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开始和网络息息相关.网络使偌大一个地球成为一个村落,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的写作方式、存在方式和消费方式.网络文学的勃兴就是一个标志.

目前,借助网络传播的文学作品大体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印刷类作品的网络化,即把现成的文学作品搬到网络上,借助网络储存、传播,第二类是在网络上诞生、传播,以网络为安身立命之地的文学作品,如在BBS上发展的原创文学作品,第三类是超文本文学,指运用超文本技术在网络上创作出的文学作品.从广义上说,以上三类都可以叫做网络文学,从狭义上说,只有超文本文学才是真正的网络文学,有关人士说它代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仅讨论超文本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问题.

先来看看什么是超文本文学.“超文本”(hypertext)是美国学者纳尔逊(TheodorHolmNelson)在20世纪60年代自造的英语新词,由“text”与“hyper”合成,即“非相续著述(non-sequentialwriting)”.“超文本是一种以非线性为特征的数据系统.所谓‘非线性’指的则是非顺序地访问信息的方法.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位是节点.节点可以包含文本、图表、音频、视频、动画和图像等.它们通过广泛的链接建立相互联系.”超文本文学是将超文本技术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由于不再依赖于纸媒体,它与传统文学有显著的不同.本文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1.情节结构的非线性

传统文学呈现出一种线性结构,情节属扁平的静态结构,缺乏厚度感和立体的延展性.超文本文学超越了个别文本的局限,将众多文本通过关 键 词的链接互联为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的路径纵横交错,读者可自由选择路径进入文本,超文本文学将传统文学静态的封闭的线性结构转化为富有弹性的开放的网状非线性结构,引读者进入超阅读状态,从而真正实现了文本与文本、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由于结构开放、非线性链接,读者有了更加充分的选择自由,文本立体的延展性和多重节点的交叉提供了文本结构的空白,为读者的参与和创造开拓了浩瀚的空间.


2.内容意义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说超文本文学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传统的文学作品一旦制作完成,其物理形态便固定了下来,情节、人物、结局也固定了,即使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超文本文学随着对链接路径的选择,意义在流动、内容在变化,片断与片断之间多路径的结合使穷尽所有路径的阅读成为不可能.不同读者的阅读或者是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的阅读都会得到不同的作品形态,另外,在具有互文性的超链接结构和网络接龙作品中,由于网络变化迅速的特点,可以说作品总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不可能确定下来.没有人能够准确地描述一部超文本文学的真正样态,也不能对它的意义进行最终的定夺,文本始终是开放的.

3.主题的碎片化

传统文学作品在固定的形态以外,随着读者眼光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如对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就有爱情说、劝诫说等等几十种说法,但总体来说,每个文本都有主题.但在对超文本文学的阅读中,读者总是要通过选择链接点推动阅读活动的展开,从而领略作品的意义和内容,但是读者的阅读选择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进行的,每一次对链接点的选择就是对叙事的重新展开,所以作品总是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叙述的焦点在不断的变化,整个作品也就总是处于无限的、不断地非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的状态中,也就没有固定的中心和焦点可言了.在超文本文学文本中,链接点的设置将被选择的叙事片断隐藏起来,而且窗口的呈现方式使得先前阅读过的片断随着下一个片断的选择和打开也被隐藏,这样就造成了强烈的断裂感,叙述的进行显得更加破碎.

4.写作方式的互动性

在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力冲击下,写作主体正在由单一作者向集体作者转化.就传统线性文本而论,读与写各有分工,读者和作者各司其职,二者不可交叉.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传统文学也存在互动性,比如人们在阅读文本时,可以对文本进行评点,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胭斋评点《红楼梦》等,都体现出互动的特点.但这与超文本所带来的强大灵活的互动空间与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传统文本主要是读者通过眉批夹注来实现互动,而超文本可以通过留言板、讨论区等方式来实现互动,而且读者的参与面更加广泛,信息反馈也更便捷.不仅如此,超文本写作下的读者还可以直接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与作者共同完成作品的写作,这可以说是对传统印刷文本的重大颠覆,同时也是文学写作在当下时代语境中的重塑.所以,“在进行超文本写作之际,作者必须把读者作为潜在的续作者来看待与此相适应,在进行阅读之际,任何一个读者必须承认其他同时是作者的读者的存在.”

5.写作载体的超文本

传统的文学写作载体是纸,以书籍文本为主要表现形式.超文学的写作载体则由纸转移到计算机的存储器,表现形式也转而变为超文本.由于存储器的容量大且不易损害,这样就改变了纸质文本容量小、不易保存的特点,比如《四库全书》占用的空间非常大,但如今只需要几张光盘就可以将其容纳.不仅如此,超文本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一方面方便了作者的写作,作者可以将他瞬间的灵感记录下来,并可以任意改动,而不受传统纸质书写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作品的发表.在网络盛行的当下,人们可以在网上任意发表个人的言论,而不必受任何权威机关的审查,于是有人惊喜地狂喊“编辑死了”.在超文本写作的当下,人们可以随意地发表个人的看法,而不必担心由哪个编辑来审查,对网上发表的即使是名家的作品,你也可以评头论足,而不必担心惹上什么麻烦.此外,超文本提供的链接点打破了传统文本线性逻辑思维的固定模式,更有利于调动读者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6.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超文本文学运用声音、图象、动漫等多媒体手段,这是传统文学不可比拟的.多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真正实现了不同媒介之间的互动与融通,充分调动了人类各种不同的感官经验,给人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多媒体通常包括文字媒体、声音媒体如音乐、语音、图象媒体图形、影像、视频、动画.超文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信息对象的艺术魅力.台湾诗人苏绍连的动态超文本网路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读者打开网页,就可以看到由“诗”字排列而成的序列,这些序列可呈波浪形变化,一旦鼠标碰到“诗”字就会出现“轰隆隆”的爆炸声,同时凸显“超文学”三个透明大字,点击“进人”,页面会自动链接到下一页面,同时呈现“米̶ 1;、“罗”、“卡”、“索”、“作”、“品”六个方块字,随后响起一段强劲有力的音乐,给人振奋之感.随意点击上述六个字中的一个都会出现一句富有诗意的话,如点击“米”会出现“一个喜欢写诗的人”、点击“罗”会出现“一个喜欢实验的人”等,这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充分彰显出苏绍连网路诗的特色,也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7.传播方式的互文性

传统印刷术保证了书写活动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也保证了出版发行和各种权力对作者和读者的强力控制.而超文本主要是由“比特”来构成计算机读取的“字词”,它以电子的形式传播,因而具有更真实的特点,因为“当信息以电速运动时,时尚和传闻的世界就会变成真实的世界”.但同时也应看到电速传播给人类思想带来的影响,因为“电子的速度会取消人类意识中的时间和空间”.超文学在传播上的特点充分体现为互文性,它以超链接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线性文本互文性不足的特点,将信息资源加以整合融通,从而实现了信息间的流动,因而可以更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一切阅读,即使是最普通的线性的阅读”,也“是一种在文本的记忆中来回不断的穿插”.因此可以说,超文学的互文性特点,更加方便读者的阅读、更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

由此可以看出,超文本文学给读者提供了一种精神的自由和阅读的自由,但不要把这自由和某些实验性作家所试图为读者创造的自由混为一谈,它们二者有着质的区别,因为数字技术在超文本方面创造了自由,但同时它也设计了作品的框架,自由终究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掌握在软件设计师手中,他给了你巨大的新空间,但又给了你新的界限,你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界限.因此超文本文学所提供的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绝对的.

超文本文学反映了人们古已有之的一个永恒的,即超越那不可超越的时间隧道,在同一时间把脚踩进不同的河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超文本小说可以看成是这个漫长的在新世纪的最新载体.迄今为止,在真实的世界中,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改变时间进程的方式.但是,文学作品的最根本性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改变真实的物理时间,去探索乃至创造时间的可能形态.在传统文学中,时空相对稳定,具有不可逆性.这集中体现为情节发展方向的固定化和结局的唯一性.这种形态的文学对读者的参与有着最大程度的遏制.在古典时代,当不同的观念意识在同一部作品中容纳不下时,读者会推举它们的代表(多半是某一个狗尾续貂的作者)来实现他们的,这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途径了.例如,《红楼梦》之后大量续书的出现,即可被视为读者“交互性”渴望的古典形态.但是这种交互性收到了文学形式和居于支配地位的作者最大程度的限制.超文本文学了超越了各种限制,使人们有了更大的自由.

超文本文学还在网络空间中躇姗而行,但论者坚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超文本技术与信息传媒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超文本文学一定会凸显出其迷人的魅力与价值.当然,对于超文本文学与传统纸质文本文学的关系,笔者认为,它们二者是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共同发展的,而不是如人们所想的谁取代谁的问题,这也正如现代摄影术的发展与普及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绘画的流行、现代生态园景的设计并不能取代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一样,超文本文学与传统文学都会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而获得大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张畅:超文本文学的阅读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李玉平:超文本文学:向传统文学叫板文艺评论,2003.3

3袁诠:超文本文学链接方式及其影响文学教育,2007.5

4陈博:论数字化时代的超文本文学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5马建国:你我他自由参与的超文本文学安徽文学,2009.5

6郑笑兵:超文本文学的后现代性特征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7包兆会:超文本文学: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的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7.5

(董景玲: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专业2008级硕士)

类似论文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结合

摘 要:网络文学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的新型的文学活动,主要是由网民在电脑上进行创作通过网络得以传播&。
更新日期:2024-6-17 浏览量:81123 点赞量:17954

网络文学中的古典文学传统

网络文学如今已成为当代文化视域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对象。,大体上它被看作后现代社会的产品,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是对传统文学的一个颠覆。
更新日期:2024-6-5 浏览量:13250 点赞量:4165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下中外文化特点

【摘 要】文学源于现实,由于地域与文化的不同,中西方文学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说中国文学是悲与喜、。
更新日期:2024-4-16 浏览量:58119 点赞量:13784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

【摘 要】本文着眼于网络文学发展的现状,通过与传统文学的比较,指出网络文学的特点和独特价值,阐述了网络文学的&。
更新日期:2024-8-4 浏览量:15656 点赞量:4673

传统作家和网络文学水土不服

前段时间,“盛大文学有限公司”成立,旗下囊括、、原创三大文学网站,原新浪副总编辑侯小强出任CEO 这条新闻同时在出版和网络两个。
更新日期:2024-10-14 浏览量:130378 点赞量:28090

网络文学的梦属性

摘 要 :网络文学较之于传统文学,最大的差别就是创作客体的虚拟化 网络的创作客体并不针对完整的现实,他。
更新日期:2024-7-6 浏览量:13114 点赞量:3695

计算机与网络文学的互动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在演说中,“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
更新日期:2024-9-5 浏览量:16585 点赞量: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