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名著的精读之路

比较文学名著,应当指的是这门学科发展史上出版或发表的具有启蒙意义、指导意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或文章.这些经典之作出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不同学者之手,代表了比较文学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记载了比较文学100余年的跋涉足迹,是人们学习、研究、发展、繁荣比较文学的一座宝库.

这座宝库中所珍藏的比较文学精品,既有外国的,也有中国的;既有上个世纪的,也有新世纪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除了中国比较文学100年中保存的文献外,外国比较文学的经典文献也在中国比较文学近30年的复兴浪潮中源源不断地被中国学者较为系统地翻译过来,介绍过来,与中国比较文学文献一道呈平行互补之势.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到今日,正处在一个黄金季节.因为我们拥有前人所未能拥有的如此丰富的文献,因为我们面对着前人所未能有幸面对的较为完整的经典.理论书、教科书、参考书、工具书;发展史、学科史、研究史;导论、简论、概论、通论、原理、教程、读本;文本阐释、个案解读、专题研究,各种新理论、新思维、新观念不断地充实到这座宝库中来.

然而,拥有是一回事,有效地使用又是另一回事.堆放在那里是一回事,挖掘其中的价值又是另一回事.面对这些著作或文章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颇有价值的、经典的东西,不是被遗忘了,就是被丢弃了;不是被断章取义了,就是被片面肢解了;不是被轻描淡写了,就是被误读了.当学者们为某些学术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其实经典著作中或许早有阐述;当学者们为某些理论问题困惑不已的时候,其实经典文章中或许早有解答.

外语教学中有“泛读”和“精读”一说.如果用这两个术语对比较文学文献进行检测的话,就会发现有的仅仅处于“泛读”阶段,有的连“泛读”都谈不上,至于“精读”就更无从谈起了.从这个角度上看,收获中的中国比较文学正处在一个从“泛读”走向“精读”的转折时期.比较文学名著需要“精读”,通过“精读”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中国比较文学呼唤“精读”,通过“精读”,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或许会向更加健康良性的道路上发展.站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外比较文学名著导读》(乐黛云、陈G90AA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以下简称《导读》)应当是比较文学名著“精读”之路上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国际比较文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比较文学也走过了100年的历程.100多年的历史上,著作多多,文章多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筛选出带有“经典”意义之作,并非易事.以往,一提及比较文学名著,人们自然会把目光转向国外,转向法国、美国、俄罗斯,因为这些国家的确为比较文学做出了较大贡献,从这些国家的学者中选取有经典意义的名著无可厚非.然而,在中国比较文学的百年征途上,尤其是上个世纪复兴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对国际比较文学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有不亚于西方的经典之作,在中国比较文学的文献中选取更是天经地义.

基于上述考虑,《导读》放弃了策划初期的按照国别划分的想法,将基本框架确定为“国内卷”和“国外卷”,并按照大致相同的比例,分别选取了中外比较文学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学者的著作和文章共37部(篇).其中“国内卷”18部(篇),“国外卷”19部(篇).

“国内卷”以比较文学的先行者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领衔,选取了鲁迅的《摩罗诗力说》、许地山的《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茅盾的《神话杂论》、陈寅恪的《〈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朱光潜的《诗论》、张汉良的《苏曼殊的〈碎簪记〉:爱的故事/言谈》、杨周翰的《镜子和七巧板》、周英雄的《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范存忠的《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季羡林的《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戈宝权的《中外文学因缘》、钱钟书的《七缀集》、陈、孙景尧、谢天振的《比较文学》、乐黛云的《跨文化之桥》、贾植芳的《贾植芳文集》(理论卷)、王佐良的《文学间的契合――王佐良比较文学研究集》.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无论从作者的声望和影响,还是从所选的篇目上看,基本上代表了中国比较文学10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水准.其中所选取的两位台湾学者的著作,也是现今台湾地区比较文学发展成就的代表.

“国外卷”以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开头,选取了巴尔登斯伯格的《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基亚的《比较文学》、日尔蒙斯基的《文学的历史比较研究问题》、雷马克的《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韦斯坦因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奥尔德里奇的《比较文学:内容和方法》、刘若愚的《中国的文学理论》、布吕奈尔等的《什么是比较文学》、叶维廉的《比较诗学》、佛克玛的《总体文学和比较文学论题》、巴柔的《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谢弗莱尔的《比较文学》、伯恩海姆的《世纪之交的比较文学》、苏珊巴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批判性介绍》、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艾田蒲的《中国之欧洲》.尽管也没有一网打尽,但基本上是国际比较文学100余年历史上的主要代表.其中刘若愚和叶维廉的著作,也基本上代表了中国海外学者的水准.

《导读》是一部精选的文献汇编,“它汇集了国际国内比较文学历史上有关学科基本原理和研究实践的一大批重要的著述,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材料.”①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学者们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资料的匮乏.虽然我们拥有了比前人更丰富完整的文献和经典,但这些文献并非集中于一处,而常常是散见于全国各地的大小图书馆和资料室中,真正形成完整规模的很少.文献的难寻、第一手资料的不全常常令学者们叫苦不迭.从这个意义上讲,《导读》这部带有工具书性质的文献汇编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尽管碍于篇幅的限制,很多著作只作了节选,但依旧为学者们从事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①文中所引均出自陈G90AA先生为《导读》所写的《后记》.

《导读》是一部̶ 0;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教学参考书”.①它在每一个选篇的后面,都配以“作者简介”、“背景资料”、“主要观点”和“阅读提示”等带有“导读”性质的文字,以指导读者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文章,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导读”对这些著作和文章的学术思想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对比较文学理论有更深入的掌握.撰写这些“导读”文字的,均为当前活跃在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他们基本上都是所撰写的那个课题的专家,对该课题的作者及其著作都有深刻的研究,甚至所选取的篇章就是由自己亲自翻译的.“他们所写的导读稿,不仅对选文的内容和价值进行了非常到位的分析,而且能对某些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实际上,它们已经超出一般导读的要求,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全书就仿佛是一本系统地解读比较文学文献的论文集”,已经具备或者说基本上具备了“精读”的性质.

《导读》的初衷是作为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但在写作过程中,很多作者纷纷表达了给研究生做教材的愿望.加之强大的作者阵容中基本上都是研究生教学一线上的硕导和博导,所撰写的“导读”内容在学术上的前沿性,也已达到指导研究生的层次,因此,本书最终将主要对象界定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广大比较文学工作者和比较文学爱好者这样一个相对宽泛的领域中.但愿《导读》的出版能起抛砖引玉之用,对中国比较文学名著的“精读”产生积极影响.

类似论文

名著伪阅读走向真阅读之路

【摘 要】本文分析了名著伪阅读产生的背景,阐述了名著伪阅读与真阅读的内涵,提出由伪阅读走向真阅读的策略。
更新日期:2024-3-14 浏览量:44199 点赞量:10525

探析初中计算机教学的之路

[摘 要]由于种种原因,当今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感悟,对&。
更新日期:2024-3-12 浏览量:43884 点赞量:10442

李肇星之子李禾禾:自我的单飞之路

2007年4月,已过任职年龄的李肇星离开外交部部长的岗位 他的家庭生活才为人所知,人们开始知道李肇星有个神童儿子李禾禾 禾禾不仅。
更新日期:2024-7-25 浏览量:95989 点赞量:21419

我的课改教学之路

新课改正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开展,它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
更新日期:2024-12-22 浏览量:154256 点赞量:32414

中国影视照明LED的光明之路

摘 要:半导体照明材料成为中国新材料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伴随着LED市场拓展和技术进步以及政策的助力,LED照。
更新日期:2024-4-16 浏览量:56676 点赞量:13042

西安联合学院的崛起之路

25年,1/4个世纪的联合办学之路,伴随着长安大学城的崛起,西安联合学院秉承“修德、启智、博学、笃行”的校。
更新日期:2024-9-13 浏览量:117452 点赞量:25289

班级管理要走合作化之路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搞好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调动学生的积极。
更新日期:2024-4-24 浏览量:57236 点赞量: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