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的

【摘 要】宋代集会、结社之风盛行,是文学会社发展的成熟期,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而宋代文学的辉煌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貌,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本文初步的论述了宋代文学的文化地位、文化发展,以及文化文学繁荣的原因和研究的现状.

【关 键 词】宋代;文学;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346(2008)08-0029-02

近年来,宋代文学也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他们以自身的学术背景来解析宋代文学,往往能

新人耳目.二十世纪的宋代文学研究,属于传统国学一个部门的分支,与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它的起步、发展和变化,无不受时代政治和社会文化思潮变迁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者都无法完全超越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其研究成果也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打上了时代烙印.文学精神作为文学的灵魂是任何时代所不可缺少的.自宏观的角度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一旦得以确立,就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面貌.一个民族的文学固然有其承续性和同一性的方面,然而,彼此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它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演变.宋代文学精神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理性化,可以说理性化是宋代文化乃至宋代文学迥异于前代的基本特征.基于此,宋人对于文学的认识和把握就比前代任何时候都要来得深刻、全面,且更加贴近现实.文学的地位因此获得了提高.可以说,这种态度是文学自觉的表现.

宋代虽是儒学高涨的时期,但同时又是最早对儒家经典提出质疑的时期,这一点尤耐人寻味.朱熹指出:"旧儒不越注疏而已,至永叔(欧阳(修)、原父(刘敞)、孙明复(孙复)诸公,始自出议论."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理学界也同样在提倡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程颐说过:"学者先要会疑",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张载还说过:"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这是明显的反蒙昧主义的态度.当然,这种怀疑态度还是很有限度的,儒家的基本理论并没有受到触动,但毕竟是一种怀疑.从宋始,独立的理性精神逐渐生长起来,迷信权威、盲从古人的习惯受到了质疑和鄙视,这是思想界走向近代的征兆,其对文学精神的影响是很深的.

宋代文学会发生、发展以至繁盛的事实,使我们有必要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对其首先作一番审视.宋代文学之所以能获得全面、迅速的发展,其原因大概有四:

第一,交往是人生的基本需要,"以文会友"早已成为中国的文化传统.《论语阳货》所言诗歌"兴、"观"、"群"、"怨"四大社会职能,"群"居其一.可见古人往往结成会社,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聚会,交流诗文,切磋技艺,比试才情,同时增进友谊.而词这种可以集诗、乐(有时还包括舞)为一体的综合表现样式,比一般诗文更适用于集体性文娱活动,因而也比一般诗文唱和有更强大的联络群体感情的效用.

第二,赵宋政权的积弱使之在与周边民族国家的较量中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并最终导致国家的覆亡,身处乱世的文士,出于愤怒与抗争、逃避和慰藉,往往联成会社,借吟诗作赋抒解郁结.另外,建炎南渡后,流寓南方的北方文士,出于生计和仕途的考虑,也可能借助会社寻求支持;而在元初,科举制度被废除,士失其业,文士更往往利用诗社的活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既以缅怀故朝、彼此慰藉,又可切磋诗艺、消磨时光.

第三,宋代大开科举取士之门,赋诗作文成为广大士子博取功名利禄的重要手段,为了应付考试,不少士子相互结纳,揣测上意,研习诗路文理,为进身锻烧敲门之砖.清朝乾隆年间的黄迥谷对此种会社,深不以为然,其《锡金识小录》卷四云:"诗文社会,可以见前辈流风余韵,而邑中人文中盛,亦因是可以考见,然必其人及著作果有可传,斯足志焉.若近日士子时文之会,累累不绝,然人无可称,文亦不足道,虽多登甲科,膺膝任,亦奚足齿及乎"

第四,宋代以文立国,一方面使文化和文人的地位空前提高,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想文化的繁荣及其多元选择的必然性,既是导致宋代文人党争的重要缘由,也是推助宋代文人会社兴盛的波澜.当这种自觉、自主意识反映到文学创作领域时,它就成为文学会社兴起的动力.有人甚至认为宋代是文人觉醒的时期,他们认识到了做诗是文人的生命,诗社是文人的组织,而诗集的流传与存在正是文人的存在与价值形式,这是一种文人对自我的体认和觉醒.可以说是文人在诗社里找回了自我.

宋代文学发展到这个时候,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士人的关系才真正得到了有效的调整,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那种无序的、不协调的文学状况才得到改变,宋代文学至此才有了自己的灵魂.诗新运动的意义就在于此.在这一基础上才会有后来文学的到来,而所谓文学,也不过是这一精神的充分展开罢了.由此可见.新的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的崛起是促发文学转型的根本动力,宋唐并论而又别开局面的关键之所在,也成为推动宋以后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理性主义既是宋人的价值形态,也是他们的审美态度,由唐进入宋代,理性精神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文化心理演化的必然.明辨这一点,对于把握宋代文学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陈伯海《宋明理学的雅俗分流及其文化意义》,《宋明理学和中华文明》,祝瑞开主编,学林出版社,1995.

[2]日本宋代诗文研究会会志《橄榄》1998年第7号、1999年第8号.

[3]王水照《文体丕变与宋代文学新貌》,《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4]霍然《宋代美学思潮》,长春出版社,1997.

[5]《宋代城市的发展及其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中国史研究》1981,第2期.

[6]霍然著,公木《宋代美学思潮序》,长春出版社,1997.

[7]马茂军,张海沙《困境与超越宋代文人心态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类似论文

略宋代文学的“载言”传统

近人陈寅恪在《论再生缘》一文中说:“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文章亦臻上乘 ”饶宗颐也曾经。
更新日期:2024-11-27 浏览量:144213 点赞量:30858

宋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活动考究

摘 要: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大的盛世时代,在这个时期,大量的文学作品不断地涌现出。
更新日期:2024-10-26 浏览量:132431 点赞量:28656

评曾枣庄\吴洪泽《宋代文学编年史》

优秀的史家应该具备如刘知几所说的“三才”,即史学,史才和史识 史学,可指较丰厚的前期知识储备;史才,可指统。
更新日期:2024-7-9 浏览量:16970 点赞量:5488

苏轼与宋代文学

摘 要:在宋代文学史上,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又一伟大的文坛领袖,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新运动推向前进,使。
更新日期:2024-10-26 浏览量:129785 点赞量:27333

融通文士文学文化拓展宋代文学域境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文士的评价,是以其文学创作为参照的 这种做法虽无不妥,但视野稍嫌狭窄,因为文学从属于精神文化&。
更新日期:2024-7-6 浏览量:16268 点赞量:5251

宋代的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

内容提要宋代文学家族往往起于寒族,他们在家族政治势力、经济实力下降时,依靠文学继续维持家族声誉 宋代文学家族的道德教育,使宋代文。
更新日期:2024-10-20 浏览量:130983 点赞量:28150

宋代文学选本形态刍

摘 要:宋代文学选本形态在继承前代选本形态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变化与拓新 在分门别类、以类相从方面,宋代文学选本对作。
更新日期:2024-9-13 浏览量:116665 点赞量:2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