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教育与书法美育

【摘 要】我国的书法教育起源于西周时期,当时“六艺”中就有书艺,唐代把书法作为科举取仕的条件之一,唐代以降,封建社会皆沿袭此制度,把书法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近代学者、教育家们也把书法作为提升国民审美素质的重要工具.今天,我们提倡全民素质教育,笔者站在学校教育的角度,以书法审美教育为出发点,从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和体会精神美的能力方面,详细论述了书法美育的两个方面与方法.

【关 键 词】六艺,美育,形式美,《兰亭序》

我国的书法教育历史源远流长和优秀的五千年东方文明与文化同生同长.书法作为教育手段,无论私学、公学皆认识到其对于改变、塑造个性的功用是无以取代的,是提升个人品格修为的不二法宝.

近现代学者、美学家、书法家提倡民族艺术复兴,把书法作为美育工具.他们直面西方艺术的入侵,为维护民族尊严,推崇本土文化的精华――书法.梁启超、林语堂、宗白华等都以较大精力来介绍中国书法,提倡书法教育.林语堂认为“中国书法的地位,很占重要,它是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基本艺术,我们还可以说它供给中国人民以基本的审美观念,而中国人学得线条美与轮廓美的基本意识,也是从书法而来”.关于对中国书法的论述最充分和赞誉最高者莫过于林氏.他把书法看作是中国人审美的基础意识,谈其他艺术都绕不开书法的美感.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艺术教化,也将书法列入其中,提倡美育以拯救愚弱的国民,功莫大焉.

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是其重要的内容.艺术教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内容,书法是一门艺术,因此说书法教育也属于艺术教育.它通过大量有意识的实践,让学生在艺术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升美的感受能力,从而加强美的品格修养,具体说来,可以总结以下两点:

一、培养学生直观感受美的能力

书法可以说是重在形式美的艺术,真、草、隶、篆诸体或方或圆、或长或扁、或极尽变化,可谓形式多样,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外在形态美,并突出地表现在用笔美、结体美、章法美三方面.

1.用笔形态美

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概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可见,书法讲求的艺术美全在用笔的变化上.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欣赏、示范、比较、图示等方法来讲解用笔的丰富变化,引导学生进行细微观察,提高学生辨析用笔的能力.例如大家都遇到的逆锋起笔,是一种蓄势取势的用笔.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它与农民坌地、工人挥锤、战士刺杀是同样的道理.理解逆锋取势是为了力的孕育、力的创造.它能使行笔“万毫齐力”,使点画四面势全、笔意丰满,是一种内含的、蕴籍深厚的美.学生在理解了逆锋的道理和懂得了逆锋之美后才会进一步去表现美,创造美,具备鉴赏美的能力.

2.结体形态美

字的结构又称布白,由点划连贯穿插而成,其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平衡对称,多样统一和对比照应”是书法艺术结体美的表现形式.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论述道:“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通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例如写“三”字,宋米芾《自叙帖》说:“又笔笔不同,‘三'字三画异”,当代马叙伦在《论书绝句》说:“‘三’字尤应三笔殊,须知莫类算盘珠.”书写“三”时,简单的三横就有粗细、长短、仰覆、曲直等不同的个性,然而这样多样、殊异的三横又有其统一性,其走向、间距基本一致.可见字的结体应在变化中求统一、于对比中求平衡,于参差中见齐整,才能达到“违而不范,和而不同.”的艺术美效果.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字形结构,感受结体的虚实、长短、开合、阔窄、参差、错落、严密、疏朗、奇正等字型的变化美,知晓“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的道理.使学生理性地去欣赏美、创造美.

3.章法形态美

章法又称“分间布白”,是一幅作品的整体美.雕塑大师罗丹说过:“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王羲之在,《书论》中说:“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可见成功的章法要通体联络呼应,气息贯通,各部分长短、大小、疏密、宽窄、斜正、参差、开合形成对比,笔轻重、徐疾及墨色枯润、浓淡善于变化,体现出和谐统一,构成生动自然的整体.

董其昌在《评书法》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王羲之《兰亭序》不仅字结体优美,更注意章法布白,疏密大小错落有致遂势瞻顾,递相映带,给人以笔势流畅,气息贯注,神完气足的艺术美享受.因此被称为神品,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具有章法美的典型意义,是因为它的整体美.如果整体不美,那么,点画、用笔、结体很美,也不可能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所说: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成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不外散.”可见章法美之重要.因此教学中要把章法美的教学作为一件大事,要让学生平时多欣赏优秀作品,多留心作品的章法,创作时要注意上下左右的互相映衬,彼此的关联,做到“随手所知,皆入法则”.

用笔、结构、章法是书法外在形态美的主要表现,也是书法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对书法外在形态美的学习感悟,来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体会内在精神美的能力

中国书法不仅具有强烈的外在形态美,而且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涵,它于人品、休养、气质、思想、个性等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内在美感染力.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挖掘其内在美教育因素,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内在神韵美的熏陶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可见书法的神韵是欣赏、品评书法的最高境界.透过作品呈现的形态美,我们可以体味作品的不同神韵:或清雅、或粗旷、或飘逸、或拙朴、或雄壮、或奔放,从而传达出含蓄深沉、庄重敦厚、激昂高亢、凝练险劲、和平静穆、婉丽清秀、天真自然的不同气质.并产生高尚、深厚的审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人格的感染.

品德行为美的教育

中国汉字具有近六千年的发展史,虽经多次变革,至今仍在应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它不仅可以应用于日常交流,而且还能象音乐绘画一样作为艺术欣赏.书法艺术作为东方艺术的代表凝聚着无数先辈的智慧创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字,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书法的特殊教育功能.

良好的习惯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用纸、用墨、执笔、坐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认真书写习惯的培养.通过讲述张芝学书“池水尽墨”、智永学书“退笔成冢”、柳公权拜师等历代名家执着学艺、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引导学生养成刻苦好学的进取精神和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总之,书法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书法艺术的外在形态美和在精神美教育因素,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行为实践上提高对内书法艺术美的感悟能力,使其审美素质得到应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华.翰逸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类似论文

如何认定汇编古代书法单字作品抄袭?

案情介绍1994年,G出版社出版A书 该书属于特殊的兼具字典类和字帖类作用的大型书法字典,按照常用字字头排列,汇集了。
更新日期:2024-1-21 浏览量:22038 点赞量:6487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作者简介:刘新芹,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专业:艺术学,方向:音乐教育 摘 要 :综观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的。
更新日期:2024-11-19 浏览量:143956 点赞量:31018

初中体育课堂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为宗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
更新日期:2024-6-26 浏览量:83248 点赞量:18660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美育

目前,我国教育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时期,在中小学生中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之。
更新日期:2024-5-7 浏览量:12666 点赞量:4134

中国古代婴幼儿教育思想综述

摘 要:中国古代婴幼儿教育的发展源远流长,为当下早期教育留下丰富的宝藏 本文梳理古代早期教育发展脉络,。
更新日期:2024-5-11 浏览量:68679 点赞量:15574

古代宗族教育其当代价值

摘 要:在传统中国社会,古代宗族教育以其自身特点,对宗族子弟进行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传承了。
更新日期:2024-8-22 浏览量:106222 点赞量:22993

中学物理教育中的美育

摘 要:当今知识的日趋统一和学科朝各自专业化、纵深进展,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 美育不断渗透进物理。
更新日期:2024-11-18 浏览量:142298 点赞量: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