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综述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国外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情况的文献研究进行综述,解析了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样式,伸能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有所借鉴.

【关 键 词 】国外;校企合作;样式

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它是指学校与用人企业相互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样式.国外校企合作,是利用校企各自的资源,职业教育与企业紧密合作,互补优势,共享资源,互利互惠,协同发展的一项措施,以培养出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的拥有实际技能的人才.分析、理解国外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单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互合作关系,他们之间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利益的互利双赢,是所有职业教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发展历程

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的历史最早产生在1903年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Sundland Technical College)的“三明治”教育样式.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实施了“学习—实践—再学习”的产教结合形式,通过学生在学院学习期间,有一段时间参与到校外的实际工作,随后再回到学院继续学习,称之为“三明治”教育(Sandwich Program).

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Cincinnati University)与一些较大的企业单位合作培养了27名工程专业的学员,形成了产学合作教育的经典样式——工学交替样式.这种教育样式的主要特点是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校学习,另一组到工厂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组交替.这种样式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训操作能力,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

1921年,美国安提亚克大学在所开设的全部专业中进行了合作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不断创新,将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功能从只是增加学生的实训经验和就业能力提高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那以后,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国家开始从欧美等国广泛地发展到亚洲、大洋洲等几十个国家.

二、国外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典型样式

(一)英国的“工读交替”样式

英国的工读交替制也称“三明治”学制.其主要特点是实施了“学习—实践—再学习”的产教结合样式,通过学生在学院学习期间,有一段时间参与到校外的实际工作,随后再回到学院继续学习,就如同一块肉夹在两片面包中的“三明治”一样,被叫做“三明治”教育(Sandwich Program).这种工读交替式在学制安排上比一般学位课程和文凭课程多一年,多出的这一年用于工作实践.在工读教学时间安排上,“三明治式教学方法”有的以学年为单位交替,有的以月为单位交替,学生实习期间领取企业的报酬.因为“三明治”教育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也能让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因此深受欢迎与高度评价.它被认为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最早起源.

(二)美国的“合作教育”样式

美国的合作教育是于1906年开始执行的.它的实施方法是:新来的学生入学后,先在学院里学习半年,然后便以两个月左右的期限在企业单位进行实训和在学院学习理论知识,等到毕业前半年再回到学院授课,最后完成毕业设计环节.其目的是减轻学院在设施设备上的负担,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而且让学员在学习期间获得就业的技术能力和经验.而且体现了美国合作教育广泛性、实用性、本土性的特征.

(三)德国的“双元制”样式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国家通过立法支持、大学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办学体系.“双元制”中的一元是职业院校,主要负责讲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双元制”中的另一元是企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进行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德国的“双元制”办学样式,可以叫做部分学院制教育样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书,之后,本人或经过劳动部门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规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取得一个培训岗位,然后再到有关的职业学院登记获取理论学习资格.如此他就变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样式下的学员.他拥有双重身份:在学院是学生,在企业是徒弟;他有两个学习实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院.

(四)澳大利亚的TAFE”样式

“TAFE”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简写,就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意思.TAFE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学生为主,实践第一.TAFE各学院都有实践课和理论课,而以实践课为主.学院均建有实力雄厚的校内实训基地,非常重视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很多职业教育均是以现场教学替代课堂教学,学员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训的过程,实训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不管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其课堂教学样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主轴,以提升实际技能为目标.

(五)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样式

新加坡“教学工厂”是其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典型样式,其特点是将企业的管理、经营理念植入学院,是把企业的经营与生产环境缩小并且复制到学院的教学进程当中,可能是将企业单位的一些经营、生产环节引入学院,甚至让学院直接参加到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之中,这样让学院教学与企业生产经营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所需要掌握的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工厂”的教学计划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制定,课程安排借鉴双元制的经验,第一年为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宽广的从业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二年是专业课;第三年半年学习应用性课程,半年搞工业项目设计.

三、国外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典型特征

(一)关注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

国外校企合作的突出特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他们非常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培养目的不在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修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理解了哪些理论知识,而是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做什么.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着重于知识的考量,而更注重实训考核,强化学员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因地制宜开创办学模式

国外的职业教育,源于企业单单进行技术工人的双元制培训不能满足其对实践和应用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专科学校虽然在应用性方面远远优于大学,但是毕业生在企业技能岗位上的实际应用方面、企业经营学方面的知识和企业的实际经验不如企业自己采用双元制样式来培训高档次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更能切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而大学则是科研型的,关注理论,不能关注企业严格的实践方面的需求,因此采用“双元制”样式最符合实践需要,它被公认为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合作的一个很好的举措.

(三)分工合作实现多赢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是分工更细,合作更强;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遵循这合与分的辨证哲学.“双轨制”将职业教育的纵向过程明显地分成两块:一块是学校教育,另一块是企业培训;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由不同的主持者负责,各自分立;学校拥有比较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并且教学团队精干,适宜教授理论知识;企业了解生产技术,并且生产设备优良,适宜培训实训技能.理论相对稳定,教法更加重要,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可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技术更新加快,在企业学技能可说是事半功倍.社会与企业和学校分工合作可以实现多赢.

(四)企业参与到办学中来

欧美国家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合作、共同育人之路是不断探索与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校企合作进程中,进一步提出了“依托行业品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理念,开展与著名企业的深度合作,实施“创新校企合作,强化高职特色,融入行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创建品牌专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单位的积极性往往体现参与办学过程中,比如学校的日常管理、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发展规划、师资力量的培养、专业课程的教改、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他们都能够对接岗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按岗位群要求设置课程:通过以专业为单位,大学的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同行进行专业调研、引进职业证书课程,使专业的课程体系都能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把本专业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落实到整合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上.大学还规范实践教学管理,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依托企业,不仅完善了学院校内外实习实训的条件,更使学院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毕业顶岗实习、职业技能考证以及校外综合实训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五)政府政策与财政对教育的支持

国外校企合作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政府对教育的支持更多的是以财政资助与立法等方式间接地来实施的.比如美国政府根据企业员工培训的特色,在上个世纪90年代签署了议定书,每年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的预算都超过70亿美元,着力打造美国企业员工培训的大品牌,把美国的财政干预办成了最为有效的教育政策,或者说世界第一流的行业政策,提高了区域作用力和国际影响力.在财政政策方面,经过多政策层面上洽谈,美国政府还就政府政策与财政支持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并在制定全国性的相关政策方面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如经过政府层面的协商,地方政府则以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由向美国有关部门争取到财政援助资金,使属地区域共同受益.加强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不仅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而且也为教育产业向生产力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六)比较完整的人事保障机制

欧美国家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另一个主要政策,就是国家全面推广职业资格制度,构建职业资格体系.大学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明确要求各专业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课程纳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实施“双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书和体现职业技能的证书.目前许多国外大学为学生提供考证项目的证书有50多种.比如,澳大利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资格认证框架(AQF).英国自1980年代以来,实行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七)拥有完备的职教法规

欧美国家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都十分完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让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比如美国从上世纪的1958年起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就列有有关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的条款;上个世纪9O年代又制定了著名的《帕金斯法》,1994年5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学校至职场机会法案》,简称STWOA.该法案要求各州建立“学校至职场机会”教育体系(STWOA,1994,Sec.1),让产学合作双方有法可依.加强了政府与社会各界对产学合作教育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高等职业院校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类似论文

高职汽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提要] 汽修行业作为新兴的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汽修人才成为最抢手。
更新日期:2024-9-3 浏览量:17312 点赞量:5144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各类技能人才,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1586 点赞量:6038

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摘 要:本文以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几个基本要求作为出发点,分析制约中职学生就业时面临的主要问。
更新日期:2024-4-19 浏览量:57433 点赞量:1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