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与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坛综述

2010年3月8日至11日,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2009“海外华文文学与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此次博士论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暨南大学承办,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协办.论坛共征集学术论文101篇,得到全国18个省市(包括台港澳地区)43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年学子们积极响应,八十多位博士生代表应邀参加了博士论坛,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六十多位海外华文文学与华文传媒的专家、学者,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盛会.

论坛开幕式由暨南大学副校长纪宗安教授主持.暨南大学校长胡军教授介绍了本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情况,他强调“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在于质量,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在于创新”.本次论坛的举办,是为博士生提供一个高起点的学术交流平台,这对加强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两岸四地研究生教育的交流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水平的提高,都有推动的作用.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教授发来了书面致辞,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张炯研究员、世界华文文学联会会长曾敏之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饶子教授和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文艺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蒋述卓教授也先后致辞.饶子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首届“海外华文文学与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的召开和主题的设置,适应了当前学科发展的需要,认识并把握这一特殊文学领域若干带“根性”和特性的理论问题,探讨这一领域所显现的学术新思维,是关系到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科学性问题.

论坛首场论文报告会由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列耀主持,有九位博士、博士生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论坛设立了四个分论坛,议题分别为“海外华文文学与诗学”、“海外华文文学书写中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经验”、“海外华文文学典型个案解读”,“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引桥’的台港澳文学”.分论坛由推选出来的博士生代表主持,与会博士生通过论文报告、圆桌发言和自由讨论等形式,展开了积极的对话交流,并由海内外华文文学与传媒的著名专家进行现场讲评.

海外华文文学与诗学

海外华文文学领域蕴含着各种独特的诗学问题,加强诗学问题的研究,对推动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席建彬针对以往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过于倚重西方理论资源的状况,提出了建立汉语比较诗学的构想.他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不同层面阐明其构想的学理依据,进而论述建构汉语比较诗学的三个基本维度.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彭程以马华女作家黎紫书的短篇小说创作为例,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三个关 键 词的阐释边界进行辨析,认为随着这一领域文学创作的拓展和研究的深化,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研究模式,要从现实的文学经验与研究对象出发,认识当中的复杂性、特殊性,探索有效阐释海外华文文学的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王亚丽则反思了当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存在的局限,认为鉴于海外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构成,应重视从文化审美的维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特殊母题及其美学架构.

博士生们在讨论中通过对具体文本或作品群的诗学解说,以不同的方式回应上述见解.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朱桃香运用叙事学理论,剖析严歌苓长篇小说《扶桑》的后现代叙事结构,指出在这一文本中不仅体现出作者的多元视点,还有中西文化冲突和华人今昔价值的对比等,成功地创造出在西方强势文化俯视下新的华人形象,开辟了海外华文文学叙事的新篇章.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马淑贞则认为90年代马华小说中的“异族”叙事,在叙事姿态、策略和方式上发生了时代性挪移,她通过解读若干有代表性的文本,揭示推动这种“挪移”的复杂因素和作者建构自我身份的精神诉求.

开拓新视野、发掘新材料,为理论研究拓展新的学术空间,是本次论坛的一个突出特点.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颜敏特别关注海外华文文学的“媒介”问题,她强调其意义不仅有助于重写文学史,更在于引发研究范式的重建和对文学创作的重新定位,使文本研究走向比较文化诗学研究.她认为,随着文学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作家与传媒的博弈过程和方式将备受重视.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朱云霞,以“二战”期间美国华侨文化社主办的文艺刊物《华侨文阵》为研究对象,探讨当时在美华人如何呈现“中国情结”,并从文化心理和民族情感等角度,阐述了海外华人书写者对“不在场的中国”所展现的特殊景观和符号内涵.

海外华文文学书写中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经验”

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大多具有鲜明的跨文化特色,当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中国经验”千差万别,从不同方面折射出作家的创作心态及其背后的文化矛盾.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詹乔从两位早期华裔作家李恩富和容闳自传中的“中国形象”入题,发掘他们在书写“中国”时的心理机制,并揭示其“夹缝心态”与第二代华裔作家创作心理的内在联系,试图为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化身份研究提供一种理论依据.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司方维通过研究新生代马华作家“多重认同”书写,说明其认同的多个面向、多重特质,以及摆脱“中国文学支流论”、建立马华文学主体性的努力和障碍,认为多重认同书写的“夹缝”状态,既导致了新生代马华作家的焦虑,也是其创作的丰富资源.

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同样带有不同区域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烙印.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张晶分析了东南亚华文诗歌如何建构对“中国”的民族国家想象,以及想象的资源、内涵、特点和主题,指出这是东南亚特定时空语境下华族群体共同创造的产物,其最终目标是树立独立富强的现代“中国”形象,使之成为海外华人最可靠的政治后盾和永远的精神家园.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周文萍则选取了美国早期关于中国的重要电影《残花泪》和《海逝》进行研究,认为其“中国形象”体现了美国电影少有的对中国的乌托邦想象,而影片中为西方牺牲的华人奉献者形象、中西种族与性别的关系,奠定了美国电影同类题材的基本模式,体现出以西方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倾向.

此外,一直备受关注的还有海外华人作家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发扬与创新问题.大连理工大学文学院博士戴瑶琴以若干欧洲华人艺术家的作品为例,从意境意象、水墨哲学、“气之审美”等方面,论述了欧洲华文文学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传承特点和“东方化”的美学实践.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周聚群对哈金笔下的中国题材系列小说发表见解,认为哈金所塑造的背负“精神奴役创伤”的人物形象,揭露了普通民众的国民劣根性,应全面地理解其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现实意义以及在移民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海外华文文学典型个案解读

此次博士论坛上,个案研究的论题占了一半,博士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海外华文文学著名作家的典型文本进行细腻解读,不仅关注作品的艺术叙事,还进入对作家精神层面的追索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张重岗,结合聂华苓的代表著作和人生际遇,分三阶段解读“流放”主题如何呈现为她个人化的国族寓言而产生世界性意义,指出跨国族、超政治的文学立场,有助于作者在精神的漂泊旅程中化解个人恩怨、政治对立和国族冲突,最终与苦难达成和解,完成精神上的自我救赎.台湾佛光大学博士生陈忠源则扣紧聂华苓小说《桑青与桃红》中的两则“神话”,从桑青与桃红反抗父权文化的不平等、传统婚姻的不合理、白色恐怖的不自由、的不人道,论证作品所蕴含的神话寓意与其反抗历程相契合.

西安外国语大学 文学院博士生邓艮,在洛夫晚年创作的长诗《漂木》中提炼出“漂木、鲑鱼、废墟、时间”等意象,解析诗人在总结自己生命体验和艺术思考中所表露的深刻疑惑,认为这象征着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彷徨,写出现代人对漂泊状态的双重质疑、对精神原乡的不倦求索.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刘苹,则从身体美学的视角解读白先勇的小说《游园惊梦》,阐明小说人物身体背后所蕴含的灵肉冲突、文化怀旧和认同的断裂.

对这一领域不断涌现的新作品,许多人都及时进行追踪研读.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宋阳分析了加拿大华文女作家张翎的长篇力作《金山》,从时间、空间、文化三个维度概括张翎的写作策略,即过去和现今杂糅、原乡和异乡融合,文化延续却不断杂交变化而产生的离散身份,认为这反映出海外华文作家试图摆脱“非此/即彼”和“既非/也非”的尴尬身份,努力建构世界性的身份属性的写作诉求.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魏全凤,探讨了加拿大华裔女作家拉丽莎赖的长篇小说《咸鱼女孩》,认为小说里中国神话的女娲与西方童话的美人鱼融为一体的跨时空之旅,丰富的互文想象和奇特的再生叙述制造的神话乌托邦,体现了作者试图超越华裔身份和二元对立的思路,在诗意的空间里为更广泛的边缘族群建构身份.

除了关注东南亚和欧美华文文学,中亚东干地区的华侨文学研究也是本次论坛的一个学术新视点,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常立霓在分论坛上,介绍了独特的东千语言和文学如何兼容中国西北地区、俄罗斯和伊斯兰的文化因素.她的论文展示了东干作家尔利阿尔布都笔下的中亚女性生活图景,如在回儒双重文化规约下命运坎坷、卫国战争时期兼具双重性别角色、集体农庄时期因掌握知识改变命运的女性群像,她认为这反映了东干女性生活,丰富了世界华语文学女性形象,也为社会转型期中国回族女性主体建构提供了借鉴.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司俊琴在论文《中亚东干文学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及意义》中,则梳理了国内对东干文学的研究成果,指出发掘这一文化“活化石”,可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研究,增进中国和中亚的文化交流.

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引桥”的台港澳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中国学界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踏着台港澳文学的“引桥”逐渐“登陆”的.从学科史的实际出发和根据博士生们提交论文的情况,博士论坛特增设分议题“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引桥’的台港澳文学”,让两岸四地的学子们都能广泛参与有关讨论,也展现了当前台港澳文学研究的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凌逾以香港作家董启章为个案,探讨“后现代的空间叙事”问题,她阐述了董启章如何把香港的城市地图解读为一部自我扩充、修饰、推翻的小说,为文学创作开创了新的方向,而且有可能催生新的理论范式.澳门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张冬明则对处于双重边缘状态的澳门现代文学批评进行点面结合的检视,概括出澳门现代文学批评的总体特征,评介了该地区现代派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及其为澳门文学建构文学史所作的努力.


中国文化传统对境外华文文学的影响与发展,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沈一帆,梳理了“中国抒情传统研究”在台湾的接受与变异状况,着力阐述这一理论趋向的内在逻辑以及在台湾现代文论研究中的影响.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石了英,则辩证分析了台湾学者徐复观“以儒为本、儒道汇通”的思想立场,揭示其坚守中国文化、融合现代意识的精神特征,以及和其他台港“新儒家”的异同之处.台湾佛光大学博士生郑祯玉,论述的是台湾作家余光中“纳古典于现代”的创作手法,特别是他以新诗为古代诗人李白塑像,展现其狂放飘逸的传奇人生风貌.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徐纪阳通过比较分析台湾作家赖和的《前进》和鲁迅的《过客》,考察鲁迅对赖和创作的精神影响,认为《前进》是鲁迅所开创的“独语体”散文在台湾的孤寂投影,表现出台湾文学在殖民地的现实语境中对祖国文学的呼应、对自身发展的探求.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李立平着眼于日据时期台湾歌仔戏盛行的现象,从台湾歌仔戏崛起、回流的发展史中,说明其“草根性”与民族性的融合、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纠葛、民族性与殖民性的冲突等特点.

应邀担任本次博士生论坛评议专家的有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登翰、台湾佛光大学教授黄维、深圳大学教授钱超英、加拿大中国笔会会长曾晓文、复旦大学教授陆士清、厦门大学教授朱双一、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长陈浩泉、中国文联出版社编审白舒荣、苏州大学教授曹惠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古远清.博士生们还列席了此后召开的“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与海外华文文学的作家、学者和传媒负责人进行对话互动,扩大了博士论坛的学术平台与交流空间.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蒋述卓教授主持了博士论坛闭幕式.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肖画、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刘东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魏全风、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黄劲辉,先后汇报了四个分论坛的研讨情况,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钟希明代表与会的博士生发言.经评审委员会集体评选,博士论坛颁发了“最佳学术创意奖”、“最佳表达奖”、“最佳演示奖”各三名,“鼓励奖”五名,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杨匡汉教授宣读了颁奖词.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饶子教授为本次博士论坛作学术总结,她认为论坛的研究对象丰富、区域广泛、方法多样、交流活跃,达到预期目的.针对存在的问题,她还与学子们分享了学术研究方法的心得:一是“问题意识”,她认为青年学者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的演进、深化,关键在于能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它表现出研究者的知识水平、领悟力和洞察力,也就是思维能力;二是“个案研究”,不宜孤立地看待,应将其放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层层追问,重视精神层面的探询,深入到历史的深处,唤醒历史,使之重新活在今天的学术场域中.最后,她鼓励博士生们多进行“集群汇通”式研究,扎实做学问,打好学术基础,不要一开始就急于做大体系、大理论的建构.

(陈玉珊 整理)

类似论文

拓展***华文文学的诗学

进入全球化语境的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是现代化精神观照下突现出来的问题,有待于拓展和建构 20多年来,我国学者对海外华文。
更新日期:2024-2-10 浏览量:30406 点赞量:7448

华文文学书写的维度诗学探寻

摘 要 : 在新的历史境遇和文化语境中,海外华文文学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同在 从华文文 学的写作实践和批评研究所具有的双重体验、。
更新日期:2024-9-20 浏览量:118847 点赞量:2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