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写作的教育

【摘 要】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中小学生是害怕作文的,一提起笔心里就犯怵,不知道要写些什么.而且一大部分喜欢语文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常常表现出无话可说的情况.他们的问题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题材千篇一律;2、语言积累太少以致文章不能形象具体;3、缺乏想象力和观察力等.要解决问题,最核心的是积累语言和素材,但是如何进行这项工作,却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下面我们将从六个方面来谈一谈怎样进行写作教学这个问题.

【关 键 词】中小学生;写作;教学

教师要教导学生作文,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作为教师,不但要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对所教学科内容做到了如指掌,而且知识面要宽.语文教师不光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和文字功底,还要涉猎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的知识愈广博,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所付出的时间劳动也就愈少.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讲解的知识才能深入浅出.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作文命题应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

积累语言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经典文章.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可以熟读成诵.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报目录,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名家名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接合.要指导从阅读中积累材料、即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优美的词句,学习、吸收良好的写作方法,必要时要求强记下来.这样,学生作文有了取之不尽的材料这一坚实的材料基础,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其次,要多多背诵,将美好的词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

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等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观察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身边生活,学生观察前,要提出观察要求,并进行相应指导,观察后要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分析事物的好习惯.观察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不能单用眼睛,要耳、口、手、脑并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是把观察作为作文教学的基础,认为观察作文能够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这三者是科学的作文教学的“支柱”.教师如果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离开社会生活,离开学生的思想感情,离开文章内容,大搞孤立的、繁琐的、机械的字、词、句的训练,将会使学生陷于文字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其结果,与主观愿望恰恰相反,语言能力难以提高,作文能力只能止步不前.

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告诉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除了去看、去听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以外,更要注意自己人在其中所承担的角色,注意写一些自己的看法、感受,不要把自己人当作局外人.二、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看似“小事”,“平常事”,如果你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同样可以写出精彩.长此下去你会发觉生活不再平淡,相反,而是那么的精彩.

注意平时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留心观察,善于捕捉事物特征.“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使他们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善于找出同类事物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征.

写作训练

首先是立意.没有材料或材料不足,自然写不好文章.但有了材料如果不精心选材或选材不当,仍然也写不出好文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能力.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在选择材料前,必须要明确文章的体裁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我们有些学生往往不舍得割舍材料,有用没用一起上,这样就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结果.所以,在写作时,首先要明确主题.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课文题目,培养审题技能以外,还可采用一些具体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提炼的能力.如,让学生把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浓缩为一句简短的文字,即提炼出“主题句”.采用这种浓缩法,对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是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是不能忽视的.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讲提纲,可让学生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纲大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如,可采用讲故事、谈感想等方法培养学生不仅言而“有物”,还要言而“有序”.否则七嘴八舌,前后无序,虽训练了说的能力,却 不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或辩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言之成理”、“出口成章”的本领.

类似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道德风尚不尽如人意 中学生耳濡目染,常。
更新日期:2024-9-28 浏览量:118509 点赞量:25274

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如何使这一主旋律融入中学生思想中,使之成为激发中学生热爱祖国的驱动力&。
更新日期:2024-10-7 浏览量:18259 点赞量:5116

关于中学生道德行为教育的

摘 要:阐述了中学生的认知与行为特点以及道德行为的概念,分析了道德行为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学生道德。
更新日期:2024-2-24 浏览量:33143 点赞量:8285

农村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摘 要】农村学生在农村教育的大环境压力下,往往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其品德修养的提高 诚然,学生的成绩。
更新日期:2024-3-15 浏览量:43580 点赞量: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