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综述

摘 要 创新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某一部门的创新活动不仅能使得本部门的生产成本降低,而且还存在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文章在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创新溢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个梳理,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创新溢出 投入产出 经济增长

一、引言

创新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某一部门的创新活动不仅能使得本部门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力水平提高,而且还能通过溢出效应,提高其他部门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最后提高整个经济系统的生产力水平.随着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产业间的创新溢出效应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7”年还曾推出了关于产业间创新溢出效应的专刊.国内关于创新溢出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关于产业间R&D溢出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二、创新溢出理论研究的梳理

OECD(国际经合组织)在其《关于技术与经济的报告》(1992)中对这两者的区别给予了合理的描述:技术扩散分为“非嵌入型”和“设备嵌入型”技术扩散.前者是指技术和工艺的扩散并非嵌入在机器设备中,不以机器设备为载体,它源于创新过程的外部性,即一个企业发展一项新的技术或者工艺时,不能完全索取其剩余价值,则这种“非嵌入型”技术扩散就产生了;后者是指在一个经济体中,创新的扩散是通过技术密集型机器、元器件及其他设备的买卖来完成的.这种区别的本质显而易见,不同于“非嵌入型”技术扩散,“嵌入型”技术扩散过程是由“物质支持”来驱动的,即一项创新有创新生产者最先创造或改进,以实物(通常为资本品)的形式到达其使用者.典型的实例高技术含量的部门中的企业销售技术复杂型中间产品或资本品给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将其作为生产投入来实现最终产出.De Liso, Metcalfe(1996)给嵌入型创新流定义了一个重要的属性:嵌入型创新流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层面的“物质流”.“嵌入型”创新溢出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是其“技术经济”属性.这类属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这类溢出和发生在生产系统中的“结构”和“传输设备”之间的“经济溢出”紧密相关(Quadrio Curzio and Scazzieri,1983).嵌入型创新溢出是具有经济生产力性质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Montresor,1996).“生产者-使用者”的视角强调了嵌入型创新溢出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属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创新生产者占据主导的地位,向现实和潜在的使用者传递其创新,相反的,使用者在该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向生产者传达其某些高等的和特殊的需求影响创新的发展(Poter,1990);并且它通过影响决定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经济距离的总生产系数来影响创新溢出的过程(Miller and Blair,1985).其次,这类溢出会对相关的市场结构产生影响,这也是其“技术经济”属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非嵌入型创新溢出方式按照其溢出路径的不同也可以分为两种.Griliches(1979)认为R&D活动的外部性主要来源有两个:租溢出(rent spillovers)和纯知识溢出(pure knowledge spillovers).租金溢出是伴随着嵌入型创新流动而产生的,它起源于经济交易,是由于中间投入产品的没有完全包括上游产业由于R&D投资提高产品质量后所应有的价值,即上游生产者不能完全索取嵌入在产品的R&D活动的价值剩余,这种产品不能正确体现产品高质量的情况,通常认为是创新产业在不完全的垄断定价情况下,由于竞争压力而造成的结果.“租金外溢”效应的大小与经济系统中竞争程度密切相关,一个经济系统越缺乏竞争,生产者具有更显著的垄断势力,则这种“租金外溢”的效应越小.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企业通过创新性资本品投入而获得的生产力优势,这种生产力优势无法完全体现在使其生产力提高的资本品投入的上(Verspagen B,1997).

Griliches(1992)把技术溢出定义为“企业从事模仿创新活动,并从其他已经存在的、先进的创新中得到更多的收益”.Klaus Kultti,Tuomas Takalo(1998)通过对一些具体产业部门进行观察,将技术溢出定义为:一个企业进行R&D活动,降低现有产品的生产成本,即进行自身过程创新,也无意识的减少了其他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

我国学者卢健(2000)对对技术溢出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将技术溢出定义为: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先进技术拥有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技术溢出包括四种形式:国际间技术溢出、国内区域间技术溢出、行业间技术溢出、行业内技术溢出四种形式,通过分析认为技术溢出应该理解为正的技术外部性以及通过技术市场实现的技术转移.

三、创新溢出实证研究综述

(一)国外实证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技术创新溢出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发展相对成熟.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就对技术创新溢出进行了专门正式的研究和阐释.上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对技术创新溢出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对其溢出效应的测度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实证研究上,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Scherer(1982)根据投入产出思想建立了“技术流量矩阵”方法,并利用美国70年代的投入产出数据和专利数据测算R&D溢出效应,并将此作为一个指标引入科布道格拉斯函数来考察R&D溢出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试图解释直接R&D活动和R&D溢出活动对缓和美国七十年代经济衰退的影响.

Griliches,Lichtenberg(1984)根据美国制造业193个部门的实证研究,发现某一产业的R&D活动有助于增加关联产业的产出水平,且相比于自身的R&D投入,来自其他部门的R&D溢出对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更加显著.R&D溢出通过提高其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提高一国的整体劳动生产率水平. Bernstein (1988)考察了产业间 R&D 溢出对生产成本和生产结构的影响.来自加拿大的经验证据表明在产业内和产业之间都存在显著的R&D 溢出效应,某一产业的R&D活动不仅能降低本产业的生产成本,还可以降低关联产业的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Bernstein 和 Nadiri (1991)分析了美国 5 个高技术产业间的 R&D 溢出效应,得到 R&D 溢出效应降低了所有产业的可变成本同时增加了总产出的结论.

Schnabl(1995)基于Sraffa(1976)与Pasiti(1973)提出的子系统(subsystem)思想,结合投入产出分析,建立了产业间R&D流量矩阵的模型——FA模型,并用该模型测算德国产业间的R&D溢出效应,将主要部门间的R&D溢出关系用图形表现出来.

Bart Los, Bart Verspagen(1996) 根据 Scherer的“技术流矩阵”从企业的层面衡量了技术溢出对生产力的影响.两位学者利用1974-1993年美国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在科布道格拉斯函数中引入协整检验,结果显示:技术溢出与企业生产力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性随高技术企业、中等技术企业和低技术企业的分类不同而呈现不同数值.

Henderson (1998)通过构建纳入产量和外生技术进步的动态模型分析了产业间 R&D 溢出效应,发现 R&D 溢出不仅能够促进本产业技术进步,也有助于其他产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提升整体的生产率水平.

Bart Verspagen ,IVO DE LOO(1999)再次运用 “技术流矩阵”,测算了制造业之间的R&D溢出.Verspagen创新性的在该矩阵中加入了一个时间维度,测算了R&D从溢出部门向接收部门的扩散的时滞,并考察随着R&D的溢出,整体R&D投入在各部门间的分配是否更趋于均等.

During A,Schnabl H(2000)根据OECD中德国、日本、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三期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FA法比较三个国家在不同时间各产业R&D溢出的差异,认为这种差异来自于三个国家所经历的不同的经济发展历史.

(二)国内实证研究综述

国内对于技术创新溢出的研究出现的较晚,2000年后才开始出现一些较为正式的研究,且主要是借鉴和模仿国外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纵观国内的研究文献,对于R&D溢出的实证研究,主要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研究R&D溢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类研究主要是基于内生增长理论;(2)研究是R&D具体的溢出途径以及这种溢出的计量,尤其是产业层次的R&D溢出.

(1)R&D溢出与产业生产效率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李志宏(2006)跟据当代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动态模型,将R&D和R&D溢出与资本积累、总产出增长直接关联起来.该模型分析表明R&D和R&D溢出与资本积累之间、总产出增长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面长期协整关联.

潘文卿、李子奈、刘强(2011)利用中国 1997、2002、2007 年投入产出表,测算出产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并将其作为一个经济指标引入到产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中,考察该指标对产业的产出及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部门间的R&D溢出与工业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且高出各产业直接R&D投入的影响.

孙晓华、王昀、郑辉(2012)根据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产业间 R&D 溢出,并且以 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选取ATFP 法、LP 法和 DEA 法三种方法实证检验了 R&D 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间的R&D溢出对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

(2)产业间R&D溢出途径以及溢出效应计量的研究

张红霞、冯民恩(2005)在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前向和后向R&D流量系数矩阵,并导出了反映部门间R&D溢出效应的两个指标:贡献者效应指标和受益者效应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中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产业部门的贡献者效应和受益者效应,结果现实:相较于美国日本,我国科学研究事业部门的R&D溢出效应远高于其他部门,原因与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结构有关系.

孙班军、朱燕空、薛智(2006)根据R&D支出的溢出效应理论,利用投入产出技术,建立国家和地区(河北省)前向和后向科技费用支出流量系数模型,计算出各部门的受益者效应和贡献者效应,并用聚类分析法分别得出国家和河北省R&D活动溢出效应具体的贡献部门和获得部门.

尹静、平新乔(2006)在Jaffe构造企业间的溢出指标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构造了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相邻指标和技术溢出指标分析了中国三十个省、直辖市以及制造业之间的技术溢出特点,发现地区间的技术溢出与该地区的发展阶段存在紧密联系.

张艳、苏秦、陈婷(2010)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出产业间R&D流量矩阵,并将中国与美、英、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的R&D溢出效应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的R&D投入结构与产业结构特征不相符,导致R&D资源利用效率的相对低下.

孙晓华、郑辉(2012)利用2002 年、2005 年、2007 年的三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和 R&D 支出数据测算了我国制造业之间的R&D溢出效应,包括总受益者效应和总贡献者效应,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时间序列的比较分析.横向比较结果显示:机械电子业的贡献者效应较大,轻纺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的受益者效应较为明显;纵向时序对比结果表明:大部分制造业产业间R&D溢出效应的位次变化不大,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三)国内外实证研究评述

从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国外关于创新溢出的研究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但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研究范围比较局限,不够深入,大部门的研究围绕制造业产业之间的R&D溢出,关于服务业的创新溢出研究很少,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溢出效应.本文希望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溢出效应的研究,在R&D溢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类似论文

ODI\逆向技术溢出与门槛效应的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李萍(1990―),女,汉族,江苏泰州人,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国。
更新日期:2024-12-2 浏览量:22343 点赞量:6637

近年来党的建设综述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党的建设的提出及发展,国内学者主要从基本内涵、基本经验、存在。
更新日期:2024-11-8 浏览量:18701 点赞量:4962

反倾销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反倾销经济效应的文献,本文发现: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会引发贸易抑制及转移效应、产业链į。
更新日期:2024-5-9 浏览量:12417 点赞量:3977

关于我国期刊分级的文献综述

[摘 要]归纳总结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及缺失,既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研究角度ߎ。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4567 点赞量:10668

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趋势文献综述

摘 要 :近年来中外学者从多个角度测量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不平等状况,由于采用数据和方法不同,所得结论也不同,甚至相反,这为认。
更新日期:2024-2-19 浏览量:33415 点赞量:8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