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修辞艺术鉴赏

关 键 词:圣经比喻语言修辞手法耶稣

摘 要:《圣经》的语言很美,很独特,用史诗一般的语言,配上巧妙、形象的各类比喻能给人一种真实感和威慑感,令人耳目一新,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洗涤人的心灵.这正是宗教界及世界文人都大力推崇的真正原因.笔者将《圣经》中精彩的比喻修辞艺术分类呈现给读者,以满足读者的渴求,并希望读者能透过字面解其深味,宽慰灵魂.

《圣经》是一部基督教的经典,是全世界销量最大的书.在基督徒心中,《圣经》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它起初并非一本,而是由六本组成,是由许许多多不同时期、不知名的犹太人,经过漫长的1500年创作的.它历时之长、内容之谐和,令世人惊叹.其历史真实性也是经得起考证的.《圣经》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有英文版、中文版、希腊文版等等,内容相同,体例上稍有差别,本文所依据的是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发行的中文版《圣经》.

1.《圣经》语言特色

《圣经》是一本史诗,以散文体写成.语言离不开理性,思考必使用语言.《圣经》中神的创造以言说为始.“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等”(创世纪P1)《圣经》语言很美,很独特,有人称《圣经》语言为“一种劝说艺术”,其中深刻地表达了上帝想拯救人类的真情实感.为了使这种感情更真实,文章常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达思想及情感.例:“申冤在我,我必报应”,“我使人生,我使人死,我损伤,我也医治”,“我耶和华凭公义召你”,“我指着自己起誓”,“信我的人,我就不定他的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这些话语读之让人震撼,好似面对面领受教诲,有真实感、威慑力和说服性.

也有人称《圣经》是人“心灵的一面镜子”.意思是人读《圣经》时,《圣经》中的话语,好像是对自己说的,其中的事,又好像是讲自己,就仿佛是你心灵的一面镜子,让你看清自己,更了解自己.而这离不开《圣经》独特的语言和独特的修辞手法.

为了更具体、生动、形象地表达这种感情,打动人类的心灵,书中采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比喻.《圣经》可算为比喻的集大成者.书中的比喻虽通俗易懂,却不落俗套.各类比喻一应俱全,且运用得十分高妙,用史诗一般的语言,配上巧妙、形象的各类比喻语句,能给人一种真实感和威慑感,令人耳目一新,让人读后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洗涤人的心灵.这正是宗教界及世人都大力推崇的真正原因.

2.比喻的类型

中西修辞皆始于言语的表达、诠释和雄辩.修辞的目的,就是帮助读者看透各种文本的说服旨趣和意义诠释,突破其结构限制,以创造出超越文本的深层生命信念.《圣经》这部传世经典正是利用修辞,尤其是修辞中比喻这一说服性较强的手法来劝诫世人信仰上帝的.

希伯来人的民族特性和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比喻修辞极为丰富多彩,不少独特的比喻是出自希伯来人的,例:“眼中的瞳仁”“牙皮”常用于英国文学作品,而“硬着颈项”指悖逆或冥顽不化,“侧耳听”指注意聆听等,则常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

用来打比方的喻体,在《圣经》中因为用得多了,常常被固定下来,不了解这些喻体所代的本体,会直接影响到对《圣经》的理解.例如对耶稣的比喻就至少有四种,如用“牧人”比喻耶稣,“耶和华是我的牧者”,用羔羊比喻耶稣,“看哪!神的羔羊”,所以“替罪羊”一说即出自《圣经》.用葡萄树比喻耶稣,“最后的晚餐”一节中,用饼比喻耶稣的身体,用葡萄酒比喻耶稣的宝血.“耶稣拿起饼来说:‘这是我的身体等’饭后又拿起葡萄酒说:‘这是我立约的血等’”其他常用的喻体有:以羊群比拟在一个牧者看管之下的信徒群体,以基督的身体喻教会,以泉水喻上帝,以飞鸟喻撒旦,以淫妇喻背叛的以色列各国等.

传统的比喻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等一类的喻词.《圣经》中明喻比比皆是.

例1:文士和法利赛人几乎不能忘记耶稣的话: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

――马太福音

耶稣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士和法利赛人这些所谓上层人物的虚伪本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之形象、贴切,揭露之深刻,可见一斑.正是那些自以为信上帝信得好的文士和法利赛人逼迫了耶稣.形象的比喻,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虚伪、丑恶本质,及其对民众信仰的迷惑.


例2:以色列倔强,犹如倔强的母牛.

以法莲好像鸽子愚蠢无知.

我要打下他们如同空中的鸟.

敌人如鹰来攻打耶和华的家.

――何西阿书

将以色列比作“倔强的母牛”显然比直接说“以色列人极其倔强”要形象得多,将以法莲比作鸽子,不理解上帝的心意,将攻击高傲的敌人比作打下空中的鸟,将强势凶猛的敌人比作“鹰”来攻击耶和华的民众.这些比喻形象、生动、新颖、活泼、音律整齐和谐,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3: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自留.

――约伯记

将人生比作花,过时而落,又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与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中对人生苦短、生命易逝的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把人生的过程说得淋漓尽致,令人感伤,远胜任何描述.使人在感叹生命短暂的同时,更加珍惜生命.

例4: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我们都像叶子渐渐枯干,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

――以赛亚书

一连串的比喻,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人的不洁与罪恶,“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揭示出人性复杂的一面,人所谓的“义”,在上帝看来是不完美的.这深刻地揭示出人性的残缺与不完美.人类以其残缺和不完美的生命展示了被上帝离弃的事实.张爱玲也曾表达过这种思想,“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多么苍凉的生命感,多么深刻的见解!我们的生命像绿叶,渐渐枯干、凋谢.形象的比喻震撼了人的心灵,催人警醒、催人反思.

暗喻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使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例1:耶和华是我的岩石,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诗篇

将耶和华比作岩石,用一种极富色彩、生动的方式,说明耶和华刚强、不会动摇.将耶和华比作牧者,则简洁形象地传达了耶和华与他人的关系.耶和华将亲自带领、引导他的民众,使他们不致走迷生命之路.比喻简洁、凝练,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圣经》修辞特色,即人们常说的“圣经般的简洁”.

例2: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我要打发他攻击亵渎的国民,吩咐他攻击我所恼怒的百姓.

――以赛亚书

上帝利用亚述这个敌对他的国家来审判他的百姓以色列,完成神在人类历史中的计划.指望悖逆的以 色列人能够幡然省悟、痛改前非.这个暗喻将亚述比作“棍”,成了耶和华手中的工具,使上帝的恼恨得以宣泄,而亚述却知道,它已成为神计划中的一部分.活泼的比喻将上帝与亚述、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事实揭示得非常清楚、透彻.比喻形象、准确,便于理解之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例3:因万军之耶和华的烈怒,地都烧遍,百姓成为火柴,无人怜爱弟兄.

――以赛亚书

因耶和华的烈怒使百姓遭灾,城池倾覆,百姓被亚述杀戮,将百姓比作火柴,耶和华的烈怒比作火焰,火焰燃烧火柴,百姓遭杀戮.比喻贴切、生动.

借喻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例1: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

――申命记

本体应是“做工的应得酬劳”,不能只让他们干活而不让他们吃饱.用牛为人劳作应当让它吃饱,来比喻做工的应得报酬,比喻通俗易懂.也直白地说明为人的基本准则.

例2: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马太福音

对那些听不进上帝之道的人,不要勉强.珍贵的东西要送给懂得珍惜的人.“狗”和“猪”都是比喻那些听不进上帝之道,反而逼迫信上帝之人的坏人.他们恩将仇报,正如“猪”“狗”不通人性.

例3:他(耶稣)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

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马太福音

这就是著名的“撒种的比喻”,耶稣用撒种的比喻来说明听天国之道的人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撒种的比喻可以这样理解: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除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圣经中这样的比喻俯拾皆是,比如“两筐无花果的比喻”、“稗子的比喻”、“凶恶佃户的比喻”、“芥菜种的比喻”、“葡萄园的比喻”、“浪子的比喻”、“面酵的比喻”、“撒网的比喻”、“寻珠的比喻”、“藏宝的比喻”、“十童女的比喻”等等,耶稣常常用比喻来说明属灵的真理,比喻常是一些短小故事,用一些人们熟识的事情或环境,加入崭新的解释,把属灵的真理潜藏在故事中,令听众思想其中的道理.

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

――马太福音

正如诗篇上说的“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隐藏的事发明出来.”耶稣正是用了“比喻”这种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修辞方式,将“天国的道”、“属灵的秘密”这些抽象、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民众乐于接受的.

比喻的变式为了适应多种表达的需要,比喻也可以有多种变式.圣经中比喻的变式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1.强喻

为了突出本体,用本体胜过喻体进行比喻.

例1: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服吗――马太福音

耶稣用此比喻劝诫跟随他的人,不要过分追求钱财和食物这些身外之物.上帝赐予的生命才是最值得珍惜的.这与社会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生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例2: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

――撒母耳记

将扫罗和约拿单作比“鹰”和“狮子”,正突出了他们勇猛无敌的英雄本色.

2.引喻

用喻体引起本体,采用平行的句式,不使用比喻词.

例1: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以赛亚书

天高过地,一种自然现象,无法改变,也无争议.照样,上帝的智慧高于人类,人类不该狂妄自大,离弃上帝的教诲.劝诫世人不要自以为是,把自己当成上帝,不认识上帝,背弃真理.正如诗篇所说的“信奉上帝就是智慧,远离邪恶就是聪明”――诗篇.此引喻将上帝的绝对权威形象地揭示出来,说理明白晓畅,劝诫自然真实.

例2:雀鸟怎样翅覆雏,万军之耶和华也要照样保护耶路撒冷.

――以赛亚书

雀鸟张翅护住自己的幼鸟,与耶和华要伸出臂膀拯救自己的百姓何其相似!形象的比喻揭示上帝的仁慈、大能,节奏整齐的引喻,不仅感动读者的心,也产生了一种音乐美.

例3:水流消磨石头,所流溢的,洗去地上的尘土,你也照样灭绝人的指望.

――约伯记

水流消磨石头,人的所谓期望、幻想也如此被慢慢消磨,以致灭绝.多么悲哀的人生啊!形象的比喻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对人生的无奈与失落体会得更深刻,也就更渴望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

3.修饰喻

用喻体来修饰本体.

例1:他们必因你殿里的肥甘得以饱足,你也必叫他们喝你乐河的水.

――诗篇

上帝的善良使他必拯救他的百姓.上帝是活水的源泉,凡信上帝的,就充满喜乐,得着平安.“乐河的水”形容人的快乐与满足,也描述出上帝之道能滋润百骨.比喻用得巧妙.

例2:你们以为可记念的箴言是炉灰的箴言,你们以为可靠的坚垒,是淤泥的坚垒.

――约伯记

“炉灰的箴言”当然是废话一堆,“淤泥的坚垒”当然不堪一击,约伯用此比喻来说明拿玛人琐法与提幔人以利法、书亚人比勒达对上帝之道理解的错误与荒谬,使说理更有力,鼓励他的三个朋友反思.

4.博喻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连续说明本体.

例1:我的胸怀如盛酒之囊没有出气之缝,又如新皮袋快要破裂.

――约伯记

两个比喻将约伯的愤怒无所发泄,描写得十分形象,妙不可言.

例2:仅存锡安城,好像葡萄园的草棚,瓜田的茅屋,被围困的城邑.

――以赛亚书

三个连续的比喻将以色列锡安城今后的险境描述得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突现了圣经语言的精彩.

例3: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

――何西阿书

“晨光”“甘雨”“春雨”一连串的比喻,将上帝对百姓的仁爱、呵护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上帝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例4:那想要害我的,口出恶言,终日思想诡计.但我如聋子不听,像哑巴不开口.我如不听见的人,口中没有回话.

――诗篇

大卫对扫罗的迫害不闻不问,也不反抗,表现出大卫的仁义及对上帝信仰的信心,也反衬出扫罗的嫉妒与狭隘,以及对上帝的离弃.

例5: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以赛亚书

耶稣服从上帝的安排,为担当人类的罪,自愿被钉死,所以默然无声,并不反抗.用羊羔来形容耶稣,不仅形象地描绘出耶稣像羊羔一样地温和、忍耐,又揭示出耶稣是 “替罪羊”这一实质,真是绝妙高超的比喻!

5.同位喻

本体与喻体是同位关系.

例1:耶和华说:离开我的,他们的名字必写在土里,因为他们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

――耶利米书

上帝对百姓的背叛非常生气,对百姓不认识上帝,离弃上帝以致遭到灭亡感到痛心,上帝直言自己是活水的源泉,人离不开水,没有活水,生命只能枯竭.用活水来表明上帝是生命之源,比喻可谓十分妥帖,恰到好处,可见《圣经》用词的绝妙.

比喻的兼格现象比喻常常借助比拟、夸张来表现,造成比拟、比喻、夸张兼格现象.

上帝因以色列百姓不肯悔改自己的恶行,也不认上帝,并多次迫害上帝的先知耶利米,所以上帝就预言将惩罚以色列百姓.以下例子比拟与比喻连用,生动、风趣地表现了这一主题意思.

例:你从我手中接这杯愤怒的酒,使我所差遣你去的各国的民喝.他们喝了就要东倒西歪,并要发狂,因我使刀剑临到他们中间.

――耶利米书

要了解西方文化,首先就要了解《圣经》.《圣经》借助了各种修辞手法,其中比喻的使用可谓壮观.一个个形式各异的比喻,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令人赏心悦目,读之新异而心动,体味悠远.当然,《圣经》的比喻修辞艺术远不止此,它仍需要我们潜心研究,才能真正挖掘出它的奥妙之处.

作者简介:朱月明,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民族工作主题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编号07CMZ002)

类似论文

简析高尔基作品《母亲》的艺术特色

摘 要:高尔基的《母亲》是对俄罗斯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作者所塑造的母亲形象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形。
更新日期:2024-10-16 浏览量:132072 点赞量:28839

《海燕》的艺术魅力

《海燕》是一篇散文诗,全文以象征作为主要的艺术手法 这是当时沙俄白色恐怖环境的需要 它融合了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性。
更新日期:2024-1-24 浏览量:19664 点赞量:5194

《圣经》最大产地在中国

自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1455年第一次用活字印刷机印刷了《圣经》,这种令书籍印刷成倍增速的方式,让知识得以迅速传播,也。
更新日期:2024-5-11 浏览量:68090 点赞量:15280

《围城》的艺术特色

【摘 要】多重讽刺手法的运用给了《围城》这部作品熠熠生辉,使众多的“围城”迷获得了不同的体验,获得了真知的感。
更新日期:2024-4-27 浏览量:56910 点赞量:1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