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对台湾50、60年代女性文学综述

摘 要:台湾50、60年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是处于台湾文学的盲点,本文试图从该时期女性作家的研究入手,探寻二十多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脉络,分三个时期细梳了大陆对该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状况.

关 键 词:台湾文学;女性文学;台湾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63(2006)3-0053-04

前言

众所周知,台湾女性文学发轫于50年代,以反映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和对家乡故土的怀恋为主题,承继的是“五四”女性文学的血脉;之后经历60年代的西化风潮,在求新求变中摸索发展;70年代的女权运动唤醒了作家的女性意识,终于在80年代的台湾文坛形成了“新女性文学”的浪潮.

尽管两岸女性文学生长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但孕育于同一中华文化母体的事实,使她们在隔绝三十年后的再见中并不感到隔膜;对女性的平等与独立的追求更把她们凝聚在同一面旗帜下.台湾女性文学作为中国女性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新鲜而亲切的面目吸引着大陆研究者的关注.台湾女性文学的研究,也成为建构中国女性文学学科的重要部分.

新时期以来,大陆台湾女性文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隐到显的过程.如果把1979年第3期《上海文学》发表的张葆莘的《聂华苓二三事》看作发轫之作,大陆的台湾女性文学研究已经走过二十多年,依赖一批研究者的摸索实践,从初步的介绍赏析到严谨的学术研究,从单个作家作品到对女性创作整体状况的把握,再到对台湾女性文学特质与价值的深层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局面.

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尝试对新时期以来大陆台湾50、60年代的女性文学研究状况作一综合考察.按照研究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为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拓荒期;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期;9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综合研究时期三个阶段加以综述评析.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为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拓荒期

新时期以来,借着改革开放之风,许多移居海外的台湾50、60年代的女作家回国探亲,例如:聂华苓1978年携夫归来,旅美的台湾作家於梨华1979年也回国探亲,之后,有关这些作家的一些重要作品开始在大陆出版.如聂华苓的短篇小说《一朵小白花》发表在安徽文学1979年第11期上,其归国散文《三十年后――归人札记》也在1980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桑青与桃红》、《失去的金苓子》和短篇小说集《台湾轶事》也在同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於梨华的名作《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也在1980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其他重要作品也在80年代初出版.

随着作品的出版,必然带动对这些女作家作品的研究和评介.加之1979年,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三通”.对峙三十年的海峡两岸局面有所松动,一些报刊杂志开始陆续介绍台湾作家、作品.台湾文学研究也随之启动.在这种形式下,1979年第3期《上海文学》发表了张葆莘的《聂华苓二三事》,这可以说是台湾该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开篇之作.

张超在《文学评论》1983年第4期发表的《借欧美现代派之琴,唱中国流浪者之歌(论於梨华的创作)》也是较早的研究作品.该文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和流浪主题几个方面论述了於梨华的创作.1982年陆士清、王锦园的《试论聂华苓创作思想的发展》也从创作思想和手法角度评介了聂华苓的作品.

除了以上两个旅美作家外,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在1983年由导演吴贻弓拍成电影,一时家喻户晓,林海音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台湾女作家.该作品1983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其中有封祖盛的评论《林海音及其〈城南旧事〉》;而且同年《文汇月刊》第3期刊登了插图版的《城南旧事》,伊明在该期配有评论《林海音和她的城南旧事》,介绍了《城南旧事》的创作背景.蔡美琴《林海音小说创作初探》一文论述了林海音作品的主题与艺术手法.

此外,1984年姚基在《文化娱乐》第7期上发表了《夏承焘和台湾女作家琦君》一文和潘梦园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的《魂牵梦索忆故乡:试论琦君怀乡思亲的散文》,算是比较早的对琦君的研究论文,分析了琦君的散文的怀乡主题.

由以上简单资料的论述可见1985年之前,大陆对台湾女性文学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主要限于对个别作家作品的评述.在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部分女作家的创作较受重视,即“借欧美现代派之琴,唱中国流浪者之歌”的海外女作家,主要有聂华苓、於梨华等.此外零星进入研究者视野的有林海音、琦君、张秀亚、苏雪林等,多为50、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其作品承“五四”新文学传统,或反映封建社会中女性的艰难处境,或表达对大陆家乡风物人情的怀念,因而易于得到大陆文坛的认同.但是在1985年之前,研究者并没有意识到作为群体的台湾女性文学的存在,只是孤立地进行单个作家的研究,且明显带有政治意识的痕迹.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的50、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真正的拓荒始自80年代中期.1984年“一国两制”方案提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沪、闽、粤等省市大学和社科院组建了专门研究台湾文学的机构.除较早的《海峡》之外,国内先后创办了一些刊登台港及海外文学的大型期刊(主要有《港台文学选刊》、《四海》、《华文文学》、《海外文学》等).1987年,台湾当局在世界潮流和两岸形势推动下,宣布对大陆“有限开放”.1988年,两岸学者的互访得到有条件的许可.资料获得途径的扩展和渐渐正常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大陆对同时期的台湾文坛的面貌有了整体了解.

80年代的大陆文坛和台湾文坛都处于多元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女性意识蓬勃发展的时期,加之当时新女性主义理论的兴起,都为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80年代中期,开始了女性文学学科建设的工作.而且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潮大量涌入,批评界也在寻求文艺理论的突变.这种努力以1985年掀起的“方法热”达到,开始形成“新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符号系统和新的思维方式”.

加之当时两岸关系的缓解,大陆对台湾文学的研究也可以实现与同时期文学文本及文学理论的评述共时.较之上一个时期,本时期对台湾女性文学的研究不再仅仅限制于50、60年代第一代台湾女作家及其作品.而是更多地把目光对向同期女作家.古继堂的《八十年代台湾青年女作家群》可说是大陆对同期台湾女性文学作整体研究的发端之作.此后同类文章继之而来,到80年代末,基本勾勒出台湾女性文学的大致轮廓并初步展开了对新女性文学及代表作家的专题研究.

这时,开始将50、60年代的女性文学放在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中进行考察,将其作为一个或两个独立的历史时期分别论述.如高华在《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中将本时期的台湾女性文学分为:以苏雪林、谢冰莹、张爱玲为代表的大陆摩登文学的延续;以林海音、琦君、琼瑶为代表的记忆怀乡与适应现实参半;以聂华苓、於梨华、欧阳子等为代表௚ 0;西方现代派为影响三个阶段.同时对每个阶段的文学主题进行了分析.李在《台湾女性文学三十年的路》一文中将50、60年代的台湾女性文学概括成为“传统女性的文学”并分析了该时期女性文学的特点.黄重添1987年在《台湾女性小说发展景观》一文中也把该时期文学单独介绍,认为“七十年代之前的台湾女性小说多教反映包括台湾省在内的我国广大妇女在大男子主义淫威下的遭遇与心态,思想内涵与我国传统女性文学一脉相承”.

除了对该时期女性文学进行整体研究外,对单个作家的研究还在继续而且突破了以往的意识形态的拘囿,多从文本的审美角度去考察,如对林海音、琦君、聂华苓、於梨华等.《於梨华小说的女性作家气质》一文分析了於梨华小说的女性书写,丁子文的《溶传统于现代:试论聂华苓的长篇小说〈桑青与挑红〉的艺术方法》探讨了《桑青与挑红的》的艺术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小说创作丰盛的另几位作家孟瑶、郭良蕙、张秀亚的一些作品开始零星出版.如孟瑶的《心园》、《春雨沐沐》、《惊蛰》、《亚热带的烦恼》等都于1988年在大陆首次出版;郭良蕙的《邻家有女》、《四月的旋律》也在同期出版;另外张秀亚的《杏黄月》等散文也在《台港文学选刊》刊出.

而且本时期,台湾文学史也开始编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了白少帆主编的大陆第一部台湾文学史――《现代台湾文学史》,介绍了一系列女作家及其作品.古继堂1989年出版了《台湾小说发展史》.

另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十年间在大陆出版的台湾女作家的作品大约有70多种,涵盖了老、中、青几代作家;在主要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论文超过130篇.更可贵的是,一批首先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为此后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纵观该时期的女性文学研究除了侧重于同期的女性作家的研究之外,对50、60年代的女性作家的研究有了更宽泛更详尽的介绍和研究,但是这些文章大都用传统社会学的批评方法,不少文章还停留于“介绍加评介”的简单模式.可以看到,批评的“文体革命”带给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影响更多的是观念上的,而不是方法上的.也就是说,研究者开始摆脱意识形态分歧对研究的干扰,不再仅以思想内容来选择、评价台湾女性文学的创作,因而早期现代派的作品和张扬女性主义的作品在1985年之后被介绍进来,但在研究方法上则显得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反映出研究初期的幼稚、不成熟.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研究集中于小说领域,对散文、诗歌的创作较少涉及.

90年代以来台湾50、60年代女性文学研究评述

90年代是台湾女性文学研究获得重要发展的时期.80年代以来,两岸文坛有一共同的发展趋向,即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多元化.进入90年代,文学的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形成.在台湾,程度的逐步提高、女性运动的深入开展给女性主义文学注入新质;在大陆,女性写作进入理论自觉阶段,女性意识得到深化,创作观念的变异和创作领域的广泛探索,使两岸女性文学以丰硕的成果,各自成为90年代两岸文坛多元化文学格局中稳定而重要的一支.在女性创作热潮和理论探索的推涌下,女性文学的研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科建设走向成熟.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陆对台湾50、60年代女性文学的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是围绕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基础建设工作,研究者们把该时期的女性文学放在台湾女性文学“史”中进行考查,把50年代称为发轫期;60-70年代为生长期、探索期,这已成为共识.

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钱虹的《当代台湾女性文学的发轫及其主题》就是对台湾50年代文学的整体研究.本文从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论述了该时期台湾女性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及时代机遇,同时论述了该时期文学的乡愁主题.张亚萍在《台湾女性文学的历史和特征简论》和任一鸣在《台湾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从女性文学到“新女性主义”文学》都是这样分期的,而且也是多从怀乡主题角度分析和评论,

其次,对单个作家的作品的出版和研究也更加日盛,50、60年代台湾女作家的作品在大陆多多少少都有出版或刊登,作品的研究也在继续并较前期又所增加.

1993年,郭良蕙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由此带动了郭良蕙小说的出版和研究.王宁在《四海(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发表了《现代台北生活的广角镜――读台湾女作家郭良蕙小说》一文,从手法到主题,全文介绍了郭良蕙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对欧阳子的心理小说研究,《撩开心灵的帷幕:评欧阳子的小说创作》、《宿妆隐笑纱窗隔:欧阳子小说的艺术特色》等多篇论文都是从心理写实角度分析评述欧阳子小说的艺术特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时期国内对散文、诗歌方面的研究开始引起重视.女作家在散文领域,不仅占着作家作品数量上的优势,在质量上也毫不逊于男作家.张秀亚、琦君的散文在国内开始多加出版刊登.1991年楼肇明的《台湾散文发展的一个轮廓》,对台湾散文作了纵向历史与重要作家的梳理,在对台湾散文的整体研究中,肯定了台湾女性散文家的成就;他的《凄清妍婉典雅动人――张秀亚散文创作论》、《充满爱意和温情的生命之旅――浅谈琦君散文的艺术风格》,以及卞新国、徐光萍的《林海音散文述评》等论文单从作家散文的创作主题分析了该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点.

但是尽管如此,对50、60年代散文的研究还是较小说薄弱,原因该归于资料的缺乏.

三、对该时期台湾女性文学的文学史地位与评价也是90年代以来大陆研究的议题.

随着80年代末“重写文学史”口号和“20世纪中国文学史”整体观的出台,台湾文学史整合也列入正题.在新的社会、文学背景下重新审视和评价20世纪的中国文学,出版了相当数量的文学史著作,台湾女性文学的研究逐步从台湾文学的研究中凸显出来.研究者自觉把它作为中国女性文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新出的文学史著作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对曾经被忽略的女性文学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和“史”的观照.如1995年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盛英主编)附“台湾女性文学部分”,虽然是资料性的介绍,但是把台湾女性文学纳入中国女性文学史,是给予其“史”的地位的重要标志.又如孔范今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张炯等主编的《中国文学通史第十卷当代文学》、杭州大学金汉主编的《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都有专章或专节论述台湾女性文学.应该指出的是以上文学史都没有真正整合大陆与台湾文学,仅仅单列章节对台湾文学专门介绍.


新世纪以来,除了以上将台湾文学放在中国百年文学的架构中去考察,同时对台湾文学史的专门著述也增多,出现了几部比较有名的台湾文学史,如古继堂主编由时事出版社2002出版的《简明台湾文学史》、刘登 翰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台湾文学史下卷》、方忠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在这些文学中都有专门章节论述台湾50、60年代女性文学.而且,郑州大学樊洛平有专著《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对台湾文学史中的女性文学按发展时期进行了论述,当然50、60年代的女性文学的发轫期是主要的一部分内容,可以说,她的研究弥补了国内对台湾女性发展状况整体论述的空白.

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开拓.

对该时期女性文学的研究其视角、方法多限于文学批评、社会批评,但随着“台湾文学”、“台湾澳与海外华文文学”乃至“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提出,为研究者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台湾女性文学研究在世界性的背景下,开始对政治、文化语境及进行重新认识和判断,开拓了新的视角.对早期旅美的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的创作,研究者或从新角度对旧作进行重新阐释,或对她们在新形势下创作的变化给予关注,或把她们放在“海外”大背景下,开展与新起海外作家的比较研究.如陈丽虹的《海外华文作家及其文本的理论》试图“以性别和文化为视角,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从聂华苓一始的海外文学进行纵横的比较和研究.这为该时期女性文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综观90年代以来大陆对台湾50、60年代研究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对该时期女性文学的研究从单个作家,单篇文本,到文学史上的整体论述,再到专门的女性研究著述,从小说的研究扩充到散文、诗歌等体裁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本时期是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总之,通过对二十多年来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综合考察,可以看到,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经过从无到有的艰苦开拓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对50、60年代女性文学的考察也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专门针对50、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进行的系统研究,更未发现将其放在中国百年文学尤其是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框架中去探讨分析的相关资料.而且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也需要开拓,不应仅仅限于文本的主题和创作手法的分析等惯常的文学批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前的文学社会生态环境下,在海外华文文学等学科背景下,台湾50、60年代女性文学研究必将随着台湾文学乃至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更加深入.

作者王勋鸿,男,山东大学文学院2004级博士生

类似论文

生于60年代

2006年,随着胡春华、、分别被任命为团第一书记、农业部党组书记和湖南省代省长,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官员作为一个群体也已经开始。
更新日期:2024-3-25 浏览量:42657 点赞量:9356

20世纪60年代军队高级干部理学习回顾

1962年1月中旬至2月初,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 会后,特意把总参谋长罗瑞卿找去谈话,要求军队高级干部应该系统地学习马列。
更新日期:2024-4-16 浏览量:58237 点赞量:13825

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历程

【摘 要】女性文学的内涵主要是指作家的性别以及特定的“女性风格”和“女性意识”,本文从五四时。
更新日期:2024-6-16 浏览量:80443 点赞量:17628

中国女性文学与西方女性文学批评

引言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思辩的文学批评理论,是因为中国文化观念中儒学思想对文本的“言志”和“载道”。
更新日期:2024-1-12 浏览量:20433 点赞量:6017

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

摘 要:西方经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历程是先“破”后“立”,在中国语境中,女性主义似乎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
更新日期:2024-12-11 浏览量:153789 点赞量:3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