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不良择业观念与就业问题

【摘 要】从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择业目标和就业问题的利害关系.从而提出了大学生择业的正确观点和取向.

【关 键 词】大学生,择业观念,就业

一、我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现状

1.在职业定位上,大学生期望值过高

踏入21世纪,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择业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学毕业生们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普遍期望值过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没能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择业理想与社会现实、择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他们看不到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认不清当前的就业形式.自我估价定位及择业期望值偏高,过分挑剔,非沿海发达地区不去.非大城市不去,工资待遇低的单位不去,奖金福利少的单位不去.这些人为设置的就业框架常常使其与一些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2.择业目标日趋务实,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在择业过程中,择业观念从过去单纯追求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向现在追求实际利益转化.从择业标准来看,不少大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更加讲求实惠,将“经济报酬”放在择业因素的首位.其次才注重那些能够“发挥个人特长.施展个人才华”的因素.在择业过程中把职业同自身的兴趣、是否能发挥自身的特长相结合,这无疑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在即将从事职业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大学生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的需要,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淡化了社会责任感等等.

3、择业日趋多元化,求稳定、“一职定终身”思想严重

随着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国家包分配的就业体制被打破,“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日趋成熟,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大学生择业方向出现多元化.但传统的就业思想依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念.“现实人事制度中干部和工人仍有着严格的界限,劳动力市场多元性分割现状依然存在”,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首选那些稳定性高、工作条件好、待遇优厚的单位.而不太愿意去那些流动性强、工作条件差、待遇低的单位.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另外,一些大学生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将初次就业看作终身就业,因此一进入劳动力市场就挤在那些稳定且收入高的职业领域.

二、大学生不合理择业观念的成因分析

当今社会,“学而优则仕”、“一职定终身”、“职场金饭碗”等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十年寒窗苦读.就是希望能够在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导致很多大学生把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的唯一选择.于是乎,每一年的公都可谓竞争惨烈.比任何一种考试的录取比例都要低,甚至有些岗位的报考人数比例达到了2000:1.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毕竟是有限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另外,“大城市里机会多,遍地是黄金”的传统观念也束缚了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许多大学生宁肯漂在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也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难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们不断受到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地域范围和社会效果.许多人强调自我发展而忽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社会需求,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注重实惠.集体主义思想、奉献精神被忽视,功利主义倾向日趋严重.一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眼前的、现实的利益,缺乏对职业的长远规划,也缺乏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盲目追求环境舒适、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部门,也导致其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三、转变大学生不合理择业观念的对策

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为就业打下基础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大学生就业也是如此.要想毕业后能够很好地就业.入学之初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辅导员可以利用入学教育的机会.在让学生了解学校文化、校规校纪、大学生活等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所学的专业以及今后的职业取向.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对大学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一个总体规划.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情况会不停地发生变化,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学生性格特点的变化,帮助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使之趋向于科学合理,使学生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清楚应该掌握的知识以及所应具备的素质,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职业理想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的择业目标、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择业观念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职业理想教育是大学生择业观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的职业理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和择业标准:在择业取向上,从大局出发,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偏远地区及农村等更需要人才的部门就业,在择业标准上,不仅考虑个人的兴趣和需求,同时考虑社会的需要.可助于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辅导员则要教育学生抓住机遇,客观面对就业形势.正确分析自我,改变就业观念,合理把握期望值.确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到最能够发挥自我才能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

3、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配套机制,变革择业观念产生的客观经济和制度基础

“从宏观层面说,要想采取有效的措施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念、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必须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建立健全统一、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同时.改革相关的制度和体制,如进行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改革”.另外,通过制定和实施一些政策和措施.降低大学生的流动成本.鼓励大学生到私营企业、农村和西部去寻求工作,拓展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放开人才的流动管理,放宽对大学生就业档案等的控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的地区和部门之间流动,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帮助大学生改变“一职定终身”的观念.树立职业流动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和现行人事制度下,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人才流动和再就业成为一种合理趋势,将会越来越频繁,大学生应该在职业流动中寻找机会.把握机会.

类似论文

如何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因大学生就业危机而引发的不良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试。
更新日期:2024-5-7 浏览量:13252 点赞量:4434

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调适与预防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因大学生就业危机而引发的不良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试。
更新日期:2024-9-23 浏览量:120194 点赞量:26295

关于大学生就业思想和择业观念的

【摘 要】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工作的逐。
更新日期:2024-12-20 浏览量:156679 点赞量:33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