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本土是中国经济增长上策

诺奖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说:“本土创新”才是中国经济增长“上策”

中国经济正处于“减速换挡”关键时期,寻找增长新动力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华都商学院院长埃德蒙费尔普斯8日在海南博鳌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依然存在良好增长基础,但要保持快速增长,仍需在自主创新方面加倍努力.

中国经济“仍有空间和办法”

怎么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说中国经济非常健康,或者非常不健康,都不合适.”在埃德蒙费尔普斯看来,一方面,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依然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涌现出大批成功的创业型企业”.

他坦言,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呈现出“缓中趋稳”的基本态势,产能过剩、房价畸高等问题不断显性化.

“一段时间以来,在房地产项目等方面,中国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费尔普斯说.

尽管如此,谈及中国经济增长期前景,费尔普斯依然保持乐观:中国经济依然存在良好增长基础,尤其是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仍然值得期待”.

在费尔普斯看来,尽管相关优势正在消减,但仍然可以通过转移劳动力、将先进技术从沿海地区转移到内陆地区等各种办法保持经济增长,“中国仍有办法和空间”.

技术创新不能单靠“取经”

费尔普斯所认为的“办法和空间”是借助技术创新,但目前中国的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向发达国家“取经”阶段.

费尔普斯说,据估计,目前中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大约相当于美国、爱尔兰、意大利及其他西方经济体的七分之一;在新兴产业蔚然兴起的沿海地区,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西方水平的一半左右.

“通过教育和人口迁移方面的努力,内陆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将逐步向沿海水平靠近.因此,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能够采取什么办法,确保或是加速沿海地区的生产率增长,使之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费尔普斯说.

他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等手段,实现转型升级.“或许在一段时间内,中国还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提升劳动生产率,但应该明白,这样的方式无法永远持续,这种增长方式的边际效应面临递减.”

费尔普斯强调,技术创新并不能单纯依靠“取经”.随着从海外引进技术的成本不断提高,新技术所能带来的回报将被削减.事实上,国外一些公司或许也不愿意继续向中国输入技术,甚至可能采取措施进行技术保护.

“本土创新”方为“上策”

对于近年来专注于创新研究的费尔普斯来说,大众创新是国家繁荣的关键.

费尔普斯指出,“创新”是一个基于大众的、草根的、自下而上的进程;大多数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新发明,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


每年定期访华的费尔普斯观察到,中国政府已在有意识地培养和鼓励本土创新,这对中国经济转型和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有益处.

但他同时指出,中国创业企业规模与其经济总量相比,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费尔普斯认为,一些原因阻碍中国本土创新发展,比如金融机构缺乏对创新企业支持,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一些年轻人的创业兴趣也不高,更多人热衷于寻找安全稳定的“铁饭碗”,而不是自己创业.

在费尔普斯看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快速增长,自主创新方面加倍努力才是“上策”.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中国企业开始部署一部分人力从事以发明新产品和新生产方式为目标的活动,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大有裨益.

“假如中国企业逐渐转型为以生产和创新为导向的组织,中国国内的许多工作将变得鼓舞人心、更具挑战性,也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他说.

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在仍是一名“租房客”,并称自己从未考虑过购置房产,因为买房不利于激励创新.他认为,钱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鼓吹人人都要买房的危险之处在于限制了创新的可能.

“有了房子之后,你就不能因为喜欢在另外一个地方的一个工作机遇,而想走就走了.”费尔普斯认为,固定在一个地方“无法动弹”,对创新并不好.

(摘自《新华网》)

类似论文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贵州奉上思想盛宴

2007年3月10上午,贵阳大剧院内春意盎然、座无虚席 贵州省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界精英、经济学界人士共1200余人,聆听了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更新日期:2024-9-26 浏览量:121514 点赞量:26844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面对面

3月10日上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先生,在贵阳大剧院就“信息不对称对经济。
更新日期:2024-11-13 浏览量:142900 点赞量:30711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怎么花钱

诺贝尔经济学奖历来奖金不菲 从上世纪60年代最初创办以来,奖金逐年水涨船高 最初是3万多美元,上世纪70年代末达到了20多万美元,。
更新日期:2024-1-7 浏览量:8023 点赞量: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