汉、成都等不愿落伍的历史名城,都已打造或正在打造他们的“新天地”.简单地讲,“新天地”模式,已成为城市的时尚追求.这类时尚,正像陈丹青所言:“保护一点,装装门面,就不错了,还能算个景点,旅游赚钱.”

欧陆风

新的东西就是进步的象征,旧的东西即是落后的标志.“喜新厌旧”成为城市建设的座右铭.不仅如此,许多人信奉的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为了迎接新事物的到来,先将旧的东西铲除再说.最后,即便迎来的是“欧陆风”、“假洋鬼子”,也在所不惜、乐此不疲.

贵族化

“开发发展权优于文物保护权”,是《中国青年报》在人们议论北京南池子改建工程期间发表的署名文章.且不谈将文物保护与开发发展对立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就南池子改建中,将原居民搬迁,改造为有钱、有车族的高尚社区的做法,在国外也有过,这种城市更新中的“贵族化”(gentrification)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即受到了广泛的批判.而我们却将其作为成功的保护实例来推广.

旧城改造

据说“现代性”之后,人们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涂抹”,抹去一切无法与国际接轨的东西.旧城更新改造也是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需要,譬如,上海成了世界建筑师的赛场,新建筑华丽而糟糕,给人印象是急于跻身于国际大都市行列.正以“过去的方式”走向“近在咫尺的未来”.过去人们信仰的是“形式服从功能”,今天开始遵从:生活服从规划,生活服从建筑(life folows architecu re).因此,你常常会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看到“为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如何、如何”的报道.

“拓”戏

我们的城市建设一直处于穷于应付的状况中,交通规划师(也许根本就没有这种职业,在中国好像只有城市规划师和道路工程师)犹如三流的影星只会演“脱”戏一般,要满足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拓”宽道路成为唯一的选择.

类似论文

大学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作用

摘 要: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其立足之根本,这面高扬于市民心中的旗帜使每座城市各具特色 经。
更新日期:2024-2-16 浏览量:33343 点赞量:8666

城市书展:助燃阅读与城市文化

一个全民阅读率依旧在下降的国度里,城市书展除当下的文化意义、政治意义以及商业意义外,它的最终归结是什么?城市书展的。
更新日期:2024-9-11 浏览量:118244 点赞量:25748

大众文化批判视域下的城市文化活力建构

摘 要:每个城市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表现为一定的文化活力,这就是所谓的城市文化活力 大众文化无疑是当代。
更新日期:2024-11-12 浏览量:144639 点赞量:31611

城市文化视野下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摘 要:在城市文化视野下,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分析杭州市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意义、概念、特征。
更新日期:2024-7-7 浏览量:17048 点赞量:5591

城市文化餐厅的先行者

在尹紫峰和他的五个兄弟合伙人看来,石家庄绝非没有历史和风骨 让诸多石家庄人引以为傲的工业历史文化,正是他们。
更新日期:2024-8-24 浏览量:106191 点赞量:22899

音乐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维也纳正是把音乐作为城市发展的切入点,把几乎所有的资源都与音乐结合起来,塑造出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个性。
更新日期:2024-9-11 浏览量:116961 点赞量:2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