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中国文学影响力报告

“中国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在本研究的语境中意谓“中国文学研究”(1).其中,论文和论著是它的主要成果形式,广大学者是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主体,期刊和出版是它的重要传播通道,机构、地区和各类资助基金等是它的外部条件.借助CSSCI的统计数据对中国文学学科的这些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客观地描述本学科的研究状况及其影响力,探讨和评估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等,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客观而有效的手段.本报告就是依据2005―2006年CSSCI所收录的来源期刊的统计数据,对这两年期间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力所进行的分析.

作为一个传统学科,中国文学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学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研究队伍、研究机构以及学术刊物的空前扩容,研究成果也空前丰富和多样化,各种新观念、新思潮、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受利益驱动的负面影响,学术创新和学术体制之间、学术精品和浮躁学风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从而导致整个学科鱼龙混杂和泥沙俱下.本报告依据CSSCI数据对中国文学影响力的分析,就是试图以实证的方法尽可能真实地呈现中国文学在2005―2006年间的状况.当然,尽管这一状况描述的依据是客观的和真实的,但也并不能说明它的全部,特别是不能就其具体内容、实际价值和意义作出全面的质量评估,只是这类研究的一个特定视角.这是需要特别予以说明的.

1.概述

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2800种左右,其中被CSSCI确定为来源期刊的,2005年是461种(2),2006年增加到493种,约占总数的16~17%(3).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就是采集于这两年CSSCI的来源期刊.此间合计发表论文9464篇,引用文献92334篇次,详见表1:

表1显示,就论文数量而言,每年的发文量都超过了2000―2004年间的任何一年,(4)2006年又比2005年多发表554篇,增长率超过12%;不仅如此,每年的引用文献也超过了2000―2004年间的任何一年,2006又比2005年新增10236篇次,增长率接近25%.另外,就篇均引文数来看,也比2000―2004年的7.79篇增加了1.97篇,2006又比2005年新增1.03篇,增长率超过11%;有引文论文和无引文论文的比例,也呈现逐年提升趋势.应该说,在人人担忧学风浮躁的今天,这个数据是可以令人欣慰的,说明我们的学术自律正在加强,学风正在朝向好的趋势发展.

表2给出了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研究引用文献的语种统计.表中显示,中国文学引用中文(汉语)文献78932篇次,超过引用文献总和(92334篇次)的85%,在所有语种的文献中使用率最高,和2000―2004年间的情况相同.这当然是由这一学科的历史、性质,及其以母语学者为主体的研究队伍所决定的.在所有外语文献中,英语文献毫无疑问高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外语文献中,译文高达9607篇次,原始文献只有3795篇次,前者是后者的2.5倍,这样,语种转换过程中的失真以及中国学者对国外文献的误读也就在所难免;尽管如此,较之2000―2004年前者是后者的3倍而言,使用原始文献的比例已经有所提升.这就是当下中国文学学者利用学术资源的各类语种通道,也从一个角度显示了国外学术思潮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表3给出了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研究引用文献类型统计,从中可以看出学者们阅读和使用文献的主要取向.

表3显示,图书是中国文学研究引用量最大的文献类型,排除标准文献和法律文献引用量为零之外,信函和报告文献最少,并且悬殊巨大,这是中国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相对社会科学而言,它有更强的独立自足性,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保持距离而相对稳定.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资源正在迅速进入这一传统学科的视野,其引用量超过了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2001年的网络资源只有4篇次,2006年又比2005年增加了三分之一,上升速度之快可以想见.再次,期刊论文和报纸文章引用量的总和(18092篇次)接近引文总量(92334篇次)的20%,说明这一学科在保持独立自足性的同时又相当关注社会舆情和即时热点.而学位论文的引用量平均每年只有53篇次,一方面说明对于青年学者的关注远远不够,很多学者很可能还不知道通过哪一渠道阅读学位论文,同时也说明学位论文的原创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尽管如此,这一数字已经大大超过了2000―2004年间平均每年只有29.4篇次的引用率.

表4给出的是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研究论文类型统计,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文章其引文量是不一样的.

表4显示,发文量和引文量最多的都是研究论文,篇均引文10.7篇,高于2000―2004年的8.8篇.仅就篇均引文量而言,排在第二位的是报告,10.6篇,比2000―2004年有明显提高;以下依次为:译文7.6篇,综述6.8篇,评论4.9篇,传记资料4.5篇.而“其他”类型的论文篇均引文量不足1.1篇,说明这类文章比较侧重主观感悟和自由表达,缺乏纵横交错的学理链条;当然,如果这些“论文”仅是文学鉴赏也无可厚非,而传记资料的引文率如此之低,其可信度就值得怀疑.

2.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力分析

期刊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传播载体,期刊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学术成果的影响,因而同样也是中国文学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关于文学期刊的研究,近年受到学界的关注,CSSCI所提供的数据可为这一研究提供参考.

表5首先给出了2005-2006年间CSSCI收录中国文学研究论文的概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学研究和学术期刊的某些关系.

表5显示,2005-2006年间被CSSCI收录的中国文学期刊所刊载的论文共计4243篇,其中3688篇为本学科论文,另有555篇并非本学科论文,后者约占总数的15%,这一比例尽管较2000-2004年间的16%有所下降,但是,非本学科的论文在中国文学期刊中所占有的比例仍然偏高.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学期刊为了赢得“市场份额”所导致的专业意识的淡漠,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文学研究过份地超越了自我边界,已经延宕到“大文化”领域.表中同时显示,中国文学期刊所载本专业论文3688篇,仅占CSSCI收录中国文学论文总数(9464篇)的39%,尽管这一比例较之2000-2004年的36%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另有5776篇为其他非中国文学专业期刊所刊载,并和2000-2004年间的情况一样呈现逐年增多趋势.这说明,上述境况并非意味着中国文学研究被所有学术期刊所冷落,只能说明中国文学期刊对于整个中国文学研究缺乏自信,从而导致它在本专业领域的影响力的自我退缩.

2.1中国文学论文引用期刊分析

期刊的影响力可以根据期刊所刊载论文被引用的频次得到体现.2005-2006年间,在CSSCI期刊的全部中国文学研究论文的引文中,涉及期刊合计约2500种,其中境外和国外期刊约340种.表6给出了2005-2006年间在CSSCI发表的中国文学研究论文引用50篇次以上的期刊,共45种.其中,《新青年》、《现代》和《创造月刊》为新中国成立前的期刊.

表6显示,《文学评论》的被引量为803篇次,不仅遥遥领先,而且年均被引量也比 2000-2004年有较大增长,增长率达到96%,速度惊人.其次是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5),继续位居第二,年均增长率也超过60%,相当可观,说明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及其持久不衰的生命力.另外,在被引量位居前10名的期刊中,只有《读书》和《文艺报》略有下降,被《文艺争鸣》和《鲁迅研究月刊》取而代之,说明期刊的被引量相对稳定.至于《上海文学》、《人民文学》、《诗刊》、《作家》和《收获》等以刊载最新文学作品为主的期刊的入选,说明它们所刊载的文学作品较多引起学界的注意.

2.2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因子分析

期刊的影响因子反映的是该期刊所载论文的篇均被引率.如果说论文的被引量是期刊总体实力的表现,那么,影响因子则是期刊所载论文总体质量的重要标志.表7给出了2005-2006年间影响因子位居前20名的中国文学期刊.

表7中所显示的影响因子居前20位的中国文学期刊可以划分四个层次:一是年均影响因子大于0.2的《文学评论》,仍然位居榜首;也就是说,该刊不仅在被引总量方面最具影响力,而且所载论文的篇均被引率也是最高.二是年均影响因子大于0.1的《文艺争鸣》等5种期刊,而在2000―2004年间只有《文学遗产》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进入这一档级.三是年均影响因子大于0.05的《文学遗产》等7种期刊,四是余下的7种.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列20种期刊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和《理论与创作》在2000―2004年间还没有进入前30名之内.此外,《文艺理论与批评》从原来的第29名上升到第9名,《文艺评论》从原来的第27名上升到第15名,是进位超过10名的两家期刊.《文艺争鸣》从原来的第7名进位到第2名,影响因子也从0.079猛增到0.1863,增长135.8%,也非常引人注目.而从原来10名之内退出20名视野的只有《收获》一家非纯学术刊物,说明影响因子也具有相对稳定性.

2.3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广度

期刊的影响力也可以用期刊的影响广度来衡量.某一期刊的影响广度是指该期刊被多少种期刊所引用,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即为该期刊的影响广度,这也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表8给出了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广度位居前列的20种期刊.

如前所述,期刊的被引量是期刊总体实力的表现,影响因子是期刊所载论文总体质量的标志,“影响广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论文的知识域和影响范围,只能是上述两项指标的辅助性指标.表8中显示,《文学评论》平均每年被59.5种期刊所引用,继续遥遥领先.

需要说明的是,“被引广度”仅就此间仍在发行的学术期刊而言,已经停刊和非学术期刊并不包括在内,所以,同论文被引量(表6)相比较而言,论文被引广度(表8)有较大变化,被引量位居前20名的期刊将近半数退出被引广度的前20名.至于有些被引量较大的学术期刊而在影响广度方面落后或落榜,可能同其专业性较强有关,即多在特定学术圈子里被引用;而像《名作欣赏》和《文学自由谈》等被引量较少的期刊之所以入围被引广度前20名,原因则可能恰恰相反,说明他们具有较宽泛的跨学科性.

3.学者学术影响力分析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的作者主要来自高等学校的教师、研究生,以及社会科学院、作家协会或文联等机构中的专业研究人员.通过作者发文量和被引量的统计可以从一个角度对他们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估;更有意义的是,“被引量”还可以为我们考察当下主要学术资源提供参照.

3.1学者发文统计分析

基于CSSCI的学者学术影响力分析主要体现在发文数量及其被引用率两个方面.表9首先给出了2005―2006年间发文作者的数量以及被引作者数量的概况.其中,“发文作者总数”之所以大于“发文作者姓名数”,是因为其中部分作者所发文章多于1篇或作者的姓名是相重的.

表9显示,就发文作者数量(不合并同姓名者)来看,2006年比2005年新增了740名,相比2000―2004年又创历史新高.就年均增长率而言,2000―2004年约为7.9%,而2006年的增长率达到15%.可喜的是,表中所呈现的被引作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2006年比2005年增加了2351位,增长率接近20%;而在2000―2004年间,年均增长率还不到10.5%.这些数据和前述发文量、引文量所表明的发展趋向是一致的,即中国文学研究不仅表现为量的高速增长,其学术规范、学术自律和学风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些数据再次证明,中国文学这一古老的学科目前仍处于生长期而不是衰退期,学界关于学术现状和前景的担忧是必要的,而过分的悲观则是没有根据的.当前的中国文学学术并非如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已经不可救药,无论是学术期刊还是学者队伍,无论是发文量还是被引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呈现普遍上升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表10所显示的数字可能不是每位学者两年间全部发文的总量,它所给出的仅仅是每一位学者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并且是发表在CSSCI上的论文数量.表中显示,相对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其他二级学科而言,在入选前48名的学者中,文艺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者居多,其他专业的学者较少,和2000―2004年间的情况相同,当是不同的学科性质使然.况且,发文的数量和质量并不能划等号,论文篇幅的长短、学风和论题的难度、价值及其所载刊物的级别等很多因素并没有在上列表格中得到全面反映,好在“发文量”在一些严谨的学者心目中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

3.2学者被引统计分析

一个学者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发文的数量,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其论著被引用的数量.由表9可知,2005―2006年间发文作者合计10562人次,被引作者合计26353人次,人均被引接近2.5篇次.表11给出了被中国文学论文引用超过80篇次的学者.

表11显示,被引超过80篇次的学者共有94位,其中,绝大多数是学术史上的名家,说明他们的影响力之大远远超过健在的学者,也说明中国文学研究作为一个人文学科对于传统和历史的倚重,可以将其看作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学术资源.其中,鲁迅、胡适、周作人名列前三,茅盾、沈从文、钱钟书、闻一多、郭沫若等众多现代学者紧随其后,说明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研究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学术资源或理论参照.这一特点同2000―2004年间的状况基本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表格最后一栏“排除自引”是指将学者自己引用自己的文章排除之后,由其他学者所引用的篇次,二者之差就是学者“自引”的篇次,此前已经过世的学者当然不存在自引.至于当下健在的学者,排序最前的是钱理群,被引208篇次,其中自引9篇次;其次是陈平原,被引173篇次,其中自引25篇次;然后是陈思和,被引172篇次,其中自引13篇次.以下依次还有李泽厚、童庆炳、洪子诚、陈晓明、杨义、李欧梵、曹顺庆等,多有自引.“自引”是正常现象,表明他们有相对集中的话题,也是他们学术自信的表现.

如前所述,相对发文量而言,被引篇次更能说明一个学者的影响力.当然,有些学者尽管很有水平,但是由于其研究对象的限制,不易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或者专业的圈子有限,未能在被引方面有突出表现.也就是说,一个学者的 ;影响力和其学术水平、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等并不能完全划等号.

3.3作者合作研究分析

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文学研究是最具有个性化和个体性的学术研究活动.但是,从上世纪50年代之后,集体合作研究在大陆渐成气候,近年来尤甚,在各种“工程”、“攻关”名义下的“重大项目”相继问世.表12给出了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研究合著成果的情况.

2000―2004年间中国文学的合作研究已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合著比例猛增了2个百分点.表12显示,2005―2006年间的合作研究增势更猛,增加了2.24个百分点!毫无疑问,这一惊人的速度并非全是学术自身规律的必然,主要是各级学术权力机构不断强化“标志性成果”和“集体攻关”所造成的.我们尽管不能全盘否定集体研究的必要性,但是,某些学术权力误将“学术分量”等同于“成果重量”也是不争的事实.长此以往,对于最具个性的文学研究来说,恐怕是弊多利少.

4.机构学术影响分析

2000―2004年间中国文学研究论文的发文机构大约都在五百个左右,2005和2006年分别增加到647和724个(参见表17),但是发文的主要机构仍然是高等院校,发文量为7712篇,是此间发文总量(9464篇)的81.5%,超过了2000―2004年间(68.7%)12.8个百分点.详细数据参见表13.

4.1机构发文统计分析

一个机构的学术影响首先表现在该机构的发文量,通过CSSCI的发文量统计,可以从科研产出的角度来评析机构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表14给出了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研究发文30篇以上的机构.

表14显示,发文最多的仍是北京师范大学,超过了300篇,继续位居榜首.其次是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暨南大学,都超过了200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继续在本系统内处于领先地位.

4.2机构被引统计分析

机构的学术影响不仅表现在发文数量,更重要的还表现在所发论文被其他论文所引用的数量,机构的被引数量要比机构发文数量更能确切地反映一个机构的学术水平.表15给出了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研究论文被引用超过10篇次的机构.

表15显示,在被引篇次方面,北京师范大学仍然位居榜首.其次是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被引量都超过了100篇次.和发文量相比,各机构位次的变化不太显著.一般来说,凡发文量较少而被引量较多的机构,他们的论文篇均被引率也就较高.表16所反映的便是被引篇均位居前列的51个机构.由于发文量少易产生高篇均被引率,而这种高篇均被引具有许多偶然性.所以我们在生成该表时,将发文量低于40篇的机构剔除,以便保证读者看到发文量较多的机构的论文篇均被引率.

与前面两个表格相比,有些机构在表16的位次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在发文和被引方面分别位居第10和第3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篇均被引指标上跃居第一,篇均被引1.0194篇次,遥遥领先,特别引人注目.并且,该机构和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一起,在这三项指标中始终稳居前三名.

4.3跨机构合作分析

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国文学研究不太注重作者机构的著录.因此,2005―2006年间有机构著录的比例仅为84.27%,尽管高于2000―2004年的82.2%,仍然低于此间整个人文社会科学91.35%的平均值.表17给出了此间中国文学研究论文跨机构合作的统计数据.

表17显示,2006年比2005年有机构作者数及其比重显著增加,无机构作者数及其比例显著减少.学术机构著录规范化当是整个学术规范化的一个方面,再次证明我们的学术风气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在跨机构合作方面,继续保持2000-2004年间大约三分之一的高比例,一方面表明中国文学研究队伍的合作精神正在迅速增强,同时也表明经济领域中的“集约化战略”和“大兵团作战”已被当下文学研究所挪用,如前所述,这对于向来以个性化和个体性见长的中国文学研究来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5.地区学术影响分析

中国文学的区域性研究近年来受到学界的重视.基于CSSCI的地区学术影响可为这一研究积累素材.虽然我们可以从中国文学研究机构的发文和被引中了解某一区域的学术影响,但无论如何是不全面的,因为上述统计只是部分学术机构影响力的反映,而区域发文统计则是某地区中全部机构发文的统计分析,确保了全面反映中国文学研究的地区学术影响.

5.1地区发文统计

由于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中国文学研究在各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表18给出了2005―2006年各地区发表的中国文学研究论文的统计数据.

表18显示,北京作为我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中心,2005-2006年间发文总量高达1608篇,遥遥领先.其次是江苏(814篇),前两名的位次和2000-2004年没有变化,前10名的变化也不太大.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学者在CSSCI上的发文量明显增加,特别是日本和美国,年均发文量比2000―2004年分别提高了188%和210%,说明随着整个中国影响力的扩大,中国文学研究及其期刊的影响力也在扩大,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学术界的重视.


5.2地区被引统计

和作者、机构被引量的重要性一样,地区的被引量也较发文量更加重要,地区所发文章的被引次数反映一个地区的科研水平、学术影响和所发文章的质量.当然,通常发文的排名和被引次数的排名大体上是相互关联的.表19给出了2005―2006年间各地区论文被引用统计.

表19中显示,和发文量一样,北京地区的被引篇次仍然遥遥领先,稳居榜首,其次仍为江苏.其他大陆地区的位次略有变化但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同表18地区发文统计相比,在表19所统计的被引篇次中,美国学者的论文跃居榜首,日本学者却远落其后,差距较大.

6.中国文学论著影响力分析

就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引用文献的类别来看中,图书(包括汇编文献)和期刊论文的比率约为1.4∶1,而中国文学研究的图书(包括汇编文献)和期刊论文的被引比例则远高于它,接近3∶1.关于著作和论文的被引分析,不仅是换一个角度考察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影响,更有意义的是可以从中看出当下学者所使用的主要学术资源.

6.1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论文

2005―2006年间,CSSCI所载中国文学研究论文引用期刊论文合计15634篇次,表20给出了被引用5次以上的期刊论文..

表20显示,在入选的73篇论文中,合计被引568篇次.其中,发表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的36篇(292篇次),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37篇(276篇次),而在20世纪50-70年代的论文居然空白.这就是此间中国文学研究使用学术资源的状况,也是现代学术史能为当下提供学术资源的现状!

就论文作者来看,20世纪40年代之前集中在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学者所发表的论文,20世纪80年代之后则以曹顺庆和陶东风等学者发表的论文居多,而他们两位所在的学科(比较文学和文艺学),却被学界认为是不太成熟或比较浮躁的学科.

就论题而言,20世纪40年代之前被引最多的论文大多涉及文学与革命、文学与人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之后较多涉及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当下命运、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问题.可以看出,无论前一时段还是后一时段,我们的文学研究的热点始终集中在文学的功利意义方面,而对文学自身的规律,例如傅斯年和郑敏关于文学语言或从语言出发探讨文学自身规律的论文却十分难得.当然,一般而言,后者也很难成为学界最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在“文以载道”为主流话语的中国语境中.

6 .2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著作

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引用图书文献(包括汇编文献)达71955篇次,接近总被引量(92334篇次)的80%左右(详细数据见表3),说明这一传统学科对于图书文献的倚重.表21给出了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论文引用25次以上的图书.

表21显示,上列90种图书合计被引4445篇次.其中,中国学者的著述被引最多,达到3417篇次,约占77%,这当在情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所引用的这些中国学者的著述中,只有《全唐诗》和《红楼梦》等少数著述属于文学作品,“文学研究”很少涉及文学作品岂非咄咄怪事?看来,学界责怪当下文学批评忽视文本细读并非偶然.另一方面,在这些中国学者的著述中,历史类等一般典籍占据较大比例,再次显示所谓“文史不分家”仍然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传统.还有,就整个中国学者的著述来看,涉及古代知识的典籍居多,现代学者的著述除鲁迅的著作外就是几本文学史教材.

表21显示的另一特点是,被引用的外国学者的著述居然达到17种和728篇次,约占总数的20%左右,充分说明我们的中国文学研究也“国际化”了.但是,在这些被引用的外国著述中,无一例外都是理论著作;也就是说,中国文学学者此间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主要是在理论或观念方面,而不是在作品或现象的层面借鉴国外的学术资源;而对于当代中国的理论资源的引用,除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被引31篇次外其他为零,这对于一直高烧不退、自我感觉良好的文艺学的现状来说,近乎一个不小的讽刺.

毫无疑问,在这些被引的著作中,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历史类还是理论类,无论是文学史还是作品集,名家名著等经典文本是其主要构成.可见,无论学界怎样讨论和担忧文学的终结和命运,这些经典文本已经牢牢地沉积下来成为永恒.

7.中国文学论文的基金分布

在现行学术体制中,是否获得基金的资助和学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从而使基金资助作为一种学术权利被进一步强化.事实上,各类基金近年来对中国文学项目的资助力度也在逐年增加.现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为例,2002―2005年间所资助的项目数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详见表22.

由于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各类基金实施学术资助的力度增加,中国文学研究类基金项目的发文量也在增长,2006年就比2005年增加了80%多,详见表23.

表23显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论文发表最多,年均发文146篇.其次是“其他基金”和“省市基金”,年均达到95篇.再次是“教育部基金”,其余基金项目的论文数相对较少.就全部发文量的增速来看,2006年比2005年的基金发文量新增83%,相当可观;其中,“其他基金”增速最快,增长180%;其次是“教育部基金”,增速接近86%;“国家社科基金”增长超过60%;“省市基金”增长超过48%.看来,基金资助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正在逐年加大.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就整个中国文学研究来说,此间全部发文量为9464篇,基金论文合计仅为828篇,相当于总发文量的8.7%;尽管这一比例已经比2000-2004年2.5%有较大提升,但是对于整个中国文学研究来说,仍然显得偏低.

“基金”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发文量,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基金论文的被引量和被引率.表24给出了2005-2006年间基金论文的被引统计.

表24显示,在基金支持的中国文学项目中,合计被引135篇次,篇均被引0.16次;尽管这一数据并不理想,但是已经分别高于2000-2004年的45篇次和篇均被引0.11次了.当然,由于很多基金项目在发文时并未注明,所以上述数字并不绝对真实,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注释:

(1)我们之所以首先说明这一点,是因为“中国文学”的一般含义不仅包括、有时甚至主要是指作家、作品及其历史等中国文学现象而非学术研究方面,从而使一些读者产生误解(见胡立新:《质疑“中国文学学者与论著影响力报告”》,《文艺争鸣》2006年第6期).“中国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andcodeofdisciplines).

(2)CSSCI来源期刊(2004-2005)

(3)CSSCI来源期刊(2006-2007)

(4)见苏新宁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第8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本研究所有涉及2000-2004年间中国文学研究的比较及其数据,均见此书,不再另外注明.

(5)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中,《新青年》的“主办单位”被错误地的标示为“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见该书第327页),特此更正.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类似论文

中国文学学者与著影响力报告

“中国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是指关于它的学术研究 对某一时段的中国文学研究进行总体概括是学术史的。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21624 点赞量:6024

质疑《中国文学学者与著影响力报告》

《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刊发了赵宪章和白云先生的《中国文学学者与论著影响力报告》一文,该文依据南京大学。
更新日期:2024-5-3 浏览量:13934 点赞量:4916

古代文学开题报告国语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一级学科0501)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年修订)指导思想根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和国家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
更新日期:2024-2-26 浏览量:32659 点赞量:7962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媒体关系散

自文学艺术诞生之日起,就与媒体有密切关系 文学艺术的发生脱离不了媒体材料,常常媒体的发展、新手段的使用标志着文学发展亦。
更新日期:2024-3-11 浏览量:44649 点赞量:10854