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德育教育的挑战探寻

摘 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为改进大学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德育教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通过阐释网络对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对德育教育的模式带来的巨大冲击,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思考,对大学德育教育更好地应对网络的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网络 大学德育教育 挑战 对策

新世纪的大门开启,互联网延伸至世界的各个角落,“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业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抢眼的词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的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大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广大青年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质变,这给我国当前的大学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诚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因为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这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即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可以说,网络的出现和应用,为我国大学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实现了对传统的德育教育课堂灌输方式的突破,这使得大学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效率.另外,网络的普及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意识的提高和自律意识的健全.

一、网络发展给大学德育教育带来的冲击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了新的冲击

由于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农耕时代和工业文明滋养至今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对它的应对发生了某种逆转,或曰倒置,结果导致了当今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频现.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财富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充分地展示,也没有很好地统摄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反,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工具化致使传统文化发生了某种失范和滑坡.传统文化被过度商业化――金钱文化、文化、封建文化、暴力文化等多渠道的渗入,对我国的传统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诸种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大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极其棘手的问题.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带来新的冲击

互联网是开放的,所有的网络成员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沟通方式的变化使得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容易.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既可以张扬个性也可以纵扬;既不担心无人喝彩,也不担心骂声如潮.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1].针对这种情况,尽管部分高校已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普遍性的存在高技术少文化、重宣传轻知识、多简介少深入的缺陷.导致了高校网站只成为高校自我宣传的窗口,没能成为一个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带来新的冲击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因为网络是创新的产物,它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识过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这种直接认识方式不知不觉的剥夺了青年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的开发性和隐蔽性突破了任何个人或是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范围.它不仅扩大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自主权,也增强了他们的发布权.任何人都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目的、国籍、年龄、经历、意识形态等,在网络这个的地方随意发表言论,而且不用顾及任何影响[2].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道德规范的差异性带来网络空间的道德失范[3].然而,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二、应对之策的探寻

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研制能防止、过滤政治诽谤和暴力等反动、有害信息的软件和监控系统,保护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实施开放战略,加强“信息地域”的拓展攻势,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穿透力强的载体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网上传播,及时对某些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大局的观点提供事实,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

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内容要涉及到文、史、哲、体、美等方面.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办好高校网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 引导.要创造思想类网站,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广大高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4].如学生工作信息的发布,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社团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团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团管理.还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站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数据库,开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具有超时空、迅速的特点,因此这种心理咨询安全便捷,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库的超信息量、立体化的特点,突出正面引导的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5].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答惑;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学报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4.大学德育教育始终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高校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

结论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德育的开展不仅是时展的需要,德育现代化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高校应以更加开放的德育观念,在思想教育的方式、载体和手段上有所创新,要与时俱进.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行动,以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

类似论文

大学德育教育途径探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前进,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更新日期:2024-7-12 浏览量:92175 点赞量:20009

后网络时代大学文学教育随想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在后网络时代的冲击下,大学文学教育面临。
更新日期:2024-11-19 浏览量:143370 点赞量:30751

网络环境使德育教育更便捷

文明齐鲁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师资简介任登第:党校资深教授,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六十年如一日长期从事报刊和理论研究工作,。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19423 点赞量:5459

大学德育教育视野下的孟子道德教育思想

摘 要: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与其他先秦诸子的德育思想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深厚的德育根基 孟子在著作中较为系统地。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21845 点赞量:6599

人本教育与大学德育教育模式构建

一、以人为本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总是着眼于人性,并以人性为基础引伸出教育的目。
更新日期:2024-11-24 浏览量:144672 点赞量:31221

网络对大学教育的机遇挑战

【摘 要】网络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本文着重分析论述了网络给大学教育带来į。
更新日期:2024-2-8 浏览量:8776 点赞量: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