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哲学

摘 要: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欧洲古典主义的严谨与统一在浪漫主义的与狂热的冲击下日益土崩瓦解.此时期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是理查施特劳斯,他创作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无论是从各段落的标题结构方面还是从调式调性的音乐创作技法方面都反映出世纪之交艺术家个人的哲学思想,也折射出这个时代的艺术特色.


关 键 词:《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标题音乐调式调性哲学思想

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由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根据尼采的同名散文诗为依据创作的.理查施特劳斯1864年6月11日生于慕尼黑,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后来在音乐家梅耶尔的指导下学习和声、对位和配器,长大后在业余乐队从事指挥职业.施特劳斯从未上过音乐学院,但是在慕尼黑大学读过哲学和文化史课程,这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早年施特劳斯在父亲的影响下,对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纯音乐”感兴趣,后来逐渐转向迷恋瓦格纳和李斯特为代表的“标题音乐”.施特劳斯创作生涯的前期主要是从事标题交响音乐的写作,著名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在此阶段创作的.

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意来源于同时代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同名著作,尼采在1883年创作这部惊世骇俗的巨作时就自问道:“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究竟属于何类?我认为,它几乎可列为交响乐.”孰料这句预言在十三年后成为现实.施特劳斯在阅读这本著作后深深地为之吸引,尼采的“超人”思想与他产生共鸣,他希望用音乐来表达尼采哲学中的精神实质,以对这位天才思想家尼采的歌颂.为了进一步表明他对尼采的崇敬,施特劳斯还在总谱上标有小提示:“FreiachFriedrichNietzsche”(自由地追从尼采).但是当理查施特劳斯在筹划创作这首哲学题材的交响诗时却引起了舆论界的轩然大波,在一片嘲讽、责难和震惊声中理查施特劳斯解释道:“我不准备写哲理音乐或用音乐为尼采画像,我要用音乐表达人类的进化过程:从原始状态经过宗教、科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到达尼采‘超人’的理想境界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才能的最伟大的范例等这首交响曲表达我对天才尼采的崇敬.”为了更加充分地体现这种崇敬之意,理查施特劳斯还在交响诗总谱的首页,用德文摘下了尼采原著的序言“再一次,永远地,该怎么活就怎么活”作为标题,这也是理查施特劳斯的生活哲理.

为了使音乐准确阐述尼采这些抽象的哲学思想,施特劳斯从原著八十章的标题中选择了八个小标题,他认为这些标题可以较为完整地概括尼采的哲学思想.此外,施特劳斯还充分发挥自己对音乐自如驾驭之所长,诉诸非常规调式调性的作曲手法深入解释其中哲理,作曲家正是运用这两种主要方式来诠释尼采的哲学思想的.

一、借助乐段标题传达哲学思想标题音乐即“通过为音乐作品加标题或是详细的文字解说,将情感的主观体验和个人的幻觉想象‘真实’地描画和叙述给听众”,标题音乐在古典时期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存在,但真正意义上的带有浪漫精神的标题交响音乐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最初是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大胆尝试这种创作手法,此后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乐剧”和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交响诗”积极地加入到标题音乐的阵营当中.瓦格纳和李斯特的标题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着下一代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就是沿袭了标题音乐的创作风格从事自己的音乐创作的.虽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单乐章的交响诗,但施特劳斯还是运用了九个标题为之解释说明.

尼采的哲学散文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共有八十章,在此书中尼采借公元前约六百年的波斯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对战争、、女人、宗教与科学的看法.这位隐居的预言家查拉图斯特拉对人类的忠告是世界“应由最优秀的人(超人)来统治”,“人是可以征服的,一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不是目标,而是到达目标的桥等超人应是大地的化身等”随后他在养病康复期间,成了理想化的人物,他用诗歌形式陈述哲学思想,诗中描绘了山峦和日出、翩翩起舞的少女和的钟声,还论及意志与永恒.理查施特劳斯从八十个标题中选择了八个作为交响诗的标题,它们分别是“隐居人”、“极度的渴望”、“欢乐与热情”、“死亡之歌”、“科学”、“康复”、“舞蹈之歌”和“梦游者之歌”,连同施特劳斯自己加上的一个名为“日出”的引子,构成了共为九段的交响诗.

引子“日出”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二小节,但这段音乐以其宏伟博大的气势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情景刻画得生动形象.交响诗以管风琴把低沉的C音延长了四个小节而开始,由此引出了大自然的动机,四支小号奏出旋律极为简单的C-G-C,接着是大调和小调戏剧性地交替,由定音鼓敲出雷鸣般的三连音.施特劳斯为了在此处产生日出时壮观的效果,除了让原本已经扩大了编制的管弦乐队发挥出全部的威力外,还加上了一架管风琴,当管风琴奏出长达半小节之久的最后一个音符时,引子达到.施特劳斯用“太阳升起来了,人进入世界,或世界融入人心中”来描绘引子,无可厚非,在如此庄严宏伟的音乐面前,人类确实能感受到“上帝的能量”,随后人在b小调中出场.

交响诗第一段“隐居人”中,弦乐器抒情而悠长地倾诉着“来世之人”的虔诚,随之人类在乐曲第二段“极度的渴望”中不断地追求和寻找着答案,或是通过宗教“欢乐与热情”(第三段)地拼搏,或是借以“死亡之歌”(第四段),抑或是求助于“科学”(第五段).值得一提的是赋格历来被认为是严谨的“学术性”音乐形式,施特劳斯在这段音乐里把三个音组成的基本主题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赋格主题,并且运用了包括所有半音音阶的十二音体系,尽管如此,困扰人类的问题仍然令人感到纠结,得不到解决.交响诗第六段“康复”乐段开始还是赋格主题的各种形式的结合,随后,独奏大提琴奏出了变形的渴望主题.带着疑问,音乐进入第七段“舞蹈之歌”,当优美通俗的圆舞曲响起时,一切困惑都烟消云散,人类追求未来的幸福主题终于在优美欢乐的氛围中得以释放.随着交响诗最后乐段“梦游者之歌”的出现,预示着到来的钟声也随之敲响了,虽然人们始终热切地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关于人生的问题却永远在困惑着凡世间的人们,代表神秘大自然的C大调与代表人类追求的B大调这一对矛盾永远不可调和,乐曲以高音部的木管和小提琴奏出B大调和弦,以低音提琴在C大调上拨奏,既象征着超脱了凡人的“超人”灵魂直上云霄而世界则在他脚下沉沦.

理查施特劳斯正是借助这 九个乐段标题,将他从尼采的散文诗中获得的美学感受和读后的情感反应如数展示给世人,以便于听众从中感受到作曲家对人生价值深邃的思索.

二、诉诸调式调性诠释哲学思想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调式调性相对于作曲家的其他交响诗作品而言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这首作品中,施特劳斯努力寻找一种恰当的手法准确表现出他所要寄予的深刻哲理.除了以上提到的运用标题进行解释以外,作曲家还尝试着借助特殊调式调性的手法诠释他的哲学思想.

我们分析一下整首交响诗的调式调性就不难发现全曲以C调(包括C大调和c小调)与B调(包括B大调和b小调)两个相距小二度的远关系调构成核心调性组,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以C调和B调的冲突为主要基调,阐述了大自然和人类永恒的矛盾的哲学思想.

虽然作品其中也穿插着一些其他调性:“引子”为C大调;“隐居人”为f小调→b小调→bA大调;“极度的渴望”为B/C(高声部B大调,低声部C大调的多调性)→D大调;“欢乐与热情”为c小调→bE大调→c小调;“死亡之歌”为B大调;“科学”为b小调→B大调→B/C;“康复”B/C→b小调→B大调;“舞蹈之歌”为C大调→B大调→C大调→G大调;“梦游者之歌”为bA大调→C大调→B大调→C大调→B大调→B/C,但核心调性仍是C(c)调和B(b)调.纵观这首交响诗,其调性思维是在以C大调代表大自然主题为主要基调的基础上,代表人类的b小调在不断地追求和寻找着答案,先是通过宗教再转向科学,在一切徒劳无功之后最后在优美通俗的圆舞曲中渐入佳境.尽管如此,代表神秘的大自然的C大调与代表人类追求的B大调这一对矛盾永远不可调和,整首作品最终在B/C叠置的多调性中结束,理查施特劳斯正是以这样的音乐思维阐述了他的哲学理论.

尼采的散文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富于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理查施特劳斯正被它那华丽的语言表述和充满幻象的情节形象所震撼,创作出这部色彩绚烂、音响辉煌的交响诗.理查施特劳斯在他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并没有沿用他惯有的用音乐描绘具体生动的情节,而是借音乐表述一系列抽象的哲学思想.可以说,作品的梗概是尼采的,然而内容和细节属于施特劳斯.在这首交响诗中,作曲家的音乐语言手法运用自如、旋律突破对称结构、和声采用多调手法、配器新颖精巧、乐队声部密集交错.作曲家通过标题上的提示和高超的多调性处理手段,显示出他在交响音乐创作思维上的创新与发展.

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同名哲学著作来命名的音乐作品,是理查施特劳斯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和音乐思维都处于成熟阶段的集大成之作,蕴含了极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当之无愧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一枝独秀.

类似论文

周杰伦天台上的音乐哲学

作为音乐人出身的周杰伦,在2005年以《头文字D》涉足电影,后来自编自导的电影《不能说的。
更新日期:2024-4-16 浏览量:56030 点赞量:12743

黑格尔音乐哲学的审美判断

摘 要:黑格尔的音乐哲学是其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思辨哲学由此成为他解决音乐美。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19377 点赞量:5437

基于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学校音乐教学活动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出现了两种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一种是以贝内特·雷默教授为代表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思想,他在《音乐教育哲学。
更新日期:2024-9-11 浏览量:119939 点赞量:26630

音乐哲学断片

一个交响乐队的优秀在于它的整齐划一,就像柏林爱乐乐队在前纳粹党人的卡拉扬的棒下,十个提琴手一起挥起的琴。
更新日期:2024-3-5 浏览量:7369 点赞量:2317

中国古代哲学中对音乐与建筑的影响

作者简介:王驰,专业:设计学(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研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生 摘 要:本文指出中国传统音乐与建筑都。
更新日期:2024-2-25 浏览量:34450 点赞量:8924

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关系问题

摘 要:现在很多学者都在讨论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关系,可是最终得到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更新日期:2024-10-15 浏览量:130864 点赞量:2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