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依据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文艺美学的学科概念,并进一步从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研究成果四个方面来考察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合理性,最终得出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是很有意义的结论.

关 键 词:审美性,规范性,浑整,本土

引言

应该说,在审美主义论述已成为现代性问题中的一个坚核的现代,讨论文艺美学问题是顺历史而行的.文艺美学这一学科不仅在大陆很多高校都有设置,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从表面看来,它似乎是一个发展的很成熟的学科,其实不然.关于该学科的定位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至少学术界在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本文试图依靠目前已取得的一些成果,来对文艺美学的学科依据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艺美学概念的提出

为了彻底廓清笼罩在文艺美学上空的迷雾,我们需要对该学科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这样,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文艺美学或者说文艺美学是研究什么的.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文艺美学"概念的提出源于一次美学的盛会.1980年的春天,中华美学学会在昆明成立,在那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会上,北京大学的胡经之先生首次正式提出如下新主张:文艺理论或文艺学不能满足于仅仅讲文艺的政治性、阶级性,而应大讲审美性,从而需要引进美学视野,同时,“高等学校的文学、艺术系科的美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讲授哲学美学原理,而应开拓和发展文艺美学”.在这里,胡先生提出需要在现有的文艺学和哲学美学学科之外,另外开辟一门新学科,这就是“文艺美学”,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提出“文艺美学”.这种说法已经日益为学界所接受.但是,关于文艺美学能否成为一门学科,学界对此一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它顶多只能算是一个新的学派,有的学者则提出:“我们与其将‘文艺美学’当作新的分支学科,倒不如说‘文艺美学’是中国美学现展中提出的一种可能的学理方式或形态.”,另一方面,亦有很多学者倾向于将文艺美学看成一门新的学科.有关文艺美学学科定位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但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一直没有新的进展.现在学界通行的说法是“文艺美学是一种理论研究状态,它在文艺学和美学的公共对象领域和叠合知识领域寻找特定的解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解读话语体系.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地位突出体现在它找到了文艺研究的新空间和新突破口,使传统的文艺学得以延伸和创新,在文艺学史上具有划线性和标志性.”当然,我们发现这种说法还是过于模糊和笼统,它只是大致框定了一个范围,而无法更进一步地作出界定.事实上,对文艺美学的概念作出精细的界定不仅是困难的,甚至也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对它作出界定,就是对它的上一级学科“文艺学”作出规范的界定也是相当困难的.关于此点,傅其林先生已指出“文学与规则之间,文艺学与规范性基础之间仍然玩的是猫和老鼠的游戏.”事实上,我们对文艺美学的理解不必归结于对文艺美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理解上.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搞清楚文艺美学是什么并不妨碍我们研究文艺美学,研究作品中的审美现象,探究文学的审美性.

二、对学科的建构考察

在现今学界,衡量一门学科能否成立,打量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为一门学科,通常的方法是:首先看它有无独特的研究对象,其次看它有无独特的研究方法,再次看它有无独特的科学体系,最后看它有无独特的研究成果.

那么,如果要建立文艺美学这门学科,首先必须要明确这门学科的对象与范围.关于文艺美学的学科对象和范围,学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交错说,另一种是特殊说.交错说把文艺美学视为文艺学与美学相结合的学科.胡经之先生在定义文艺美学时说:“文艺学和美学的深入发展,促使一门交错于两者之间的新的学科出现了,我们姑且称它为文艺美学.文艺美学是文艺学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专门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与交错说不同,另一些学者认为文艺美学是研究文艺这种特定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的学科,因而是美学学科内部的一个分支学科,这就是特殊说.之所以叫“特殊说”是因为,持此种说法的人认为美学可以有社会美学、文艺美学或艺术美学、宗教美学、科技美学、实用美学等多种分支,而文艺美学不过是其中之一.杜书瀛先生是此说的一个突出代表.他认为“一般美学结束的地方正是文艺美学的逻辑起点”,与“一般美学研究人类生活中所有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不同,“文艺美学则主要研究文艺这一特定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显然,是视点的不同造成了两种看法的差异.尽管这两种学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就是文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艺术中的独特审美现象.这个对象它是客观存在着的.我国古代文论源远流长,里面有大量论述此类现象的经典文本,这也是证明该对象确实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

其次,我们来考察该学科的研究方法.应该说,文艺美学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门学科,基本上没有受到西方学科体系的影响.所以对它的研究方法的考察,我们也局限在中国传统的学术方法里.而中国传统学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浑整性”或者说叫“灰色度”,就是模模糊糊,隐隐约约,吞吞吐吐,从来不会清晰明了,一清二楚.这不像西方的学术方法,建立在思辨哲学基础上,都是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产生的,有着科学的严密性和确定性.但是这种整体的浑整性,这种注重感悟,注重体验,注重感受的方法恰恰是中国学术最传统的方法.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一书被认为是文艺美学这一学科的奠基性之作.在这部书里,他提出了很多独特的看法,比如“盛唐气象”“魏晋风度”“宋元意境”,都很好的概括了一个时代的文艺审美特征,可是你又没办法给这些特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李先生的研究之路走对了,恰恰是因为无法下定义,所以他是在研究“中国的东西”,是在研究中国独特的文艺美学.

然后来看它的学科体系,也就是其具体任务.现在学界通行的观点认为: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当其冲的任务是要认知文学艺术的美,比如诗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戏剧的美,雕塑的美、建筑的美、舞蹈的美、戏剧的美、电影的美,并解释这种美是如何创造的,人们是如何欣赏到这种美的,这是文艺美学的实践性任务,其次是要解释文艺美学的本质,探究文艺美学学科建构的可能性,评价文艺美学建构的理论得失,清理文艺美学的民族价值观念,探讨文艺美学重建的方法论,这是其理论性任务.这就是说该学科的学科体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实践层面,一是理论层面.考虑到一级学科哲学下面的二级学科“美学”是对美学理论层面的探究和分析,我们认为文艺美学的这种学科体系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虽然尼采说“我不信任一切体系构造者而避开他们,构造体系的意志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

最后我们来考察一下该学科的研究成果.谈到研究成 果,我们或许感到有些遗憾,在该学科已发展二十余年之后,在文艺美学这一学科已在全国高校遍地开花的今天,关于该学科的比较有价值的成果仍然少的可怜,尽管关于该学科的专著层出不穷,关于该学科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令人目不暇接,但翻来覆去总是在原地打转转.更为重要的是,在看起来颇为丰硕的学术成果里,在学科范围内讨论文艺美学的论文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论文都挂靠在美学或文艺学上.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能拿出来的比较有价值的成果仍是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等非常有限的资料.但是,这非常有限的有价值的资料,也完全能够说明一个问题,即在该学科里辛勤耕耘是完全能够作出一些颇有价值和意义的成果的.实际上,在该学科领域,抛开李泽厚与宗白华两位大家不谈,我们仍然能够列出一个较有份量的名单:滕守尧,徐复观,朱狄,盛宁,江宏.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文艺美学,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有自己的学科体系,也有自己的独特研究成果,作为一门学科,它是说得过去的.

三、去学科化与固守学科

之所以要谈这个问题,是因为近年来在文艺美学界有一种趋向,认为文艺美学的学科问题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与其在那里浪费时间讨论其能否作为一门学科还不如去实实在在地研究文艺美学的现象.持此种论点的人呼吁,“跳出局限在“学科”意义上的“概念之争”、“领地之辨”,真正面对文艺美学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切实回答生活中存在着的文艺美学问题”毋庸置疑,此种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这是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可是,毕竟得有一个根本性主义的解决,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如果对文艺美学没有一个学科性的规范和建构,那么它就可以没有限制地四处游荡,就会成为无所不包的学科,到了那一天,离这门学科的终结已经不远了.因为当一门学科什么都是的时候,实际上它什么也不是.何况在今天文学研究已经转向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已从其内部转向更深处,亦即已从传统的古典样式的文学研究转向以文化研究命名的当代形态的文学研究”.如果有一天“文艺美学”成为了“文化美学”,并最终成为“人类美学”,它的研究领域就是一切人类活动,它的方法是现存的一切学科方法,那就太可怕了.从这个角度讲,讨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建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释:

[1]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2]见百度词条“文艺美学”

[3]傅其林《论哈贝马斯关于审美领域的规范性基础的阐释――兼及文艺学规范性之反思》,载《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一期

[4]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5]杜书瀛,《文艺美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6]北京大学的叶郎先生据此编有《中国美学史大纲》即是明证.

[7]余虹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里谈到“任何取消前置限定将之变成一种无限定的跨文化共名的做法,或将西方的置换成中国的做法都是在制造诗学普遍性的神话”.见《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第3页

[8]这里所说的艺术指广义上的艺术,见百度词条“艺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9]尼采《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第9页

[10]具体情况可参见毕日生,《反思文艺美学的合法性问题》,载《福建论坛》2009第1期

[11]这些人的代表著作分别是《审美心理描述》《中国艺术精神》《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文困惑与反思》《中国化心性论》


[12]毕日生,《反思文艺美学的合法性问题》,载《福建论坛》2009第1期

[13]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21页

作者简介:李生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

类似论文

《周易》文艺美学的当代意义

摘 要:伴随着现代化步伐而产生的中国文艺美学,在其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百年历程中,始终未中断对。
更新日期:2024-2-23 浏览量:33338 点赞量:8417

陈寅恪的文艺美学思想

摘 要:陈寅恪一生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坚持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 陈寅恪的文艺美学思想也最先体现在这一点上 自由、。
更新日期:2024-1-2 浏览量:6136 点赞量:2520

拓荒者――胡经之文艺美学思想评析

摘 要作为我国当代最早倡导建立文艺美学学科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胡经之先生主张文艺美学要在当代美学、诗学,在人生意。
更新日期:2024-4-25 浏览量:59410 点赞量:14078

中国语境中的文艺美学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
更新日期:2024-3-3 浏览量:8811 点赞量:3089

重视舞台美术这门学科

摘 要:舞台美术是我们看舞台演出首先射入眼帘的景象;是我们欣赏舞台艺术最直感的造型部分;是我们接受艺。
更新日期:2024-8-2 浏览量:14953 点赞量:4369

解读文艺美学当下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已从过去单纯的理论研究逐渐向应用型过渡,。
更新日期:2024-4-20 浏览量:56527 点赞量:1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